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1-2022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下列领导人率军反对殖民统治并取得民族独立的是( )
①华盛顿 ②章西女王 ③玻利瓦尔 ④罗伯斯庇尔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殖民国家分别是( )
①葡萄牙 ②西班牙 ③英国 ④法国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关于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B.都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
C.都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
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4.在圣彼得堡建城 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普京佩服彼得大帝的原因是( )
A.废除了农奴制 B.夺取地中海出海口
C.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D.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5.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各项起到此作用的措施是(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实行征兵制
C.废藩置县 D.削弱农奴制
6.“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明治维新
7.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此文字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 )
①废藩置县 ②建新式军队 ③殖产兴业 ④文明开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
②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背景
③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④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两个障碍分别是( )
①君主专制统治 ②英国殖民统治 ③黑人奴隶制 ④农奴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它里面了。”这应该是林肯签署下列哪一文献时的话?( )
A.1787年美国宪法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11.19世纪70年代是德国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无法熔炼洛林的磷铁矿,德国企业家集中科研力量去改造冶炼技术。这说明( )
A.信息朝代引进与革新技术快
B.电气时代大力培养实用人才
C.工业革命时期把科技视为强国之本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12.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的发展。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给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
②福特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德国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④手机导航方便快捷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英国生物学家,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革命。他们的成就分别是( )
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英雄交响曲》
③《物种起源》
④《高老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1916 年出现了号称“绞肉机”的历时约十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此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七七事变
15.这座城市承载着开国元勋的盛名,记录着伟人追求解放黑人奴隶的牺牲,但无法抹去的是一百年前对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此伤害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宣言》
16.1933年身残志坚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一生连续四次当选美国总统。他的“新政”取得成效,但也有其局限性。“新政”的实质是( )
①没有废除奴隶制
②妇女和黑人等没有政治权利
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④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
国别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两国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建法西斯政权 B.发动侵华战争
C.掀起反犹狂潮 D.实行改革
18.下面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
名称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个 20亿 1.1亿. 1.9亿 400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科技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
C.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D.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19.美、英、法、苏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其分裂的原因是( )
A.柏林墙的修筑
B.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C.四国占领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20.1960 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独立说明( )
A.世界经济发展迅速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
21.60多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场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场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世界贸易组织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22.1999年,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伟大胜利是指( )
A.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B.挫败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
C.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D.群众性的反美运动
23.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组织是( )
A. B.
C. D.
24.海平面上升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等引起。科室家预测,如果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米,这将会对3000多座海拔低于10米的沿海城市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A.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B.现代社会妇女地位提高
C.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
D.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二、信息窗口题(本题共8分)
25.矛盾和分歧的存在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的智慧在于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依据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信息一:
1914年英、法、德、美殖民地比较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060 29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 5550 1230 970
1913年各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世界占比 12.1% 6.6% 15.3% 38.2%
信息二:
信息三:
(1)分析信息一中的两个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图①和图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图③中通过哪些战役使德国处于腹背夹击的境地?
(3)从图④和图⑤获取历史信息,写出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此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特殊战争,这场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有一个军事组织却一直保留到今天,成员国不断增加,这个军事组织是什么?
(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你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9分)
26.(2022九下·新抚月考)经济是基础,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内战后奴隶制已消灭,美国的社会制度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美国经济在更为单一的资本主义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 1860年时,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便跃居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的实践……为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材料四: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 美国 日本 联帮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金额 9972 2042 1870 1423 1237 1006
(1)阅读材料一,分析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
(2)你从材料二右侧的图片中获取了关于美国的什么历史信息?请你列举一项“新政”的措施?“新政"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什么经验?
(3)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战后一些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什么道路?材料三中的旗帜是哪个组织的标识?
(4)依据材料四中的数据写出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地位?
