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候,日本派使节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求取印度佛教教义 C.加强两国之间友谊 D.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2.唐太宗时期,高僧玄奘长途跋涉、历尽磨难前往天竺求得佛经回长安。唐玄宗时期,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抵达日本弘扬大唐文化。玄奘、鉴真在历史上都做出卓著贡献,他们的壮举促进了
A.国家统一 B.中外交流 C.经济发展 D.民族融合
3.他是唐朝时期的高僧,曾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他是( )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4.“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朝,你可能看到的是
①一起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遣唐使就是_____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波斯
6.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7.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在大殿上亲自面试考生
C.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 D.唐太宗迎接玄奘求经归来
8.“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阿倍仲麻吕来唐朝
9.如下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B.世界领先、泽被东西
C.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D.开明民主、和谐交融
10.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选出下列与唐朝史实表述正确的一项( )
A.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B.唐朝最为著名的文人有李白、苏轼等
C.在唐朝进口的物产中,日本物产居于首位 D.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11.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的合称,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政权分立
12.七年级的小奇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综合题
13.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长期的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外交流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指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材料三 唐太宗的独特之处,是在治理国家上,对君主个人的局限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较讲究统治的方式和方法。
——甘霖《变局》
材料四 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民族友好“和亲”的史实?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避免“君主个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谁?请举出她完善科举制的一项措施?
(5)材料五描述了唐朝繁荣与富庶的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6)唐朝初期的三位有作为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14.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知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材料二 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三 君不闻胡茄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杜甫《黄河》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白居易《西凉伎》
(3)提取材料三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四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如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4)根据材料三,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5)综合以上材料,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15.论述
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的体现了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特点是什么?
(2)阅读上述材料,提练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日交流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日本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求取印度佛教教义指的是玄奘西行印度,排除B项;加强两国之间友谊是产生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有利于佛教在中国传播,鉴真东渡有利于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所以,二者均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B项正确;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关联不大,排除AC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属于中外交流,不是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
根据“天竺”、“《大唐西域记》”等信息可知“他”指的是西游天竺的唐朝高僧玄奘,D项正确;张骞和甘英不是唐朝高僧,排除AB项;鉴真是东渡日本,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唐代长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饮茶之风盛行,唐朝还是诗的国度,一起谈论诗歌的年轻人;是开放的国度,长安有日本的遣唐使,有外国人购买唐三彩;唐朝注重科举考试,都城在长安,有进京赶考的读书人;①②③④正确,A项正确;而BCD概括不全,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称之为“遣唐使”。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项正确;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但新罗的使节不叫遣唐使,排除A项;唐朝与印度交往的代表是玄奘西行,排除B项;唐朝与波斯的交往主要体现在商业往来上,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因此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B项正确;A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西汉中国已经开始对外交往,排除C项。故选B项。
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是唐太宗时期的年号,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唐太宗迎接玄奘求经归来有可能出现,D项正确;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排除A项;武则天创立殿试,排除B项;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是在唐玄宗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依据题干“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环海都开友谊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排除B项;阿倍仲麻吕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鉴真和玄奘,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密切,其中的代表是玄奘和尚和鉴真和尚。唐朝初年,玄奘和尚西游天竺取经,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为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贡献。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中国佛法,将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促进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两位高僧对外交流的例子,不仅说明唐朝实行对外开放,还说明这种文化间的交流是双向的,A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世界领先,排除B项;图片没有体现高度繁荣,排除C项;图片没有体现民主,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D项正确;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排除A项;苏轼是北宋词人,排除B项;在唐朝进口的物产中居于首位的是新罗物产,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知识,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A符合题意;政权并立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B;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特点。排除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D。故选A。
12.A
【详解】
依据题干“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可知研究是唐朝的历史。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唐朝时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唐朝与天竺交往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期天竺取经,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学习天竺佛法,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交往频繁,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题干相关资料涉及唐朝的繁荣和唐朝的对外交往。A正确;民族关系涉及的是唐朝与少数民族的交流,B排除;题干资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问题,C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D排除;故选A。
13.(1)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开放的对外政策。
(2)文成公主入藏。
(3)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
(4)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5)开元盛世;唐玄宗。
(6)任用贤才;减轻百姓负担,重视农业生产等。
【详解】
(1)根据图一“高僧鉴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加强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根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松赞干布统一了 青藏高原,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来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唐蕃和亲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汉藏人民友谊。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避免“君主个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举措有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为政期间,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唐太宗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把魏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注意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并规定可以用缴纳实物的办法代替服役,使百姓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经 济出现繁荣景象;唐朝还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4)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大力提倡科举,开创了殿试制度。
(5)依据材料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反映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的现象。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6)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的三位有作为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之处是任用贤才;减轻百姓负担,重视农业生产等。
14.(1)比较开明。天可汗
(2)民族:藏族。友好关系:“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3)唐代;高鼻,深目,紫髯(多须);胡人;西北。
(4)中外文化交融。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或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5)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
(1)
根据“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得出比较开明。唐太宗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2)
民族: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友好关系:唐蕃会盟碑中“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体现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3)
岑参、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诗人;高鼻,深目,紫髯(多须)可印证是胡人;唐代胡人俑出土于甘肃庆城可印证胡人居住在西北地区。
(4)
根据“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得出中外文化交融。举例:根据所学,可举例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
(5)
可从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等方面总结回答。
15.(1)双向交流,兼容并包
(2)鉴真与玄奘都是中外交流友好使者
鉴真与玄奘都为中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
他们都具有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精神。
(1)
根据材料可知,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体现了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特点是双向交流,兼容并包。
(2)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鉴真东渡,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玄奘西游把当时各国的方位、道里、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一一写下来,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故可从对外交往方面提炼论题,即鉴真与玄奘都是中外交流友好使者;关于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抵达了日本,传播中国的文化、建筑、医学、宗教等,使日本受到了唐朝的深远影响。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学习其宗教文化,回唐后口述《大唐西域记》, 对中国的宗教主流受到了影响。日本派遣唐使入唐学习文化,最终成就了“唐风洋溢奈良城”。综上所述,唐的开放的外交政策,使它在世界部分国家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开放与包容成就了唐的繁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