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并说出其中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2.了解生物富集现象及危害。3.举例说明生态金字塔。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关系,不断传递着________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向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
(2)类型
类型 起点 主要存在的生态系统
捕食食物链 ______生态系统
腐食食物链 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大多数______生态系统、浅水生态系统
2.食物网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由许多食物链__________形成的复杂的单向的____________称为食物网。
(2)形成的原因
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______植食动物的食物。
②一种植食动物既可能食______植物,也可能被______肉食动物所食。
(3)意义: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______。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最脆弱和对外力干扰最敏感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
3.营养级
判断正误
(1)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2)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二个营养级(  )
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占有第________个营养级。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若某种原因导致绿色植物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类的捕杀导致鹰大量减少,兔、蛇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的兔大量减少,短时间内鹰的数量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四个易误点
(1)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2)捕食食物链(网)中只含有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3)生产者是第一个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个营养级,依次类推,即消费者的营养级别=消费者级别+1。
(4)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B.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则蛇的种群数量也会明显下降
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捕食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将有所变化。短期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绿藻数量增加 B.白鲢数量减少
C.水蚤数量减少 D.数量都增加
二、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
1.生物富集
2.生态金字塔
判断正误
(1)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浓度也越高(  )
(2)DDT对植食动物的危害比对肉食动物的危害更严重(  )
(3)生物量金字塔一定呈正金字塔形(  )
任务二:生物富集现象和生态金字塔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A是农作物,假如A被农药污染,图中字母____代表的生物是最严重的受害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学家调查了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和生物量(调查数据中排除了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所得数据如表所示。P代表生产者,C1、C2、C3依次代表初级、次级和三级消费者。
(1)请根据资料1,分别建构两个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
资料1 夏季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个体数量统计表如下,单位为个·hm-2。
名称 某草地 温带森林
P 15 000 000 2 000
C1 2 000 000 1 500 000
C2 900 000 1 200 000
C3 10 20
(2)请根据资料2,分别建构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
资料2 夏季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统计表如下,单位为g·m-2。
名称 某湖泊 某海峡
P 96 4
C1 11 21
C2 4 —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数量金字塔会呈现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形。
(4)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要多。
3.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某种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  )
A.A B.H C.G D.F
4.(2024·嘉兴高二期末)如表为某有毒物质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富集情况,生物富集系数是指生物体内某有毒物质浓度与水体中该有毒物质浓度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 腹足纲动物 贻贝 牡蛎 鱼类
生物富集系数 2.84 0.54 1.71 1.52 26.95
A.该有毒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难以被排出
B.该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被降解
C.鱼类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与鱼类的营养级高有关
D.该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不会危害到人类
5.如图为一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金字塔能够代表食物链“草→虫→蜘蛛→蛙→蛇→猫头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关系
B.该金字塔的一部分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
C.一般来说,在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生物量金字塔呈现如图所示的正金字塔形
D.兔子和鹿均吃草,它们所处的塔层相同
答案精析
一、梳理教材新知
1.(1)取食和被取食 生产者 (2)生产者 海洋 死亡生物 现成有机物 陆地
2.(1)彼此交错 营养关系 (2)①多种 ②多种 多种
(3)相对稳定 越强 热带雨林 苔原生态系统
3.全部生物 一 二 三 少 5
判断正误
(1)× (2)√ (3)×
提示 (1)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不只存在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等。(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其中螳螂是第三个营养级。
探究核心知识
(1)4 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三、四、五
(3)其他生物的数量都会减少。
(4)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加 (5)不会 鹰有多种食物来源
落实思维方法
1.D [由题图可知,蛇在大麦(狗尾草)→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处于第四个营养级,在大麦(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五个营养级,A正确;题图食物网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捕食食物网简图,不含分解者,故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正确;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青蛙会摄食更多的蝗虫以维持数量相对稳定,因此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蛇的数量有明显变化,D错误。]
2.B [乌鱼以花鲢和白鲢为食,花鲢被大量捕捞后,乌鱼将会捕食更多的白鲢,故白鲢的数量减少。]
二、梳理教材新知
1.生物体内 环境中浓度 体表 根系 食物 营养级 积累 高于 重金属 DDT
2.生物量、个体数量或能量 由低至高 有机物质 干重 下宽上窄 下窄上宽 正金字塔形 倒金字塔形
判断正误
(1)√ (2)× (3)×
提示 (2)DDT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逐步升高,DDT对肉食动物的危害比对植食动物的危害更严重。(3)在湖泊和开阔海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形。
探究核心知识
1.E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这些物质逐级积累和浓缩,图中字母E代表的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为最严重的受害者
2.(1)
某草地:
温带森林:
(2)
某湖泊:
某海峡:
(3)生产者数量少而个体非常巨大 (4)个体小,世代周期短,又会不断被捕食,迅速转化为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
落实思维方法
3.B
4.D [该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如果人类食用这些水生动物,也会危害到人类,D错误。]
5.B [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采用生物量、个体数量或能量来表示。A选项中的食物链各个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表示为正金字塔形;B选项给出的食物链中,松毛虫的数量显然比油松多,所以个体数量呈倒金字塔形,不能用题目中给出的正金字塔形表示;D选项兔子和鹿均吃草,为植食性动物,即第二个营养级,在金字塔中所处的塔层相同。](共61张PPT)
第三章 生态系统
<<<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并说出其中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
2.了解生物富集现象及危害。
3.举例说明生态金字塔。
内容索引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时对点练
二、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
食物链和食物网

