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答案)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3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B
B
B
CAAD
CA D
C
B
马
U
1.D【解析】细胞中的RNA也可以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中蛋白质的成是21种氨基酸,
但并非每种蛋白质都山21种氨基酸组成,B错误。受精卵是山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的,
而非通过分裂产尘,C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尘的。能分裂的
细胞都以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少正确。
2.B【解析】蓝细菌具有细胞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A止确。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富含纤维素和
果胶,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B借次。C略。羧酶体中含有光合作用固定CO,
的酶,光合作用固定C02的酶存任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D正确。
3.B【解析】①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尘的,并未证实;②细胞学说认为·切动枯物
都中细胞利和细胞产物构成;③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④根据细胞学说的观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木单位,但不涉及细菌;⑤细胞学说的部分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研究
进入分子水平,正确:⑥细胞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共结果很可能是可
信的,
4.B【解析】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为高尔基休、线粒休、叶绿休和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休、线粒休
和粗面内质网共同参与分泌雀白的运输,A正确。高尔基休、粗面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
器,线粒体、叶绿体为双层膜细胞器,B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绿叶
海蜗牛将叶绿体偷出来,用于制造养料,C正确。D略。
5.C【解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A正确。脂筏模型
认为,细胞膜上存在单·组分相对富集的区域,推测可能帮助相关的细胞代谢活动高效
进行,B止确。脂筏模型中存在相对有序的脂相,并未否定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仪
进行了补充,C错误。图中膜蛋白以不同形式馔嵌在细胞膜上,与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一致,D正确。
6.A【解析】核孔位于细胞核膜上,形成核孔的结构蛋白不在细胞核内,不属于亲核蛋白,A错误。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细胞核,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因此不含亲核蛋H,B正斫。染
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这些蛋白质需要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属于亲核蛋白,
C正确。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行转运时,需要G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吸能反应,D正确。
7.A【解析】甲、乙分别为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与囊泡的运输均依赖于细胞骨架,抑制细胞
骨架的形成,将抑制溶葫体的功能,A止确。COPⅡ增多,COPI减少,可能宁致高尔基体
膜面积增大,B借误。如图所示,溶酶体膜与内吞泡的膜融合,不与细菌细胞膜融合,
C错误。使用H标记该细胞的亮氨酸,可能存在于溶酶体酶,消化吞入的细菌后被排出
休外,不属于分泌蛋H,D错谈。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 物 试 题 2023.8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都只以 DNA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B.细胞中的每种蛋白质都由21种氨基酸组成
C.现存细胞都是通过分裂产生的
D.能分裂的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2.如图为蓝细菌结构示意图,其羧酶体中含有光合作用固定的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细胞壁富含纤维素和果胶
C.气泡、类囊体等结构可能有利于细胞提升物质运输效率
D.羧酶体的功能与核糖体联系紧密,并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类似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③细胞学说认为细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⑤细胞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因此是可信的
A.0 B.1 C.2 D.3
4.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通体绿色像一片叶子)可将叶绿体从藻类的细胞中“偷”出来,存储在自己的消化道细胞之中。图1-4 为绿叶海蜗牛消化道细胞不同细胞器的电镜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和图2所示细胞器共同参与分泌蛋白的运输
B.图3和图4所示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C.图3细胞器可作为绿叶海蜗牛消化道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D.图2和图3所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
5.脂筏模型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重要补充。下图为脂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B.脂筏的形成可能有助于高效地进行某些细胞代谢活动
C.脂筏模型否定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脂筏模型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6.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行转运时,伴随GTP水解形成GD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核孔的结构蛋白属于亲核蛋白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能不含亲核蛋白
