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 中国共产党党旗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3.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问题的一贯原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些条文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 如图是我国军队佩戴的袖章,它反映的这次战争被称为真正的“立国之战”,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底座”,这场战争是(  )
A. 国民大革命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其中一位为了严守潜伏纪律,直到被火吞噬的英雄是(  )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邱少云 D. 张自忠
6. 人名通常体现一个时代的痕迹,下列人名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和巩固”这一主题的是(  )
A. 纪建党、石建军、张建国 B. 李建国、陈援朝、祁土改
C. 赵文革、季跃进、刘公社 D. 朱港澳、董联产、梁开放
7. 下面是1949年——1956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轴,据此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是(  )
①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
②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环境
③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④三大改造正在展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共同纲领》(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A. 都起临时宪法作用 B. 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都代表人民的利益 D. 都制定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9. 如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35.2% 3.7% 4.7%
A. 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 B.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 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从1953年到2022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治国蓝图”的是(  )
A.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B. 成功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C.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1. 盛锡福是京华老字号企业,始创于1911年,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1956年,天津盛锡福帽店厂实现了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成为公有企业的途径是(  )
A. 政府出钱进行赎买 B. 老板自愿无偿捐献 C. 政府采取没收手段 D. 企业参股国营经济
12.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大跃进”的影响
C.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1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①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②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A. 1921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78年
15. 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时间轴的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6.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此论断的主要依据有(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8. 以下是某学生所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三步走”战略部署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 “四个全面”战略 B. “实现共产主义” C. “两个一百年” D. “三步走”战略
20. 如图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
A. 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 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 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 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材料三: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一一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依据材料二图片和文字,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4) 据材料四,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是如何从两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
(5) 综合材料三、四,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22.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
材料一:表一:1953~1957年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
表二:1952~1957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 据材料一的两张表格,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部分)
①建成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及大庆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
②到1965年,我国国内需要的石油已实现全部自给;
③修建了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
④1956-1966年,共有183名运动员打破和超过97项记录;
⑤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⑥1965年,我国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⑦1973年,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5) 请用材料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显著: ______ 。
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______ 。
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______ 。
(6)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请你说一说,在疫情期间,你如何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防疫”的?
2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1) 材料一中“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指什么?据材料一,分析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影响。
材料二:如表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笔记中制作的一张大事年表
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2) 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并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材料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3) 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B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开始不断追梦。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应理解记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3.【答案】B
【解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以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D
【解析】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可知,题干中的“这场战争”是抗美援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联合作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故选:D。
本题考查朝鲜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本题考查依托朝鲜战争,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偏低。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涌现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和黄继光。其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知道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使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因而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和巩固”这一主题的人名有建国、援朝、土改。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努力有三大改造、进行抗美援朝和进行土地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新中国成立以及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
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历史背景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权巩固,经过土地改革,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环境;三大改造正在展开,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1954年9月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掌握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8.【答案】C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共同纲领》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和中国革命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两段材料描述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都代表人民的利益,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表格的内容说明我国重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政府编制并开始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点。1953年我国一五计划开始执行,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掌握一五计划及其成就。
10.【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长江“天堑变通途”,A项正确;B项1965年我国成功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C项1973年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D项1965年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CD项都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均不符合“一五”计划的时间段,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
1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公私合营”可知,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赎买政策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
【解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据“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结合所学可知是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结合所学可知是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以极大发展;③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
重点识记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与影响。
14.【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史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史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发展史始于1516年托马斯 莫尔发表《乌托邦》,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所以“四史”的交汇点是1978年,故选D项;A、B、C三项的时间均不包含改革开放史,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85年,我国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2013年10月2日,我国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排除ACD三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1992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17.【答案】A
【解析】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是江泽民,不是邓小平,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D
【解析】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是正确的选项;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不符合题意;“三步走”战略部署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邓小平理论”不符,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题干年代尺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伟大转折、决胜小康。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的内容的相关史实。还需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21.【答案】【小题1】国内: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小题2】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任答两项即可)
【小题3】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小题4】事件:土地改革;两方面:剥夺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任答一项,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5】共同作用:巩固新政权,为经济恢复与建设铺平道路。
【解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等知识。
22.【答案】【小题1】⑤⑥⑦
【小题2】③
【小题3】①②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解析】(1)据材料一的两张表格“1953~1957年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1952~1957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是工业生产速度快,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所学可知,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2)据材料二“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
(3)据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的原则。
(5)据材料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部分)”可知,⑤⑥⑦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显著的表现;③是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的表现;①②是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的表现。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疫情期间,我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聚众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防疫”。
故答案为:
(1)①工业生产速度快,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任意两点即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言之有理即可,两点以上)
(5)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十分显著:⑤⑥⑦;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③;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①②。
(6)在疫情期间,我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聚众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防疫”。(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业、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建立初期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进行的不懈探索与奋斗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业、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3.【答案】【小题1】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小题2】步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结合。
【小题3】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设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设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
第1页,共1页

2022-202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