梳理 教材新知
1.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 关系,不断传递着 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向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
(2)类型
类型 起点 主要存在的生态系统
捕食食物链 ________ 生态系统
腐食食物链 或__________ 大多数 生态系统、浅水生态系统
取食和被取食
生产者
生产者
海洋
死亡生物
现成有机物
陆地
2.食物网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由许多食物链 形成的复杂的单向的_________称为食物网。
(2)形成的原因
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植食动物的食物。
②一种植食动物既可能食 植物,也可能被 肉食动物所食。
(3)意义: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 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 。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最脆弱和对外力干扰最敏感的生态系统是 。
彼此交错
营养关系
多种
多种
多种
相对稳定
越强
热带雨林
苔原生态系统
3.营养级
全部生物




5
(1)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
提示 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不只存在捕食关系,还存在竞争关系等。
(2)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二个营养级(  )

×
提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其中螳螂是第三个营养级。
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是___________

(2)鹰占有第 个营养级。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探究 核心知识
4
绿色植物→
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三、四、五
(3)若某种原因导致绿色植物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提示 其他生物的数量都会减少。
(4)若人类的捕杀导致鹰大量减少,兔、蛇的数
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若图中的兔大量减少,短时间内鹰的数量 (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原因是 。
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
量要增加
不会
鹰有多种食物来源
核心归纳
明确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四个易误点
(1)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2)捕食食物链(网)中只含有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3)生产者是第一个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个营养级,依次类推,即消费者的营养级别=消费者级别+1。
(4)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
 不同营养级
B.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则蛇的种群数量也会明显
 下降
落实 思维方法

由题图可知,蛇在大麦(狗尾草)
→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
处于第四个营养级,在大麦(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五个营养级,A正确;
题图食物网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捕食食物网简图,不含分解者,故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正确;
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青蛙会摄食更多的蝗虫以维持数量相对稳定,因此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蛇的数量有明显变化,D错误。
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捕食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将有所变化。短期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绿藻数量增加 B.白鲢数量减少
C.水蚤数量减少 D.数量都增加

乌鱼以花鲢和白鲢为食,花鲢被大量捕捞后,乌鱼将会捕食更多的白鲢,故白鲢的数量减少。
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

