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测试卷(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测试卷(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某溶液中可能存在K+、Ba2+、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K+、Ba2+、Fe3+
B.一定有Fe2+,可能有K+、Ba2+、Mg2+,一定没有Fe3+
C.一定有Fe3+,可能有K+、Ba2+、Fe2+,一定没有Mg2+
D.一定有Fe2+,可能有K+、Mg2+,一定没有Ba2+、Fe3+
2.田鼠对庄稼产生危害,Cl2可用于消灭田鼠,因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能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氧元素参加反应 B.元素化合价有变化
C.电子的转移 D.原子重新组合
4.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CO32- B.Ba2+ C.Ag+ D.Al3+
5.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CO+CuO Cu+CO2 B.2Al+Fe2O3 Al2O3+2Fe
C.2O3 3O2 D.C12+2FeCl2=2FeCl3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银加入稀硝酸中,有气泡产生:+ 2H+ = CO2↑ + H2O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 + = BaSO4↓
D.用醋酸清洗水垢:CaCO3+ 2CH3COOH = Ca2+ + 2CH3COO-+ H2O + CO2↑
7.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 )
① N ② O ③ Fe ④ C ⑤ Na ⑥ Cl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
8.小苏打和苏打分别和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与盐酸反应比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
B.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完全,耗去盐酸的量一样多
C.106gNa2CO3和84g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CO2的质量相等
D.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NaHCO3和盐酸反应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
D.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AlO+H2↑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 B.K+、SO、NO 、OH-
C.OH-、NH、Fe3+、SO D.H+、Cl-、CO、NO
12.在含有大量H+、SO、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Ag+ B.Al3+ C.Ba2+ D.CO
1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Fe(OH)2 B.Na C.Na2O2 D.NaOH
1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2NaHCO3Na2CO3+ H2O +CO2↑ B.Cl2+ 2KBr=Br2+ 2KCl
C.2Na2O2+2CO2=2Na2CO3+O2 D.4Fe(OH)2+ O2+ 2H2O=4Fe(OH)3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只有( )
序号 X Y Z W
① Cu CuSO4 Cu(OH)2 CuO
② Na NaOH Na2CO3 NaCl
③ Cl2 Ca(ClO)2 HClO HCl
④ Fe FeCl3 FeCl2 Fe(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二、填空题
16. 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体现D的什么性质________。
(2)氮化硅Si3N4)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备:
3SiO2+ 6C+ 2N2Si3N4 + 6CO
①请写出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②若该反应生成11.2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则生成氮化硅的质量是________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7.Ⅰ.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②Cu③BaCO3④Fe(OH)3胶体⑤酒精⑥CO2⑦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空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Ⅱ.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
②K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
③NaOH溶液和NaHSO4溶液:____________
18.A、B、C、D 4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可能分别是、、、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4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均得澄清溶液,只有B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C溶液中有沉淀产生,A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的事实推断B、C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若想从A与D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别提取两种固体产物,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和_______
三、实验题
19.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
粗盐滤液精盐
已知可选择的试剂有: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粗盐中是否含有SO的方法是:取少量溶解后的澄清粗盐水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____(填试剂名称),然后再加几滴___(填试剂名称)。
(2)加入“试剂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过滤后,滤渣要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到滤液中,这样做的目的为___。
(4)加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判断盐酸适量的现象为___。
20.某小组同学探究 Na2CO3 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问题。
(1)观察:描述 Na2CO3 的颜色、状态:___________。
(2)预测:从物质的类别来看,Na2CO3 属于___________类,可以与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3)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请你完成表格中空白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aC12溶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H+= ___________
(4)除去 Na2CO3 粉末中少量 NaHCO3 固体可采用___________法,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来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分析】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则不存在Fe3+,否则生成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由于红褐色可掩盖白色,则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则不存在Fe3+,否则生成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是亚铁离子的特征性质和反应现象,反应为: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由于红褐色可掩盖白色,则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K+、Ba2+不能有上述实验确定是否存在。
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B
【来源】广东省广州造船厂第一子弟中学2020-2021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田鼠对庄稼产生危害,Cl2可用于消灭田鼠,因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 利用了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向下沉的性质,答案选B。
3.C
【来源】北京市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答案选C。
4.D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CO32-会与H+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项错误;
B.Ba2+会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项错误;
C.Ag+会与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项错误;
D.Al3+与溶液中的离子均互不影响,可以大量共存,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看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因为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是否水解、络合等。
5.A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A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也有单质生成,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来源】四川省遂宁卓同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碳酸银是难溶物,因此碳酸银加入稀硝酸中,有气泡产生:Ag2CO3+ 2H+ = 2Ag+ +CO2↑ + H2O,故A错误;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 +2H+ = Fe2+ + H2↑,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 +2OH-++ Cu2+= BaSO4↓+ Cu(OH)2↓,故C错误;
D.用醋酸清洗水垢,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CaCO3+ 2CH3COOH = Ca2+ + 2CH3COO-+ H2O + CO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D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根据元素的活泼性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的元素较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有的元素较稳定,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详解】①N:空气中的氮气中氮为游离态、硝石中的氮为化合态,故正确;
②O:空气中的氧气中的氧为游离态,大部分矿石中都有化合态的氧,故正确;
③Fe: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游离态存在,只有少量陨石中含有游离态铁,故正确;
④C:金刚石、石墨中的碳为游离态,大理石等中的碳为化合态,故正确;