(5)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写出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四、读史有感题(本题共9分)
27.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历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俄国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俄国处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特殊地位。……俄国革命像所有伟大的革命一样,都来源于过去历史矛盾的总和、形形色的本土原因以及许多阶层人民长期的不满。”
(1)俄国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参加了哪一军事集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俄国是如何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3)
100年前“苏联”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参加了哪一组织?1945年苏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
(4)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
“苏联”这一国名用了69年便不复存在,如今的俄罗斯是哪个组织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俄罗斯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6)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从这个国家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获得了民族独立;章西女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但并没有取得民族独立;玻利瓦尔率军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使得一大批南美国家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罗伯斯庇尔领导了法国大革命,与反对殖民统治无关。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率军反对殖民统治并取得民族独立的领导人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美独立运动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英国。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
葡萄牙主要着巴西等地区,法国的主要殖民地在非洲,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是为了反对殖民者的统治,他们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者的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反对的是英国殖民侵略者,结果失败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对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最终取得了成功。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同点都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C项正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在19世纪中期,排除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不属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排除B;
印度民族大起义最后失败了,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重大事件。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普京佩服彼得大帝的原因是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选项C符合题意;
彼得大帝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A;
俄国没有夺取地中海出海口,排除B;
彼得大帝没有打击英国殖民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5.【答案】A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中的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选项A符合题意;
实行征兵制没有开启俄国近代化,排除B;
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排除C;
彼得大帝没有削弱农奴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的改革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6.【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农奴在实际获得“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高额的赎金,所以列宁评价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B符合题意;
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A;
罗斯福新政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排除C;
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可知,材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殖产兴业,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①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②建新式军队和④文明开化虽然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开始于1861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背景,但是俄国一直不断对外扩张,所以①②不是他们的相同之处,排除含有①②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华盛顿带领北美人民发动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由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方在奴隶制的存废上存在矛盾,在林肯的带领下,最终北方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②③符合题意,B正确;美国没有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①④错误,排除含有①④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0.【答案】C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它里面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的话。林肯在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C正确;
1787年美国宪法与林肯无关,排除A;
《独立宣言》与林肯无关,排除B;
《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指定的,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林肯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19世纪70年代是德国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无法熔炼洛林的磷铁矿,德国企业家集中科研力量去改造冶炼技术”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德国为铁路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D符合题意;
信息时代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排除A;
电气时代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B;
材料讲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2.【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手机导航方便快捷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①④正确,A正确;
福特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机器提供动力的机器。②③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排除含有②③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异同。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据“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牛顿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他的著作;据“他是英国生物学家,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物种起源》是他的成就,①③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都与题意不符,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4.【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英法联军对抗德军的进攻,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此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A符合题意;
索姆河战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B;
珍珠港事件是在1941年,排除C;
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性质和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解析】【分析】由“这座城市承载着开国元勋的盛名,记录着伟人追求解放黑人奴隶的牺牲”可知,材料讲的是美国,城市指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一百年前对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指的是1921年到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主导的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
美国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排除A;
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距今时间不到一百年,排除C;
《开罗宣言》维护了中国的利益,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6.【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③④正确,B符合题意;
在南北战争后美国就废除了奴隶制,妇女和黑人等没有政治权利与罗斯福新政无关,①②错误,排除含有①②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的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沉重打击了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积极对外扩张侵略。A符合题意;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排除B;
德国掀起反犹狂潮,排除C;
德国和日本没有实行改革,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总结能力,掌握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和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8.【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表格中的“参战国”数量,“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D符合题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战争对殖民地的作用,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9.【答案】B
【知识点】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1949年9月20 日,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内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国分裂”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加剧的结果,故B正确;
柏林墙的修筑,是德国分裂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
四国占领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排除C;
雅尔塔会议只是决定分区占领德国,没有决定分裂德国,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冷战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0.【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据“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并结合所学可知,非洲国家的独立说明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逐渐崩溃,选项D符合题意;
非洲国家的独立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排除A;
非洲国家的独立不能说明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排除B;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非洲国家独立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1.【答案】A
【知识点】万隆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A正确;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B;
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C;
参加开罗会议的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了解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2.【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70年代后期起,逐步收回运河区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这是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伟大胜利,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3.【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说的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观察题干图片可知,C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
