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图存(救亡图存是谁提出的)
文:木木(读史专栏作家)
秦淮八艳里面,最有风骨的,当数柳如是,就如同柳树一样,看似柔弱,但其实自有其主干,这是一位有主见、有自我意识的女子。
一代才子、女诗人的柳如是,在名妓生涯里,并不沉迷于纸醉金迷。
>救亡图存(救亡图存是谁提出的)
她与顾横波如同男子们一样,互相称兄道弟。她是用男人看男人的眼光,来为自己选夫婿,所以,许多所谓名士的求婚,她都拒绝了,最后,她为自己选中了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
本名杨爱的小女孩,因为家贫,被辗转贩卖,直到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改名为柳隐,被培养成秦淮河畔的一代名妓。
因为喜欢宋朝辛弃疾的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柳隐自号如是,世人都叫她柳如是。
柳如是喜欢着儒服男装,与复社、东林党人交往,和他们纵谈时势、和诗酬唱:“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有句话说:女人谈论政治,是政治的不幸,也是女人的不幸。
在那个婚嫁是唯一归宿的年代里,一个喜欢谈论政治的女人,一个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又志操高洁、举动慷慨、言辞激烈的女人,其实是没有多少男人敢娶回家的。
但是柳如是,她还有美貌、有才名、有名妓的光环,更有着自由恋爱的前卫生活观念,所以柳如是有爱情的。
曾经一度,柳如是与青年才俊陈子龙如胶似漆,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丽影双双,俨然一对郎才女貌的小夫妻。
可是,陈子龙元配张夫人打上门来,闹得不可开交,被辱的柳如是,毅然转身离去,从此不再见陈子龙。
陈子龙却是放不下柳如是,但是他又没有勇气将柳如是娶回家去,这份痴情于是大打折扣。
后话是:在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之后,还资助过陈子龙的反清复明的活动,再后来,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柳如是与陈子龙南楼相别后,经此打击,再也看不上其他人,直到她遇到了原朝廷礼部侍郎、二十八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相遇的场景很戏剧化:
二十余岁的柳如是一身男装,自称柳儒士,画壁题诗,慷慨激昂,引起了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的注意;而钱谦益一番演讲,也让站在人群中仰视他的柳如是颇为心折。
互相有了好感,第二次相见已是犹如故人归,两人一起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
陈子龙那种莽撞青年的爱恋,火热激情,但是不长久;钱谦益这种成熟男人的沉稳之爱,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极强渗透力,不知不觉之中,就俘获了美人心。
相比较于年轻男人,钱谦益这样的老男人,更懂女人,更懂得如何与女人相处。
当时柳如是住在半野堂,钱谦益就在附近盖起了一座“我闻室”,居室名字来源于佛教经书结集常用的起头词“如是我闻”(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释迦牟尼佛开示),呼应柳如是之名。
才子就是才子,追求美人的套路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得会的,对于柳如是这个级别的名妓,单单只是有钱愿意砸银子肯定不行,关键还得又砸银子又有才,砸到美人心坎里去。
被一再感动的柳如是终于点头答应了钱谦益的求婚,这一次,她风风光光嫁的可是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有钱又有闲,还有情调。
成婚之后,钱谦益为柳如是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纵然是一树梨花伴海棠,也是过得甜甜蜜蜜、相处甚欢。
几年后,"柳儒士"为钱谦益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是他们俩唯一的孩子。
一切都好,只欠烦恼,可惜世道太乱,明朝大厦已倾,弘光小朝廷建都金陵,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
很快,清军南下,金陵被围,柳如是决定和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
湖水上一叶小舟,钱谦益沉思良久,伸手试了试湖水,说:“水太冷了。”
失望的柳如是自己跳进了湖水里,却被钱谦益给拖上了岸。
钱谦益迎降了清军,并且愿意去北京的清朝廷做官,做了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
柳如是不肯进京,两人分离。
一南一北的相隔千里的日子里,每一次音讯相传,柳如是都在劝钱谦益放弃官位,半年后,钱谦益回来了,是称病辞归。
柳如是打开家门迎接钱谦益的那一刻,两个人久久地相对无言,然后是相拥而泣,这一次的分别,让他们再也无法忍受别离,无论如何,两个人都要相守在一起。
柳如是在心里默默地原谅了钱谦益的降清和做官,毕竟,这是自己的丈夫,他,也是无奈的。
可惜,平静的日子还是没有继续多久,钱谦益因资助黄毓祺图谋反清案被捕入狱。
换做那些没经过事的小女人,肯定是吓得带着女儿躲起来了,免得受牵连。
但是柳如是不是,她不但不躲,反而抛头露面,四处奔走,把自己累得病倒了,终于靠找关系加不惜大把砸钱,救出了钱谦益,这么难的事情,柳如是居然办到了。
这艰难的一年里,钱谦益的家人,那些被他供养的一大家子人,没有人站出来帮帮他,帮帮柳如是。
所以钱谦益不顾嫡妻陈氏尚在,写下了“从行赴难有贤妻”的诗句来赞赏柳如是。
柳如是鼓励出狱后的钱谦益和仍然没有放弃抵抗清军的郑成功等人联系,并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资助抗清义军,就是因为柳如是这么做,人们对于她的丈夫、钱谦益的降清才少了很多鄙视和诟病,多了一些理解和谅解。
八十三岁高龄的钱谦益去世后,钱家众人不顾丧礼刚过,钱谦益尸骨未寒,以柳如是不是正室且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为借口,想要赶走柳如是母女,霸占她们的房产和钱财。
孤立无援的柳如是想要保下这留存有她和钱谦益无数美好回忆的居室,不堪一再地被滋扰被勒索,她被逼悬梁自尽,这一年,她四十六岁。
留给世间的除了那些诗词和绘画书法作品,一个十七岁的女儿,就是她的嶒峻风骨与传奇。
我们更愿意相信,她是追随钱谦益而去,是殉夫而死。
钱谦益的离世,带走了她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这个世界的期望,而明王朝的彻底覆灭,更是让她一颗有着强烈民族情意结的心灵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种痛楚,难言,也不能言,唯有带到另一个世界里去。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