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单元自测题(含解析)-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单元自测题(含解析)-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单元自测题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单选题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氮肥含氮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都可作氮肥
B.铁、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3.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醋酸 橘子汁 草木灰水 炉具清洁剂
pH 2.5 3.4 11.1 12.4
A.草木灰水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D.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5.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事 实 解 释
A 湿衣服晾干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蔗糖溶液不导电 蔗糖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C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都含有相同的氢元素
D 热胀冷缩 粒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A.A B.B C.C D.D
6.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 OH﹣,所以也能与酸反应
7.在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滴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像可知酸碱中和反应可能放出热量
B.a、c两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相同
C.b点表示Na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
D.a点时的溶剂质量不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
8.下列构相可以尝试的是(  )
①用细玻璃管蘸浓硫酸在木板上作画;
②在锌片的蜡封表面刻蜡作画后,放入稀硫酸中“雕刻”;
③向经过“化装”的白纸喷无色液体作画;
④在铝箔表面的封蜡上刻画后,放入CuSO4溶液中作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9.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
A.Fe3+ B.Fe2+ C.Cu2+、Fe2+ D.Cu2+、Fe3+
1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向pH=3的盐酸中加水稀释
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11.某同学发现农田中的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他会建议妈妈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
A.K2SO4 B.CO(NH2)2 C.NH4H2PO4 D.Ca3(PO4)2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添加酒精
13.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稀硝酸和稀醋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都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烯的原子相同但是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差异很大
D.组成氧气和臭氧的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
1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科普阅读题
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2)铁粉可以作双吸剂,是因为铁可以和   反应。
(3)常见的抗酸药中,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   。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所属的物质类别有   种。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钙
B 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 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D 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E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三、实验探究题
16.小希设计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
实验开始时,打开K2关闭K1,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一段时间后,关闭K2代开K1,继续通入CO2气体。
(1)以上实验是为了证明   。
(2)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预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17.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 7H2O)的流程如图1.
(1)粉碎的目的是   .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   和   ,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物质X是   ,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冷却结晶、   、洗涤和低温烘干.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
(6)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对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   ℃为宜,pH应控制在   .为宜.
18.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 , Mg2+ , 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 , 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   (填写化学式).
(4)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写字母标号)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5)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    (填写“①”、“②”、或“③”).
(6)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研究:
  实验操作 检测结果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1)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它属于   (填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碳酸钠溶液酸碱性的结论:   
(3)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   同学操作不规范。为什么    。
(4)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一次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   试液来进行实验。
四、计算题
20.我校初三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城南污水处理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结束之后,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工作人员取厂区内某待处理污水样品(主要含CaCl2和HCl)给同学们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检测实践。大家决定用Na2CO3溶液测定它们的含量,现取100mL污水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某浓度Na2CO3溶液,用pH传感器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若使用pH试纸检测a点的溶液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为:   。
(2)取c点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处理100mL污水,所需该Na2CO3溶液的体积   12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当反应至c点时,将烧杯中的沉淀过滤、干燥、称重,质量为4g,则100mL该污水中含有CaCl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五、推断题
21.实验室里有两瓶无色液体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和蒸馏水、CuO和Fe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氮肥含氮元素,并不是含氮元素的物质都可作氮肥,如氮气含有氮元素,不能作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铁、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但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只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酸雨的pH<7, pH<5.6的雨水都是酸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氮肥的概念解答;
B、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pH<5.6的雨水是酸雨;
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最后剩余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可能为0,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草木灰水显碱性的pH为11.1,呈碱性,故A说法正确;
B、橘子汁的pH为3.4,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B说法正确;
C、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炉具清洁剂碱性最强,不是酸性,故C说法不正确;
D、醋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醋酸呈酸性,橘子汁呈酸性,草木灰水呈碱性,炉具清洁剂呈碱性,可以据此结合中和反应及酸碱性质来完成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A.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部分盐溶液也呈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B.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但是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若H2O与Ne中都含有10个质子,不属于同种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符合题意;
D.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但是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Na2CO3能与H2SO4反应生成气体CO2,Na2CO3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性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D、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和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分子不断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蔗糖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盐酸、稀硫酸中阳离子均为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D、热胀冷缩,是因为粒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应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答】A. 碱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但是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还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盐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都会放出气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故C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 OH﹣,所以也能与酸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某些盐溶液是碱性的分析
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开始温度升高,说明NaOH和H2SO4反应放出热量,NaOH是碱,H2SO4是酸,可以推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a点碱过量,溶质是NaOH和Na2SO4,c点酸过量,溶质是Na2SO4和H2SO4,所以a、c两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相同,B符合题意;
C.b点温度最高,说明Na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aOH和H2SO4反应有水生成,所以a点时的溶剂质量不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热及图像中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当温度达到最高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浓硫酸可把纸张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而脱去,使木板、纸张碳化而变黑;因此,根据木板、白纸变黑的现象及标签中可见部分,可判断该液体应为浓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与蜡不反应;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与蜡不反应.
故①②③④都可以,故选A.
【分析】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把纸张等有机物碳化;因此,把该液体滴在木板、白纸上,发现木板、白纸变黑,可依据标签中可见部分判断该液体为浓硫酸;
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与蜡不反应;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与蜡不反应.
9.【答案】C
【解析】【解答】氯化铜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在溶液中解离出亚铁离子和氯离子,剩余的氯化铜在溶液中解离出铜离子和氯离子,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铜离子和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注意铁粉为少量,据此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B.
C.
D.
