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五)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
满分70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这一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使私学兴起,学在官府逐渐发展为学在民间,如孔子创办私学。这表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
2.西汉王朝在经历了70余年的治理后,至汉武帝即位数岁,“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这一现象反映
A.统治者尊崇儒术积极作为 B.汉初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C.政府采取了郡国并行体制 D.政府盐铁官营垄断生产
3.下图反映了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A.南方经济的发展 B.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C.民族隔阂完全消散 D.安史之乱的发生
4.“行省是朝廷派出机构,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行省要服从中书省,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材料表明行省制
A.加强了地方的自主管理权 B.削弱了君主专制
C.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
5.康熙时,清政府出兵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央政府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政教事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清朝取得这些文治武功的主要原因是
A.和亲政策的效应 B.国家实现大一统
C.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D.国家实力的强大
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领导组织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成立了京汉铁路总工会 D.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人才
7.下图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均投资(单位:万元) 年均办厂(单位:家)
1895-1911 1912-1918(年) 1895-1911 1912-1918(年)
A.一战时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工人人数的增加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案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征收其出租土地。这一做法有助于
A.彻底废除封建帝制 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捍卫新中国的安全 D.农业合作社的推广
9.“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材料中“这些原则”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全方位外交策略
10.虽然罗马帝国作为“国家”组织走向了尾声,但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然后从欧洲大陆出发,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这说明罗马法
A.对欧洲大陆和拉美法学产生了重要影响B.导致罗马帝国衰亡
C.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源头 D.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11.法国大革命作为与旧秩序敌对的革命,它不仅仅是法国的,也是全欧洲的运动。法国大革命的普遍主义理念,赋予了欧洲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这反映了
A.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B.法国大革命促使欧洲走向了联合
C.法国大革命增强了欧洲民族认同 D.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12.1863年,林肯总统正式宣布:仍在反叛联邦的各州及若干区域内,“所有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由,并且以后将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并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这一宣布
A.扭转了联邦政府的不利局面 B.消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C.体现了美国人人平等的精神 D.使黑人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
13.英国害怕德国会倒向布尔什维主义,法国担心自身安全,美国希望对德和约成为对国际罪恶惩罚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在三种观点的争斗中产生了《凡尔赛条约》。材料说明《凡尔赛条约》
A.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成为各方矛盾的综合表现体
C.宰割了战败国德国 D.能够维持世界长久的和平
14.1937年5月27日,耗时4年多、耗资3550多万美元的金门大桥(如图)建成。金门大桥不但是旧金山的城市象征,而且还是美国经济复兴的重要标志。金门大桥建成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5.(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这反映出
A.战后意识形态对立日益突出 B.英美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C.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已经开始 D.英美采用战争形式对抗俄国
二、辨析改错(8分)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老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改正:
【 】(2)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改正:
【 】(3)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吸收了外来道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改正:
【 】(4)《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下为该章程的部分内容:
·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 ·各省办理学堂员绅,宜先派出洋考察。
·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 ·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
·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勤习洋文。
——摘编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奏定学堂章程》进步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1920年,教育部规定:截至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都被选进了国文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也不能被破坏。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既保证农民生活有所改善,又让地主放心的。(4分)
材料二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危机,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5月明确提出“新经济政策”,使粮食税总额比原定的余粮征集额减少了近一半,同年还提出在土地国有化前提下,巩固农民土地使用权,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并恢复商业交换以重新建立工农业间的经济联系。1922年10月,苏俄又通过《土地法典》,放宽了土地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
——摘编自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4分)
(3)综上所述,俄国的这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点?(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英国 ……美国 - - - 德国 日本
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2019年)
(1)根据上图,20世纪初期, (两国)制造业受一战的影响产量份额降低; 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在1963年之后,制造业产量份额仅次于美国。(4分)
(2)根据材料,围绕“主要国家制造业的变化”,描述其中一个时期或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现象描述准确,史实说明充分,表述清晰)(8分)
参考答案
1.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的发展引发政治的变化,经济政治的变化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体现,即政治经济的变动促使私学的兴起,B符合题意。
2.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在经历了70余年的治理后”“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可知,材料体现了汉朝经历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理,在汉武帝即位时,国家呈现经济繁盛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繁盛的局面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B。
3.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分析图片中数据可知,从隋朝到元朝,南方著籍户口增加,宋元时期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一半以上,南方著籍户口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人口增长,A正确,B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史实;D发生在唐朝,影响不了其他朝代南方著籍户口的变化。故选A。
4.D【解题思路】由题干中“行省要服从中书省”“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5.D【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国力增强,为维护边疆统治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故选D。
