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2018-2019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2018-2019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东莞月考)与图中其它三种动物相比较,丙动物身体缺乏了下列什么构造?(  )
A.脊柱 B.心脏 C.脑 D.外骨骼
【答案】A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乙鲸属于哺乳动物,丁企鹅是鸟类,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而丙蚊子生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2018·潍坊)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仅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呈左右对称,C不符合题意;
D、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身体呈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植物有水螅.
3.(2017八上·益阳月考)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解:水螅的力量并不强大,捕获猎物的主要武器是刺细胞.刺细胞内有毒素,当碰到猎物时,刺细胞会射出刺丝,穿入猎物细胞内,注入毒素,猎物麻醉,失去活动能力后,水螅开始进食.
故选:A
【分析】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分化,还有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据此解答.
4.(2018·中山模拟)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中,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形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珊瑚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C.珊瑚虫的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排出
D.珊瑚虫的体表有刺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珊瑚虫生活在水中,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用于防御敌害和捕食,属于腔肠动物,而身体呈两侧对称是扁形动物的特征,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
5.(2017八上·丰都期末)水螅和涡虫消化食物的场所分别是(  )
A.肠、消化腔 B.口、消化腔
C.消化腔、消化腔 D.消化腔、肠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解: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口、咽和肠等,其中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故选:D
【分析】水螅是腔肠动物,涡虫是线形动物,结合其主要特征来分析,思考解答.
6.(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BC、扁形动物的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BC不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7.(2018八上·东莞月考)沙蚕和家蚕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三对足 B.有蜕皮现象 C.身体分节 D.体内有脊柱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家蚕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8.(2018八上·东莞月考)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蝗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③腹部
B.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蝗虫的足和触角分节
D.蜘蛛不是昆虫,但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一般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图中的②胸部,A符合题意;
B、蝗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生有一对触角和前足、中足和后足各一对,而且触角和足是分节的,C不符合题意;
D、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步足,不是昆虫,但它和蝗虫都具有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外骨骼等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9.下列动物中,可用于提取制作抗血栓药物的是(  )
A.蚯蚓 B.沙蚕 C.水蛭 D.涡虫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 水蛭的唾液腺中含水蛭素,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死亡率,因此能提取抗血栓药物的是水蛭,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水蛭的功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多注意积累。
10.(2015七上·惠民月考)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A错误;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A正确;
C、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
故选: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
11.(2015八上·龙口期中)如图为鲫鱼的外形结构图,通过实验证明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的作用。
A.1 B.6 C.7 D.8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7侧线,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能顺利的躲开礁石,靠的是侧线。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图中1-背鳍,2-胸鳍,3-腹鳍,4-臀鳍,6-尾鳍,7-侧线,8-鳃盖。
12.(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不是软体动物的是(  )
A.蜗牛 B.水蛭 C.河蚌 D.乌贼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蜗牛、河蚌、乌贼的身体柔软,蜗牛、河蚌均由有贝壳保护,乌贼的贝壳退化,有腕足,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而水蛭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3.(2016八上·平凉期中)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
【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解: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如河蚌,A正确;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如河蚌生活在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B正确;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但是乌贼的贝壳已经退化,C错误;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有外套膜.D正确;故选:C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
14.(2018九上·西城期末)石明决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其主要成分是鲍鱼壳。鲍鱼身体柔软,营养丰富,身体不分节。据此推测鲍鱼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鲍鱼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和坚硬的贝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15.(2017八上·涪陵月考)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
A.贝壳 B.外套膜 C.鳃 D.斧足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的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作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6.(2018八上·东莞月考)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图中标号(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图中1贝壳,2鳃,3斧足,4外套膜。河蚌的足呈斧状,称为斧足,斧足为河蚌的运动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17.(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D.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不符合题意;
C、节肢动物约有120多万种,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纲的主要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8.(2018·潍坊)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其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C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9.(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A不符合题意;
B、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B不符合题意;
C、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C不符合题意;
D、蚂蚁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20.(2015八上·九江期末)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
21.(2018八上·东莞月考)蝗虫是一种能飞翔的昆虫,翅和足是它的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  )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尾部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蝗虫的胸部是运动中心,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运动能力强,扩大了昆虫的分布范围。
故答案为:B
【分析】蝗虫属于昆虫,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22.(2018·广东模拟)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螃蟹、蜘蛛、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
A.蝗虫、蚯蚓、蛔虫 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海蜇、水螅 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们有口有肛门,A不符合题意;
B、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口位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
C、水母、海蜇、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符合题意;
D、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血吸虫、珊瑚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4.(2018·蒙自模拟)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
A.蚯蚓 B.秀丽隐杆线虫
C.蛔虫 D.钩虫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蛔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钩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25.(2017八下·桥东期中)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鱼类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所以海马属于鱼类.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答题.