1.生物富集
梳理 教材新知
生物体内
环境中浓

体表
根系
食物
营养级
积累
高于
重金属
DDT
2.生态金字塔
生物量、
个体数量或能量
由低
至高
有机物质
干重
下宽上

下窄上宽
正金字塔形
倒金字塔形
(1)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浓度也越高(  )
(2)DDT对植食动物的危害比对肉食动物的危害更严重(  )

×
提示 DDT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逐步升高,DDT对肉食动物的危害比对植食动物的危害更严重。
(3)生物量金字塔一定呈正金字塔形(  )
×
提示 在湖泊和开阔海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形。
任务二:生物富集现象和生态金字塔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A是农作物,假如A被农药污染,图中字母 代表的生物是最严重的受害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核心知识
E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这些物质逐级积累和浓缩,图中字母E代表的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为最严重的受害者
2.生态学家调查了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和生物量(调查数据中排除了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所得数据如表所示。P代表生产者,C1、C2、C3依次代表初级、次级和三级消费者。
(1)请根据资料1,分别建构两个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
资料1 夏季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个体数量统计表如下,单位为个·hm-2。
名称 某草地 温带森林
P 15 000 000 2 000
C1 2 000 000 1 500 000
C2 900 000 1 200 000
C3 10 20
提示 某草地:
温带森林:
(2)请根据资料2,分别建构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
资料2 夏季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统计表如下,单位为g·m-2。
名称 某湖泊 某海峡
P 96 4
C1 11 21
C2 4 —
提示 某湖泊:
某海峡:
(3)在 的情况下,数量金字塔会呈现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形。
(4)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要多。
生产者数量少而个体非常巨大
个体小,世代周期短,又会不断被捕食,迅速转化为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
3.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某种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
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
A.A B.H
C.G D.F

落实 思维方法
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因此这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富集,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杀虫剂在该生物体内的浓度越高。由题图可知,H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杀虫剂在其体内的浓度最高,故选B。
4.(2024·嘉兴高二期末)如表为某有毒物质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富集情况,生物富集系数是指生物体内某有毒物质浓度与水体中该有毒物质浓度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 腹足纲动物 贻贝 牡蛎 鱼类
生物富集系数 2.84 0.54 1.71 1.52 26.95
A.该有毒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难以被排出
B.该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被降解
C.鱼类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与鱼类的营养级高有关
D.该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不会危害到人类

该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如果人类食用这些水生动物,也会危害到人类,D错误。
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 腹足纲动物 贻贝 牡蛎 鱼类
生物富集系数 2.84 0.54 1.71 1.52 26.95
5.如图为一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金字塔能够代表食物链“草→虫→蜘蛛→蛙→蛇
 →猫头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关系
B.该金字塔的一部分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
 →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
C.一般来说,在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生物量金字
 塔呈现如图所示的正金字塔形
D.兔子和鹿均吃草,它们所处的塔层相同

