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黄广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黄广高中事业部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3月三校联考
生物试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大象和老鼠体型大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构成个体单个细胞的大小 B. 构成个体单个细胞的质量
C. 构成个体细胞的数量 D. 构成个体细胞的种类
2.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
A. 细胞坏死 B. 细胞自噬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3. 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 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4. 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B.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C.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D. 无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膜的凹陷
5. 水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既发生减数分裂,又进行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 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
D. 有丝分裂保证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6.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使用某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则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停止在分裂间期
B.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液可以使分生区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固定装片上找到一个分裂间期细胞后继续观察,能看到该细胞分裂全过程
D. 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其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7. 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细胞a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 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③表示细胞分化,白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D. 白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与造血干细胞相同
8.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 ∶褐 ∶黑=52 ∶3 ∶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9.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 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 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10. 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1 甲×乙 红色籽粒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是( )
A. 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 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 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 组2中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11. 下列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花的粗纤维和细纤维,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C.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一定是纯合子,发生性状分离的一定是杂合子
D.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未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12.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也有细胞周期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C.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精(卵)原细胞只可进行减数分裂
13. 豌豆(闭花授粉)和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在某些基因型下有雌株、雄株之分)均为二倍体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下列有关豌豆和玉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杂交操作角度看,玉米杂交实验比豌豆更容易进行
B. 豌豆和玉米均为两性植株,进行杂交实验都要去雄、套袋、授粉、再套袋
C. 从子代表型角度看,自然情况下玉米比豌豆有更大变异性
D. 两者都具生长周期短、相对性状易区分、子代多等优点
14.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
C. 测交结果不能反映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
D. 孟德尔认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演绎”的内容
15. 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7h,3h,1h,其中G1期、S期、G2期属于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发生在S期,M期为分裂期,第一次使用DNA合成抑制剂,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DNA合成抑制剂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还需第二次使用DNA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检测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则处于M期的细胞数量最多
B. 若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至少培养21h,细胞才能都被抑制在S期
C. 若检测某M期细胞中的核DNA含量,则其与G2期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同
D. 第二次使用DNA合成抑制剂的时间可以在洗去DNA合成抑制剂之后的7h~14h
16. 如图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①③④⑤
B. 属于有丝分裂的是③和⑤
C. ②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④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7. 图1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3为洋葱根尖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选取图3中[ ]_____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是: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
(2)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的物质准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消失于_______期。
(3)图1的①—④中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________(填序号),人的细胞④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已知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4)图1中的③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_______段,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这种细胞分裂的方式对生物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人体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BMI基因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l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______过程成为红细胞。对同一个体来说,造成红细胞与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细胞内多种酶活性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利用射线治疗“慢粒”时,也会导致细胞死亡,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________。
(4)阿霉素对治疗白血病有显著的疗效,为探究药物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甲组加入一定量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_______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并计算心肌细胞的存活率。若实验结果是_______,则说明使用阿霉素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19. 如图是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表示___________,F2表示____________,图中“×”表示_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
(2)图中F1进行自花传粉,可产生_________种配子,其类型有____________。
(3)F3的性状表现说明,纯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性状______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20.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①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②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1. 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黄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现有甲(黄色短尾)、乙(黄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种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说明了___________,其黄色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小鼠群体中与毛皮颜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毛皮颜色种类最多。
(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颜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选择丁个体与其杂交,选择丁的理由是___________。
黄广高中事业部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3月三校联考
生物试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③]分生 ②. 解离
(2) ①.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 后
(3) ①. ②③ ②. 92
(4) ①. DE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③. 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之后,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细胞的亲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分化 ②.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①. 减少 ②. 降低
(3)细胞坏死 (4) ①. 等量的培养液+(等量)心肌细胞+(等量)药物阿霉素 ②. 甲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乙组细胞存活率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亲本 ②. 子二代 ③. 杂交 ④. 自交
(2) ① 两 ②. A、a
(3) ①. 能 ②. 性状分离
【20题答案】
【答案】 ①. 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F1分别统计,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每对相对性状结果都符合测交的结果,说明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 ②. 缺刻叶和齿皮 ③. 甲和乙 ④. 1/4 ⑤. 果皮 ⑥. F2中齿皮∶网皮=48∶16=3∶1,说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②. 基因型B1B1的个体死亡 ③. B1B2、B1B3
(2) ①. 5##五 ②. B1B3和B2B3
(3) ①. 黄色短尾:黄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 ②. 丁是隐性纯合子B3B3dd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