A是联合国的标志,排除A;
B是欧盟的标志,排除B;
D是北约的标志,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4.【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故题干现象告诉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互联网无关,排除A;
材料与妇女地位无关,排除B;
材料与粮食问题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5.【答案】(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学生能答出此含义,教师酌情给分。;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苏联解体;北约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答的符合题意,表述合理,教师酌情给分。参考示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1)分析信息一中的两个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占据了大片的殖民地,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当时美国和德国占据的殖民地很少。我能得出的结论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根据所学可知,图①和图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萨拉热窝事件,它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图③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苏联军队转入反攻,美英法联军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腹背夹击的境地。
(3)据图④和图⑤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此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特殊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战。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有一个军事组织却一直保留到今天,成员国不断增加,这个军事组织是北约。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依然存在,我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处理分歧、化解矛盾应该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故答案为: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3)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苏联解体;北约。
(4)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政策、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6.【答案】(1)国家统一、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2)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以工代赈等;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盟
(4)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由于内战后奴隶制已消灭,美国的社会制度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是国家统一、消灭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奴隶制,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二上面的图片中获取了关于美国的历史信息是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的措施是实施以工代赈等。“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的经验是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帮助美国走出危机。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战后一些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材料三中的旗帜是欧盟的标识。据所学知,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署;1993年,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变成经济、政治实体。
(4)依据材料四中的数据可知,二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可知,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故答案为:
(1)国家统一、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2)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以工代赈等;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盟。
(4)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美国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以及特点、欧洲国家的联合原因、欧盟的成立、二战后欧盟的发展、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7.【答案】(1)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学生能答出此含义,符合题意,表述合理,教师酌情给分。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
(4)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联合国安理会;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参加了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国内形势急剧恶化,人民要求停止战争。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年前“苏联”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4月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所以1945年苏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柏林战役的胜利。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美国等西欧北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1955年发起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5)“苏联”这一国名用了69年便不复存在,如今的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同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俄罗斯对未来的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从这个国家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
(1)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符合题意,表述合理即可)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
(4)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联合国安理会;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符合题意,表述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三国协约、俄国退出一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安理会、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下列领导人率军反对殖民统治并取得民族独立的是( )
①华盛顿 ②章西女王 ③玻利瓦尔 ④罗伯斯庇尔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获得了民族独立;章西女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但并没有取得民族独立;玻利瓦尔率军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使得一大批南美国家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罗伯斯庇尔领导了法国大革命,与反对殖民统治无关。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率军反对殖民统治并取得民族独立的领导人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殖民国家分别是( )
①葡萄牙 ②西班牙 ③英国 ④法国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美独立运动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英国。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
葡萄牙主要着巴西等地区,法国的主要殖民地在非洲,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下列关于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B.都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
C.都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
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是为了反对殖民者的统治,他们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者的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反对的是英国殖民侵略者,结果失败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对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最终取得了成功。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同点都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C项正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在19世纪中期,排除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不属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排除B;
印度民族大起义最后失败了,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重大事件。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在圣彼得堡建城 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普京佩服彼得大帝的原因是( )
A.废除了农奴制 B.夺取地中海出海口
C.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D.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普京佩服彼得大帝的原因是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选项C符合题意;
彼得大帝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A;
俄国没有夺取地中海出海口,排除B;
彼得大帝没有打击英国殖民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5.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各项起到此作用的措施是(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实行征兵制
C.废藩置县 D.削弱农奴制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中的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选项A符合题意;
实行征兵制没有开启俄国近代化,排除B;
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排除C;
彼得大帝没有削弱农奴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的改革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6.“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明治维新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农奴在实际获得“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高额的赎金,所以列宁评价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B符合题意;
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A;
罗斯福新政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排除C;
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此文字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 )
①废藩置县 ②建新式军队 ③殖产兴业 ④文明开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可知,材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殖产兴业,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①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②建新式军队和④文明开化虽然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
②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背景
③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④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开始于1861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背景,但是俄国一直不断对外扩张,所以①②不是他们的相同之处,排除含有①②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两个障碍分别是( )
①君主专制统治 ②英国殖民统治 ③黑人奴隶制 ④农奴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华盛顿带领北美人民发动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由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方在奴隶制的存废上存在矛盾,在林肯的带领下,最终北方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②③符合题意,B正确;美国没有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①④错误,排除含有①④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0.“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它里面了。”这应该是林肯签署下列哪一文献时的话?( )
