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阶段性复习试卷(一)(答案)
世界现代史阶段性复习试卷(一)
选择题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成绩:
1.如表内容可以说明(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物种起源》(1859年)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A.古典文化成就辉煌 B.自然科学推动社会发展
C.文学反映社会现实 D.科学技术制约社会进步
2.某校读书社的同学们在活动中朗诵了英国诗人亚历山大 蒲伯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诗人对牛顿如此高的赞美是因为他( )
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B.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C.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您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送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 )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4.19世纪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达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社会生产方式改变
C.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D.男性奔赴一战战场
5.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材料表明工业化( )
A.转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 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
C.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 D.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面积“倒挂”。例如,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速度居欧洲第一,但是它所夺取的土地尚不及英国的十分之一。这一现象( )
A.为建立资本主义新秩序做准备
B.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推动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促使后起国家加快工业革命进程
7.李立三的俄籍夫人李莎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生活时说到:我平时上学走的那条街上也有些商铺,都是脏了吧唧的,橱窗上都是灰,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不知怎么,不知不觉,玻璃又擦的比较干净,橱窗里又出现了比较丰富的商品。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模式的形成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8.甘地曾赞扬道:这些工人们每天都在市内主要街道上游行示威,没有骚乱,他们只是以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举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绝不违背誓言”。由此可知,甘地主张( )
A.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抗争
B.以和平方式追求工人权益
C.用暴力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D.与美国谈判追求国家独立案
9.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A.日本威胁到英、美的利益
B.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C.中、美、英三国结成同盟
D.一战中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10.1932年美国出版了大量有关苏联的著作,如表是其中部分代表作。这些著作的出版反映了当时美国( )
作者 著作
约瑟夫 弗里曼 《苏联工人》
沃尔多 弗兰克 《俄罗斯的黎明》
威廉 Z 福斯特 《走向苏维埃美国》
克比 佩奇 《新经济秩序》
舍伍德 艾迪 《俄国今曰: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A.放弃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对立
B.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改变
C.学界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
D.新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11.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面粉、米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供应也逐渐取消配给制。1937年与1932年相比,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明显,如砂糖增长1.92倍,灌肠和熏制食品增长3.9倍,靴子1.18倍,自行车3.2倍,手表7.2倍。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 )
A.农轻重比例结构已趋于合理
B.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的改善
C.运用市场规律推动经济发展
D.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12.巴黎和会操纵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写道:“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固若金汤
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
C.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
D.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二战的导火线
13.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700多名美国和德国的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这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美国政府帮助苏联建立工矿企业
B.苏联在工业化中注重技术引进
C.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苏联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14.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规定:六个月内,日本归还胶州原德国租借地;三至六个月内,驻胶济线及青岛日军撤退完毕;青岛海关移交中国;九个月内日本归还胶济铁路。该条约弥补了____的遗憾。(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巴黎和会 D.新文化运动
15.苏联的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由1929年的3.7%和1913年沙皇俄国的2.6%攀升到1937年的13.7%。例如发电量,苏联就由世界第十五位一跃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在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还有其他生产行业方面,苏联的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材料说明( )
A.苏联模式的最终形成 B.苏联工业化的巨大成就
C.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D.苏联经济体系的合理性
16.在西欧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到俄国,通过在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里传播、扎根和发展,打上了俄罗斯传统思想的烙印,带有俄罗斯本土的特点,并实现了“俄国化“的变迁。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是(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共产党宣言》
17.1944年6月,288万美英盟军如潮水般涌入诺曼底,重返欧洲,宣告了二战的结局已无悬念。这一军事行动( )
A.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使德军陷入了两个战场作战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8.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评价认为他是“独裁者”的依据是( )
A.建立法西斯政权 B.发动对他国侵略战争
C.废除黑人奴隶制 D.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19.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的经济政策。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通过颁布法律控制了经济秩序
B.实行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
C.政府干预经济对美国影响深远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0.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写道:“是时候全面、完整地重新诠释这场旷日持久的中日战争以及中国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了。”“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那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21.九(2)班同学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其中一场战役绘制了示意图。由图可知,这场战役( )
A.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
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迅速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22.如图图片为两幅宣传画,是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两项经济措施所分别绘制的。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B.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C.反映了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D.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3.下表所示内容为美国联邦政府从新政到二战前夕修建的公共工程情况(部分)。下列措施中,与这些公共工程的修建密切相关的是( )
飞机场 运动场 校舍与医院
近1000座 12000多个 800多座
A.大力整顿金融体系 B.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24.《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
A.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B.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C.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D.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5.“1945年以后的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下列能体现这一过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拉美独立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非洲17国独立 D.巴拿马运河的收回
26.某学者提出:“直到美国觉察到欧洲的普遍不满,与此同时,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是为了( )
A.缓和美苏紧张关系 B.应对欧洲联盟挑战
C.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D.增强华约集团实力
27.2023年伊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外务大臣林芳正、防卫大臣浜田靖一、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等重要内阁成员接连出访,在经贸、外交和军事层面同时发力,与欧美多国展开密集协调,为日本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棋手”腾挪空间。这说明,日本( )
A.积极寻求外交独立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D.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28.如图所示目录选自《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目录中的________应填入( )
第五节 柏林危机:________不断加剧的德国分裂状态封锁柏林与“空中走廊”危机的解决与两德分立
A.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B.美苏冷战的开始
C.全面冷战对峙局面
D.北约与华约对峙
29.1961年“柏林墙”建成后,西德和东德停止了讨论德国统一的话题,关闭了互相交流的闸门。这一现象( )
A.标志二战结束 B.是冷战的产物
C.促进欧洲联合 D.推动世界多极化
30.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当今( )
A.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参考答案
1-10 BACBA BBAAC
11-20 BCBCB BBDCA
21-30 ADCCC CBABD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