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练习 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
一、单选题
1.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 铜和浓硝酸反应 B. 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C. 铜和稀硝酸反应 D. 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1mol·L-1的氯化铜和氯化铁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的H2O2分解的快 铁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比铜离子大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 Ksp(AgBr)
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B. 为使100mL0.5mol/L的NaN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mol/L,可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50mL水
C. 利用图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 利用图丙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稀释 C. 定容 D. 蒸发
6.下列实验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室温下,向铝箔上滴加浓硫酸 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 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先变红后褪色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还具有漂白性
C 在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少量KBr稀溶液 白色浑浊变为淡黄色浑浊 Ksp(AgCl)>Ksp (AgBr)
D NaAlO2溶液中滴加 NaH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 aAlO2和Na 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A. A B. B C. C D. D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应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8.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蛋白质)还是人造丝(合成纤维),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滴加酒精 B. 灼烧 C. 滴加食盐水溶液 D. 滴加食醋
9.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B.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用50 mL 0.55 mol ·L-1的NaOH 溶液与60 mL 0.50 mol ·L-1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不变
D.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1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与对应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色 样品中无
B 向 溶液中加适量铜粉,振荡,滴加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还原性:
C 在 溶液中滴入几滴 溶液,再滴入 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 溶度积 : 小于
D 将活性炭放入盛有 的锥形瓶中 气体颜色变浅 活性炭有还原性
A. A B. B C. C D. D
11.硫酰氯 (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已知:① ;
②硫酰氯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易水解,100℃以上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中装有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B. 装置乙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SO2回流
C. 可根据观察甲、丙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度控制反应物比例
D. 若反应过程中三颈瓶发烫,可用湿毛巾适当降温
12.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氨水鉴别 AlCl3溶液与 AgNO3溶液
B. 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保存浓硝酸
C. 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 CH3COONa 溶液的 pH
D. 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 Cu 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再向其中加入蒸馏水 溶液变蓝 有 生成
B 向0.1 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在 K2Cr2O7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 有砖红色沉淀( )生成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 20%的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 NaOH溶液,再滴加少量碘水 溶液未变蓝色 淀粉已完全水解
A. A B. B C. C D. D
14.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过氧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X 还可以制取H2、CO2 等气体
B. ②中所盛试剂为饱和小苏打溶液
C. ③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直通玻璃管
D. 实验时需先让 X 装置反应一会儿,再点燃装置Z中的酒精灯
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通过 溶液以除去混在 中的少量
B. 通过酸性 溶液以除去混在 中的少量乙烯
C. 往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制备
D. 将 溶液滴到一片土豆上,发现马上变蓝,说明土豆含有淀粉
16.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实验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 实验II:测定盐酸浓度
C. 实验III:制取少量
D. 实验IV:检验混合气体中的 和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 B. 用装置乙除去 中的少量
C. 用装置丙收集 D. 用装置丁从 溶液中获得无水
18.高氯酸铵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实验室可利用 (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等为原料制取 (部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0℃的浸取液冷却至0℃后进行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B. 常温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洗涤 固体时应使用超过80℃的热水
D. 发生分解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体
19.黏土钒矿(主要成分为钒的+3、+4、+5价的化合物以及SiO2、Al2O3等)中钒的化合物溶于酸后多以VO+、VO2+、VO 形式存在,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V2O5。
已知:V2O5在碱性条件下以VO 形式存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浸氧化”中欲使3molVO2+被氧化成VO ,至少需要1molKClO3
B. 滤液1中主要的阴离子有[Al(OH)4]-和VO
C. “煅烧”时需要的仪器主要有蒸发皿、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
D. “煅烧”时,NH4VO3受热分解:2NH4VO3 V2O5+2NH3↑+H2O
20.下列实验探究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结论
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得到干燥的氢气
B 分离Ca(OH)2和CaCO3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 得到纯净的CaCO3
C 探究酒精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酒精含有碳元素
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A B. B C. C D. D
二、多选题(共5题;共15分)
2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集气瓶内的气体为NH3
B 常温时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铜片与铁片后,铜片逐渐溶解而铁片不溶解 金属性:Cu > Fe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分离沉淀后加足量水,沉淀不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该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A. A B. B C. C D. D
22.下列实验设计方案错误的是( )
A. 分离碘和CCl4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液 B. 区分NaCl和KCl溶液:焰色反应
C.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加入生石灰蒸馏 D.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的SO42—: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2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无水AlCl3: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
B. 提纯含有少量苯酚的苯: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然后过滤
C. 配制Hg(NO3)2溶液:将Hg(NO3)2溶解在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D. 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向混有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CO3 , 微热并充分搅拌,然后过滤
24.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A、B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在A试管中加入2mL0.01mol/LH2C2O4溶液和在B试管中加入4mL 0.02mol/L的H2C2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B试管褪色时间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 N2H4(l)+H2(g),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A. A B. B C. C D. D
25.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 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C. 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 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三、填空题
26.