6.B【解题思路】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故选B。
7.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分析图片中数据可知,与1895-1911年相比,1912-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年均投资额和办厂数都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B与材料无关;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C与题干时间不符;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D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8.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50年”“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实行团结富农的政策,这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符合题意。
9.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A。
10.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罗马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可知,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影响了欧洲大陆和拉美的法律传统,A正确;B不符合史实;C、D从材料中得不出。故选A。
11.C【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普遍主义理念”“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可知,材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增强了欧洲的民族认同感,C正确。
12.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反叛联邦”“所有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其成为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扭转战局的关键措施,A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故选A。
13.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凡尔赛条约》,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据材料可知,《凡尔赛条约》缔约过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各怀心思。A、C与题意不符,排除;D本身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14.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关键信息“1937年”“美国经济复兴”等可知,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复苏。故选C。
15.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二战后的世界局势,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美英联盟对抗苏联,体现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日益突出,A正确;B不符合史实;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与题干时间不符;D不符合史实。故选A。
16.【╳】(1)“老子”改为“孔子”
【╳】(2)“《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
【╳】(3)“道教”改为“佛教”
【√】(4)
17.【参考答案】(1)进步性:兴办学堂;学习西方知识;出洋考察。(任答两点,2分)影响: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推动近代思想解放。(任答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为中华民国服务;课程面向生活;白话文逐步取代文言文。(任答一点,2分)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支持。(任答一点,2分)
(3)近代教育是为当时的政府服务的;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教育深受西方理念的影响;近代教育不断发展。(任答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宜先派出洋考察”“宜速设实业学堂”“必勤习洋文”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定”“1920年”“白话文”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回答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8.【参考答案】(1)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4分)
(2)措施: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任答一点,2分)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分)
(3)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政权。(任答一点,2分)
【解题思路】第(1)问实际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信息“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5月明确提出‘新经济政策’,使粮食税总额比原定的余粮征集额减少了近一半,同年还提出在土地国有化前提下,巩固农民土地使用权,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10月,苏俄又通过《土地法典》,放宽了土地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对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新经济政策,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政权。
19.【参考答案】(1)英国、德国(2分)日本(2分)
(2)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制造业规模逐渐超过英国。
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实现了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国取得跨越式发展。而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被美、德超越。到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制造业规模相继超过英国。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例及图片内容可知,1913-1928年,英、德两国的制造业产量下降;1963年之后,日本制造业产量份额仅次于美国。第(2)问,如选其中一个国家,根据图片内容可知,英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1750-1880年持续上升,且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居于首位,1880年之后下滑严重,并在1900年后被美国赶超;美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1928年之前大幅增长,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峰,后所占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1750-1913年持续上升,1913年之后总体呈下滑趋势;1963年之前日本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所占比重较少,1963年以后居于第二位,根据各国制造业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如选一个时期,可将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准确描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评分参考:
一等 现象描述准确,能举出2个或2个以上具体史实进行阐述;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6-8分
二等 现象描述基本准确,仅举出1个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基本准确;逻辑基本清晰,语言较流畅 3-5分
三等 现象描述模糊,史实运用不当,逻辑不清,语言表述一般 0-2分
()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
满分 70 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共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这一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
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使私学兴起,学在官府逐渐发展为学在民间,如
孔子创办私学。这表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
2.西汉王朝在经历了 70余年的治理后,至汉武帝即位数岁,“国家无事,非
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这一现象反映
A.统治者尊崇儒术积极作为 B.汉初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C.政府采取了郡国并行体制 D.政府盐铁官营垄断生产
3.下图反映了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A.南方经济的发展 B.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C.民族隔阂完全消散 D.安史之乱的发生
4.“行省是朝廷派出机构,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行省要服从中书省,行省
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材料表明行省制
A.加强了地方的自主管理权 B.削弱了君主专制
C.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1 世纪教育网()
5.康熙时,清政府出兵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十六
年(1751 年),中央政府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政教事务;乾隆五
十八年(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
政体制和法规。清朝取得这些文治武功的主要原因是
A.和亲政策的效应 B.国家实现大一统