A.1787年美国宪法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答案】C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它里面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的话。林肯在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C正确;
1787年美国宪法与林肯无关,排除A;
《独立宣言》与林肯无关,排除B;
《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指定的,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林肯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1.19世纪70年代是德国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无法熔炼洛林的磷铁矿,德国企业家集中科研力量去改造冶炼技术。这说明( )
A.信息朝代引进与革新技术快
B.电气时代大力培养实用人才
C.工业革命时期把科技视为强国之本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19世纪70年代是德国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无法熔炼洛林的磷铁矿,德国企业家集中科研力量去改造冶炼技术”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德国为铁路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D符合题意;
信息时代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排除A;
电气时代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B;
材料讲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2.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的发展。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给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
②福特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德国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④手机导航方便快捷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手机导航方便快捷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①④正确,A正确;
福特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机器提供动力的机器。②③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排除含有②③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异同。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3.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英国生物学家,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革命。他们的成就分别是( )
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英雄交响曲》
③《物种起源》
④《高老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据“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牛顿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他的著作;据“他是英国生物学家,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物种起源》是他的成就,①③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都与题意不符,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4.1916 年出现了号称“绞肉机”的历时约十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此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七七事变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英法联军对抗德军的进攻,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此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A符合题意;
索姆河战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B;
珍珠港事件是在1941年,排除C;
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性质和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5.这座城市承载着开国元勋的盛名,记录着伟人追求解放黑人奴隶的牺牲,但无法抹去的是一百年前对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此伤害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宣言》
【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解析】【分析】由“这座城市承载着开国元勋的盛名,记录着伟人追求解放黑人奴隶的牺牲”可知,材料讲的是美国,城市指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一百年前对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指的是1921年到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主导的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
美国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排除A;
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距今时间不到一百年,排除C;
《开罗宣言》维护了中国的利益,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6.1933年身残志坚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一生连续四次当选美国总统。他的“新政”取得成效,但也有其局限性。“新政”的实质是( )
①没有废除奴隶制
②妇女和黑人等没有政治权利
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④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③④正确,B符合题意;
在南北战争后美国就废除了奴隶制,妇女和黑人等没有政治权利与罗斯福新政无关,①②错误,排除含有①②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
国别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两国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建法西斯政权 B.发动侵华战争
C.掀起反犹狂潮 D.实行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的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沉重打击了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积极对外扩张侵略。A符合题意;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排除B;
德国掀起反犹狂潮,排除C;
德国和日本没有实行改革,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总结能力,掌握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和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8.下面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
名称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个 20亿 1.1亿. 1.9亿 400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科技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
C.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D.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表格中的“参战国”数量,“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D符合题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战争对殖民地的作用,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9.美、英、法、苏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其分裂的原因是( )
A.柏林墙的修筑
B.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C.四国占领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答案】B
【知识点】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1949年9月20 日,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内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国分裂”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加剧的结果,故B正确;
柏林墙的修筑,是德国分裂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
四国占领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排除C;
雅尔塔会议只是决定分区占领德国,没有决定分裂德国,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冷战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0.1960 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独立说明( )
A.世界经济发展迅速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据“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并结合所学可知,非洲国家的独立说明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逐渐崩溃,选项D符合题意;
非洲国家的独立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排除A;
非洲国家的独立不能说明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排除B;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非洲国家独立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1.60多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场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场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世界贸易组织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答案】A
【知识点】万隆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A正确;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B;
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C;
参加开罗会议的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了解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2.1999年,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伟大胜利是指( )
A.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B.挫败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
C.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D.群众性的反美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70年代后期起,逐步收回运河区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这是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伟大胜利,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3.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组织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说的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观察题干图片可知,C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
A是联合国的标志,排除A;
B是欧盟的标志,排除B;
D是北约的标志,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4.海平面上升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等引起。科室家预测,如果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米,这将会对3000多座海拔低于10米的沿海城市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A.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B.现代社会妇女地位提高
C.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
D.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故题干现象告诉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互联网无关,排除A;
材料与妇女地位无关,排除B;
材料与粮食问题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二、信息窗口题(本题共8分)
25.矛盾和分歧的存在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的智慧在于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依据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信息一:
1914年英、法、德、美殖民地比较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060 29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 5550 1230 970
1913年各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世界占比 12.1% 6.6% 15.3% 38.2%
信息二:
信息三:
(1)分析信息一中的两个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图①和图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图③中通过哪些战役使德国处于腹背夹击的境地?
