专题11 应用广泛的酸和碱(测试)【助考宝典】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精测(沪教版 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1 应用广泛的酸和碱(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22 上海)室温时某中性溶液的pH为( )
A.1 B.3 C.7 D.10
2.(2022 铜仁市)从不同的角度认识NaOH+HCl═NaCl+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B.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氧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反应物:氢氧化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读法:氢氧化钠加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加水
3.(2022 桂林)某地的土壤呈弱碱性。如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
作物名称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莲
适宜生长的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 B.茶树 C.水稻 D.莲
4.(2022 盘锦)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5.(2022 青岛)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下列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Mg(OH)2 B.Al(OH)3 C.MgCO3 D.FeSO4
6.(2022 日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
7.(2022 聊城)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B.
C. D.
8.(2022 阜新)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7.1~7.3) B.唾液(6.6~7.1)
C.胃液(0.9﹣1.5) D.血液(7.35﹣7.45)
9.(2022 包头)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
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0.(2022 大庆)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Al+3CuSO4═Al2(SO4)3+3Cu
B.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
C.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Cu+H2SO4═CuSO4+H2↑
D.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FeO+2HCl═FeCl2+H2O
11.(2022 乐山)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后能产生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 )
A.Mg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K2CO3溶液 D.CuSO4溶液
12.(2022 柳州)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13.“火碱、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所代表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4.(2022 苏州)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15.(2022 益阳)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类推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6.(2022 安顺)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
C.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
D.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17.(2022 连云港)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关系的有( )
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②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Cu(OH)2至过量
③向一定质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
④向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8分)
19.(6分)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 (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 (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3)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20.(12分)(2022 新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 ,你选择的依据是 。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8分)
21.(6分)(2022 北京)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1)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
(2)从2、3中任选一个,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22.(12分)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 溶液呈中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23.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专题11 应用广泛的酸和碱(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22 上海)室温时某中性溶液的pH为( )
A.1 B.3 C.7 D.10
【答案】C
【解答】解:A、pH=1的溶液显酸性,不合题意;
B、pH=3的溶液显酸性,不合题意;
C、pH=7的溶液呈中性,符合题意;
D、pH=10的溶液呈碱性,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2 铜仁市)从不同的角度认识NaOH+HCl═NaCl+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B.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氧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反应物:氢氧化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读法:氢氧化钠加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加水
【答案】B
【解答】解:A、NaOH+HCl═NaCl+H2O,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但中和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氧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和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应读作“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2022 桂林)某地的土壤呈弱碱性。如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
作物名称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莲
适宜生长的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 B.茶树 C.水稻 D.莲
【答案】D
【解答】解:根据题意,某地的土壤呈弱碱性。
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4.8~5.5,pH<7,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
B、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5.0~5.5,pH<7,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
C、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6.0~7.0,pH<7,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错误。
D、莲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8.0~9.0,pH>7,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2022 盘锦)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B
【解答】解:A、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蚊虫叮咬后不能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OH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2022 青岛)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下列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Mg(OH)2 B.Al(OH)3 C.MgCO3 D.FeSO4
【答案】D
【解答】解:A、氢氧化镁是弱碱性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铝是弱碱性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C、Mg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D、FeSO4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22 日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
【答案】D
【解答】解: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错误;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只能证明不含氢氧化钠,含有硫酸时,也没有沉淀生成,错误;
C、硫酸和硫酸钠和氯化钡都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此时混合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可以证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故选:D。
7.(2022 聊城)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A、图中所示是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硫酸铜,不含氢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是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钾,氯化钾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是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2022 阜新)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7.1~7.3) B.唾液(6.6~7.1)
C.胃液(0.9﹣1.5) D.血液(7.35﹣7.45)
【答案】C
【解答】解:A、胆汁的pH范围为7.1~7.3,显碱性。
B、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胃液的pH范围为0.9~1.5,小于7,显酸性。
D、血液的pH范围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C。
9.(2022 包头)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
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答】解: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物是碱和盐,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小苏打和酸反应,反应物是盐和酸,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022 大庆)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Al+3CuSO4═Al2(SO4)3+3Cu
B.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
C.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Cu+H2SO4═CuSO4+H2↑
D.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FeO+2HCl═FeCl2+H2O
【答案】C
【解答】解: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错误。
B、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D、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溶液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2022 乐山)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后能产生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 )
A.Mg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K2CO3溶液 D.CuSO4溶液
【答案】A
【解答】解:A、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该选项正确。
B、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钾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2.(2022 柳州)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答】解: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说明老师喷的溶液显碱性。
A、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C、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火碱、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所代表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解答】解: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所以“火碱、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所代表的物质有三种。
故选:C。
14.(2022 苏州)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A
【解答】解: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故选项说法正确。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2022 益阳)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类推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C
【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正确。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C。
16.(2022 安顺)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
C.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
D.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答案】A
【解答】解:A、先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析出,若加入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含有水的质量较多,溶液质量不一定减小,选项A错误;
B、n点之后沉淀继续增加,说明n点溶质含有硫酸铜,硫酸已经反应完毕,氢氧化钡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因此n点溶质只有硫酸铜,选项B正确;
C、b点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质质量硫酸铜,d点溶质为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所以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选项C正确;
D、氢氧化钡先与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然后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为m,
H2SO4+Ba(OH)2=BaSO4↓+2H2O
171 233
1.71g m
m=2.33g
CuSO4+Ba(OH)2=BaSO4↓+Cu(OH)2↓
171 233 98
1.71g n x
n=2.33g x=0.98g 所以生成沉淀质量=2.33g+2.33g+0.98g=5.64g,选项D正确;
故选:A。
17.(2022 连云港)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该选项不正确。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该选项不正确。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关系的有( )
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②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Cu(OH)2至过量
③向一定质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
④向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答】解:①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②由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Cu(OH)2至过量,氢氧化铜生成水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错误。
③向一定质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④向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图像能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有2个。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8分)
19.(6分)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 (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 (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3)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答案】(1)碱性;(2)能;(3)醋酸。
【解答】解:(1)题干信息可知,紫色牵牛花遇碱性溶液变蓝。紫色牵牛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说明肥皂水显碱性;
(2)牵牛花的汁液遇酸碱性变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作指示剂;
(3)醋酸显酸性,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醋酸。
20.(12分)(2022 新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 ,你选择的依据是 。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放热;
(3)BC;复分解反应要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4)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的;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盐反应,氢氧化钠不会与硝酸钠、硝酸钾反应,因为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所以可以选择的物质溶液是:BC;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分子构成,它们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8分)
21.(6分)(2022 北京)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1)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
(2)从2、3中任选一个,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答案】(1)黄色;
(2)2HCl+CaCO3=CaCl2+H2O+CO2↑或2HCl+Ca(OH)2=CaCl2+2H2O;
(3)4、5。
【解答】解:(1)1中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得溶液的颜色为黄色;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2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3中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3)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4、5。
22.(12分)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 溶液呈中性
【答案】【猜想与假设】酸性;中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酸性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中性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铁粉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若 无明显变化 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故可假设可能呈酸性或中性;故答案为:酸性;中性;
【实验验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是显碱性,则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方案1:氯化钠与氧化铜不反应,而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故答案为: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
方案2:氯化钠与铁不反应,而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铁粉,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无明显变化,则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23.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
(3)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2.5%(过程见解析)。
【解答】解:
根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4g
生成氢气对应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15.0g﹣15.0g=100.0g
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y
Fe+2HCl═FeCl2+H2↑
56 73 2
12.8g×(1﹣y) 100.0gx 0.4g
==
x=14.6%
y=12.5%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
(3)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2.5%。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