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训练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答案)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
1.(2022雅安改编)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A 向久置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苛性钠溶液没有变质
B 将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C 将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 得到了KNO3、NaCl的饱和溶液
D 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2.(2022广东黑白卷)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 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C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反应后质量减轻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负极与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 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小
3.(2022广州)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检验氢气的纯度 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 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结论 氢气较纯 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4.(2022兰州)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某布料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布料中一定不是羊毛织物
B 高温条件下,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粉末 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可用一氧化碳来炼铁
C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D 将等体积的黄豆和等体积的绿豆混合 总体积减小 验证了分子间有间隔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稀释浓硫酸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 向鸡蛋壳中加醋酸 粉尘爆炸实验
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 纯铝上留下划痕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罐内发生爆炸
结论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面粉具有可燃性
7.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取少许某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呈酸性
C 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样品一定是碳酸盐
D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金属活动性:Fe>Cu
8.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 一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另一端放白磷,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 着火点:白磷<红磷
D 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 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9.如图所示,当把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 B 6.D 7.D 8.A  9.A 10.C11.D12.C13.D
14.(1)葡萄糖 (2)N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不能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 (4)从A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②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②不正确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11.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分别加热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C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固体是碳酸盐 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
C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14.“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甲)。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_________。
(2)小明对振荡实验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_________(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乙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II :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
(2)请指出方案I的两点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_________。
16.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定性检验
(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定量测定
(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学式)_______的质量(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m2)。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
适用的仪器名称 实验步骤
(5)数据处理:
请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物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跟踪训练
17.(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____;(填序号)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
④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2)小凡同学利用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试剂,从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中鉴别出硫酸镁溶液,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齐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专题17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
1.B 【解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钠、碳酸钠同时存在时,滴入少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可据此确定苛性钠溶液没有变质,A错误;稀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均有气泡产生,故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B正确;没有确定析出的晶体是哪种物质,无法确定哪种溶液饱和,C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D错误。
2.D 【解析】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A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B错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质量减轻是由于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错误;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为2∶1,但氢气难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小,导致负极与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D正确。
3.C 【解析】检验氢气纯度时,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A错误;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敞口容器中气体逸出,故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错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氧化铜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C正确;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只能证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无法证明是否含有碳元素,D错误。
4.D
5. B 6.D 7.D 8.A  9.A 10.C 11.D 12.C 13.D
14.(1)葡萄糖 (2)N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不能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 (4)从A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②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②不正确
15.(1)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颗粒 (2)污染环境 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易受环境影响 (3)其他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16.(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合理即可) (2)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CaCl2=CaCO3↓+2NaCl) (3)BaCO3 (或CaCO3) (4)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托盘天平(或电子秤)、(洗瓶、干燥仪器) ①称量样品的质量;②溶解;③加试剂(需指明试剂过量或足量);④过滤;⑤洗涤、干燥;⑥称量沉淀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如:使用含钙离子试剂或氯化银沉淀法) (5) 106m2/197/m1×100%(或106m2/100m1×100%) (6)Na2CO3+2HCl= 2NaCl+H2O+CO2↑
17.(1)①A、C、D、B、E ②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③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 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④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2)①氯化钡溶液 两支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镁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生成白色沉淀的两种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振荡,观察现象 一支出现白色白色沉淀,一支没有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没有明显现象是硫酸钠

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训练  实验设计与方案评价(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