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
一、流程题
1.(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下图是用焦炭制气合成甲酸钠(CHO2Na)的主要流程。
(1)造气炉中,焦炭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碱洗塔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合成反应器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六偏磷酸钠[(NaPO3)6]常用作高效软水剂,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聚合釜中发生的反应:①NaH2PO4NaPO3 + H2O,②6NaPO3(NaPO3)6,其中为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2)该生产工艺中,可被循环使用的是 。
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超微细轻质碳酸钙在涂料和油墨里作为体质颜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
(2)煅烧炉中,石灰石煅烧后生成的主要物质是 。
(3)反应釜中发生了两个反应:①CaO + H2O= Ca(OH)2,② 。
(4)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 。
二、实验题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用下图装置进行O2和CO2实验室制取实验。请从32-A或32-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32-A计分。
题号 气体 药品 化学方程式 装置(填序号)
32-A O2 高锰酸钾
32-B CO2 BC
5.(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根据下图进行实验,将H2O2溶液推入瓶中。
(1)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木炭燃烧阶段,观察到的现象有 。
(3)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将2份等质量的红磷放在铁片两端,将右端红磷用细沙覆盖并加热一段时间,左端红磷发生燃烧;熄灭酒精灯,拨开细沙,细沙下的红磷发生燃烧。
(1)铁片左端的红磷燃烧,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
7.(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8.(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验证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
9.(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其保存不当会发生霉变。实验小组实验探究影响甘蔗霉变的因素。
【查阅资料】甘蔗蔗肉发生霉变会变红,霉变程度越严重红色越深。
【进行实验】取一节甘蔗,去皮,切取质量相同的5小块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放置 温度 时间/天 甘蔗变化
① 潮湿空气中 室温 2 微红
4 红色
6 深红棕色
② 真空袋里 室温 2 没有明显变化
4 没有明显变化
6 没有明显变化
③ 浸没蒸馏水中 室温 2 没有明显变化
4 没有明显变化
6 没有明显变化
④ 干燥纯氧气中 x 2 微红
4 浅红色
6 红色
⑤ 冰箱中 4℃ 2 没有明显变化
4 没有明显变化
6 没有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④中,温度x为 。
(2)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③的目的是 。
(4)得出“甘蔗霉变速率与空气中的水分有关”的结论,需要对比 (填实验序号)。
(5)根据上述实验研究,影响甘蔗霉变的因素除水和放置时间外,还有 。
【反思与评价】
(6)为减缓甘蔗霉变,保存的方法有 (答出一点即可)。
10.(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用图1装置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
(1)证明蜡烛燃烧产物(集气瓶内为空气)。
①证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的现象是 。
②证明蜡烛燃烧有CO2产生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研究不同的O2体积分数下蜡烛燃烧时间(集气瓶内为O2与CO2的混合气体)。根据图2实验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时间与O2总量有关
B.CO2浓度对蜡烛燃烧没有影响
C.在不同的O2体积分数下,蜡烛均能发生燃烧
D.蜡烛熄灭时,集气瓶中可能存在部分没有消耗的O2
11.(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验证CO2收集满的操作是 。
12.(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如图进行电解水实验。
(1)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产生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3)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
(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
(2)热水的作用是 。
三、综合应用题
14.(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将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4等份
② 加热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 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 待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
15.(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工业上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生产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渣是反应后含Ca(OH)2的废渣。
(1)请计算:生产2.6t的C2H2时,生成Ca(O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电石渣可用于制备活性纳米碳酸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Ⅰ、电石渣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杂质,不与NH4Cl反应、难溶于水。
Ⅱ、Ca(OH)2+2NH4Cl=CaCl2+2NH3 H2O
Ⅲ、CO2+2NH3 H2O+CaCl2=CaCO3↓+2NH4Cl+H2O
①氨解除杂中,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目的是 。
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步骤是 (填序号)。
A.氨解除杂 B.碳化 C.改性 D.干燥
③活性纳米碳酸钙中碳元素,来自的原料物质是 。
④该生产工艺中,可被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参考答案:
1.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作为反应物
【详解】(1)造气炉中,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2)由图可知,碱洗塔过后二氧化碳消失,故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由图可知,合成反应器后钠元素转化入甲酸钠中,故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作为反应物。
2.(1)①
(2)水、热量
【详解】(1)反应①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由图可知,该生产工艺中,可被循环使用的是水、热量。
3.(1)CaCO3/碳酸钙
(2)生石灰、二氧化碳
(3)
(4)过滤器、干燥器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故填:CaCO3(或碳酸钙)。
(2)由生产工艺流程可知:煅烧炉中,石灰石煅烧后生成的主要物质是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故填:生石灰、二氧化碳。
(3)反应釜中发生了两个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上述流程中,反应生成的超微细轻质碳酸钙,通过过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超微细轻质碳酸钙,所以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过滤器、干燥器,故填:过滤器、干燥器。