C.亲核蛋白可参与染色体组成
D.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7.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紧密。COPⅠ、COPⅡ是两种包被膜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过程如图所示。膜泡和囊泡的运输均依赖于细胞骨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将影响溶酶体的正常功能
B. COPⅡ增多,COPⅠ减少,可导致乙的膜面积逐渐减少
C.图中溶酶体膜与细菌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使用 H标记该细胞的亮氨酸,细胞外检测到的放射性全部来自于分泌蛋白
8.“合成生物学”是综合集成不同的技术原理,最终以达到生物学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如图为利用细菌视紫红质(一种能捕捉光能的膜蛋白)、ATP合酶和脂质体构建的一种人工合成脂质体。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检测有无H 跨膜运输及 ATP的产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视紫红质是一种 H 通道蛋白
B. ATP合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视紫红质对H 的运输
C.用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酶代替视紫红质,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该实验
D.该脂质体合成ATP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光能→H 电化学势能→ATP中的化学能
9.呼吸熵(RQ)是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 与吸收 O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下表为不同能源物质在完全氧化分解时的呼吸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源物质 糖类 蛋白质 油脂
呼吸熵(RQ) 1.00 0.80 0.71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进行,RQ可能大于1
B.只进行有氧呼吸的种子,若其 RQ=0.8,则此时呼吸的底物一定是蛋白质
C.油脂的RQ 低于糖类,原因是油脂中氢原子相对含量较高
D.测得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RQ=7/6,则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
10.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也以无氧呼吸为主,称作Warburg效应。HK2 是催化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关键酶,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可将肿瘤细胞吸收的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G-6-P),然而过量的G-6-P会促进HK2从线粒体外膜上脱落,通过消耗能量引起IκBα的磷酸化和降解,进而造成 PD-L1 的高表达,最终抑制了T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arburg效应会促进乳酸的合成
B. NF-κB可以进入细胞核促进PD-Ll 的表达,说明IκBα增强了 NF-κB的活性
C.磷酸化IκBα的磷酸基团最可能来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HK2 的脱落有利于肿瘤细胞抵抗T细胞的杀伤,可能是因为抑制了G-6-P的持续合成
11.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线粒体形态发生适应性改变,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因素。缺氧会导致肌纤维线粒体碎片化,ATP合成量大幅减少,而 Drpl 是保证线粒体正常分裂的重要蛋白,下图为相关检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rp1 磷酸化水平降低导致线粒体结构损伤,使 ATP合成减少
B.有氧训练4周后肌纤维中 Drp1 磷酸化水平偏高,停止训练后立即降低
C.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的酶可催化 O 与NAD 反应
D.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分裂增殖,支持线粒体的内共生学说
12.利用东方百合和云南大百合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1 2 3 4 5
PEG 浓度(%) 25 30 35 40 45
处理条件 黑暗、27±3 ℃ 、15 min
融合率(%) 10 12 15 30 20
A.原生质体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获得原生质体后,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C.低浓度 PEG 促进原生质体融合,高浓度抑制融合
D.诱导形成的试管苗需移植到消毒后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长壮后再移载入土
13. Transwell实验可模拟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取用无血清培养液制成的待测细胞悬液加入底部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下室为血清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一层具有一定孔径(小于肿瘤细胞直径)的聚碳酸酯膜(通常膜孔都被基质胶覆盖)分隔开,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通过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细胞悬液前可先用无血清的培养液培养12-24h,以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B.进入下室的肿瘤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
C.肿瘤细胞必须分泌水解酶并通过变形运动才能穿过铺有基质胶的滤膜
D.未铺胶的 transwell实验可检测细胞的变形运动能力
l4.为制备抗 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Ab),科研人员用 RecQ解旋酶免疫小鼠(2n=40)后, 疫后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2n=54-64)进行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并检测相应单克隆抗体与 RecQ 解旋酶的特异性反应,相关检测结果如图1、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取分裂中期的细胞更利于染色体计数,94﹣104组别对应为杂交瘤细胞,并可排除脾细胞之间相互融合或骨髓瘤细胞之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2次抗原检测
C.图2显示该mAb能特异性与 RecQ解旋酶结合,1%牛血清蛋白的作用为对照
D.可将 mAb制作成探针,检测肿瘤细胞或肿瘤患者病理切片中 RecQ解旋酶的分布情况