C.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D.国家实力的强大
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
国的问题。”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领导组织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成立了京汉铁路总工会 D.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人才
7.下图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
于
年均投资(单位:万元) 年均办厂(单位:家)
1895-1911 1912-1918(年) 1895-1911 1912-1918(年)
A.一战时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工人人数的增加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8.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案规定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
下,征收其出租土地。这一做法有助于
A.彻底废除封建帝制 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捍卫新中国的安全 D.农业合作社的推广
9.“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
21 世纪教育网()
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材料中“这些原则”
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全方位外交策略
10.虽然罗马帝国作为“国家”组织走向了尾声,但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
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然后从欧洲大陆出发,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这
说明罗马法
A.对欧洲大陆和拉美法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B.导致罗马帝国衰亡
C.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源头 D.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11.法国大革命作为与旧秩序敌对的革命,它不仅仅是法国的,也是全欧洲的
运动。法国大革命的普遍主义理念,赋予了欧洲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这反映
了
A.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B.法国大革命促使欧洲走向了联合
C.法国大革命增强了欧洲民族认同 D.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12.1863年,林肯总统正式宣布:仍在反叛联邦的各州及若干区域内,“所有
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由,并且以后将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和陆海军
当局并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这一宣布
A.扭转了联邦政府的不利局面 B.消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C.体现了美国人人平等的精神 D.使黑人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
13.英国害怕德国会倒向布尔什维主义,法国担心自身安全,美国希望对德和
约成为对国际罪恶惩罚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在三种观点的争斗中产生了《凡
尔赛条约》。材料说明《凡尔赛条约》
A.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成为各方矛盾的综合表现体
C.宰割了战败国德国 D.能够维持世界长久的和平
21 世纪教育网()
14.1937年 5月 27日,耗时 4年多、耗资 3550 多万美元的金门大桥(如图)
建成。金门大桥不但是旧金山的城市象征,而且还是美国经济复兴的重要标
志。金门大桥建成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5.(1946 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
特殊的“兄弟联盟”,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
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
付俄国。这反映出
A.战后意识形态对立日益突出 B.英美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C.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已经开始 D.英美采用战争形式对抗俄国
二、辨析改错(8分)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老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改正:
【 】(2)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称
为“天下第一行书”。
改正:
【 】(3)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吸收了
外来道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改正:
【 】(4)《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医药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 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下为该章
程的部分内容:
·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 ·各省办理学堂员绅,宜先派出洋考察。
·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 ·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
·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勤习洋文。
——摘编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奏定学堂章程》进步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影响。(4分)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
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1920年,教育部规定:截至 1922年,凡
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都被选进了国文
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 4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
盾,“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1858 年 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
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
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也不能被破坏。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既保证农民生活有
所改善,又让地主放心的。(4分)
21 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危机,苏维埃政权于 1921年 5月明确提
出“新经济政策”,使粮食税总额比原定的余粮征集额减少了近一半,同年还
提出在土地国有化前提下,巩固农民土地使用权,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
的自由,并恢复商业交换以重新建立工农业间的经济联系。1922年 10月,苏
俄又通过《土地法典》,放宽了土地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
——摘编自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4
分)
(3)综上所述,俄国的这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点?(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英国 ……美国 - - - 德国 日本
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2019年)
21 世纪教育网()
(1)根据上图,20世纪初期, (两国)制造业受一战的影响产量份额
降低; 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在 1963年之后,制造业产
量份额仅次于美国。(4分)
(2)根据材料,围绕“主要国家制造业的变化”,描述其中一个时期或一个国
家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现象描述准确,史实说明充
分,表述清晰)(8分)
21 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的发展引发政治的变化,经济政治的变化
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体现,即政治经济的变动促使私学的兴起,B符合题意。
2.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落地历史学
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在经历了 70余年的治理后”“民则人给家足,都鄙
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可知,材料体现了汉朝经历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
理,在汉武帝即位时,国家呈现经济繁盛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繁
盛的局面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 B。
3.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分析图片中数据可知,从隋朝到元朝,南方著籍户口增加,宋元
时期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一半以上,南方著籍户口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
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人口
增长,A 正确,B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史实;D发生在唐朝,影响不了其他朝
代南方著籍户口的变化。故选 A。
4.D【解题思路】由题干中“行省要服从中书省”“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
也不得调动军队”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 D。