4. AC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详解】32-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C,故填:AC;
32-B: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烧杯中有气泡冒出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2)木炭燃烧阶段,观察到的现象有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气体膨胀逸出,在烧杯中有气泡冒出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6. 导热性 右端红磷用细沙覆盖并加热一段时间,不燃烧;熄灭酒精灯,拨开细沙,细沙下的红磷发生燃烧
【详解】(1)铁片左端的红磷燃烧,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导热性;
(2)右端红磷用细沙覆盖并加热一段时间,不燃烧;熄灭酒精灯,拨开细沙,细沙下的红磷发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7. 5 CAB(或ACB) 1:9
【详解】(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故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5g;
(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量取(称量)、溶解、装瓶,故实验操作顺序是:CAB或ACB;
(3)溶质质量是5g,溶剂质量是50g-5g=45g,故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g:45g=1:9。
8.(1) A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
【详解】(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 + MnO2 + O2↑,该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故填:A;2KMnO4K2MnO4 + MnO2 + O2↑。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CO2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证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集满,故填: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
9.(1)室温
(2)室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甘蔗放置时间越长霉变越严重
(3)探究室温下有水、没有氧气时甘蔗霉变的情况
(4)①④
(5)温度和O2
(6)冷藏(或真空保存)
【详解】(1)实验④中,为了和上面实验形成对照实验,温度x为室温,故填:室温。
(2)实验①甘蔗放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说明室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甘蔗放置时间越长,霉变越严重,故填:室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甘蔗放置时间越长霉变越严重。
(3)实验③浸没蒸馏水中,甘蔗和水接触,隔绝氧气,发现没有霉变,目的是探究室温下有水、没有氧气时甘蔗霉变的情况,故填:探究室温下有水、没有氧气时甘蔗霉变的情况。
(4)对比①④含水分不同,相同时间霉变程度不同,可得出结论“甘蔗霉变速率与空气中的水分有关”,故填:①④。
(5)温度不同,甘蔗霉变速度不同,含氧量不同,霉变速度也不同,根据上述实验研究,影响甘蔗霉变的因素除水和放置时间外,还有温度和O2,故填:温度和O2。
(6)为减缓甘蔗霉变,保存的方法有冷藏(或真空保存),故填:冷藏(或真空保存)。
10.(1) 集气瓶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把集气瓶倒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D
【详解】(1)①蜡烛燃烧有水产生,水蒸气遇冷凝结,则会看到集气瓶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二氧化碳的操作及现象是把集气瓶倒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在一定范围内,氧气体积分数越大,燃烧时间越长,可以看出蜡烛燃烧时间与O2总量有关。正确;
B、该集气瓶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气体,氧气体积分数越大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越小,所以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燃烧没有影响。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气体分数低于20时,可能不会发生燃烧,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气体分数低于20时,可能不会发生燃烧,所以可以推断随着蜡烛的燃烧消耗氧气,氧气浓度较低时蜡烛熄灭,集气瓶中存在没有消耗的氧气,正确;
故选AD。
11.(1) 2KMnO4K2MnO4 + MnO2 + O2↑ E
(2)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详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C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验满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2.(1)2H2O2H2↑+ O2↑
(2)2
【详解】(1)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 O2↑;
(2)电解水反应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则产生氧气的试管是2;
(3)根据电解水实验只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现象可知,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3.(1)图1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或图2中水中白磷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或图1中水中白磷不燃烧,图2中水中白磷燃烧)
(2)加热、隔绝氧气
【详解】(1)利用对比试验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图1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或图2中水中白磷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或图1中水中白磷不燃烧,图2中水中白磷燃烧。
(2)热水的作用是:提供高温的环境,加热可燃物;隔绝空气。
14.(1)①④/④①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
【详解】(1)① 将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因为要测定的是空气中氧气约占,故选项①符合题意;
② 加热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形成封闭的容器,故选项②不符合题意;
③ 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量把集气瓶中的空气赶出,产生误差,故选项③不符合题意;
④ 待红磷熄灭后,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防止集气瓶温度升高测得的值偏小,故选项④符合题意;
故选:①④。
(2)集气瓶冷却后水倒吸入集气瓶,五等分的集气瓶中如果水面上升到1刻度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15.(1)解:设生成Ca(OH)2的质量为x。
x=7.4t
答:生成Ca(OH)2的质量为7.4t。
(2) 将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液体分离 B 二氧化碳/CO2 氯化铵/NH4Cl
【详解】(1)见答案。
(2)①过滤可以使固液分离。故氨解除杂中,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目的是:将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液体分离。
②A、氨解除杂将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液体分离,故错。
B、碳化是二氧化碳与氨水和氯化钙共同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对。
C、改性是添加活性剂,制取纳米材料。故错。
D、干燥是除去水分。故错。
故选B。
③活性纳米碳酸钙中碳元素,来自的原料物质是:CO2,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④由该生产工艺中的流程图可知,可被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NH4Cl。
试卷第1页,共3页
"()
"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