(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
(2)量取反应物时,取50mL 0.50mol L﹣1的盐酸,还需加入的试剂是 (填序号)。
A.50mL 0.50mol L﹣1 NaOH溶液
B.50mL 0.55mol L﹣1 NaOH溶液
C.1.0g NaOH固体
(3)由甲、乙两人组成的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的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两组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实验试剂及其用量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起始温度t1/℃ 终了温度t2/℃ 中和热/kJ mol﹣1
A.1.0mol/L HCl溶液50mL、1.1mol/L NaOH溶液50mL 13.0 △H1
B.1.0mol/L HCl溶液50mL、1.1mol/L NH3 H2O溶液50mL 13.0 △H2
①甲在实验之前预计△H1=△H2 . 他的根据是________;乙在实验之前预计△H1≠△H2 , 他的根据是________。
②实验测得的温度是:A的起始温度为13.0℃、终了温度为19.8℃;B的起始温度为13.0℃、终了温度为19.3℃.设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4J/(g ℃),忽略实验仪器的比热容及溶液体积的变化,则△H1=________;△H2=________。(已知溶液密度均为1g/cm3)
27.由于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尝试研究并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ClO2气体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含氯消毒剂。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制备、收集、吸收并制取 NaClO2。
(1)图中装置有一明显错误,请指出并纠正:________。
(2)打开B的活塞,A中有ClO2生成,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D中吸收ClO2后生成NaClO2和 NaHCO3 , 写出D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E中溶液出现黄色能否说明ClO2未被H2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充分吸收,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5)另一种制备ClO2的方法是用NaClO3与盐酸反应,同时有Cl2生成,产物中Cl2体积约占1/3。则每生成0.5 mol ClO2 , 转移________mol e-。
28.氯化亚铜(CuCl)是微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的白色粉末,溶于浓盐酸会生成HCuCl2 , 常用作催化剂。一种由海绵铜(Cu和少量CuO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浸取”时,需将海绵铜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_______。
(2)“还原,氯化”时,Na2SO3和NaC1的用量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CuSO4与Na2SO3、Na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当n(Na2SO3)/n(CuSO4)>1.33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其原因是________。
③当1.0
(4)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Cu2(OH)3Cl。CuCl被氧化为Cu2(O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某同学拟测定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准确称取制备的氯化亚铜产品1.600g,将其置于足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全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2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MnO4溶液15.00mL,反应中MmO4-被还原为Mn2+ , 则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9.金属锂与干燥、纯净的N2左500℃左右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该物质是一种优良的贮氢材料。一种制名氮化锂的方法及装置如下(部分夹持装置略) :
查阅资料: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金属锂(Li) 熔点180C,沸点1340C 与氨气反应: 2Li+2NH3=2LiNH2+H2↑
氮化锂 (Li3N) 红色晶状固体,能吸附H2 ①易水解:Li3N+3H2O=3LiOH+NH3↑ ②高温时能腐蚀镍、铜、石英等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仪器B、F的名称为________;两者所盛装的试剂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
(3)D中所装试剂a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4)经分析,若将装置D更换为下图所示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会更合理。
(5)装置E中石棉绒(透气且性质稳定)包裹Li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残留的O2 , 装在氧化锆小舟中的Li粒不能直接放在反应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前将24.0 g金属锂置于质量为30.2 g的氧化锆小舟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 使产品在氮气氛围中充分冷却后再对氧化锆小舟进行称重,总质量为68.2 g,则Li3N的产率约为________%。
30.廿氨酸亚铁[(NH2CH2COO)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实验室利用FeCO3与甘氨酸(NH2CH2COOH)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查阅资料:
①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
实验过程:
I.装置C中盛有17.4 g FeCO3和200 mL 1.0 mol·L-1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
II.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
(2)确认C中空气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可制得FeCO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过程I加入柠檬酸的作用除了促进FeCO3溶解并调节溶液pH,还有________。
(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
(6)本实验制得15.3 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A.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生成NO2 , 为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NO3=Cu(NO3)2+H2O,反应产物为Cu(NO3)2和H2O,不会造成污染,B符合题意;