26.(2018八上·东莞月考)粤菜中名贵的海味“鲍参翅肚”都取材自海洋中的动物,其中“翅”和“肚”是取自下列哪种动物类群(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鱼类 D.哺乳动物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鲍参翅肚”是指四种珍贵的海味,即鲍鱼、海参、鱼翅、鱼肚。所以其中“翅”和“肚”是取自鱼类。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7.(2016八上·平和期中)下列哪些习惯很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  )
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 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喝白开水和睡 懒觉,不会感染蛔虫病.
故选:B.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 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28.(2018八上·东莞月考)我们常说“章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下列动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A.蜘蛛﹣﹣昆虫 B.白鳍豚﹣﹣哺乳动物
C.鲨鱼﹣﹣鱼类 D.鳄鱼﹣﹣爬行动物
【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蜘蛛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不是昆虫,A符合题意;
B、白鳍豚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鲨鱼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所以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鳄鱼覆盖角质鳞片,心脏三腔,因此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9.(2018·扬州)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A符合题意;
B、鲫鱼体色的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是一种保护色,B不符合题意;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有利于在水中游动,C不符合题意;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30.(2018八上·东莞月考)夏天的清晨,养鱼人用水泵在鱼糖中抽水,同时又将水喷入鱼糖,其主要目的是(  )
A.搅动水体使饵料分散
B.驱赶鱼群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搅动水体使饲料分散
D.搅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夏天的清晨,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使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量也就减少,鱼易缺氧而死亡。所以养鱼人用水泵在鱼糖中抽水,同时又将水喷入鱼糖,其主要目的是搅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31.(2016八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鱼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
B.鱼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
C.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D.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氧含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B、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AB正确.
CD、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C正确,D错误.
故选:D
【分析】鱼用鳃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分析作答
32.(2018八上·东莞月考)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总是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着,这样做是(  )
A.排泄体内的代谢物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进行呼吸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鱼的口和鳃是相通的,且鱼的呼吸是在鳃部,通过鳃部的毛细血管与水中的氧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新鲜的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的话,从口吸进去的水直接就从鳃盖出来,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了。交替张开时,水从口吸入后进入鳃部,进行气体交换后,由鳃部排除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3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描述中的错误的是(  )
A.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C.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消化器官
D.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A不符合题意;
B、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虎的四肢、昆虫的翅、鸟的翼等以便觅食和避敌,B不符合题意;
C、大部分动物一般都具消化器官,因此消化器官并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C符合题意;
D、由于陆生环境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陆生动物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如鹿的脑、昆虫的复眼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陆生动物的结构特点:
(1)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外骨骼等.