松多,所以个体数量呈倒金字塔形,不能用题目中给出的正金字塔形表示;
D选项兔子和鹿均吃草,为植食性动物,即第二个营养级,在金字塔中所处的塔层相同。
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采用生物量、个体数量或能量来表示。A选项中的食物链各个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表示为正金字塔形;
B选项给出的食物链中,松毛虫的数量显然比油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食物链和食物网
1.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水稻→害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C.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D.蘑菇→野兔→蛇→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
捕食食物链中箭头方向应该是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即应从生产者(浮游植物)开始,C错误;
腐食食物链的起点是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而蘑菇属于分解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D错误。
2.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营养级。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
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
C.植食动物都属于第二个营养级
D.肉食动物都属于第三个营养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同种生物处在不同食物链时,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
不同种的生物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B错误;
肉食动物分级别,不同级别的肉食动物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
3.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是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单向营养关系
B.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均可成为腐食食物链的起点
C.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D.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不一定越大,D错误。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营养级数可以是无限的
C.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通常是绿色植物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一种生物可捕食多种生物,也可被多种生物捕食,A错误;
通常情况下,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处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和能量就越少,所以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不可能很多,一般不超过5个,B错误;
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而生产者通常是绿色植物,C正确;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D错误。
5.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
B.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
 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
 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D.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图2是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a的食物中c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如果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增加,D错误。
题组二 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
6.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富集只能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发生
B.生物富集可使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沿食物链递增
C.在生物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可能是难降解的化合物
D.生物富集会使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环境中的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生物富集不只是通过食物链中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发生,还包括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的过程,A错误。
7.如图为两种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其中金字塔Ⅰ为水生生态系统,金字塔Ⅱ为陆地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字塔Ⅰ可能是生物量金字塔
B.金字塔Ⅱ可能是数量金字塔
C.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
 有机物质的鲜重或干重总量
D.金字塔Ⅰ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昆虫,金字塔Ⅱ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
 表浮游动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金字塔Ⅰ可能是生物量金字塔,如某一时
间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
物的生物量,A正确;
金字塔Ⅱ可能是数量金字塔,如树的个体数量少于树上昆虫的个体数量,B正确;
金字塔Ⅰ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海洋中的浮游动物,金字塔Ⅱ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昆虫,D错误。
8.下列与生物富集及生态金字塔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可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地富集
B.生物富集对位于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危害更严重
C.就数量金字塔而言,某些状况下可能呈现倒金字塔形
D.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9.(2024·绍兴高二期末)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三者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捕食,其中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二、三个营养级
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
题中所述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植物→蚜虫→
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瓢虫占据第三、四个营养级,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0.(2022·浙江6月选考,2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
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
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
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
11.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三叶草、蜗牛、鸫之间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数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叶草、蜗牛、鸫构成的食物链是捕
 食食物链
B.图中甲代表鸫,丙代表蜗牛
C.乙体内DDT浓度最低
D.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的数量将会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分析题图可知,乙为三叶草,丙为蜗牛,甲为鸫,B正确;
DDT难以降解,会随食物链逐级积累,生产者三叶草(乙)体内的DDT浓度最低,最高营养级鸫(甲)体内的DDT浓度最高,C正确;
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鸫)的数量将会上升,D错误。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如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代表字母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 千克体重汞含量
A 鲇鱼 小鱼 78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C 小球藻 - 3
D 小鱼 水蚤 10
E 水蚤 小球藻 5
A.鱼塘中A、B、C、D、E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河蚌与小鱼之间存
 在竞争关系
B.5种生物形成了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
C.如果大量的化肥被冲入池塘,会使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大量繁殖,
 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增多
D.5种生物中,鲇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河蚌与小鱼都以水蚤为食,存在竞争关系;C小球藻是生产者,A鲇鱼、B河蚌、D小鱼、E水蚤都是消费者,其中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鱼塘中A、B、C、D、E的总和不是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
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C小球藻→E水蚤→D小鱼→A鲇鱼、C小球藻→E水蚤→B河蚌、C小球藻→B河蚌,共3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B正确;
如果大量的化肥被冲入池塘,会使池塘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水体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减少,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在生态系统中,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重金属逐级积累和浓缩,在这5种生物中,鲇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鲇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多,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3.某水域被DDT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DDT浓度为0.000 5 ppm,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种群体内也均有不同浓度的DDT,经检测,其含量分别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检测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2.0 0.5 25.5 0.04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表中的____,即_______。
A
E
C
B
D
A
生产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检测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2.0 0.5 25.5 0.04