C.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NO,造成空气污染,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AgNO3=2AgCl↓+Cu(NO3)2 , AgNO3价格昂贵,生成成本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A.1mol·L-1的氯化铜和氯化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同,无法排除氯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Na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 ,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 会有NaHCO3晶体析出,故B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浓度大小不明确,无法确定两者溶度积的大小,应向浓度相同的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A.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密封,否则无法收集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掉50mL水后,剩余溶液未告诉密度,无法计算溶液的体积,则无法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干扰了乙烯的检验,应该先用水除去乙醇,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使蔗糖变黑,可知浓硫酸的脱水性,然后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检验漂白性;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褪色可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A.过滤时不能搅拌,使水自然流下,故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故C不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需要蒸发皿、玻璃棒,图中操作合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C
【解析】A.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但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二氧化硫只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则现象和结论不符合题意,故B项不符合题意;
C. AgBr比AgCl难溶,当在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少量KBr稀溶液,会发生反应AgCl(s)+Br- AgBr(s)+Cl- , 则白色浑浊变为淡黄色浑浊,相同类型的难溶物,其溶解度越小,对应的Ksp越小,所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符合题意,故C项符合题意;
D. NaAlO2溶液中滴加 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lO2-+HCO3-+H2O = Al(OH)3↓+ CO32-,所以AlO2-促进了HCO3-的电离,跟HCO3-的水解无关,则结论不符合题意,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D错,如果没有试管夹,绝对不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会烫伤;其他三个选项符合题意;
8.【答案】 B
【解析】A.蚕丝和人造丝都不溶于酒精,滴加酒精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为蚕丝,产生刺鼻味道且冒黑烟的为人造丝,可以鉴别;
C.蚕丝、人造丝与食盐水都不反应,滴加食盐水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D.蚕丝和人造丝都不溶于食醋,滴加食醋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用灼烧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故答案为:B。
9.【答案】 A
【解析】A.中和热测定用不到天平,滴定管,故A符合题意;
B.温度计水银球测烧杯内的热水的温度,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接触烧杯底部,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 mL 0.55 mol L-1的NaOH溶液与60 mL 0.50 mol L-1的盐酸反应,测得中和热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环形玻璃棒搅拌起搅拌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A
【解析】A.取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是检验 的方法,现在试纸不变色,说明样品中无 ,故A符合题意;
B.向 溶液中加适量铜粉,振荡,滴加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 生成,说明还原性: ,故B不符合题意;
C.在 溶液中滴入几滴 溶液,再滴入 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是因为 溶液过量,加入 溶液,过量的 与 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说明溶度积常数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活性炭放入盛有 的锥形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A
【解析】A.SOCl2易水解,应该在里面放浓硫酸,吸收水蒸气,A项符合题意;
B.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项不符合题意;
C.可以通过氯气和二氧化硫产生气泡的速度来控制反应物比例,C项不符合题意;
D.三颈瓶可以适当降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A
【解析】A.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但是氢氧化银在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化银,氧化银灰黑色,所以可以鉴别,A项符合题意;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用棕色瓶:其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橡胶塞,B项不符合题意;
C, 测出的pH值偏大,C项不符合题意;
D.应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 C
【解析】A.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剩余的浓硫酸,故稀释时应该把反应后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慢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A不符合题意;
B.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将H2O2氧化为O2 , 体现H2O2的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K2Cr2O7溶液中, > ,但加入AgNO3后生成Ag2CrO4沉淀,而没有生成Ag2Cr2O7沉淀,说明Ag2CrO4比Ag2Cr2O7更难溶,即Ksp(Ag2CrO4)<Ksp(Ag2Cr2O7),C符合题意;
D.加入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不需要加入NaOH碱化,如果加NaOH,则I2与NaOH反应,导致无法检测淀粉,也就无法确定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 B
【解析】A.装置X可以利用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氢气可以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二氧化碳可以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所以装置X 还可以制取H2、CO2 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②中液体应是用来干燥氧气的,所以为浓硫酸,B符合题意;
C.装置③中应盛放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Z,导致过氧化钠变质,C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需先让 X 装置反应一会儿,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装置Z中的酒精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 C
