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模拟考试练习化学试卷(答案)
2025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2024 年 5 月 3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下列探月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火起航 B. 箭器分离 C. 拍摄影像 D. 采集月壤
2.2024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全球战塑”,旨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减轻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提倡塑料制品的就地焚烧,减小环境压力
B. 塑料制品属于无机材料,不可回收
C. 加快研发可降解塑料,解决由聚乙烯等塑料制品造成的 “白色污染”
D. “白色污染” 指的是白色塑料污染
3.化学实验必须树立规范意识、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时,将其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的小烧杯中
B. 进行蒸发操作时,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
C.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要倒入指定容器中
D. 皮肤上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4.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衣:色泽鲜艳的衣服需要经过处理和印染
B. 食: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大量摄入油脂和蛋白质
C. 住:建筑使用的钢筋是铁的一种合金,硬度大、可塑性好
D. 行:节能减排,短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5.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②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
C.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6.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是学习化学的目标要求。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 分类观念:氧化镁、二氧化硫、氯酸钾都属于氧化物
B. 守恒思想:2g氢气和 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 10g 水
C. 证据推理: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 宏微结合: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7.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8.同学们对火柴并不陌生,可是在使用时经常遇到点不着火柴的尴尬事。火柴盒的擦火皮上含微量红磷,火柴头含有少量氯酸钾和硫,用相同的力采用甲、乙两种方式点燃火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方式用力相同,都能顺利点燃火柴
B. 乙用力方式产生的摩擦力更大,易点燃火柴
C. 火柴能燃烧是因为摩擦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
D. 竖直向上的 a 火柴比 b 火柴燃烧更旺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0.借助便携式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如图 1 所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根据实验和结果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 A 中,曲线缓慢下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对比实验 A 和 B,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对比实验 A 和 C,说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其分子更易向下运动
D. 对比三个实验,说明改变温度比改变瓶口方向更有利于分子向外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11. 小丁同学发现 H 和 CO 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一般通过反应 Ⅰ 来制取甲醇(CH 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反应 Ⅰ 中,参加反应的 H 和 CO 的分子个数比为 3 : 1
B. 反应 Ⅱ 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
C. 小丁同学想要提高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 Ⅱ 的发生
D. 利用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
12.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点表示,t ℃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5g 甲物质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肯定相等
D. t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
14.将质量为 m 的镁铝混合粉末加入到 Cu (NO ) 和 AgNO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 Cu、Ag,可能有 Mg、Al
B.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阳离子至少有三种
C. 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一定大于 m
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一定会发生反应 Mg + 2HCl == MgCl + H ↑
15.现有 40.6g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 15.4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15.4g
B. 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0g
C. 固体剩余物为混合物
D. 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18g
非选择题部分(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 (10 分)
(1)按要求从氢氧化镁、硝酸锌、氢气、碳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一种易分解的酸: 。
③一种难溶性的碱: 。④一种可溶性的盐: 。
(2)2023 年是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实施 20 周年。中国空间站今年开启常态化运营,实现了货运飞船天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的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返回任务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大航天时代正在到来。
①太空站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氧气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水的电解,每天通电分解 3kg 水,就可以得到______kg(结果保留到 0.1kg)O ,基本可以满足三位航天员一天的需氧量。航天员呼吸产生的 CO 与电解水后的产物 H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化学式为 CH ),水可以循环利用,甲烷被排出。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②2023 年 7 月 12 日,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首款成功入轨的使用液氧甲烷推进剂的火箭。氧气变为液氧的过程中,分子间隔______(填 “增大”“减小” 或 “不变”)。甲烷气体属于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
③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航天员完成了生菜播种、培育、收割的全过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中秋节当天还吃上了太空种植的新鲜蔬菜。“天宫种菜梦” 已经实现。目前,科研人员正基于 “神十四” 任务的试验结果,抓紧研制功能更加强大的太空植物栽培装备,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更多的鲜食蔬菜水果。其中生菜能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 维生素 B. 油脂 C. 淀粉 D. 蛋白质
17.(12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 说五味
①酸:厨房中可用白醋除掉水垢,是因为白醋中含有大量的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甜:奶油蛋糕,香甜可口。焙制蛋糕用到的发酵剂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在医疗上,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苦:鱼胆胆汁中含有具有苦味且难溶于水的胆汁酸,在沾有胆汁的鱼肉上涂抹白酒可去除苦味,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填 “溶质” 或 “溶剂”)的种类有关。
④辣: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导致______。
