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限时训练)(有答案)【导与练】2023-2024高二生物同步优秀备课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限时训练)(有答案)【导与练】2023-2024高二生物同步优秀备课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 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限时训练
时间:45分钟
命题细目表:
知识点 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及相关实验分析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题号 1.2.6.8.11.12 3.4.5.7.9.10.13.14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C.食物中不含盐酸成分时,机体不会分泌促胰液素
D.促胰液素可分布到整个内环境,但只能作用于含其受体的细胞
2.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了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B.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C.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D.图中物质X和激素Y不能持续发挥作用
3.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影响肌肉细胞的代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都含有肌球蛋白基因
B.甲状腺细胞能主动吸收碘,用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肌肉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有利于为肌肉收缩提供ATP
D.甲状腺激素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肌肉细胞的呼吸速率
4.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
C.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D.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
5.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兴奋剂最有可能含有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6.斯他林在研究胰液分泌过程中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他的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是( )
A.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小肠腔中
B.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血液中
C.将狗的小肠的神经剔除,然后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小肠中
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在体外研磨,然后将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静脉中
7.在人体内,以下各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促胰液素是由沃泰默发现并命名的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上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D.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定向作用于胰腺
9.下列腺体或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只作用于腺垂体的是( )
A.性腺 B.下丘脑神经细胞 C.甲状腺 D.肾上腺皮质
10.下列有关人体内几种激素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为机体提供所需能量
B.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催化物质氧化分解
C.进食后,胰高血糖素会加速糖原的合成
D.青春期,性激素会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概念,他认为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调节
B.法国科学家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顽固的神经调节
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巧妙在于运用“磨碎”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班廷之前,科学家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太少
12.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从中制备粗提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
C.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D.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液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三、综合题
13.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进而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腺体是[ ] 。
(2)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他们的家庭生活一切正常,可能的原因是幼年时 分泌不足。
(3)经检验,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偏高,可能是⑤胰腺中的 细胞不能正常分泌 引起的。
(4)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主要是由于[ ] 分泌雌激素的结果。
(5)④分泌的 ,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1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激素,其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人体生理过程异常。请回答下列甲状腺研究的相关问题:
(1)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生理作用。BDNF是一种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由BDNF基因控制合成。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的BDNF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引起大量的Na+ ,导致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 ,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2)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学习能力下降。蔬菜水果中富含槲皮素。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pg/mgpr)
______ 1.00 26
高脂膳食 0.65 19
高脂膳食+槲皮素 0.95 25
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槲皮素和高脂膳食对BDNF基因表达的作用相互 ,从而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并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的。在某甲亢患者体内检测到TRA(一种抗体)的水平过高,该抗体能 (填“激活”、“抑制”或“不产生特定的作用”)位于 细胞上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4)甲亢患者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跳增快等,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 。放射性131I可用于甲亢的治疗,该治疗法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而不影响邻近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
1.【答案】C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A、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B正确;
C、食物几乎都不含盐酸成分,但胃液中的盐酸能刺激机体分泌促胰液素,C错误;
D、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可分布到整个内环境,但只能作用于含其受体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胰腺分泌胰液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物质X为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的作用于胰腺细胞上的受体蛋白;激素Y为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胰腺细胞上的受体蛋白。
【详解】A、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和激素Y的受体,A正确;
B、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激素Y是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C错误;
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激素发挥作用后失活,二者都不能持续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是甲状腺细胞合成的,其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详解】A、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有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都含有肌球蛋白基因,但甲状腺细胞中该基因不表达,A正确;
B、甲状腺细胞内碘液浓度高于血液中碘的浓度,能主动吸收碘,用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正确;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肌肉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有利于为肌肉收缩提供ATP,C正确;
D、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是小分子物质,受体在细胞内,不是细胞上,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分析】由题意呈现的实验目的“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可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对实验动物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因变量是检测实验动物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据此和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设置。
【详解】依题意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因变量是测定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综上分析,实验组处理为②①,对照组处理为②④。
故选C。
5.【答案】D
【详解】A、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A错误;
B、生长激素是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B错误;
C、性激素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产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的激素,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斯他林将小肠黏膜在体外与稀盐酸研磨,完全排除了神经发挥作用,经该处理后将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静脉中,胰腺仍能分泌胰液,可以验证是神经之外的因素(化学物质)发挥了调节作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详解】A、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A错误;
B、甲状腺激素是在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的,而所有的活细胞均可产生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呼吸酶,B正确;
C、促性腺激素在垂体细胞内产生,性激素是由性腺合成分泌,C错误;
D、生长激素是在垂体细胞内产生,淀粉酶是在个别分泌腺中合成分泌,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
【详解】A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上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C正确;
B、促胰液素是斯塔林和贝里斯发现并命名的,B错误;
D、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胰腺上有其受体,故其可以定向作用于胰腺,D正确。
故选B。
9.【答案】B
【分析】激素需要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起作用,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详解】A、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作用于生殖器官、下丘脑、腺垂体,A不符合题意;
B、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只作用于腺垂体,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符合题意;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组织细胞的代谢,腺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也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作用范围较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分析】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2、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血糖含量。
3、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详解】A、激素不能为机体提供所需能量,A错误;
B、激素不能催化物质氧化分解,B错误;
C、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进食后,胰岛素会加速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含量,C错误;
D、青春期,性激素会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正确。
故选D。
11.【答案】ABC
【详解】A、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概念,他认为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调节,A正确;
B、法国学者沃泰默切除通向胰腺的神经后,向小肠注入盐酸,仍然有胰液分泌,所以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顽固的神经反射活动,B正确;
C、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发现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取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砂子混合研磨后)制提取液来彻底排除神经反射对胰液分泌的影响,即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巧妙在于运用“磨碎”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
D、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提取液中的相关酶将胰岛素分解,D错误。
故选ABC。
12.【答案】CD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A错误;
B、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B错误;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可见,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正确;
D、乙组的粗提取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若饲喂,则会因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不能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而应注射,D正确。
故选CD。
13.【答案】(1)①垂体
(2)生长激素
(3) 胰岛B 胰岛素
(4)⑥卵巢
(5)肾上腺素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图,其中①所示的结构是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②所示的结构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③所示的结构是胸腺,④所示的结构是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⑤所示的结构是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⑥所示的结构是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等。
(1)①垂体能分泌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活动,同时也能接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2)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幼年时分泌过多会出现巨人症,分泌过少会出现侏儒症,因此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他们的家庭生活一切正常,可能的原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胰岛素作用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偏高,不能降低,可能是⑤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引起的。
(4)“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该图中⑥是卵巢。
(5)④所示的结构是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14.【答案】 内流 神经递质 正常膳食 拮抗 激活 甲状腺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吸收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详解】(1)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2)实验目的是研究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为了说明结果,需要有正常膳食的组作为对照,故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正常膳食。表中数据显示,高脂摄食组与正常摄食组对照,高脂摄食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少于正常摄食组,而高脂膳食+槲皮素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高于高脂摄食组,且与正常摄食组的BDNFmRNA和BDNF含量接近,说明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3)根据题意可知,TRA能够激活位于甲状腺细胞上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于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吸收,所以放射性131I可用于甲亢的治疗,同时不影响邻近组织。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