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海南省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2024-2025(下)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学科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单选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 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气温和干旱影响种群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 利用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2、秦岭国家植物园蝴蝶共有5科76属134种,随着植被丰富度的增加,蝴蝶多样性指数上升。下列有关蝴蝶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蝴蝶种群在植物园群落中通常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B.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蝴蝶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会变化
C. 该地区某蝴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无关
D. 蝴蝶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
3、古诗文、谚语中常常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分解者
4、长白山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4个植被分布带,生存着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林里高矮不一的岳桦树能提高光能的利用,体现了垂直结构
B. 长白山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高山苔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比较低
D. 研究月见草的生态位主要研究它的栖息地、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5、 秧藕养鱼是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体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多菌灵是防止莲藕发生枯萎病、叶斑病等常用的农药,对鱼类和人毒性较低,但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某秧藕养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秧藕养鱼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池塘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B. d应该处于能量金字塔的顶层,i中包含植食性动物的遗体残骸和粪便中的能量
C. 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n)/b×100%
D. 多菌灵会在肉食性鱼类体内积累较多,而且也能扩散至其他生态系统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B. 食草动物均为初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均为次级消费者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都是自养生物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7、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有2条食物链
B. 碳在A和C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的
C. B分解A、D、E的遗体的同时,利用了其中全部的能量
D. E在图中食物链中最高是第三营养级
8、以下各种现象所对应的信息形式依次是( )
①田鼠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②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他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③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 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④地甫鸟雄鸟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以告知雌鸟。
A.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C.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D.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9、如图为两种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表示狼和羊的关系,其中a代表羊
B. ②可表示牛和羊的关系,二者的竞争力相当
C. 图中所示的两种种间关系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群落中
D.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除了图中的两种外,还有寄生等
10、科学家在盐碱区域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冲淋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模式能改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该种养模式无需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就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 “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D. 该模式不但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的碳储量
11、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变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将保持不变,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零
D.增加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灾后的森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进行次生演替
B.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 随着退耕还林时间的延长,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D. 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13、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别常绿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新种群的引入可能会改变目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
D.某池塘中各个种群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4、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定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学指标,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B.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C. 科技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等会增大生态足迹
D. 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15、 对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要禁止开发,减少人类干扰
C. 森林和沼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能保持清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如图甲是反映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_____(填序号),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为________防治。
(2)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_______。
(4)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28只,其中有标记的有害动物16只。标记物不影响有害动物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其生活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有害动物在重捕前有7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出生,使得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有害动物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____只/公顷。
17、“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的过程,图中演替过程属于 演替。
(2“退耕还林”之后该林地多了很多动物,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取决于 。
调查发现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图示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的时间将 (填“≥”或“≤”)19年。
“退耕还林”是一种效果非常良好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在自然环境不改变的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却很难演替为森林,起决定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
1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鹰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蛇与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若鹰的捕食对象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植物同化_________kJ的能量。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4)下表所示为该草原生态系统某年中流经鹰种群的能量分配情况:
项目 摄入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能量(×103kJ) 32 13 8
①这一年中鹰种群的同化量为_________。
②某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从2010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填“ 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19、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的同化量。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2)图甲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
(3)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
20、第一部分: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厂向河流排污,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是____________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限的。
(2)该果园经济效益良好,还具有保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价值。
第二部分:神农架林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湿润宜人的气候,为众多野生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栖息繁衍的条件。每年夏季还吸引大量游客来此避暑纳凉、休闲观光,还可以品尝到鲜美的野生蘑菇,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野生蘑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
为了对珍稀物种进行有效保护,1986年神农架林区被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
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2024-2025(下)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学科试题(答案)
单选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B 2、B 3、B 4、C 5、D 6、A 7、C 8、B 9、A 10、D 11、D 12、C 13、C 14、 C 15、C
非选择题(共55分)
(1) ⑤ ② 生物(2) 样方法(3) 50×(1.35)20 (4)56
(1) 次生 (2)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3) 群落 ≥ (4)水
(1) 三、四 捕食和竞争 (2)550 (3)取样器取样 (4) 2.1×104KJ 抵抗力
(1) 草 大于 (2)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 负反馈
(1) 抵抗力 自我调节能力 (2)直接和间接 (3) 分解者(4) 就地保护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