(2)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34.(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与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中提到的动物最相似的是(  )
A.鲫鱼 B.墨鱼 C.青蛙 D.鳄鱼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鲫鱼属于鱼类,小时没有尾,A不符合题意;
B、墨鱼是乌贼的俗称,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变态发育。“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中提到的动物最相似的动物是青蛙,C符合题意;
D、鳄鱼虽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幼体并不是用鳃呼吸的,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5.(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是指既可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B.蜥蜴在陆地产卵,卵有卵壳保护,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环境
C.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D.青蛙有发达的肺,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就满足对氧气的需求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鸭子等,A不符合题意;
B、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B符合题意;
C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结构简单,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6.(2018八上·东莞月考)如图是水螅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⑦、⑧都是水螅的触手,用来探寻和捕捉猎物
B.水螅体壁由①②③三层细胞构成
C.食物在④中消化,残渣由肛门排出
D.水螅的身体只能分上下,而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⑦是芽体,⑧是触手,A不符合题意;
B、水螅体壁由①③两层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在④中消化,残渣由口排出,C不符合题意;
D、水螅的身体辐射对称,只能分上下,而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腔肠动物水螅的结构图:
37.(2018·安徽)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D.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
【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8.(2018八上·昭阳期中)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C.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BC、蜥蜴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体表覆盖着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蜥蜴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陆地生活对氧气的需求,这些都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蜥蜴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9.(2018八上·肇庆期末)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排出无机物。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40.(2017八上·广州期中)如果你去市场买鱼,可根据下列哪种情况判断其新鲜程度的标志(  )
A.鱼鳞未脱落 B.身体完好无损
C.鳃丝鲜红 D.体表湿润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而死鱼由于无法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含量低为静脉血,所以鳃丝的颜色为暗红色。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41.(2016八上·海南期中)蚯蚓、沙蚕、水蛭三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穴居生活
B.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C.都是昼伏夜出
D.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D、蚯蚓是在陆地营穴居生活,而沙蚕、水蛭生活在水中;不合题意;
B、蚯蚓、沙蚕、水蛭的身体都是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符合题意;
C、蚯蚓昼伏夜出,而沙蚕、水蛭不是昼伏夜出.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常见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42.(2018八上·东莞月考)乌贼的结构中与软体动物的特征无关的是(  )
A.有内壳 B.长有触手
C.身体柔软 D.躯干部包着外套膜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乌贼的贝壳退化,有内壳,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长有触手是乌贼的结构特点,但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B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因此,乌贼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乌贼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4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用肺呼吸
B.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青蛙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利于在陆地上运动和捕食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青蛙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后肢发达,跳跃能力强,有利于在陆上运动和捕食昆虫,C符合题意;
D、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44.(2018八上·东莞月考)血吸虫和绦虫的特点是(  )
A.消化器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角质层
【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血吸虫和绦虫消化器简单,生殖器官发达,A符合题意;
B、血吸虫和绦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血吸虫和绦虫有口无肛门,C不符合题意;
D、血吸虫和绦虫的体表是由具有代谢活性的、有生命的、内含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合胞体层所组成,又称作皮层,没有角质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5.(2018八上·东莞月考)人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感染血吸虫的?(  )
A.吃了米猪肉 B.食未熟的鱼
C.蚊虫叮咬 D.接触有钉螺的水域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分类
【解析】【解答】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任何人只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身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越大。另外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史中必经的阶段,接触有钉螺的水域就有可能感染。
故答案为:D
【分析】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下表所示: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黏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46.(2018·东营模拟)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可见两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是有口无肛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线形动物就出现了肛门,即有口有肛门。
47.(2018八上·东莞月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清淡的淡水中,其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利于(  )
A.捕食 B.呼吸 C.生殖 D.排泄
【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利于捕捉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8.(2017八上·福安月考)华支睾吸虫是扁形动物,它身体上最发达的是(  )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感觉器官 D.生殖器官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9.(2015八上·五莲期末)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
A.降温作用 B.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 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湿润它的皮肤,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呼吸.
50.(2018·高邮模拟)以下几种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一组是(  )
①大鲵 ②狐狸 ③陆龟 ④蜥蜴 ⑤扬子鳄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①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②狐狸属于哺乳动物 ③陆龟属于爬行动物 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⑤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八上·东莞月考)与图中其它三种动物相比较,丙动物身体缺乏了下列什么构造?(  )
A.脊柱 B.心脏 C.脑 D.外骨骼
2.(2018·潍坊)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B.