⑤Na、⑥Cl这些元素较活泼,能和其它元素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故错误;
综上所述,D项正确;
故选D。
8.C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NaHCO3直接与盐酸反应较剧烈,故A错误;
B.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完全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H+=CO2↑+H2O、+H+=CO2 ↑+H2O,Na2CO3耗去盐酸的量比NaHCO3耗去盐酸的量多,故B错误;
C.106gNa2CO3和84gNaHCO3均为1mol,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CO2的质量相等,故C正确;
D.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9.C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A错误;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NH3·H2O=3NH+Al(OH)3↓,B错误;
C.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C正确;
D.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OH-+2H2O=2AlO+3H2↑,D错误;
答案选C。
10.D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试题
【详解】A. Fe与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一定生成FeCl3,故A错误;
B. Fe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2O3难溶于水,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 Fe2O3难溶于水,与水不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 FeCl2在溶液中能被Cl2氧化为FeCl3,FeCl3与氨水反应可生成Fe(OH)3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11.B
【来源】云南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Ba2+和SO反应生成BaSO4,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K+、SO、NO、OH-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OH-和NH、Fe3+反应生成NH3 H2O、Fe(OH)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H+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12.B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g+与SO、Cl-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分别生成微溶物Ag2SO4、难溶物AgCl,Ba2+与SO会发生复分解生成难溶物BaSO4,H+与CO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或CO2、H2O,Al3+与H+、SO、Cl-之间不会发生反应,因此在该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l3+,故答案为B。
13.D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详解】A.Fe(OH)2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质,被氧气氧化,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原反应,故A不选;
B.Na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Na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14.C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反应,是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2NaHCO3Na2CO3+ H2O +CO2↑属于分解反应,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l2+ 2KBr=Br2+ 2KCl属于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2Na2O2+2CO2=2Na2CO3+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C符合题意;
D.4Fe(OH)2+ O2+ 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来源】【百强校】2017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①CuCuSO4Cu(OH)2CuOCu,符合转化,故正确;②NaNaOHNa2CO3NaClNa,符合转化,故正确;③Cl2Ca(ClO)2HClOHClCl2,符合转化,故正确;④Fe(OH)2不能一步转化为Fe,故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了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16.(1) N2;NO2 Cu+ 4HNO3=2NO2+Cu(NO3)2+2H2O 氧化性、酸性
(2) -3 N2 C 11.7
【来源】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平行班)
【分析】A在常温下是非金属气体单质,且C为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的含氧酸D为硝酸;B与氧气反应可得NO2,则B为NO;A与氧气反应可得NO,则A为N2。
(1)
①由分析知,A为N2,C为NO2;
②D的浓溶液,即浓硝酸与铜反应可以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盐的性质体现了酸性,生成二氧化氮,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了强氧化性。
(2)
①Si3N4中Si显+4价,可知N显-3价;上述反应中,N元素从0价变到-3价,C元素从0价变到+2价,所以氧化剂是N2,还原剂是C;
②若该反应生成11.2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其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知,氮化硅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则氮化硅的质量为:。
17. ④⑦ ①③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2H+=CO2↑+H2O Cl-+Ag+=AgCl↓ OH-+H+=H2O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I.(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④⑦是混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①③为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⑦;①③;
(2)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发生聚沉,故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能发生胶体的聚沉,从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则氢氧化铁沉淀溶解,故答案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II.①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 硫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故答案为:+2H+=CO2↑+H2O;
②K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故答案为:Cl-+Ag+=AgCl↓;
③NaOH溶液和NaH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答案为:OH-+H+=H2O。
18.(1)
(2)
(3) 过滤 蒸发
【来源】浙江省瓯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不能和、组合,而只能和组合;不能和、组合,所以只能和组合;则一定存在、CaCl2;不能和组合,所以存在;和组成Na2CO3,即四种物质为:CaCl2、、、Na2CO3;由实验①B盐的溶液呈蓝色,可知B为;由实验②若向①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C溶液中有沉淀产生,则C为;A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气体为二氧化碳,即A为Na2CO3,余下的D为CaCl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B、C的化学式分别为、,故答案为:;;
(2)Na2CO3和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Na2CO3和CaCl2溶液恰好反应得到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可通过过滤分离,滤液中含有氯化钠,通过蒸发结晶得到NaCl,故答案为:过滤;蒸发。
19.(1)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2)Ba2++CO=BaCO3↓、Ca2++CO=CaCO3↓
(3) 玻璃棒、漏斗、烧杯 提高原料利用率(NaCl的产率/收率)
(4) H++OH-=H2O、CO+2H+=CO2↑+H2O 不再有气泡产生
【来源】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粗盐(含Mg2+、Ca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溶解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把SO完全沉淀,足量NaOH把Mg2+完全沉淀,沉淀部分Ca2+,通入足量Na2CO3溶液可除去Ba2+、Ca2+离子,过滤之后滤液中含有Cl-、Na+、OH-、,加适量盐酸蒸发即可除掉OH-、以及HCl,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精盐。
(1)
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溶解后的澄清粗盐水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再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有沉淀生成则含有,无沉淀产生则无。
(2)
加入“试剂2”目的是除去Ba2+和Ca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Ca2++CO=CaCO3↓。
(3)
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滤渣要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到滤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原料利用率(NaCl的产率/收率)。
(4)
此时要除去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加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2H+=CO2↑+H2O,当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说明盐酸适量。
20.(1)白色固体(白色粉末)
(2)盐
(3)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4) 加热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1)
常温下,Na2CO3是白色固体;
(2)
从物质的类别来看,Na2CO3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根阴离子组成属于盐类,可以与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3)
①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发生分步反应:①、②;
(4)
对NaHCO3和Na2CO3固体而言,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Na2CO3粉末中少量 NaHCO3固体,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