故答案为:
【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钾肥。
A、硫酸钾为钾肥,故A符合题意;
B、尿素为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铵是含氮、磷元素的复合肥,不含钾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磷酸钙为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肥的用途分析,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答】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13.【答案】C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因为稀硝酸和稀醋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所以它们都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烯的原子相同,但是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氧气和臭氧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子的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
B、根据酸的通性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分析。
D、分子不同,其性质也不同。
1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一样多,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一样多,粉末状的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故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因此锌反应比铁快,但是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选项错误;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根据中和反应优先,氢氧化钠应该先与硝酸反应,开始没有沉淀,因此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一样多,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一样多,粉末状的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因此锌反应比铁快,但是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根据中和反应优先,氢氧化钠应该先与硝酸反应,开始没有沉淀,因此图象不符.
15.【答案】(1)Fe+2HCl=2FeCl2+H2↑
(2)氧气、水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4)3
(5)BD
【解析】【解答】(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2FeCl2+H2↑;
(2)铁锈蚀需要吸收氧气、水,从而延缓食品变质;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药物,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能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碳酸氢钠、碳酸钙属于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属于碱;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故有3种;
(5)A、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但是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不正确;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
C、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但并不是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不正确;
D、由表格数据以及信息可知,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正确;
E、由题干信息可知: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但是胃液pH大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不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1)根据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能分别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根据盐,碱,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5)根据盐酸的性质,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16.【答案】(1)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打开K2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关闭K2打开K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解答】(1)实验开始时,打开K2关闭K1,向其中通入CO2气体,若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 打开K2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关闭K2打开K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17.【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量筒;烧杯;搅拌散热
(3)锌;锌和铜;置换
(4)加热浓缩;过滤
(5)Fe3O4
(6)83;3.5.
【解析】【解答】(1)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烧杯,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3)物质X是锌,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锌,除铜时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属于置换反应.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5)设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
根据题意有:56x:16y=21:8,
x:y=3:4,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3O4.
(6)由图2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83℃为宜,pH应控制在3.5为宜,因为这时除铁率最高.
故答案为:(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量筒;烧杯;搅拌散热;(3)锌;锌和铜;置换;(4)加热浓缩;过滤;(5)Fe3O4;(6)83;3.5.
【分析】(1)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
(2)量筒可以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烧杯是配制溶液常用的仪器;玻璃棒的用途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5)将氧化铁分子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原子个数设为未知数,然后根据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制备即可得知氧化铁的分子式;
(6)找出出铁率最高时对应的温度和pH即可.
18.【答案】(1)漏斗
(2)MgCl2+Ca(OH)2=CaCl2+Mg(OH)2↓
(3)HCl
(4)b
(5)CO2+2H2O CH4+2O2;②
(6)Ba(NO3)2+2AgCl═2AgNO3+BaCl2↓
【解析】【解答】(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2)由反应的流程可知,除去Mg2+时,加氢氧化钙,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CaCl2+Mg(OH)2↓;(3)该过程是制取CaCl2 , Ⅱ中的酸只能是盐酸;故填:HCl;(4)贝壳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而电解MgCl2生成金属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5)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 CH4+2O2;由图可知: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②;(6)在液氨中氯化钡不溶解,可以是硝酸钡和氯化银的反应,硝酸钡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钡沉淀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2AgCl═2AgNO3+BaCl2↓。
故答案为:漏斗、MgCl2+Ca(OH)2=CaCl2+Mg(OH)2↓、HCl、b、CO2+2H2O CH4+2O2、②、Ba(NO3)2+2AgCl═2AgNO3+BaCl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1、不减少需要的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
19.【答案】(1);盐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3)乙;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放入被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
(4)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解答】(1)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属于盐。(2)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到pH>7,故可得出碳酸钠溶液酸碱性的结论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3)乙同学操作不规范,理由是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放入被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4)使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例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会变红,遇碱性溶液会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故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一次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来进行实验。
【分析】(1)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根据钠元素和碳酸根化合价即可书写化学式;
(2)甲乙同学测定 pH>7 ,根据pH和酸碱性的关系可以判断为碱性;
(3)根据测定pH的方法分析;
(4)由于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可以选择石蕊。
20.【答案】(1)先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在试纸上,再拿试纸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2)有气泡产生;小于
(3)解:设该污水中含有CaCl2的质量为x
答:该污水中含有CaCl2的质量为4.44g。
【解析】【解答】(1) 使用pH试纸检测a点的溶液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在试纸上,再拿试纸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2) c点溶液中碳酸钠过量,取c点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说明处理100mL污水,所需该Na2CO3溶液的体积小于120mL;
【分析】(1)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3)根据生成碳酸钙沉淀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氯化钙质量分析。
21.【答案】任取少量一种无色液体于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变红色;该液体为稀硫酸;则另一种液体为蒸馏水;任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步骤1中的稀硫酸,观察;有气泡产生;该黑色粉末为Fe;则另一种为CuO
【解析】【解答】稀硫酸能够和石蕊作用呈现红色,能够和氧化铜反应产生蓝色溶液,和铁反应产生气泡,而水不能反应,无明显现象;
故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任取少量一种无色液体于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 溶液变红色 该液体为稀硫酸
则另一种液体为蒸馏水
任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步骤1中的稀硫酸,观察 有气泡产生 该黑色粉末为Fe
则另一种为CuO
(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稀硫酸能够和石蕊作用呈现红色,能够和氧化铜反应产生蓝色溶液,和铁反应产生气泡等进行设计实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