【解析】A. 和 不反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 ,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与一水合氨反应产生氢氧化铝,且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C符合题意;
D.KI溶液遇到淀粉不变蓝,应用碘水检验淀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 D
【解析】A.容量瓶中不能进行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B不符合题意;
C.直接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和HCl遇冷又重新化合形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 和 通入氯化钡中,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存在 ,通入品红溶液若褪色说明存在,多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答案】 B
【解析】A.实验室用 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取 ,甲装置缺少加热装置,A项不符合题意;
B. 在饱和 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且不与 反应, 与 溶液反应生成 ,用装置乙除去CO2中的少量HCl,B项符合题意;
C.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不符合题意;
D.从 溶液中获得无水 先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获得 ,再在 的氛围中加热获得无水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 C
【解析】A.可由图知,NaCl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80℃时浸取液冷却至0℃过滤,高氯酸钠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析出晶体,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不会析出晶体,则滤渣的主要成分为NaClO4 , 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器高氯酸钠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反应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情况,可知析出高氯酸铵,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NH4ClO4↓,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NH4ClO4固体时应避免NH4ClO4溶解,不能用超过80℃的热水,故C符合题意;
D.NH4ClO4发生分解反应时,发生2NH4ClO4 N2↑+2O2↑+Cl2↑+4H2O,会产生大量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答案】 D
【解析】A.VO2+中V元素为+4价,VO 中V元素为+5价,3molVO2+被氧化成VO ,失去3mol电子,而1mol KClO3变为KCl失去6mol电子,故需要0.5mol KClO3 ,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1中主要的阴离子有[Al(OH)4]-、VO 、Cl-、OH- , 故B不符合题意;
C.“煅烧”时需要的仪器主要有坩埚、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泥三角等,故C不符合题意;
D.NH4VO3煅烧生成V2O5 , 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 V2O5+2NH3↑+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 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吸收水,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上还会吸附少量的氢氧化钙,故B不符合题意
C.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则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符合题意
D.俯视读数,液体的体积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多选题
21.【答案】 A,C
【解析】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溶液成碱性,为氨气,故A符合题意;
B.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其中铁发生的是钝化,不能说明金属性铁强于铜,故B不符合题意;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则有沉淀出现,再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故C符合题意;
D.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22.【答案】 A,D
【解析】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分离,应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A符合题意;
B、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再蒸馏可制取无水乙醇,C不符合题意;
D、加入硝酸,不能排除SO32-以及银离子等的影响,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鉴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23.【答案】 C,D
【解析】A、AlCl3水解存在平衡AlCl3+3H2O Al(OH)3(胶体)+3HCl,加热HCl挥发,水解彻底进行,生成Al(OH)3沉淀,灼烧Al(OH)3得Al2O3 , 而无法得到无水AlCl3 ,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溴水与苯酚反应、且溴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配制Hg(NO3)2溶液:为抑制Hg(NO3)2的水解,将Hg(NO3)2溶解在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选项C符合题意;
D.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溶液pH增大,利于Fe3+的水解,可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24.【答案】 B,C
【解析】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反应速率加快,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A、B两支试管中反应混合物的体积不同,不能根据B试管褪色时间短得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结论,B符合题意;
C、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不能得出题给结论,C符合题意;
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可以 得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25.【答案】AC
【解析】解:A.导管在液面下,可发生倒吸,则图中装置可收集尾气,但易发生倒吸,故A错误; B.a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b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则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故B正确;
C.X为苯,密度比水的小,则X在上层,不能隔绝气体和水,X应为四氯化碳,故C错误;
D.碱石灰可干燥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则图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AC.
