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开国大典前夕,上海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经过简单的修改,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做出这项决定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
B. 全国人大
C. 全国政协
D. 曾联松
2.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 开国大典 B. 抗美援朝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3. 它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它是指( )
A. 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改革开放的开启
4.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 雷锋 B. 彭德怀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5. 新中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有20%左右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受刺激得不到温饱。这种状况如果不彻底地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就不能得到巩固。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开始土地改革。上述材料论述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6. 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材料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三大改造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 D. 改革开放给农业发展带来生机
7. 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于(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8. 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 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 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 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 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9. 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文化大革命
10. 毛泽东在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兴奋地作了这样的说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三大改造
11.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 时间 B. 背景 C. 内容 D. 影响
13.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公私合营的进行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 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16.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共享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材料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 材料二反映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19. 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9月至11月进行的辽沈战役,解放了整个东北地区。全东北解放后,中心任务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因此,要把工业放在首位,尤其突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东北解放后为什么突出发展重工业?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摇篮,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和工业化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一五”期间,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在东北的重要工业项目先后建成投产。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尤其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是“共和国的总装备部”。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3)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东北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为此国家做出了什么决策?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
——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纪实》
(4) 材料四反映了国家对什么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视?
材料五:劳动模范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在被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背后,他们功不可没,他们身上附着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精神应该大力弘扬,激励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5) 根据材料五,你对实现家乡的振兴能获得什么启示?
20.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哪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 1988年哪一个地区被国家划为“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材料三:
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 开放的城市或地区
1980年 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4年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1992年 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市县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材料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讲话阐发的一系列全新思想犹如一股强烈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图片和“开国大典前夕,上海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经过简单的修改,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定为五星红旗,所以C想正确;A项的成立和中共一大有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与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有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史料、仔细选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材料解析能力。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故选:A。
本题考查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故C符合题意;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1949年成立,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符,排除A;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排除B;改革开放的开启是1978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1953年,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
D.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故D正确。
A.雷锋与抗美援朝无关。故A错误。
BC.两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C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有20%左右的土地”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实行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故A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排除B;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性质是农民反对地主占领土地的斗争,是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排除C;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这是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可知,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解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的历史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它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实施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选项B符合题意;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标志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始。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的作用的相关史实。“1953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选举法》的颁布实施的作用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等可知,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故选:A。
本题以表格材料为背景,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0.【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合所学可知是对三大改造的描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重点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影响。
11.【答案】B
【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时代精神”,根据所学知识,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焦裕禄是干部楷模。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扬了艰苦奋斗,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选项中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重点掌握他们的事迹及时代精神.
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及时代精神.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以判断出来,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背景和影响,ABD三项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进行改革,主要形式就是分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因为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凤阳县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
1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给出了“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的经济崛起奇迹,导致深圳出现这样巨变的主要原因是在1980年深圳与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共同被设立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
故选:B。
本题考查了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及建设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16.【答案】D
【解析】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是毛泽东的探索成就,不是共同点,A排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的探索成就,B排除;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次错误的探索,C项排除;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二人探索的共同点。
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探索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需掌握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17.【答案】A
【解析】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
18.【答案】【小题1】(1)根据“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是美国威胁我国安全,朝鲜政府请求援助。
(2)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材料二反映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根据上述材料,我们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美国威胁我国安全,朝鲜政府请求援助。
(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土地改革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土地改革以及影响等知识。
19.【答案】【小题1】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小题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小题3】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小题4】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小题5】实现振兴需要劳动者爱岗敬业,肯干实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振兴做出贡献,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智,勇于创新,提高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比重等。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一五计划、西部大开发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一五计划、西部大开发等相关史实。
20.【答案】【小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小题2】海南。作用:引进管理、技术等知识;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才;扩大对外影响。(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小题3】“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小题4】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等知识。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