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 第5单元第17、18章 单元测试(部分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上 第5单元第17、18章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 下列选项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 用杀虫剂杀死害虫 B. 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
C. 用电蚊香熏杀蚊子 D. 用粘鼠板捉老鼠
2. 在一片草原中,食草昆虫吃草,食虫鸟吃食草昆虫,鹰吃食虫鸟,这些生物构成了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A. 生产者、生产者 B. 消费者、生产者 C. 生产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
4.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分解无机物 B.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 生产有机物 D. 促进物质循环
5.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 鼠 蛇 鹰
B. 鹰 蛇 鼠 草 阳光
C. 草 鼠 蛇 鹰
D. 鹰 蛇 鼠 草 阳光
6. 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7.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制造有机物 B. 维持生态平衡 C. 促进物质循环 D. 帮助植物传粉
9. 如果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A. 藏羚羊 B. 大熊猫 C. 白鳍豚 D. 扬子鳄
10. 英国建立名为“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将储藏从世界各地收集的上千种濒危动物的 ,以便将来利用这些动物的基因,重新培育出已灭绝的珍稀动物。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
A. 物种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以上皆是
11.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2.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B.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 人为的捕杀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13. 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 猫头鹰和老鼠 B. 害虫和青蛙 C. 啄木鸟和树 D. 黄鼠狼和鸡
14. 制作面包用的酵母菌和橘皮上长的青霉都属于
A. 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原生动物
15. 年 月我国部分地区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高风险区。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新冠病毒的形态只能用电子显微镜
B. 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C. 新冠病毒只能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D. 利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可研制新冠疫苗
16.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 接合生殖 B. 分裂生殖 C. 卵式生殖 D. 出芽生殖
17. 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下列有关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鸟捕捉害虫、老鼠等,对生态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B. 鸟可以供人欣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C. 鸟的肉和蛋可食,其羽毛可做羽扇、羽绒服和羽绒被等,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D. 鸟的飞行可传播疾病,如禽流感等,为了人类的健康,应该消灭野生鸟类
18. 沧州北郊那片挺拔的杨树林自从以金黄的美景迅速火爆朋友圈后,一直备受热赞。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中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 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C. 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 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19. 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在教室不同高度“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 分钟”的步骤,这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 制作培养基 B. 消毒、灭菌 C. 接种 D. 培养
20. “饮早茶”具有鲜明的广东地域特色,下列早茶点心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的是
A. 燕麦包 B. 牛肉丸 C. 蒸排骨 D. 肠粉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 分析下面生态系统简图,请回答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2)请写出如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该食物网中,兔与狐的关系是 。
22.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次缔约方大会将于 年 月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迎接大会的召开,云南省于 年 月 日颁布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书中指出:通过林下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带动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开展了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多个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
昆明的立体气候造就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下表显示部分生物类群的初步调查结果。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基因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表直接体现的层次是 (填序号)。
(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 个类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 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资料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资料二 岳阳市总面积约 平方千米,水面积约 万亩,水田约 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 ,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亩 平方米)
资料三 岳阳市拥有洞庭湖 的水域面积,鱼类资源丰富。每年在 月初开始有 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
(1)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蛙声一片”与水稻丰收之间的关系是 。据调查,岳阳市农田中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有 (请写出 点)。
(2)资料二体现了岳阳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 的多样性。
(3)在年捕捞量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鱼类资源监测显示,洞庭湖经济鱼类的比例从 年起逐年上升,请从资料三中归纳原因: 。
(4)为实现“一极三宜”中宜居这一目标,若你是岳阳市的一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准备怎么做: (请写出 点)。
24. 如图为几种微生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为单细胞生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图[ ] 所示的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图[ ] 所示的生物能在面包或衣物上生长。
(4)长期贮存的水果能散发出酒味,是因为图[ ] 所示生物作用的缘故。
(5)图 所示的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 的角色。