三、填空题
26.【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
(2)B
(3)中和热的大小和反应物的用量多少无关,是一个定值;NaOH是强碱,NH3 H2O是弱碱电离吸热;﹣56.8 kJ/mol;﹣52.7 kJ/mol
【解析】(1)中和热测定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棒、量筒玻璃仪器
(2)选择的氢氧化钠的浓度要稍微高一些一些,保证实验进行完全, 50mL 0.55mol L﹣1 NaOH溶液
(3)①中和热的大小与用量无关,是一个定值,氢氧化钠是强碱,氨水是弱碱,电离时吸热
②根据公式计算 △H1= cm △t/n=100x4.184x(19.8-13)/0.05KJ/mol=56.8KJ/mol
△H2= cm △t/n=100x4.184x(19.3-13)/0.05KJ/mol= ﹣52.7 kJ/mol
27.【答案】 (1)C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
(2)SO32-+ 2H++2ClO3-=2ClO2↑+ H2O+SO42-
(3)2CO32-+ 2H2O2+2ClO2=2ClO2-+ O2+2HCO3-
(4)不能。因为D装置中有O2产生,O2也可能将I-氧化为I2
(5)0.5
【解析】(1)Cl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进气导管口应接近集气瓶底部,出气导管口应与瓶塞平齐,所以图中装置C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
(2)依题意,稀硫酸、NaClO3和Na2SO3混合能产生ClO2 , 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表明ClO3-表现氧化性,而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 2H++2ClO3-=2ClO2↑+ H2O+SO42-。
(3)由题意知ClO2与H2O2、Na2CO3接触生成NaClO2和 NaHCO3 , 氯元素化合价由ClO2的+4价变化到NaClO2的+3价,ClO2作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没变,只能是H2O2中的-1价氧被氧化为O2 , H2O2作还原剂,所以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32-+ 2H2O2+2ClO2=2ClO2-+ O2↑+2HCO3-。
(4)KI溶液变黄说明有I2生成,即I-被氧化成I2 , 除ClO2能氧化I-外,混合气体中的O2也能氧化I- , 所以E中溶液出现黄色不能说明ClO2未被H2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充分吸收,因为D装置中有O2产生,O2也可能将I-氧化为I2。
(5) NaClO3与盐酸反应有ClO2和Cl2生成,根据“互不交叉原理”,NaClO3转化为ClO2 , HCl转化为Cl2 , 且ClO2与Cl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其反应方程式及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转移电子2e-。根据方程式计量关系可知每0.5molClO2生成时转移0.5mole-。
28.【答案】 (1)增大固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2)2Cu2++SO32-+2Cl-+H2O =2CuCl↓+SO42-+2H+;随着n(Na2SO3)/n(CuSO4) 不断增大,溶液的碱性不断增强,Cu2+及CuCl的水解程度增大;适当增大c(Cl-),有利于平衡Cu+(aq)+Cl-(aq) CuCl(s)向生成CuCl方向移动
(3)CuCl的产率降低
(4)4CuCl + O2 + 4H2O = 2Cu2(OH)3Cl + 2HCl
(5)93.28%
【解析】(1)将海绵铜粉碎成细颗粒是为了增大固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2) ①CuSO4转化为CuCl,表明+2价铜元素得电子,Cu2+是氧化剂,而SO32-具有较强还原性,故而SO32-失去电子生成SO42- , 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SO32-+2Cl-+H2O =2CuCl↓+SO42-+2H+。
②Na2SO3水解呈碱性:SO32-+H2O HSO3-+OH- , Cu2+水解呈酸性:Cu2++2H2O Cu(OH)2+2H+ , 溶液中Na2SO3浓度越大时,溶液碱性越强,对CuSO4水解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所以n(Na2SO3)/n(CuSO4)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的原因是:随着n(Na2SO3)/n(CuSO4) 不断增大,溶液的碱性不断增强,Cu2+及CuCl的水解程度增大。
③CuCl微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u+(aq)+Cl-(aq) CuCl(s),所以n(NaCl)/n(CuSO4)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大的原因是:适当增大c(Cl-),有利于平衡Cu+(aq)+Cl-(aq) CuCl(s)向生成CuCl方向移动。
(3)稀硝酸能够氧化CuCl:3CuCl+4H++NO3-=3Cu2++NO↑+3Cl-+2H2O,所以若不慎用稀硝酸进行稀释,则CuCl的产率降低。
(4)2个CuCl被氧化为1个Cu2(OH)3C1失去2个电子,1个O2得到4个电子转化为O2- , 反应物中应该有H2O提供氢元素,所以其化学方程式为4CuCl + O2 + 4H2O = 2Cu2(OH)3Cl + 2HCl。
