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3年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3年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3年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变化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拉成丝 B.盐酸除铁锈 C.空气液化 D.蔗糖溶解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类别都正确的是(  )
A.水银、Ag、单质 B.干冰、、氧化物
C.烧碱、、碱 D.甲烷、、无机物
3.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米饭、面条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B.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4.(2019九上·喀什月考)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5.(2023九下·宜阳月考)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元素符号为He
C.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6.(2022·达州)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有机物
B.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C.花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B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
C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直接加入NaOH溶液
D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pH试纸测定
A.A B.B C.C D.D
8.(2021九上·江都开学考)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 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 1 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 2 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9.(2023九下·海沧月考)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10.在研究物质的组成时,等效思维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如:可将HCOOH视为。现有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①有机玻璃 ②羊毛西服 ③汽车轮胎 ④塑料雨衣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   作用。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空气又称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混合物的总称,除水蒸气外,大气的组成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含有、、、等气体。空气是生命、燃烧和工业等所需要的氧的主要来源,空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气体是   (填化学用语)。
(2)分离液态空气制是利用了和的   不同,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   (填化学用语)。
(3)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你认为瑞利实验除杂后的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____(填序号)。
A. B. C. D.Ar
(4)下图是某地去年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月均变化图。
分析图像,空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月份是4月和   月,CO与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原因是   。
三、流程题
1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他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主要化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纯碱,理由是   。
(4)上述化工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是   。
四、填空题
14.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铬的上述性质与常见金属   (填名称)相似,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把铬片放入稀硫酸中,铬片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生成了亚铬(+2价)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实验题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   ,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   ,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   。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六、科学探究题
16.老师提供了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为鉴别它们,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认识性质]
五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有沉淀生成   ;
(2)中和反应   。
(3)[实验探究]他们将五瓶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E,然后将B、C、D、E四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并两两混合,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B C D E
B /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
C   /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D     / 无明显现象
E       /
[得出结论]
通过已有实验可以确定溶液A不可能是哪一种溶液?   (填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下同)。
(4)分析B、E混合的可能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可推知五种溶液的组合是:A:   ;B:   ;C:   ;D:   ;E:   。
七、计算题
17.(2022·内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测定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取320mL某葡萄酒(加适量稀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将SO2通入足量的H2O2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属拉成丝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水银为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干冰为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甲烷化学式为CH4,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银为金属汞的俗称及单质定义分析;
B、根据干冰为二氧化碳俗称及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C、根据烧碱为氢氧化钠俗称及碱的定义分析;
D、根据除二氧化碳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米饭、面条主要成分为淀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符合题意;
C、明矾不能杀菌,但其溶解形成絮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之沉降,不符合题意;
D、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米面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糖类分析;
B、根据氟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C、根据明矾吸附沉降的作用分析;
D、根据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烧杯、试管、燃烧匙都是反应仪器都可以加热,量筒是专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加热,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信息图中的右上角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He。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氦-3中含有两个质子,而不是三个质子。
D.氦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达到两个电子。原子核外若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两个电子即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框图中各部分的含义,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 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
B. 一个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的个数比为15:11:6,故B不符合题意;
C. 花青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蓝莓汁,溶液应呈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B、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角码之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碱性溶液滴入蓝莓汁中应呈蓝色。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钾无特殊气味,闻气味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可除去氯化钾,但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银,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无法得到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只能测得整数pH,不能测出5.6的数值,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分析;
B、根据除杂时加入过量硝酸银引入新杂质分析;
C、根据氧化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D、根据pH试纸只能测定整数pH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是因为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曲线 2 的温度先升高后下降,是因为酒精燃烧完后,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的浓度太低,酒精没有燃烧,酒精与氧气接触,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手帕不能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像中曲线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从溶解度曲线中看出,20℃时 ZnSO4 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在20℃时将60g ZnSO4 放入100g水中, ZnSO4 溶解不完全,即溶质质量小于60g,溶液质量小于160g。A错误。
B.升温到40℃, ZnSO4 的溶解度大于60g,故在100g水中放入60g ZnSO4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B错误。
C. 从60℃升温到80℃时,ZnSO4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60g,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始终为60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
D.100℃时,ZnSO4 的溶解度为60g,将60gZnSO4 放入100g水中,溶质质量为60g,溶液质量为160g,溶质质量分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放入固体后得到的溶液情况,先结合温度和溶解度曲线得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水量计算该水量下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再根据实际放入的固体质量判断溶解情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标准是能否继续溶解。找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即可计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10.【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将HCOOH视为 , OHC—COOH 视为, 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可看成是CO和H2O组成,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H2O质量分数为,则CO质量分数为1-9y,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提示将混合物成分进行变形,看成是CO和H2O组成,再由氢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H2O的质量分数,由此计算出CO质量分数,再按CO中碳的含量计算碳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1.【答案】(1)②
(2)煮沸
(3)乳化
(4)维生素
