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下学期福建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3.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改革开放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正确对应的是:(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四项基本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莆田华侨中学校考期末)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见,我国( )
A.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逐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5.(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推动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促使国家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推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
6.(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校考期末)20世纪九十年代初,面对有的群众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质疑,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谈话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C.带动重工业的发展 D.开启了开放的进程
7.(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莆田华侨中学校考期末)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出现的背景是( )
A.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邓小平南方谈话
8.(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谈话
A.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9.(2022春·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南方谈话 党的指导思想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0.(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2022春·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
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期末)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人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13.(2022春·福建莆田·八年级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校考期末)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初二某班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2022春·福建宁德·八年级期末)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中国梦
17.(2022春·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的历史复习课件,其主题应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8.(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年代尺上的重大会议,确立的科学理论是( )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综合题
19.(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经40年,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从早期的以转变农业经营制度和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覆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内容的全方位改革推进。
——摘编自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2019年)
材料二 福建省科技进步及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时期 总产值平 均增长率 资本投入 增长率 劳动投入 增长率 资本投入 贡献率 劳动投入 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1978~1990 11.61% 11.34% 3.20% 46.40% 14.48% 39.12%
1991~2000 14.68% 13.49% 2.25% 43.65% 8.05% 48.31%
——摘自王倩《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材料三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
——摘自杨胜群《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村改革开始于哪一年?指出材料中“转变农业经营制度”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2000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示:相互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写出三点。提示:总的评价和从材料中摘取具体的作用)
20.(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村改革、政策偏向与中国城乡差距的变迁
——数据来源: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材料二 福建省科技进步及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基本投入增长率 劳动投入增长率 基本投入贡献率 劳动投入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1978—1990 11.61% 11.34% 3.20% 46.40% 14.48% 39.12%
1991—2000 14.68% 13.49% 2.25% 43.65% 8.05% 48.31%
——摘自王倩《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材料三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
——摘自杨胜群《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2002年我国改革重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2000年科技进步对福建产出增长贡献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1.(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录 第五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革命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的开展 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 五、杜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俐度的建立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49-1956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9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从中国建设和改革中总结一个历史结论。
22.(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这条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项正确;题干阐述的是中国的建设道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正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与邓小平有关,两个基本点与习近平搭配不当,排除B项;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以及“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出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A项正确;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改革开放之前实行,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C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次提出是201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的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此后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通话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这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题的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论断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排除A项;国家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排除B项;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谈话”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7.D
【详解】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正确;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排除A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B项;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已经二三章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ABD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C符合题意;故选C。
9.B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据此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市场经济作出精辟的分析。邓小平理论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指导党和人民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B项正确;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排除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解放了人民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项正确;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深化了改革开放,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不符,排除C项;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南方谈话”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所以答案选C。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指导思想,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D
【详解】依据材料“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国有企业。对外开放,现在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D选项符合题意;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抗美援朝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A选项不符合题意;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B选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五大确定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十三大内容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排除B项;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D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是从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排除B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年代尺,是党的会议,再结合所学,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D项正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诞生的,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是中共七大确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9.(1)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增长。
关系: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作用: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还设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从材料中摘取)
【详解】(1)根据材料一“历经40年,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村改革开始于1978年;材料中“转变农业经营制度”的名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根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可知,1978-2000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有较大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三“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还设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
20.(1)变化:从农村转向城市。
原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2)特点:有较大的增长。
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作用: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还设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发生的变化是,从农村转向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科技进步对福建产出增长贡献率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增长。根据所学可知,它们的关系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可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还设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
21.(1)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答对两点)
(2)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新中国成立;各界齐心协力;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两点)
(3)逐年增长。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答对两点)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起决定作用。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革命”可知,反映的是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根据材料一“杜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可知,反映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根据材料“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所以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材料“ 1952年”可知,新中国成立;根据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可知,各界齐心协力;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根据材料三图表可知,199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的原因有: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起决定作用。
2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观点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体现这一特点,A项正确;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属于史实,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属于史实,排除C项;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