15.一对健康的夫妇生育了一位唇腭裂综合征患儿。为帮助该夫妇生育健康的孩子,医生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得到4枚发育正常的胚胎,并检测相应细胞的基因,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胚胎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极体类型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突变基因检测结果 突变型 野生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突变型 突变型
A.为一次获得更多卵子,需对妻子注射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排卵
B.进行上述基因检测的细胞不是滋养层细胞
C.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将培养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只为防止污染
D.移植1号胚胎得到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最高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3分)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下图为细胞呼吸作用图解,a-d 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中,反应过程中有ATP合成的有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2)图中b,c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e的去向是 。
(3)若苹果在某时间段内通过细胞呼吸释放了0.8 mol的CO ,产生了0.6mol 的 H O,则CO 产生的具体场所为 ,消耗的葡萄糖为 mol。为了延长苹果的储藏时间,请从细胞呼吸的角度提出两条措施 。
17.(12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白色粉末。已知该粉末只能是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或麦芽糖(由葡萄糖构成)中的一种。为了探究该粉末的成分,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选用2个U型管、蒸馏水、只允许葡萄糖自由通过的半透膜、蔗糖酶
和麦芽糖酶(加入体积和含量可忽略不计)作为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设计如下:
①U型管 B 侧液体为蒸馏水;
②U型管A 侧液体为该粉末配制的溶液;
③将两个U型管编号为1号和2号,向1号U型管A侧加入蔗糖酶,向2号 U型管A侧加入麦芽糖酶,观察2个U型管内液面变化;
④若 ,则粉末为蔗糖;否则为麦芽糖;
⑤该实验 (需要/不需要)再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理由是 。
方案二:酵母菌可以分泌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并利用不同的转运蛋白转运不同的单
糖。因此选用果糖转运蛋白缺陷型酵母菌、新鲜配制的斐林试剂、质量分数为5%的
该粉末溶液,组装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该装置利用酵母菌的 呼吸,通过检测培养液的最终组分确定粉末的组成
②间歇性向装置中通入无菌空气,并在25~35 ℃的环境中培养 10 h,取少量培养
液滤液,用斐林试剂检测;
③若 ,则粉末为蔗糖;否则为麦芽糖;
④实验中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 。
18.(12 分)碱法嫩化是一种传统的牛肉嫩化工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在炖煮牛肉中加入纯碱来提高牛肉嫩度的做法。为了探究牛肉嫩化的最佳条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剪切力越小,牛肉微度越高;Na CO 溶液用自来水配制):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浓度 Na CO 溶液对牛肉pH值及剪切力的影响
Na CO 浓度/(mol·L ) pH 剪切力/kg
0 5.55±0.00 15.00±0.47
0.25 6.10±0.02 14.36±0.27
0.30 6.30±0.01 12.82±0.36
0.35 6.43±0.01 9.31±0.37
0.40 6.81±0.00 8.63±0.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设计图中,横线处的处理方式为 ;从上表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处理所用的 Na CO 溶液浓度与牛肉嫩度的关系是 。
(2)为了解碱法嫩化的原理,实验小组同学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统计出如下结果:
根据表1、图2和图3的结果,推测碱法嫩化的原理是 ;该研究小组中一位同学据此对实验设计提出改进方案,认为不应该用鲜嫩的 M9 和牛牛排,而应该用 更高的老牛肉进行实验,以观察到更明显的嫩化效果。
(3)利用生姜对牛肉进行腌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嫩化效果。该研究小组中一位同学想到:可以将生姜蛋白酶(最适pH=6.5;pH>8时失活)和0.4mol/L Na CO (pH≈12)溶液共同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嫩化效果,但随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理由是 ;而同组另一位同学认为这种想法可行,他想到的方法是 。
19.(8分)线粒体中某基因突变可引发莱氏综合征(Leigh Syndrome)。医学工作者用来自卵子捐献者的健康线粒体取代了母亲卵子中的缺陷线粒体,随后用父亲的精子使融合后的卵子受精,诞生出世界首位“三亲婴儿”。下图为“三亲婴儿”技术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技术涉及 等操作(至少答两项)。
(2)在促使捐献者及母亲超数排卵时,不宜长期过量使用性激素的原因是 。
(3)图示重组卵母细胞应培养至 (时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人工授精前需对精子进行 处理。
(4)“三亲婴儿”技术被认为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症,并提高体外受精的成功率。医学工作者提出另一种“三亲婴儿”的技术路线:先 ,然后将其细胞核转移到另一个细胞核已提前被移除的受精卵中。这样的受精卵也有三个遗传学亲本,并且不携带母亲的致病线粒体DNA。
20.(10分)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使用 酶去除细胞壁。③要用到的方法有 (物理法和化学法各举一例)。
(2)过程②紫外线的作用是 。
(3)过程④培养基中需添加 、无机盐、蔗糖等物质才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其中蔗糖的作用是
(至少答出一点)。
(4)以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及杂种植株1~4 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扩增出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 ,判断依据是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