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安庆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尼龙帘子布是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骨架的增强材料,河南平顶山是全球产能最大的帘子布生产基地。下列物质和尼龙帘子布属于同类材料的是( )
A. 玻璃钢 B. 羊毛外套 C. 钢筋 D. 塑料杯子
2.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
D. 铵态氮肥和尿素都不能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检验的纯度 D. 证明是否集满
4. 中国高铁是一张闪亮的“名片”。某款高铁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车窗使用的玻璃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锰钢是一种铁合金,硬度比纯铁更大
D. 高铁的车体材料要求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
5. 我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是自然界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淀粉属于有机物
B. 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C. 合成淀粉的过程只需要二氧化碳参与
D. 该技术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6. 镁是人体重要的元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及保持骨骼健康等作用。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 镁是非金属元素
C. 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D. 镁的核外电子数是
7. 如图是某同学总结的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中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 图中可补充“”的转化
D. 中的反应可表示为:
8. 年月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架大型客机迎来商业首飞。还大范围采用国产铝合金、铝锂合金、钛合金及钢等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小
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C. 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 钢的性能优良,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9. 下列关于“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 图中最终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C. 图中对比、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 图中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变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10. 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上述反应中共出现三种分子 B. 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1.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一中的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曲线
B. 将换为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 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在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12.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锥形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 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不同
C. 锥形瓶中的固体可以用熟石灰替换
D. 气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空气污染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 硫酸铁铵是一种重要铁盐,能在水中解离出、、。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干净的废铁屑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经检验,废渣是片状石墨,它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 。
完成步骤中的反应 ______ 。
若废铁屑表面已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则步骤还会发生另外两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将步骤中得到的样品经干燥后加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原晶体质量的,则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4. 阅读材料,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保障系统是中国空间站实现在轨长期运行的关键,该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
电解制氧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解水能产生约氧气,可满足名宇航员一天的需要,水中加入氢氧化钾可提高水的电解效率。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
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将水蒸气、汗液、尿液和生活废水等进行处理,其过程包括净化、低压蒸馏约和冷凝。经过该系统处理的水达到饮用水标准,且水的回收率达以上,回收的水用于宇航员生活用水和电解制氧,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电解制氧时,电池板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加入氢氧化钾可提高水的电解效率,因为其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 ______ 填“电子”或“离子”。
从材料中可知,水处理系统的优点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可以节约水资源 B.水全部参与循环,没有损耗
C.该系统处理的水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 D.可以解决宇航员因呼吸需要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实验室现有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常用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写出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若使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再写出一个优点: ______ ,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 实验室有五种溶液试剂,分别为:稀硫酸、溶液、溶液、溶液和溶液,由于实验操作不当或长期放置等原因,造成试剂瓶标签字迹消失,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将这些试剂一一鉴别出来,并写好标签,放回药品柜。
【实验活动】
步骤:小蓝同学仔细观察溶液颜色,判断出为溶液,其理由是 ______ 。
步骤:小红同学分别取中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液,发现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则溶液为溶液。
步骤:小白同学将剩余的三种无色溶液进行两两相互滴加,通过此方法可以鉴别出溶液,则你认为溶液是 ______ 溶液。
步骤:经过上述实验后,仍有、两种溶液还未鉴别出来。小红同学决定将、两种溶液分别滴加到步骤实验后有蓝色沉淀的试管中,发现滴加溶液时,试管中的蓝色沉淀消失了,则试剂是稀硫酸。写出蓝色沉淀消失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提出问题】小俊同学将步骤实验后这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大烧杯中混合,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经过分析,对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猜想:、 ______
猜想:、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 ______ 猜想成立
【反思总结】
同学们经过反思,提出上述实验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应加入 ______ ,以除去存在的和。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 铁、铜双金粉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化学小组同学对某铁、铜双金粉进行实验:取铁、铜双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将稀硫酸分三次加入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二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 。
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羊毛外套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钢筋是由钢制成的,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杯子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与尼龙帘子布有机合成材料属于同类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尼龙帘子布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答案】
【解析】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氯化钠与二者都不反应,生活中不可以用食盐水清除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但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硬度纯金属的硬度大,锰钢是一种铁合金,硬度比纯铁更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高铁速度快,车体材料要求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进行分析判断。
B、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高铁的车体材料应具有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合金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淀粉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淀粉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不可能只有二氧化碳参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我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是自然界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倍,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我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是自然界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不是“克”,故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错误;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以上分析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中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铜元素化合价为,反应后铜元素化合价为价,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A正确;