5.D【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
国力增强,为维护边疆统治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故选 D。
6.B【解题思路】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故选 B。
7.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落
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分析图片中数据可知,与 1895-1911 年相比,1912-1918年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年均投资额和办厂数都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
21 世纪教育网()
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
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B与材料无关;1912年 2月 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
朝 260多年的统治结束,C与题干时间不符;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年,D与题
干时间不符。故选 A。
8.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50 年”“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
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实行团结富农的
政策,这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符合题意。
9.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
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A。
10.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罗马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
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
系”“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可知,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影响了欧洲大陆
和拉美的法律传统,A 正确;B不符合史实;C、D从材料中得不出。故选 A。
11.C【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普遍主义理念”“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可
知,材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增强了欧洲的民族认同感,C正确。
12.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落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反叛联邦”“所有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
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其成
为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扭转战局的关键措施,A 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故
选 A。
13.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凡尔赛条约》,落地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据材料可知,《凡尔赛条约》缔约过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各
怀心思。A、C与题意不符,排除;D本身说法错误,排除。故选 B。
14.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关键信息“1937 年”“美国经济复兴”等可知,
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
21 世纪教育网()
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
济复苏。故选 C。
15.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二战后的世界局势,落地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
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美英联盟
对抗苏联,体现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日益
突出,A 正确;B不符合史实;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
与题干时间不符;D不符合史实。故选 A。
16.【╳】(1)“老子”改为“孔子”
【╳】(2)“《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
【╳】(3)“道教”改为“佛教”
【√】(4)
17.【参考答案】(1)进步性:兴办学堂;学习西方知识;出洋考察。(任答
两点,2 分)影响: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中国
的近代化;推动近代思想解放。(任答一点,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为中华民国服务;课程面向生活;白话文逐步取代文言文。(任答
一点,2 分)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民国政府的
支持。(任答一点,2 分)
(3)近代教育是为当时的政府服务的;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教育深受
西方理念的影响;近代教育不断发展。(任答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亦可)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宜
先派出洋考察”“宜速设实业学堂”“必勤习洋文”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根
据材料一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
宗旨”“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
21 世纪教育网()
定”“1920 年”“白话文”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回答即可。第(3)问为开
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8.【参考答案】(1)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
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
钱高于当时的地价。(4分)
(2)措施: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任答一点,2分)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
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分)
(3)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政
权。(任答一点,2分)
【解题思路】第(1)问实际考查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信息“苏维埃政
权于 1921 年 5月明确提出‘新经济政策’,使粮食税总额比原定的余粮征集额
减少了近一半,同年还提出在土地国有化前提下,巩固农民土地使用权,给农
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 年 10月,苏俄又通过《土地法典》,
放宽了土地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对比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新经济政策,两
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政权。
19.【参考答案】(1)英国、德国(2分)日本(2分)
(2)示例: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制造业规模逐渐超过英国。
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
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实现了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环境。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国取
得跨越式发展。而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被美、
德超越。到 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制造业规模相继超过英国。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例及图片内容可知,1913-1928年,英、德两
国的制造业产量下降;1963年之后,日本制造业产量份额仅次于美国。第
(2)问,如选其中一个国家,根据图片内容可知,英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在 1750-1880年持续上升,且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居于首位,1880 年之后
21 世纪教育网()
下滑严重,并在 1900 年后被美国赶超;美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 1928 年
之前大幅增长,20世纪 50年代达到高峰,后所占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仍居于
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 1750-1913年持续上升,1913 年
之后总体呈下滑趋势;1963年之前日本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所占比重较少,
1963年以后居于第二位,根据各国制造业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
述即可;如选一个时期,可将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准确
描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评分参考:
一等 现象描述准确,能举出 2个或 2个以上具体史实进行阐 6-8 分
述;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二等 现象描述基本准确,仅举出 1个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基本 3-5 分
准确;逻辑基本清晰,语言较流畅
三等 现象描述模糊,史实运用不当,逻辑不清,语言表述一般 0-2 分
21 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