(3)从图④和图⑤获取历史信息,写出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此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特殊战争,这场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有一个军事组织却一直保留到今天,成员国不断增加,这个军事组织是什么?
(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你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
【答案】(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学生能答出此含义,教师酌情给分。;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苏联解体;北约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答的符合题意,表述合理,教师酌情给分。参考示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1)分析信息一中的两个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占据了大片的殖民地,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当时美国和德国占据的殖民地很少。我能得出的结论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根据所学可知,图①和图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萨拉热窝事件,它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图③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苏联军队转入反攻,美英法联军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腹背夹击的境地。
(3)据图④和图⑤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此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特殊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战。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有一个军事组织却一直保留到今天,成员国不断增加,这个军事组织是北约。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依然存在,我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处理分歧、化解矛盾应该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故答案为: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2)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制裁等;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3)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苏联解体;北约。
(4)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政策、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9分)
26.(2022九下·新抚月考)经济是基础,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内战后奴隶制已消灭,美国的社会制度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美国经济在更为单一的资本主义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 1860年时,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便跃居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的实践……为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材料四: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 美国 日本 联帮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金额 9972 2042 1870 1423 1237 1006
(1)阅读材料一,分析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
(2)你从材料二右侧的图片中获取了关于美国的什么历史信息?请你列举一项“新政”的措施?“新政"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什么经验?
(3)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战后一些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什么道路?材料三中的旗帜是哪个组织的标识?
(4)依据材料四中的数据写出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地位?
(5)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写出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国家统一、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2)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以工代赈等;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盟
(4)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由于内战后奴隶制已消灭,美国的社会制度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是国家统一、消灭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奴隶制,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二上面的图片中获取了关于美国的历史信息是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的措施是实施以工代赈等。“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的经验是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帮助美国走出危机。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战后一些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材料三中的旗帜是欧盟的标识。据所学知,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署;1993年,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变成经济、政治实体。
(4)依据材料四中的数据可知,二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可知,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故答案为:
(1)国家统一、科技革命的推动等。
(2)1929年到1933年国民收入降低,失业率升高,或经济危机等;以工代赈等;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盟。
(4)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国家统一,科技革命,合作共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注重科教兴国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到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美国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以及特点、欧洲国家的联合原因、欧盟的成立、二战后欧盟的发展、影响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四、读史有感题(本题共9分)
27.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历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俄国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俄国处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特殊地位。……俄国革命像所有伟大的革命一样,都来源于过去历史矛盾的总和、形形色的本土原因以及许多阶层人民长期的不满。”
(1)俄国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参加了哪一军事集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俄国是如何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3)
100年前“苏联”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参加了哪一组织?1945年苏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
(4)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
“苏联”这一国名用了69年便不复存在,如今的俄罗斯是哪个组织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俄罗斯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6)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从这个国家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学生能答出此含义,符合题意,表述合理,教师酌情给分。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
(4)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联合国安理会;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参加了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国内形势急剧恶化,人民要求停止战争。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年前“苏联”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4月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所以1945年苏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柏林战役的胜利。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美国等西欧北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1955年发起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5)“苏联”这一国名用了69年便不复存在,如今的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同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俄罗斯对未来的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从这个国家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
(1)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了一战。(符合题意,表述合理即可)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
(4)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联合国安理会;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6)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没有硝烟,战争依然存在,要居安思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符合题意,表述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三国协约、俄国退出一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柏林战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安理会、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