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基础训练(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基础训练
1.1938年—1940年间,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被誉为“生命签证”。导致“生命签证”出现的原因是
A.纳粹的排犹运动 B.犹太人四海为家的传统
C.上海城市发展的需求 D.中犹文化交流的需要
2.根据下图判断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有关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
C.20世纪80年代,受条件限制人口流动较慢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人口流动加速
3.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周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表明美国
A.依然存在着种族歧视思想 B.争夺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
C.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教育 D.工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4.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上层建筑
5.仔细观察下面的美术作品,判断它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6.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
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7.现行美国亲属移民体系,允许公民为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这些兄弟姐妹的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绿卡。为此,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指出:“链式移民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这表明特朗普(  )
A.鼓吹亲属移民制度 B.废除绿卡制度
C.抨击绿卡抽签制度 D.阻挠国会移民改革
8.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成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这表明
A.跨国公司孕育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知识经济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C.经济全球化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D.科技创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9.下图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示意图。由此可知
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
C.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比例递增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10.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该运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的开展( )
A.植根于华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 B.造就了新加坡国际化都市的地位
C.增强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认同 D.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局面
11.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有75%的租住者分布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的新入人口增长数占了总数的75%。其中美国最多,增加了15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人以上。这一现象表明
A.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人才流失现象
C.国际性劳动市场分工日益合理化 D.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巨大变化
12.美国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响
13.对于二战以来的全球劳务移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量劳动力涌向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②劳务移民的主体是因各种原因产生的难民
③这引起了各大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 ④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带来了各自母国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美国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文化具有多元化色彩 B.美国文化缺乏主流性价值
C.殖民统治造就了美国文化 D.美国文化容易被世界接受
15.1964年,美国维吉亚市竖起一块纪念碑,碑文上书;“华人先驱,功彰伟绩;开矿筑路,青史名垂。”该碑文可用于印证( )
A.现代中美民间学术交流的发展 B.二战期间中美劳工的密切合作
C.美国返还庚子赔款的积极作用 D.近代华工对美国工业化的贡献
16.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关于难民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民在收留国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B.此时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非洲
C.确定世界难民日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D.目前世界上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为阿富汗
17.人类在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材料二 二战结束初期,大量亚欧苦役劳工返回祖国,战败国日、德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越来越少,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向外移民显著增加。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等
材料三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育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和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全球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结合所学,分析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移民主体的变化,并分析90年代出现新劳动力来源地的国际背景。举两例说明新加坡移民社会中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近年来难民数量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产生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1世纪以来,英国国王便通过颁布特许状的形式赋予城市以自由权。17世纪初,第一批到北美的英国移民多为清教徒,他们长期扎根在乡郡,具有强烈的民主自由意识和丰富的地方自治和管理经验。他们签署《五月花公约》,宣称建立自治机关,自愿姑为民众自治团体,形成一个基于自然法的市民社会雏形。在殖民地时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侧重经济管理,各个乡镇任命自己的行政官员,规定自己的税则,征收并分配自己的税款。美国独立后,地方自治制度得到较为充分的实行。19世纪70年代以来,各州自治宪章逐步建立,美国地方政府自治得以完全形成。长期以来美国实际上存在两种民主:一种是国家民主,另一种是地方民主。美国人对第一种民主的怀疑惑和冷漠感越来越深,但是对第二种民主的热情始终不渝,形成所谓的“乡镇精神”,表现为对乡镇极其迷恋、对本地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意识。
——据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地方自治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行地方自治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2.B3.D4.C5.D6.C7.C8.C9.C10.D11.D12.C13.C14.A15.D16.C
17.(1)流入地:西欧、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中东产油国。
因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变化:欧洲移民逐渐减少,亚非拉移民快速增加;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表现:马来语、华语、英语、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或答传统文化)。
(3)趋势:总体增长
原因:战争(暴力冲突或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迫害)、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
18.(1)自由和自治的传统;启蒙思想的传播;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推动;英国制度和政策的移植;宪政体制和联邦体制的构建;公民较强的民主意识。
(2)积极影响: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秩序;有利于公民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地方自治的一种模式。
消极影响:过分强调乡镇精神,容易导致国家意识的淡薄;地方政府权力过大,容易导致联邦政府决策的执行力低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基础训练(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