C. D.
3.(2017八上·益阳月考)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4.(2018·中山模拟)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中,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形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珊瑚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C.珊瑚虫的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排出
D.珊瑚虫的体表有刺细胞
5.(2017八上·丰都期末)水螅和涡虫消化食物的场所分别是(  )
A.肠、消化腔 B.口、消化腔
C.消化腔、消化腔 D.消化腔、肠
6.(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
7.(2018八上·东莞月考)沙蚕和家蚕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三对足 B.有蜕皮现象 C.身体分节 D.体内有脊柱
8.(2018八上·东莞月考)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蝗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③腹部
B.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蝗虫的足和触角分节
D.蜘蛛不是昆虫,但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
9.下列动物中,可用于提取制作抗血栓药物的是(  )
A.蚯蚓 B.沙蚕 C.水蛭 D.涡虫
10.(2015七上·惠民月考)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11.(2015八上·龙口期中)如图为鲫鱼的外形结构图,通过实验证明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的作用。
A.1 B.6 C.7 D.8
12.(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不是软体动物的是(  )
A.蜗牛 B.水蛭 C.河蚌 D.乌贼
13.(2016八上·平凉期中)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
14.(2018九上·西城期末)石明决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其主要成分是鲍鱼壳。鲍鱼身体柔软,营养丰富,身体不分节。据此推测鲍鱼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15.(2017八上·涪陵月考)珍珠贝和三角帆蚌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珍珠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
A.贝壳 B.外套膜 C.鳃 D.斧足
16.(2018八上·东莞月考)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图中标号(  )
A.1 B.2 C.3 D.4
17.(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D.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18.(2018·潍坊)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19.(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20.(2015八上·九江期末)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21.(2018八上·东莞月考)蝗虫是一种能飞翔的昆虫,翅和足是它的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  )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尾部
22.(2018·广东模拟)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B.
C. D.
2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
A.蝗虫、蚯蚓、蛔虫 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海蜇、水螅 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24.(2018·蒙自模拟)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
A.蚯蚓 B.秀丽隐杆线虫
C.蛔虫 D.钩虫
25.(2017八下·桥东期中)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鱼类
26.(2018八上·东莞月考)粤菜中名贵的海味“鲍参翅肚”都取材自海洋中的动物,其中“翅”和“肚”是取自下列哪种动物类群(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鱼类 D.哺乳动物
27.(2016八上·平和期中)下列哪些习惯很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  )
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8.(2018八上·东莞月考)我们常说“章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下列动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A.蜘蛛﹣﹣昆虫 B.白鳍豚﹣﹣哺乳动物
C.鲨鱼﹣﹣鱼类 D.鳄鱼﹣﹣爬行动物
29.(2018·扬州)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30.(2018八上·东莞月考)夏天的清晨,养鱼人用水泵在鱼糖中抽水,同时又将水喷入鱼糖,其主要目的是(  )
A.搅动水体使饵料分散
B.驱赶鱼群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搅动水体使饲料分散
D.搅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31.(2016八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鱼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
B.鱼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
C.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D.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氧含量增加
32.(2018八上·东莞月考)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总是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着,这样做是(  )
A.排泄体内的代谢物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进行呼吸
3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描述中的错误的是(  )
A.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C.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消化器官
D.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34.(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与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中提到的动物最相似的是(  )
A.鲫鱼 B.墨鱼 C.青蛙 D.鳄鱼
35.(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关于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是指既可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B.蜥蜴在陆地产卵,卵有卵壳保护,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环境
C.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D.青蛙有发达的肺,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就满足对氧气的需求
36.(2018八上·东莞月考)如图是水螅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⑦、⑧都是水螅的触手,用来探寻和捕捉猎物
B.水螅体壁由①②③三层细胞构成
C.食物在④中消化,残渣由肛门排出
D.水螅的身体只能分上下,而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37.(2018·安徽)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D.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
38.(2018八上·昭阳期中)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C.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39.(2018八上·肇庆期末)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40.(2017八上·广州期中)如果你去市场买鱼,可根据下列哪种情况判断其新鲜程度的标志(  )
A.鱼鳞未脱落 B.身体完好无损
C.鳃丝鲜红 D.体表湿润
41.(2016八上·海南期中)蚯蚓、沙蚕、水蛭三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穴居生活
B.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C.都是昼伏夜出
D.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
42.(2018八上·东莞月考)乌贼的结构中与软体动物的特征无关的是(  )
A.有内壳 B.长有触手
C.身体柔软 D.躯干部包着外套膜
43.(2018八上·东莞月考)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用肺呼吸
B.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青蛙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利于在陆地上运动和捕食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
44.(2018八上·东莞月考)血吸虫和绦虫的特点是(  )
A.消化器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角质层
45.(2018八上·东莞月考)人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感染血吸虫的?(  )
A.吃了米猪肉 B.食未熟的鱼
C.蚊虫叮咬 D.接触有钉螺的水域
