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英国伦敦的茶商和丝商要求中国开放更多港口城市,降低关税,为此他们不惜推动政府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中的“战争”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2.(2020年山东聊城)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2022年贵族黔东南)“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2020年黑龙江大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5.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能力点一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易错点】
1. (2022年江西)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D.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能力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3. (2022年山东泰安)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2021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5.云实践——探寻“万园之园”的前世今生。(12分)
[探源 网络搜索]
材料一 康熙末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呈现兴盛景象。明末清初,大批造园能匠涌入北方,以其精湛技艺进行皇家园林的营造。同时,诸多造园理论书籍的问世,为清代大规模园林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康雍乾三帝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崇尚园林艺术与造园文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就了这座一代名园。
——摘编自姜贝《圆明园规划布局及其结构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圆明园修建的背景和条件。(4分)
[寻踪 研究探析]
材料二 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离宫型皇家园林”,既有轴线对称、规则整齐的宫殿式布局,也有原始粗犷、建筑疏朗的园林化风景布局。在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移至圆明园,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
——摘编自何瑜《清代圆明园与紫禁城关系考辨》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圆明园建筑特点。(2分)
[今世 浏览新闻]
材料三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被劫掠160年后正式回家!自圆明园罹难至今,马首先后有过6位藏主。2007年,马首突然现身香港拍卖行图册。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意愿。同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购得该铜像。并于2019年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划拨原属地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摘编自圆明园遗址公园官网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概括马首铜像回归的原因。(4分)
[展望 思考感悟]
材料四 马首回家后的存放位置让圆明园管理处犯了愁。在圆明园的最西部,露天存放着大量回归的条石、灰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也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同时,圆明园内现存的56处建筑遗址、21处叠石遗址、9处夯土遗址,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经常性的保护,就连人们熟知的大水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守卫圆明园》
(4)依据材料四,为圆明园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2分)
能力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易错点】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示意图),其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
A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B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D 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A B.B C.C D.D
7.(2020年山东临沂)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素养点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空观念
1.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英、法、美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再次提出修改条约,再次遭到了拒绝。两次遭到拒绝的直接后果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伙同俄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素养点二 《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解释
2.《中英北京条约》第一款:“前于戊午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约,本为两国敦睦之设,后于己未年(1860年)五月大英钦差大臣进京换约,行抵大沽炮台,该处守弁阻塞前路,似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视此失好甚为惋惜。”对这一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清政府是诚信友善的
B.掩盖了英国再次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C.国际舆论支持清政府
D.《北京条约》签订是为维护中英的友好
素养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史料实证
3.给下面的表格设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应该是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瑗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A.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英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C.法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D.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英国伦敦的茶商和丝商要求中国开放更多港口城市,降低关税,为此他们不惜推动政府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中的“战争”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英国,为此他们不惜推动政府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该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鸦片战争有关,排除;C项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排除;D项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排除。故选B。
知识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2.(2020年山东聊城)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B
【解析】考查点:《天津条约》。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是“1871年”、“今长江”、“洋船往来”可知近代列强获得了在长江的航运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中国和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拥有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B正确;《南京条约》签订时列强势力还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A错误;《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都晚于《天津条约》,不符合题干中“最早”的要求。CD错误。综上故选B。
3.(2022年贵族黔东南)“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你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英法联军在1860年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将园中的财物洗劫一空,B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侵略者是八个国家,排除D。故选B。
知识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2020年黑龙江大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
5.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打劫中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直接出兵侵略中国,而沙俄却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B项正确;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的暴行,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内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能力点一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易错点】
1. (2022年江西)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时间“1858-1860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爆发,排除C项; 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D项。故选A项。
2.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D.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答案】B
【详解】依据“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所学知识,可见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认为对华贸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英国把这归结为是英国享有的特权太少,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有限,因此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权益,英国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可见材料主要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而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A排除;题干没有体现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政策,C排除;题干的重点是从英国自身利益的角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没有体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D排除。故选B。