(5)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①有机玻璃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②羊毛西服所用材料为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③汽车轮胎所用材料为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④塑料雨衣所用材料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②;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煮沸;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维生素;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2)根据生活中煮沸可将硬水软化且能杀菌分析;
(3)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4)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5)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12.【答案】(1)N2
(2)沸点;O2
(3)D
(4)8;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加热蒸发使其先后分离出来,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氧分子,表示为O2;
(3)氢气、甲烷、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密度小于氮气, Ar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氮气相对分子质量,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瑞利实验除杂后的氮气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Ar,故选:D;
(4)由图示可知,臭氧在8月份浓度最高,CO与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
【分析】(1)根据空气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气体体积比为4:1分析;
(2)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析;
(3)根据所给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出各气体与氮气的密度大小,所测结果偏大,则混有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氮气分析;
(4)根据图示曲线及冬天需用燃料供暖分析。
13.【答案】(1)过滤
(2)
(3)不能;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CO2、H2O可以循环使用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操作Ⅰ分离出固体和溶液,为过滤操作;
(2) 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3)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不能得到纯碱;
(4)上述化工流程中二氧化碳和水能循环利用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2)根据流程图示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流程中物质的循环利用特点分析。
14.【答案】铝;铬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铬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性质与常见金属铝相似,铬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铬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铬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分析。
15.【答案】(1)CaCO3 +2HCl=CaCl2 +H2O+CO2
(2)夹紧止水夹;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3)横放;长颈漏斗;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CO2气体,化学方程式是:CaCO3 +2HCl=CaCl2 +H2O+CO2 ↑;
(2)所给装置需采用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先夹紧止水夹, 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 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横放。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倒入锥形瓶中,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加入稀盐酸应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CO2气体分析;
(2)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3)根据块状固体取用的方法及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需将长颈漏斗浸入液面以下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16.【答案】(1)/
(2)
(3)
(4);;KCl;;HCl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2)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所给物质中,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由所给实验现象可知,B和D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或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则B和D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氢氧化钡,由此可知A不可能是Ba(OH)2溶液。
(4)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B、E为Na2CO3和HCl中的一种,B和D反应产生白色沉淀,HCl不能与其它物质产生沉淀,则B为 Na2CO3,E为HCl,D为Ba(OH)2,Ba(OH)2与Na2SO4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与C无明显现象,则C为KCl,A为Na2SO4。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3)根据表中所给物质混合时的现象,确定B和D一定有一种为氢氧化钡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由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沉淀,氢氧化钡与氯化钾混合无明显现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推导出各物质分析。
17.【答案】(1)减小
(2)解:设加热逸出的SO2的质量为x
已知某葡萄酒为320mL,即0.32L。
则该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为。
答: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题中提示“加热使SO2全部逸出”,说明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分析】(1)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结合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3年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变化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拉成丝 B.盐酸除铁锈 C.空气液化 D.蔗糖溶解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金属拉成丝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类别都正确的是(  )
A.水银、Ag、单质 B.干冰、、氧化物
C.烧碱、、碱 D.甲烷、、无机物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水银为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干冰为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甲烷化学式为CH4,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银为金属汞的俗称及单质定义分析;
B、根据干冰为二氧化碳俗称及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C、根据烧碱为氢氧化钠俗称及碱的定义分析;
D、根据除二氧化碳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3.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米饭、面条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B.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米饭、面条主要成分为淀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符合题意;
C、明矾不能杀菌,但其溶解形成絮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之沉降,不符合题意;
D、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米面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糖类分析;
B、根据氟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C、根据明矾吸附沉降的作用分析;
D、根据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分析。
4.(2019九上·喀什月考)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烧杯、试管、燃烧匙都是反应仪器都可以加热,量筒是专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加热,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5.(2023九下·宜阳月考)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元素符号为He
C.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信息图中的右上角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He。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氦-3中含有两个质子,而不是三个质子。
D.氦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达到两个电子。原子核外若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两个电子即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框图中各部分的含义,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6.(2022·达州)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有机物
B.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C.花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 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
B. 一个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的个数比为15:11:6,故B不符合题意;
C. 花青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蓝莓汁,溶液应呈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B、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角码之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碱性溶液滴入蓝莓汁中应呈蓝色。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B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
C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直接加入NaOH溶液
D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pH试纸测定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钾无特殊气味,闻气味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可除去氯化钾,但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银,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无法得到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只能测得整数pH,不能测出5.6的数值,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分析;
B、根据除杂时加入过量硝酸银引入新杂质分析;
C、根据氧化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D、根据pH试纸只能测定整数pH分析。
8.(2021九上·江都开学考)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 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 1 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 2 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是因为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曲线 2 的温度先升高后下降,是因为酒精燃烧完后,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的浓度太低,酒精没有燃烧,酒精与氧气接触,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手帕不能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像中曲线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9.(2023九下·海沧月考)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从溶解度曲线中看出,20℃时 ZnSO4 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在20℃时将60g ZnSO4 放入100g水中, ZnSO4 溶解不完全,即溶质质量小于60g,溶液质量小于160g。A错误。
