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化学反应与量变化同步练习(答案)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D.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2.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是( )
A.H+向负极移动
B.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
C.当有2 mol e-通过时,产生H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11.2L
D.电流从负极Zn流出,流向正极Cu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电极材料、还原剂和氧化剂、闭合回路
B.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手机用锂离子电池属二次电池
C.冷敷袋盛装的主要物质是冰或硝酸铵+水合碳酸钠,都是利用了吸热的化学变化
D.化学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途径是化学反应
4.化学反应A2+B2 = 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 1molA-A 键和 1molB-B 键能放出xkJ 的能量
C.2mol AB 的总能量高于1mol A2和1mol B2和的总能量
D.断裂 2mol A-B 键需要吸收ykJ 的能量
5.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化学能 键 键 键 键
键能/() 467 498 436 13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为
B.过程Ⅲ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C.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
D.若分解,估算出反应吸收能量
6.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7.甲胺(CH3NH2)是合成太阳能敏化剂的原料。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以下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H3OH(g)+NH3(g)CH3NH2(g)+H2O(g),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温度/K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CH3OH(g) NH3(g) CH3NH2(g) H2O (g) CH3NH2(g) H2O (g)
Ⅰ 530 0.40 0.40 0 0 0.30
Ⅱ 530 0.80 0.80 0 0
Ⅲ 500 0 0 0.40 0.40 0.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Ⅰ)=K(Ⅱ)<K(Ⅲ)
C.容器Ⅱ中NH3的平衡转化率α(NH3)=75%
D.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c (CH3OH)关系:2c (CH3OH,Ⅰ)>c (CH3OH,Ⅱ)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2和 O2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B.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 、HCO 、Fe2+可以大量共存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10.甲烷燃料电池以铂为电极材料,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过程中,a电极上产生Cl2
B.电解池中阴极反应式为:
C.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D.当每个甲烷燃料电池都消耗2.24L时,理论上可产生0.8molCl2
11.反应CH2=CH2+H2→CH3﹣CH3,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 mol﹣1) 414.4 615.3 347.4 435.5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
A.+288.8kJ/mo1 B.﹣703.4 kJ/mo1
C.+125.4kJ/mo1 D.﹣125.4 kJ/mo1
12.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NH4Cl与Ba(OH)2 8H2O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已知:2H2O(g)→2H2(g)﹢O2(g)-483.6kJ;H2O(l)→H2(g)﹢1/2O2(g)-285.8kJ,则1g的液态水转化为1g气态水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 kJ的热量。
14.由铜、锌和稀盐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 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锌是 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15.铅蓄电池是典型的二次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质溶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g.
16.电解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装置如图所示,调节电阻使电流稳定在 ,通电电解 。取下铜片,水洗、醇洗后晾干,精确称量如下:
电解前:铜a与铜b的质量分别 和 :
电解后:铜a与铜b的质量分别 和 。
已知: 电子的电量为 ,电路中通过的总电量 (t单位为秒)。
则测得的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写出简要计算过程 。
三、综合题
17.研究SO2尾气的处理及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I.SO2尾气的处理
一种煤炭脱硫技术是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下来可以减少SO2的排放,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脱硫效率。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 CaO(s) +SO2(g)+CO2(g) △H1= +210.5kJ mol-1
② CaSO4(s)+CO(g) CaS(s)+CO2(g) △H2=-47.3 kJ mol-1
反应CaO(s)+ 3CO(g) +SO2(g) CaS(s)+3CO2(g) △H3 kJ mol-1,平衡时增大压强,此反应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2)反应①②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曲线I代表反应 (填“①”或“②”),从减少SO2排放的角度来考虑,本体系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3)另一种方法是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2SO3,再氧化为 (NH4)2SO4.,用空气氧化(NH4)2SO3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超过60℃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NH4)2SO4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4)II.SO2的回收利用
SO2与Cl2反应可制得磺酰氯(SO2Cl2),反应为SO2(g) +Cl2(g) SO2Cl2(g)。按投料比1:1把SO2与Cl2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SO2的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 K(30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500℃下,若反应进行至N点,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 (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18. 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泡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元素外,还含有Cu、Zn、Fe、Cr等元素杂质)为原料获得。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沉淀;②已知 , 的 。
(1)Ni的原子序数为28,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写出H2O2的结构式 。
(2)步骤②,向滤液I中加入适量 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u2+和 ,其中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 之前需控制pH不能太低的目的是 。
(3)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Fe和Cr,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若在 时,调pH=4除去铁,此时溶液中 。
(4)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已知:氧化性Fe2+
B.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C.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D.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和
E.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9.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氨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 CH4(g)+H2O(g) CO(g)+3H2(g) H1=+216.4kJ/mol
b. CO(g)+H2O(g) CO2(g)+H2(g) H2=-41.2kJ/mol
则反应CH4(g)+2H2O(g) CO2(g)+4H2(g) H= _。
(2)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_(填序号)
A.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B.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 保持不变
D. =2
②P1 _P2 (填“>”“=”或“<”,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B点 _D点。
③C点H2的转化率为 ;
(3)Ⅱ.用间接电化学法去除烟气中NO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阴极室溶液呈酸性,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反应过程中通过质子膜的H+为2mol时,吸收塔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四、实验探究题
20.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图是由纯的铝棒、铜棒和1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断开开关k,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连接k,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池的负极是 ,正极反应为 。
(3)连接k,将烧杯中的稀硫酸改为浓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
(4)依据原电池原理,利用反应 设计一个原电池: 。
(5)当(2)中产生1.12 L(标准状况)气体时,迅速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则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吸收;2.44
14.【答案】正;还原;2H++2e﹣=H2↑;负;氧化;Zn﹣2e﹣=Zn2+
15.【答案】PbO2+4H++2SO42﹣+2e﹣=PbSO4+2H2O;变小;48
16.【答案】63.8; ,M=63.8 g mol 1,则Mr=63.8
17.【答案】(1)-399.7;向正反应方向
(2)②;B
(3)温度过高,(NH4)2SO3分解,浓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4)大于;大于;
18.【答案】(1)第四周期,第Ⅷ族;H-O-O-H
(2)Cu2++ S2-=CuS↓;避免生成H2S,影响除杂
(3)防止H2O2受热分解;2.64 10-9mol/L
(4)A;E
19.【答案】(1)+175.2kJ/mol
(2)BC;<;>;66.7%
(3)2SO32-+4H++2e-=S2O42-+2H2O;11.2
20.【答案】(1)铝棒上产生无色无味的气泡;2Al+3H2SO4=Al2(SO4)3+3H2↑
(2)铜棒上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铝棒;2H++2e-=H2↑
(3)铝棒上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4)把导线连接的碳棒和铜棒插入一定浓度的氯化铁溶液中,即组成原电池
(5)1 mol/L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