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近代史测试卷(二)(答案)
初中世界近代史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人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建立者是( )
A.手工业者 B.庄园主 C.奴隶主 D.富裕农民
2.他是一位英国“戏剧全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下面属于其作品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神曲》
C.《蒙娜丽莎》 D.《最后的晚餐》
3.下列航海家中,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的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使世界完全连为一个整体 B.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交流
C.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D.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发展
5.“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发现”新大陆 B.工业革命
C.“三角贸易” D.第二次工业革命
6.下图为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示意图(部分)。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宣告了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③宣告了北美的独立
④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独立宣言》是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但保留了奴隶制;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黑人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这些规定违背了( )
A.联邦制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共和制原则
8.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国际歌》 D.《苏联成立宣言》
10.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11.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此可见,明治维新(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消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13.进入20世纪以来,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石油的比重上升。这种变化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应用(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14.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提到的“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15.他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A.梵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肖邦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10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300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1分)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二者与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关系?(2分)
(2)材料三中,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还坚守着农奴制。在农奴制下,农民的地位近似于奴隶,他们不仅没有土地,只能从地主那里领取一小块份地耕种,向地主缴地租、服劳役,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农奴辛苦劳动的果实大部分被地主拿走,因此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虽然俄国已经建立起一些资本主义的工业,却缺乏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来做工,使得工业发展缓慢。
——摘编自林崇德主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精读本历史大观园下》
材料三 1929年,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约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摘编自一兵编《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场革命?(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2分)为解决这些问题,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这些措施有何作用?(1分)
(3)材料三中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1分)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1分)这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1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见下图)
材料二 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倒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就城市化利弊问题谈一谈你的观点并进行简单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6分)
世界近代史测试卷(二)
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 2.A 3.C 4.B 5.C 6.A 7.B 8.A 9.A 10.D 11.B 12.C 13.B 14.C 15.C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16.(10分)(1)“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1分)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分)关系:都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而爆发,反过来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2)法国:启蒙运动。(1分)英国:工业革命。(1分)美国:独立战争。(1分)(3)原因: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新兴国家的挑战。(2分)趋势:多极
化。(1分)
17.(12分)(1)革命:法国大革命。(1分)意义:它推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分)(2)问题: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狭窄。(全部照抄材料不给分。2分)措施:实行农奴制改革。(1分)作用:它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分)
(3)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分)手段:实施新政(或国家干预经济)。(1分)效果: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任答两点。2分)(4)启示:改革或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1分)
18.(8分)(1)现象:城市化。(1分)原因:工业革命或工业化。(1分)(2)示例:①观点--城市化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1分)论述:城市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又刺激消费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4分)结论: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应积极推进。(1分)②观点二:城市化带来了大量问题。(1分)论述: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造成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死亡率高,也带来住房、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还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空巢化现象严重,日益荒凉。(4分)结论:应限制或停止城市化进程。(1分)③观点三:城市化既有利又有弊。(1分)论述: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疾病流行等问题。(4分)结论:城市化应有序发展,要积极解决各种问题。(1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