B.升温到40℃, ZnSO4 的溶解度大于60g,故在100g水中放入60g ZnSO4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B错误。
C. 从60℃升温到80℃时,ZnSO4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60g,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始终为60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
D.100℃时,ZnSO4 的溶解度为60g,将60gZnSO4 放入100g水中,溶质质量为60g,溶液质量为160g,溶质质量分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放入固体后得到的溶液情况,先结合温度和溶解度曲线得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水量计算该水量下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再根据实际放入的固体质量判断溶解情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标准是能否继续溶解。找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即可计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在研究物质的组成时,等效思维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如:可将HCOOH视为。现有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将HCOOH视为 , OHC—COOH 视为, 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可看成是CO和H2O组成,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H2O质量分数为,则CO质量分数为1-9y,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提示将混合物成分进行变形,看成是CO和H2O组成,再由氢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H2O的质量分数,由此计算出CO质量分数,再按CO中碳的含量计算碳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①有机玻璃 ②羊毛西服 ③汽车轮胎 ④塑料雨衣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   作用。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答案】(1)②
(2)煮沸
(3)乳化
(4)维生素
(5)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①有机玻璃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②羊毛西服所用材料为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③汽车轮胎所用材料为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④塑料雨衣所用材料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②;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煮沸;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维生素;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2)根据生活中煮沸可将硬水软化且能杀菌分析;
(3)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4)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5)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空气又称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混合物的总称,除水蒸气外,大气的组成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含有、、、等气体。空气是生命、燃烧和工业等所需要的氧的主要来源,空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气体是   (填化学用语)。
(2)分离液态空气制是利用了和的   不同,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   (填化学用语)。
(3)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你认为瑞利实验除杂后的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____(填序号)。
A. B. C. D.Ar
(4)下图是某地去年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月均变化图。
分析图像,空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月份是4月和   月,CO与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1)N2
(2)沸点;O2
(3)D
(4)8;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加热蒸发使其先后分离出来,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氧分子,表示为O2;
(3)氢气、甲烷、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密度小于氮气, Ar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氮气相对分子质量,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瑞利实验除杂后的氮气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Ar,故选:D;
(4)由图示可知,臭氧在8月份浓度最高,CO与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
【分析】(1)根据空气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气体体积比为4:1分析;
(2)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析;
(3)根据所给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出各气体与氮气的密度大小,所测结果偏大,则混有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氮气分析;
(4)根据图示曲线及冬天需用燃料供暖分析。
三、流程题
1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他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主要化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纯碱,理由是   。
(4)上述化工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是   。
【答案】(1)过滤
(2)
(3)不能;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CO2、H2O可以循环使用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操作Ⅰ分离出固体和溶液,为过滤操作;
(2) 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3)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不能得到纯碱;
(4)上述化工流程中二氧化碳和水能循环利用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2)根据流程图示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流程中物质的循环利用特点分析。
四、填空题
14.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铬的上述性质与常见金属   (填名称)相似,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把铬片放入稀硫酸中,铬片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生成了亚铬(+2价)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铝;铬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铬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性质与常见金属铝相似,铬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铬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铬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分析。
五、实验题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   ,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   ,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   。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CaCO3 +2HCl=CaCl2 +H2O+CO2
(2)夹紧止水夹;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3)横放;长颈漏斗;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CO2气体,化学方程式是:CaCO3 +2HCl=CaCl2 +H2O+CO2 ↑;
(2)所给装置需采用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先夹紧止水夹, 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 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横放。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倒入锥形瓶中,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加入稀盐酸应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CO2气体分析;
(2)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3)根据块状固体取用的方法及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需将长颈漏斗浸入液面以下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六、科学探究题
16.老师提供了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为鉴别它们,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认识性质]
五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有沉淀生成   ;
(2)中和反应   。
(3)[实验探究]他们将五瓶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E,然后将B、C、D、E四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并两两混合,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B C D E
B /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
C   /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D     / 无明显现象
E       /
[得出结论]
通过已有实验可以确定溶液A不可能是哪一种溶液?   (填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下同)。
(4)分析B、E混合的可能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可推知五种溶液的组合是:A:   ;B:   ;C:   ;D:   ;E:   。
【答案】(1)/
(2)
(3)
(4);;KCl;;HCl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2)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所给物质中,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由所给实验现象可知,B和D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或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则B和D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氢氧化钡,由此可知A不可能是Ba(OH)2溶液。
(4)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B、E为Na2CO3和HCl中的一种,B和D反应产生白色沉淀,HCl不能与其它物质产生沉淀,则B为 Na2CO3,E为HCl,D为Ba(OH)2,Ba(OH)2与Na2SO4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与C无明显现象,则C为KCl,A为Na2SO4。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3)根据表中所给物质混合时的现象,确定B和D一定有一种为氢氧化钡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由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沉淀,氢氧化钡与氯化钾混合无明显现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推导出各物质分析。
七、计算题
17.(2022·内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测定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取320mL某葡萄酒(加适量稀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将SO2通入足量的H2O2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减小
(2)解:设加热逸出的SO2的质量为x
已知某葡萄酒为320mL,即0.32L。
则该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为。
答: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题中提示“加热使SO2全部逸出”,说明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分析】(1)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结合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