⑤咸:盐是生活中的调味品,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它是由______(填 “分子”“原子” 或 “离子”)构成的。农业上常用 15% 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 15k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的氯化钠溶液,欲稀释为 1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
(2)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下列物品:
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干燥剂的吸水原理: ,该反应(填 “放热” 或 “吸热”)。
②铁粉脱氧剂的保鲜原理与铁生锈相同。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③酒精保鲜卡以淀粉、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酒精制成。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8.(12 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且不含 HCl 气体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 B 中制备 CO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要检验装置 B 中制取的 CO 气体中是否混有 HCl 气体,可将气体通入______(填序号)。
A. 紫色石蕊试液 B. NaOH 溶液 C. 浓硫酸 D. AgNO 溶液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高锰酸钾粉末中含有少量水分),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中只含 C、H、O 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 “A→C →F→C →E→碱石灰干燥管” 的顺序连接(其中 C 、C 均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装置 A 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 F 的玻璃管中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装置 C 的质量增加 3.6g,装置 E 的质量增加 8.8g,则在该塑料试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若没有连接装置 C ,则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填 “偏小”“不受影响” 或 “偏大”)。
(3)以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测定 ag 某不纯氧化铁样品中 Fe O 的质量(杂质为铁粉),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按 “B→C →F→C ” 的顺序连接(C 、C 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 C 的作用为______。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______,以免发生危险。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 F 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来计算该样品中 Fe O 的质量。反应前将 ag 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 F 的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 F 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 bg,则此 ag氧化铁样品中 Fe O 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若通过 C 增加的质量来计算该样品中 Fe O 的质量,未连接装置 C ,则测得 Fe O 的质量______(填 “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或 “无法判断”)。
19.(13 分)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中的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想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瓶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小明分别取少量两种待测溶液于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 A 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则 A 试管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
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稀盐酸 B. Fe O 粉末 C. MgCl 溶液 D. NaOH 溶液
(2)实验室有两瓶固体混合物,已知固体混合物 A 是由 NaCl、NaNO 、BaCO 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B 是由 (NH ) SO 、CuO、CuSO 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 C 和气体 G 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______(填 “C” 或 “G”),沉淀 F 的化学式为______,沉淀 I 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写出步骤 Ⅱ 中生成气体 G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混合物 A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④无色溶液 H 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⑤固体混合物 B 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______。
20.(13 分)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______(填 “可再生资源” 或 “不可再生资源”)。海洋中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一种新型矿产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 “未来能源”。请写出天然气中的 C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海水淡化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膜分离法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B. 膜分离法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 膜分离法的原理是依据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D. 图中右侧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
(3)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的纯碱,就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纯碱样品中 Na CO 的质量,向烧杯中加入 12g 纯碱样品,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 BaCl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 溶液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加入 BaCl 溶液时,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______。
②当滴入 160g BaCl 溶液时(即图中 A 点),烧杯中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当滴入 208g BaCl 溶液时(即图中 B 点),恰好完全反应,求该纯碱样品中 Na CO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0.1%)
答案
1.A 2.C 3.A 4.B 5.C 6.D 7.D 8.B 9.C 10.D
11.ACD 12.ABD 13.AB 14.ABC 15.BC
16.(1)①H2 ②H2CO3 ③ Mg ( OH )2 ④ Zn (NO3)2
(2)①2.7 CO2+4H2=H2O+CH4
②减小 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 ③ A
17.(1)① H+ ②NaHCO3+ HCl = NaCl +H2O+CO2↑ ③溶剂 ④坏血病 ⑤离子 10 kg
(2)① CaO +H2O= Ca ( OH )2 放热 ②水、氧气
18.(1)① BDCG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③ D
(2)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1:2 偏小
(3)①干燥氢气,使定量计算更加准确 ②纯度 ③10( a - b )/3 偏大
19.(1)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② C
(2)① C Cu ( OH )2 BaSO4
②(NH3)2SO4+2NaOH==Na2SO4+2NH3↑+2H2O③NaNO3、BaCO3
④ Na+、 H+
⑤ CuO 若 CuO 存在,在步骤 II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不参加反应,仍为黑色固体,与题意不符,故 CuO 一定不存在
20.(1)不可再生资源 CH4+2O2=2H2O+CO2
(2) C
(3)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 CI-、CO32-
③解:参加反应的BaCl2的质量为208gx10%=20.8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