能力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3. (2022年山东泰安)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所以“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总结性认识,属于历史结论,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不是历史结论,排除。故选B项。
4.(2021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1861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知是这次远征是法国和英国共同进行的,发生在1860年之前。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其他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对北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正确;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A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D排除;故选B。
5.云实践——探寻“万园之园”的前世今生。(12分)
[探源 网络搜索]
材料一 康熙末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呈现兴盛景象。明末清初,大批造园能匠涌入北方,以其精湛技艺进行皇家园林的营造。同时,诸多造园理论书籍的问世,为清代大规模园林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康雍乾三帝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崇尚园林艺术与造园文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就了这座一代名园。
——摘编自姜贝《圆明园规划布局及其结构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圆明园修建的背景和条件。(4分)
[寻踪 研究探析]
材料二 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离宫型皇家园林”,既有轴线对称、规则整齐的宫殿式布局,也有原始粗犷、建筑疏朗的园林化风景布局。在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移至圆明园,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
——摘编自何瑜《清代圆明园与紫禁城关系考辨》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圆明园建筑特点。(2分)
[今世 浏览新闻]
材料三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被劫掠160年后正式回家!自圆明园罹难至今,马首先后有过6位藏主。2007年,马首突然现身香港拍卖行图册。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意愿。同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购得该铜像。并于2019年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划拨原属地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摘编自圆明园遗址公园官网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概括马首铜像回归的原因。(4分)
[展望 思考感悟]
材料四 马首回家后的存放位置让圆明园管理处犯了愁。在圆明园的最西部,露天存放着大量回归的条石、灰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也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同时,圆明园内现存的56处建筑遗址、21处叠石遗址、9处夯土遗址,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经常性的保护,就连人们熟知的大水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守卫圆明园》
(4)依据材料四,为圆明园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2分)
【答案】(1)背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条件:江南地区的工匠来到北方;造园理论书籍提供了系统指导;统治者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任意两点即可)
(2)布局上兼有宫殿和园林的特色;功能上具有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
(3)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火烧圆明园。原因:企业家的爱国行为;我国政府的努力;国家实力的提升。(任意两点即可)
(4)言之成理即可。如政府要完善保护设施,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康熙末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呈现兴盛景象”可知,圆明园修建的背景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据材料“明末清初,大批造园能匠涌入北方,以其精湛技艺进行皇家园林的营造”可知,圆明园修建的条件是江南地区的工匠来到北方;据材料“同时,诸多造园理论书籍的问世,为清代大规模园林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可知,造园理论书籍提供了系统指导;据材料“康雍乾三帝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崇尚园林艺术与造园文化”可知,统治者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就了这座一代名园。
(2)依据材料二“圆明园既有轴线对称、规则整齐的宫殿式布局,也有原始粗犷、建筑疏朗的园林化风景布局。在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移至圆明园,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概括可知,圆明园建筑特点是布局上兼有宫殿和园林的特色;功能上具有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
(3)依据材料三“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在被劫掠160年后正式回家!自圆明园罹难至今,马首先后有过6位藏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这其中就包括圆明园马首铜像。据材料“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意愿。同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购得该铜像”可知,马首铜像回归的原因有企业家的爱国行为;我国政府的努力;国家实力的提升。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圆明园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是政府要完善保护设施,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等。
能力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易错点】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示意图),其中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
A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B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D 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其中通过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也即是图中的C处,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2020年山东临沂)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可知,这个岛指的是库叶岛,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素养点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空观念
1.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英、法、美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再次提出修改条约,再次遭到了拒绝。两次遭到拒绝的直接后果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伙同俄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英、法、美两次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都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法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侵略了中国,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AC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B。
素养点二 《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解释
2.《中英北京条约》第一款:“前于戊午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约,本为两国敦睦之设,后于己未年(1860年)五月大英钦差大臣进京换约,行抵大沽炮台,该处守弁阻塞前路,似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视此失好甚为惋惜。”对这一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清政府是诚信友善的
B.掩盖了英国再次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C.国际舆论支持清政府
D.《北京条约》签订是为维护中英的友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整个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真实目的是继续扩大中国市场,推销商品、掠夺原材料,扩大侵略权益,而题干材料是站在英国立场上遗憾换约引发战争,这种说法掩盖了英国一味发动战争真实目的,所以B符合题意;A中清政府的诚信友善的对象不明,而且在这里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 题干中并未体现国际舆论支持清政府,所以C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签订是为维护中英的友好不符合史实,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素养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史料实证
3.给下面的表格设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应该是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瑗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A.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英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C.法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D.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858年通过《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4年通过《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A符合题意;通过图表信息,割占领土的是沙俄,不是英国,B不符合题意;通过图表信息,割占领土的是沙俄,不是法国,C不符合题意;通过图表信息,割占领土的是沙俄,不是日本,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