46.(2018·东营模拟)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47.(2018八上·东莞月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清淡的淡水中,其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利于(  )
A.捕食 B.呼吸 C.生殖 D.排泄
48.(2017八上·福安月考)华支睾吸虫是扁形动物,它身体上最发达的是(  )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感觉器官 D.生殖器官
49.(2015八上·五莲期末)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
A.降温作用 B.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 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50.(2018·高邮模拟)以下几种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一组是(  )
①大鲵 ②狐狸 ③陆龟 ④蜥蜴 ⑤扬子鳄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乙鲸属于哺乳动物,丁企鹅是鸟类,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而丙蚊子生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仅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呈左右对称,C不符合题意;
D、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身体呈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植物有水螅.
3.【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解:水螅的力量并不强大,捕获猎物的主要武器是刺细胞.刺细胞内有毒素,当碰到猎物时,刺细胞会射出刺丝,穿入猎物细胞内,注入毒素,猎物麻醉,失去活动能力后,水螅开始进食.
故选:A
【分析】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分化,还有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据此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珊瑚虫生活在水中,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用于防御敌害和捕食,属于腔肠动物,而身体呈两侧对称是扁形动物的特征,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
5.【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解: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口、咽和肠等,其中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故选:D
【分析】水螅是腔肠动物,涡虫是线形动物,结合其主要特征来分析,思考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BC、扁形动物的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BC不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7.【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家蚕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8.【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一般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图中的②胸部,A符合题意;
B、蝗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生有一对触角和前足、中足和后足各一对,而且触角和足是分节的,C不符合题意;
D、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步足,不是昆虫,但它和蝗虫都具有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外骨骼等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9.【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 水蛭的唾液腺中含水蛭素,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死亡率,因此能提取抗血栓药物的是水蛭,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水蛭的功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多注意积累。
10.【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A错误;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A正确;
C、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
故选: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
11.【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7侧线,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能顺利的躲开礁石,靠的是侧线。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图中1-背鳍,2-胸鳍,3-腹鳍,4-臀鳍,6-尾鳍,7-侧线,8-鳃盖。
12.【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蜗牛、河蚌、乌贼的身体柔软,蜗牛、河蚌均由有贝壳保护,乌贼的贝壳退化,有腕足,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而水蛭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3.【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解: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如河蚌,A正确;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如河蚌生活在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B正确;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但是乌贼的贝壳已经退化,C错误;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有外套膜.D正确;故选:C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
14.【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鲍鱼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和坚硬的贝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15.【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的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作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6.【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图中1贝壳,2鳃,3斧足,4外套膜。河蚌的足呈斧状,称为斧足,斧足为河蚌的运动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17.【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不符合题意;
C、节肢动物约有120多万种,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纲的主要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8.【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其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C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9.【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A不符合题意;
B、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B不符合题意;
C、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C不符合题意;
D、蚂蚁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20.【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
21.【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蝗虫的胸部是运动中心,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运动能力强,扩大了昆虫的分布范围。
故答案为:B
【分析】蝗虫属于昆虫,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22.【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螃蟹、蜘蛛、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3.【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们有口有肛门,A不符合题意;
B、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口位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
C、水母、海蜇、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符合题意;
D、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血吸虫、珊瑚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4.【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蛔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钩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25.【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所以海马属于鱼类.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答题.
