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复习模拟测试卷(一) 含答案
2023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复习模拟测试卷(一)
(本卷共五个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与道德与法治共用 9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对应题号的方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22年湖北大学堂梁子遗址发掘出的“郾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属于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2公元前314年经秦王批准,大夫张仪将原巴国的地方置为巴郡,并把巴郡下面分成若干个县。这一事实表明秦国在地方
A.实行郡县制度 B.推行分封制度 C.实施郡国制度 D.推广行省制度
3.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种子)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众,则离宫别观(各种楼台)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葡萄、苜蓿已普遍种植 B.两地交往促进物种交流
C.西汉社会风俗显著变化 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下列图片,可以为此用作佐证材料的是
5.下表中的历史事实,集中反映出古代中国朝代人物
朝代 人物 主要成果 价值或地位
东汉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称为“神医”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称为“医圣”
唐朝 孙思邈 《千金方》 称为“药王”
政府开办医科学校;《唐本草》 世界最早的药典;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医药巨著
A.医学成就十分辉煌 B.专注于药物药理的研究
C.疫病防治成效显著 D.医药研发均为朝廷组织
6.19世纪70年代,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左宝贵
7.1923年 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提出的口号是
A.“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C.“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8.在新中国历史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计划的重要部分。“一五”计划期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12.8%、25.4%,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下列对“一五”计划理解正确的是
A.1951年开始实施,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注重轻工业平稳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严重不合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D.“一五计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很多都承载着时代的信息。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A.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10.从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到2022年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人建成属于自己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行 B.代代科技人员刻苦努力和不断探索
C 实现“飞天梦”是中国人的千年夙愿 D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与正确决策部署
11.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下列文明中,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是
A B C D
12.观察下面的“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其中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麦哲伦及船队 B.②——哥伦布 C.③——达·伽马 D.④——迪亚士
1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依附于于大学和研究所以及企业的实验室成为技术革新的主要孵化器。表明这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孵化器,人们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迅速促进工业蓬勃发展。表明这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机械制造与工厂制度紧密结合 B.各种新兴能源不断得到发掘
C.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各个传统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14 右图所示漫面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下列表述与漫画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A.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B.英国对付德国组建了三国同盟
C.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全球狂潮
D.工业革命后德国综合国力上升
15.历史评价是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的认识。下列表述中属历史评价的是
A.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
B.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C.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宣布实施新政
D.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作答。。
16.(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都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以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社会富强、人民幸福为主要内涵的中国梦,实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和当代概括,这是因为中国梦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包括精神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的过程,就是不断延续和创造性转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实现中国梦也特别需要从中华悠久文明中汲取养分、获取力量。实现中国梦,不仅是当代中国人需要坚守的共同理想信念,而且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维系。
——摘编自柳建辉(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不断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史》2014年《学习论坛》12期
(1)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x”;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
(3分)
A.2000 多年前的诸子百家只探讨天文地理、人与自然关系。 ( )
B.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和当代概括。 ( )
C.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2)依据材料,归纳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14分)
17.(10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683年 清军进攻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 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1689年 中俄双方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地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ⅹ”。(2分)
A.西汉统治疆域比秦朝宽广,西域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 )
B.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 )
(2)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归纳二项清王朝为此采取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的二例史实,说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5分)
18.(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战时间 1916年2月21日—12月19日
交战双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双方指挥官 埃里希·冯·法金汉、菲利普·贝当
参战兵力 法国:75个师.约1140000人、德国:50个师.约1250000人
伤亡情况 法国:400000—542000人,其中156000人阵亡。 德国:355000—434000人,其中143000人阵亡。
——摘编自李子文《本世纪的著名战役及其指挥者》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国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中央社重庆十日急电)狂欢占有了重庆,自然也占有了每一个同盟国的每一个城市。当这次大战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早发动侵略的一个敌人——日本,宣布接受促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宣言消息,传到抵抗侵略最早的中国陪都重庆时,艰苦作战了八年(注:应为十四年)之久的中国人民,自具有无比的欢欣。……市民知道了他们期待已久的一件事,直接的反应是狂欢的踊跃拍手,从每一个人的表情上,可以想见他们的脑海里立刻忘却了一切,全身细胞在跳动。
——摘自《中央日报》(1945年8月11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重要战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战役的影响及战争性质。(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根述该宣言签署的背景及意义。(3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的牺牲与贡献。(5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19.(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 “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请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6分。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B 2.A 3.B 4.A 5.A 6.B 7.C 8.B 9.D 10.D 11.B 12.C 13.C 14.A 1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6分,共35分。
16.(7分)
(1)A.(ⅹ)B.(√)C.(○)(3分)
(2)关系: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和当代概括;中国梦需要从中华悠久文明中汲取养分、获取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不断延续和创造性转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4 分)
17.(10分)
(1)A.(√)B.(ⅹ)(2分)
(2)示例: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分。)
措施归纳:统一全国、册封宗教领袖、武力平叛、抵御外敌入侵、签订边界条约、在边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制定边疆地区管理规章等。(2分。答出2项即可。)
(3)特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同舟共济。(1分)
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4 分)
18.(12分)
(1)凡尔登战役。(1分)法军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这场战役异常惨烈,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1分)这是一场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分)
(2)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分)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2分)
(3)特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抗战十四年之久,最终取得胜利。(2分)
牺牲和贡献:抗战时期,重庆遭受日军持续6年又10个月的大轰炸,给重庆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1分)重庆人民不畏强暴,同仇敌忾,坚持抗战,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努力生产抗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答出2项即可。)
(4)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正义战争必定取得最后胜利:团结合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等。(1分。答出1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可同等得分。)
19.(6分)》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观点认识可以从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国际组织、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等方面论述。(6分)
示例1:
观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分)
论述: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此后,世贸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国也通过联合国和WTO加强合作与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共赢贡献力量。(3分)》
结论: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以和平促发展是大势所趋。(1分)
示例2:
观点: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和平与发展。(2分)
论述:20 世纪 40 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肆虐时,美、苏、中等国家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此后,各国协同作战,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不断,再次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史为鉴,联合国、WTO及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借助这些国际组织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结论:维护和平、合作共赢应成为人类的共识。(1分)
示例 3:
观点:中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论述: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新冠肆虐这一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构建全球抗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国担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分)
结论:中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 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