(5)氯化亚铜产品中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CuCl+Fe3+=Cu2++Fe2++Cl- , 再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5Fe2++MnO4-+8H+=5Fe3++Mn2++4H2O,得关系式5CuCl~5Fe2+~MnO4-。样品中CuCl的物质的量n(CuCl)=5·n(KMnO4)=5×0.2mol/L×0.015L=0.015mol,则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 =93.28%。
四、实验探究题
29.【答案】 (1)
(2)球形干燥管;不能
(3)浓硫酸(或浓H2SO4);干燥N2 , 吸收未反应的NH3
(4)②③
(5)高温时Li3N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
(6)87.5
【解析】 (1)装置A的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备氨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B、F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两者所盛装的试剂作用分别是干燥氨气、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使制备的Li3n水解,两者不能交换,因为氨气可以与氯化钙发生反应,不能达到干燥氨气的目的,故答案为:不能;
(3) 装置D中所装试剂a的作用是干燥净化氮气,所以应该为浓硫酸,不能可以干燥氮气,还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故答案为:干燥N2 , 吸收未反应的NH3;
(4)根据(3)问分析可知,装置D吸收未反应的氨气,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设计防倒吸装置进行吸收,则①进气装置不符合题意,不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要求,可防倒吸;④中有机物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面,导气管导入试剂a中不能达到防倒吸的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②③;
(5)根据给定资料可知,“Li3N高温时能腐蚀镍、铜、石英等”可知,高温时Li3N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所以装在氧化锆小舟中的Li粒不能直接放在反应管中,故答案为:高温时Li3N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
(6)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24.0 g金属锂全部转化为Li3N的话,得到Li3N的质量为 ,置于质量为30.2 g的氧化锆小舟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 使产品在氮气氛围中充分冷却后再对氧化锆小舟进行称重,总质量为68.2 g,则质量增加68.2g-(24.0g+30.2g)=14g,即实际消耗的氮气的质量为14g,所以生成的Li3N的质量为 =35g,所以产率约为 ,故答案为:87.5。
30.【答案】 (1)恒压滴液漏斗;饱和NaHCO3溶液
(2)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Fe2+ +2HCO = FeCO3↓+CO2↑+H2O
(4)防止甘氨酸亚铁被氧化
(5)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
(6)75
【解析】(1)仪器b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则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饱和NaHCO3溶液,故答案为:恒压滴液漏斗,饱和NaHCO3溶液;(2) 用二氧化碳气体将实验装置中的空气排干净,当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C中空气排干净,故答案为: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 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可制得FeCO3 , 同时应有CO2气体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2HCO = FeCO3↓+CO2↑+H2O,故答案为:Fe2+ +2HCO = FeCO3↓+CO2↑+H2O;(4)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过程I加入柠檬酸的作用除了促进FeCO3溶解并调节溶液pH,还有防止甘氨酸亚铁被氧化,故答案为:防止甘氨酸亚铁被氧化;(5) 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则过程I中加入无水乙醇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故答案为: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6) 17.4 g FeCO3的物质的量为 ,200 mL甘氨酸溶液中甘氨酸的物质的量为0.2L×1.0 mol·L-1=0.2 mol,理论上生成0.1mol的甘氨酸亚铁,理论上可产生甘氨酸亚铁:204g·mol-1×0.1mol=20.4g,产率为 ,故答案为:7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