(3)若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了,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表中的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DT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根据__________,上述生物中受危害程度最大的是___。
C
次级消费者(或第三个营养级)
生物富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4.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
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5 19 17 1.06
1.23
1.10
10~2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3 18 16 1.00
1.11
1.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某同学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土壤是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垂直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镉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位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的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作业11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分值:100分)
第1~6题,每题5分;第7~12题,每题6分,共66分。
题组一 食物链和食物网
1.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水稻→害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C.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D.蘑菇→野兔→蛇→鹰
2.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营养级。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
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
C.植食动物都属于第二个营养级
D.肉食动物都属于第三个营养级
3.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是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单向营养关系
B.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均可成为腐食食物链的起点
C.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D.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越大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营养级数可以是无限的
C.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通常是绿色植物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5.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
B.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D.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减少
题组二 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
6.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富集只能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发生
B.生物富集可使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沿食物链递增
C.在生物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可能是难降解的化合物
D.生物富集会使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环境中的浓度
7.如图为两种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其中金字塔Ⅰ为水生生态系统,金字塔Ⅱ为陆地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字塔Ⅰ可能是生物量金字塔
B.金字塔Ⅱ可能是数量金字塔
C.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鲜重或干重总量
D.金字塔Ⅰ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昆虫,金字塔Ⅱ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浮游动物
8.下列与生物富集及生态金字塔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可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地富集
B.生物富集对位于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危害更严重
C.就数量金字塔而言,某些状况下可能呈现倒金字塔形
D.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9.(2024·绍兴高二期末)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三者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捕食,其中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二、三个营养级
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10.(2022·浙江6月选考,2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11.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三叶草、蜗牛、鸫之间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数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叶草、蜗牛、鸫构成的食物链是捕食食物链
B.图中甲代表鸫,丙代表蜗牛
C.乙体内DDT浓度最低
D.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的数量将会下降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如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代表字母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 千克体重汞含量
A 鲇鱼 小鱼 78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C 小球藻 - 3
D 小鱼 水蚤 10
E 水蚤 小球藻 5
A.鱼塘中A、B、C、D、E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河蚌与小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5种生物形成了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
C.如果大量的化肥被冲入池塘,会使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大量繁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增多
D.5种生物中,鲇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少
13.(22分)某水域被DDT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DDT浓度为0.000 5 ppm,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种群体内也均有不同浓度的DDT,经检测,其含量分别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2.0 0.5 25.5 0.04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表中的______,即______________。
(3)若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了,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表中的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
(4)DDT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根据____________,上述生物中受危害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14.(12分)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5 19 17 1.06 1.23 1.10
10~2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3 18 16 1.00 1.11 1.07
(1)某同学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B
2.C [同种生物处在不同食物链时,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不同种的生物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B错误;肉食动物分级别,不同级别的肉食动物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
3.D [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不一定越大,D错误。]
4.C
5.D [图2是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a的食物中c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如果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增加,D错误。]
6.A [生物富集不只是通过食物链中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发生,还包括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的过程,A错误。]
7.D
8.D [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9.C [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题中所述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瓢虫占据第三、四个营养级,C错误。]
10.D [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
11.D [分析题图可知,乙为三叶草,丙为蜗牛,甲为鸫,B正确;DDT难以降解,会随食物链逐级积累,生产者三叶草(乙)体内的DDT浓度最低,最高营养级鸫(甲)体内的DDT浓度最高,C正确;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鸫)的数量将会上升,D错误。]
12.B [河蚌与小鱼都以水蚤为食,存在竞争关系;C小球藻是生产者,A鲇鱼、B河蚌、D小鱼、E水蚤都是消费者,其中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鱼塘中A、B、C、D、E的总和不是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C小球藻→E水蚤→D小鱼→A鲇鱼、C小球藻→E水蚤→B河蚌、C小球藻→B河蚌,共3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B正确;如果大量的化肥被冲入池塘,会使池塘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水体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减少,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重金属逐级积累和浓缩,在这5种生物中,鲇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鲇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多,D错误。]
13.(1)A E C B D (2)A 生产者 (3)C 次级消费者(或第三个营养级) (4)生物富集 D
14.(1)该土壤是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2)垂直 (3)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镉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位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 (4)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的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