25.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 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 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 年灭绝 种,兽类平均 年灭绝 种。到 年至 年,大约每 年灭绝 种动物,从 年到 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大约为每 年 种。
材料二: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
材料三: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壤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会延缓垃圾的消失时间,而且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请你列举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写一种即可)。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保护它们最有效的措施是 。
(3)由材料三可知,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很难分解塑料袋,会延缓垃圾的消失时间。
答案
1. B
【解析】ACD.用杀虫剂杀死害虫、用电蚊香熏杀蚊子、用粘鼠板捉老鼠,都不属于生物防治,ACD不符合题意。
B.利用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是利用细菌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B符合题意。
2. A
【解析】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之间为被食与捕食的关系,所以它们共同构成了食物链。
3. D
【解析】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青蛙是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4. D
5. A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鼠、蛇、鹰它们四者的关系,A正确。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把草、鼠、蛇、鹰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搞错,箭头标反了,C错误。
D、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D错误。
6. B
【解析】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易地保护就是最好的办法。
7. C
8. A
9. A
【解析】可可西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是藏羚羊。
10. D
【解析】基因库储藏有丰富多样的基因,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题中叙述的英国建立名为“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主要是保护其珍贵的遗传基因,也保护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 C
【解析】A、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所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动物虽然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但当动物数量增多时,又会危害植物,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C错误。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
故选C。
12. B
【解析】A、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错误;
B、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B正确;
C、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将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联系起来,在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中,可以暂时没有动物,C错误。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错误。
13. C
【解析】A、B、D属于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以树上的害虫为食物,具有森林医生的美称。故符合题意。
故选:C。
14. B
【解析】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青霉为多细胞真菌,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
15. C
【解析】目前已在人体、蝙蝠和穿山甲等动物体内发现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能寄生在人或某些动物的细胞内。
16. B
【解析】细菌只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故选:B。
17. D
【解析】即使有些鸟类能传播禽流感等人鸟共患的传染病,人类也不应该消灭野生鸟类,而是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野生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消灭野生鸟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
18. A
【解析】树林中的落叶能够被大量细菌和真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落叶挡住光照,与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无关,A错误。
19. C
20. A
21. (1) 草
【解析】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
(2) 草 鼠 蛇 猫头鹰
【解析】该食物网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分别是草 兔 狐;草 兔 猫头鹰;草 鼠 狐;草 鼠 猫头鹰;草 鼠 蛇 猫头鹰。因此最长的食物链为草 鼠 蛇 猫头鹰。
(3) 捕食
【解析】兔是狐的食物来源之一,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22. (1) ①
(2) 三;氧气
(3) 生态系统
(4) 自然保护区
23. (1) 青蛙捕食水稻害虫,使水稻丰收;环境的污染,人类的捕杀(合理即可)
【解析】青蛙捕食水稻害虫,能防止害虫危害水稻,从而使水稻丰收。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水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变迁,使青蛙的产卵率、成活率下降,再加上人类的不断捕杀,导致青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2) 生态系统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过阅读资料二可知,岳阳市森林多,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体现了岳阳市具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每年在 月初开始有 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
【解析】据资料三可知,洞庭湖经济鱼类的比例从 年起逐年上升的原因是每年在 月初开始有 天左右的禁渔期,每年向湖区投放大量人工培育的多种鱼苗。
(4) 大力植树造林,使用电子贺卡(合理即可)
【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这些做法都可以保护环境。
24. (1) 、
【解析】图中 是细菌, 病毒, 是霉菌, 是蘑菇, 是酵母菌。细菌和酵母菌是单细跑生物。
(2) ;细菌
【解析】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 ;霉菌
【解析】霉菌能在面包或衣物上生长。
(4) ;酵母菌
【解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水果中的糖,产生酒精,散发出酒味。
(5) 分解者
【解析】蘑菇营腐生生活,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
25. (1)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大熊猫(或金丝猴、褐马鸡)(合理即可)
【解析】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等。
(2) 栖息地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解析】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保护哺乳动物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3) 分解者
【解析】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很难分解塑料袋,因而“垃圾袋装化”造成了土壤污染。
第1页(共1 页)

北师大版八上 第5单元第17、18章 单元测试(部分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