26.【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鲍参翅肚”是指四种珍贵的海味,即鲍鱼、海参、鱼翅、鱼肚。所以其中“翅”和“肚”是取自鱼类。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7.【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 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喝白开水和睡 懒觉,不会感染蛔虫病.
故选:B.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 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28.【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蜘蛛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不是昆虫,A符合题意;
B、白鳍豚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鲨鱼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所以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鳄鱼覆盖角质鳞片,心脏三腔,因此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9.【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A符合题意;
B、鲫鱼体色的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是一种保护色,B不符合题意;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有利于在水中游动,C不符合题意;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30.【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夏天的清晨,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使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量也就减少,鱼易缺氧而死亡。所以养鱼人用水泵在鱼糖中抽水,同时又将水喷入鱼糖,其主要目的是搅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31.【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B、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AB正确.
CD、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C正确,D错误.
故选:D
【分析】鱼用鳃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分析作答
32.【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鱼的口和鳃是相通的,且鱼的呼吸是在鳃部,通过鳃部的毛细血管与水中的氧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新鲜的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的话,从口吸进去的水直接就从鳃盖出来,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了。交替张开时,水从口吸入后进入鳃部,进行气体交换后,由鳃部排除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33.【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A不符合题意;
B、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虎的四肢、昆虫的翅、鸟的翼等以便觅食和避敌,B不符合题意;
C、大部分动物一般都具消化器官,因此消化器官并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C符合题意;
D、由于陆生环境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陆生动物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如鹿的脑、昆虫的复眼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陆生动物的结构特点:
(1)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外骨骼等.
(2)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34.【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鲫鱼属于鱼类,小时没有尾,A不符合题意;
B、墨鱼是乌贼的俗称,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变态发育。“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中提到的动物最相似的动物是青蛙,C符合题意;
D、鳄鱼虽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幼体并不是用鳃呼吸的,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5.【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鸭子等,A不符合题意;
B、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B符合题意;
C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结构简单,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6.【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⑦是芽体,⑧是触手,A不符合题意;
B、水螅体壁由①③两层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在④中消化,残渣由口排出,C不符合题意;
D、水螅的身体辐射对称,只能分上下,而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腔肠动物水螅的结构图:
37.【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8.【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BC、蜥蜴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体表覆盖着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蜥蜴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陆地生活对氧气的需求,这些都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蜥蜴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9.【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排出无机物。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40.【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而死鱼由于无法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含量低为静脉血,所以鳃丝的颜色为暗红色。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41.【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D、蚯蚓是在陆地营穴居生活,而沙蚕、水蛭生活在水中;不合题意;
B、蚯蚓、沙蚕、水蛭的身体都是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符合题意;
C、蚯蚓昼伏夜出,而沙蚕、水蛭不是昼伏夜出.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常见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42.【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乌贼的贝壳退化,有内壳,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长有触手是乌贼的结构特点,但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B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因此,乌贼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乌贼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43.【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青蛙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后肢发达,跳跃能力强,有利于在陆上运动和捕食昆虫,C符合题意;
D、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44.【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血吸虫和绦虫消化器简单,生殖器官发达,A符合题意;
B、血吸虫和绦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血吸虫和绦虫有口无肛门,C不符合题意;
D、血吸虫和绦虫的体表是由具有代谢活性的、有生命的、内含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合胞体层所组成,又称作皮层,没有角质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5.【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分类
【解析】【解答】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任何人只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身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越大。另外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史中必经的阶段,接触有钉螺的水域就有可能感染。
故答案为:D
【分析】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下表所示: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黏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46.【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可见两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是有口无肛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线形动物就出现了肛门,即有口有肛门。
47.【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利于捕捉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8.【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9.【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湿润它的皮肤,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呼吸.
50.【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①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②狐狸属于哺乳动物 ③陆龟属于爬行动物 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⑤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