B.中的反应氧化铜转化成铜,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中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图中可补充“”的转化,如:,故C正确;
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B、根据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答案】
【解析】解:、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在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钢的性能优良,但是钢是一种铁合金,含碳量为,钢不是很纯的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钢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性质、地壳中元素含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其体积比约为:,故A正确;
B.一段时间后,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由于消耗管内的氧气,会造成管内气压减小;管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管内气压不变,则最终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B正确;
C.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管内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C正确;
D.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反应放出大量热,瓶内压强增大,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同时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溶剂水。析出氢氧化钙,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先逐渐减小,待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析出的氢氧化钙又部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又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进行分析。
B、根据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进行分析。
C、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热,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0.【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四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
B、由图可知,甲为、乙为、丙为、丁为,其中和为氧化物,故B不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故D不正确。
故选:。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甲醇和水,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一第一个烧杯,滴入水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一中的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曲线,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推断,可知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如果将换为固体,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温度升高,则的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现象不同,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解度增大,但因为溶质溶剂都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时,和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据此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
【解析】解:、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正确。
B、红磷熄灭,消耗了一定量的氧气,白磷能够燃烧,说明剩余氧气仍然能使白磷燃烧,说明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不同,该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而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溶解时温度几乎不变,则不能用熟石灰替代,该选项不正确。
D、气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空气污染,该选项正确。
故选:。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13.【答案】混合物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解:废铁屑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右边有个铁原子、个硫酸根、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等号左边有个铁原子、个铁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氢原子,则还少个硫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应填;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金属仍为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反应物中含有个铁原子、个硫原子和个氧原子,则生成物中只含有个铁原子、个硫酸根和个氧原子,则生成物为,化学方程式为:;
设结晶水的系数为,失去的水的质量占,则,解得,故选:。
故答案为:混合物;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根据废铁屑中含有多种物质;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金属仍为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反应物中含有个铁原子、个硫原子和个氧原子,则生成物中只含有个铁原子、个硫酸根和个氧原子,则生成物为进行分析;
根据样品经干燥后加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原晶体质量的进行计算。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答案】太阳 离子
【解析】解:电解制氧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故电解制氧时,电池板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氢氧化钾可提高电解水效率,因为其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由材料知,水处理系统可实现水的循环使用,优点是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B、由材料知,水的回收率达以上,有损耗,选项错误;
C、由材料知,该系统处理的水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选项正确;
D、电解制氧技术产生大量氧气,可以解决宇航员因呼吸需要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太阳;

离子;

根据能量的转化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物质的构成等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铁架台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铁丝网能和盐酸反应
【解析】解: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
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需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实验室制取选择装置组合是;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的去底塑料瓶相当于长颈漏斗,通过导管上止水夹的开关,可以将液体药品与铜丝网中的固体药品分离与混合,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铜丝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丝能和稀盐酸反应,则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铁丝网能和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
铁架台;
;;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铁丝网能和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和装置来分析;
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稀盐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氯化钠 产生白色沉淀 足量碳酸钠溶液
【解析】解:小蓝同学仔细观察溶液颜色,判断出为溶液,其理由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是因为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
故答案为:氯化钠
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猜想:恰好完全反应时是、
猜想:硝酸钡过量时是、、。
猜想:稀硫酸过量时是、和
故答案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钡。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经过反思,提出上述实验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应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是因为碳酸根离子能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以除去存在的和。
故答案为:足量碳酸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
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钠。
碳酸根离子能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解析】解:每次加入稀硫酸后,需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


所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根据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分析;
根据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