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答案)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T2~T4期间鲤鱼种群密度逐渐变小
C.T3时鲤鱼种群数量单位时间增加量等于T1时
D.增加鲤鱼鱼苗投放量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2.某地采用0.2%氟乙酰胺喷雾灭鼠,当年灭鼠效果良好。灭鼠后,鼠种群恢复过程中,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几年后,鼠种群数量增加至灭鼠前的三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
B.鼠害防治过程中,应控制鼠的种群密度小于K/2
C.灭鼠后,鼠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药物导致鼠产生了抗药性
D.合理引入天敌防治鼠害能够避免污染环境,且效果稳定
3.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的成分B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为生产者
C.图2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一定减少
4.某地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河岸不同的生境,有针对性地种植不同的植被,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该生态修复工程改善了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生态系统中完成了碳循环等物质循环过程
B.该河流生态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循环、协调的原理
C.该模式增加了生物种类与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D.图示河岸中高大的乔木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5.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酵母菌分别接种到含等量相同培养液的试管a、b中,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通气培养一段时间并定期取样计数,2支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抽样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时,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计数
B.酵母菌的接种量直接影响试管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及环境容纳量
C.在t1时刻,与试管a相比,试管b中酵母菌的种内竞争可能更激烈
D.t2时刻后,两试管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均可能下降,且试管b先下降
6.下表所示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田鼠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后不可以重新提供给生产者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109J/·(hm2·a)
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10J/(hm2·a)
7.玉米间作和单作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时玉米各株间距相同)如下图。据此选择正确选项( )

(间作是一种种植方式,其核心是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A.间作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光照强度为a时,相同面积土地使用两种种植方法收获农产品量相同
C.遇阴雨天气,不论间作还是单作,b点均会左移
D.夜间,玉米叶肉细胞中卡尔文循环仍然可以正常运转
8.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生态学家研究了甲、乙两种藤壶在岩石上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如下: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甲、乙两种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
B.由①②可知,藤壶甲比藤壶乙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C.甲、乙两种藤壶间存在竞争,竞争可能使二者的CN变小
D.藤壶的生态位取决于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
9.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干扰强度下,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同一干扰强度下,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C.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值和y值的关系为负相关
D.a时间点一定是由于人为干预使该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10.桑基鱼塘是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传统养殖鱼塘相比,桑基鱼塘的能量利用率更高
B.“无废弃物农业”模式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1.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分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COD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牛肉膏来源于动物,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B.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为了扩大培养该菌
C.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目,以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
D.在上述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该过程中需要对涂布器灼烧灭菌一次
12.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使人们能够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从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污染,发酵罐和培养基均需要严格灭菌
B.发酵条件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C.可以通过向发酵罐输入冷却水来调节发酵过程的温度
D.传统发酵技术的菌种来源于自然界筛选,发酵工程菌种只来源于诱变育种
13.如图为酵母菌纯培养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步骤的完成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B.②步骤中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后应立即将试管直接塞上棉塞
C.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4次,而且1区和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
D.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14.某兴趣小组为从土壤中筛选出某类细菌制备相应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质量/g 1.4 2.1 0.2 10.0 1.0 15.0
A.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B.从功能角度分析,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该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D.该培养基灭菌后还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二、非选择题
15.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水,并持续排放数周,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如:氚、碳-14、碘-129等)。如下图是沿海某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该系统不同生物成分,带△数值为放射性物质浓度相对值,不带△数值为能量数值,能量值单位为kJ/(cm2·a)回答下列问题:

(1)测算各营养级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干重总量,可构建生态系统的 金字塔。
(2)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 ,在同水域中共存。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该生态系统中由A传递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小数点后保留1位)。
(3)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影响范围可能涉及全球,原因是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 (至少答2点)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而能量随着营养级增加而呈现出逐级递减的特点,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
(4)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当放射性物质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造成某种海洋动物的雄性个体不育,这会直接影响该种群的 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16.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C表示 ,F的粪便能被微生物分解,则该种情况下,F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的同化量。
(2)图2中初级消费者为 ,相当于图1中的 。图2中种群丙在a、b、c、d四个点时,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3)某地区由于D数量短时间内的急剧增加,导致当地土壤旱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试从食物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措施或方案来控制D的数量,并解释原因: 。
(4)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图中①代表的能量主要通过 作用以 的形式散失;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3kJ/m2·a。
②试分析图中顶位肉食动物数量少的原因: 。
17.随着大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水体清澈、食物丰富的桑干河湿地成为候鸟迁徙的“乐园”。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在净化水质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对比了其去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 法进行接种。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 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为 培养基。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 (填“ZW2”或“ZW5”)菌株的去氮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 。
(3)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57、162、232、121和315。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原因是 。
18.蓝莓酸甜宜人、细腻多汁、气味清香,由蓝莓酿制的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和“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结合图形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蓝莓酒的微生物来自 ,因此过程①冲洗时不要过度冲洗,防止酵母菌被冲洗掉,利用该生物生产蓝莓酒的原理是 (用反应式表达)。
(2)在③发酵阶段,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 的环境而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3)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蓝莓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 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此时酒精为醋酸菌提供了 。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 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D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A D
15.(1)生物量
(2) 生态位 13.5
(3) 洋流、生物迁移、生物链(网)传递等 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会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4) 非密度制约因素 出生率
16.(1) E 分解者 一
(2) 乙 F a
(3)适量减少F的数量,减少D的食物或增加B的数量,增加D的捕食者
(4) 呼吸 热能 14.08% 131.93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在每个能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17.(1) 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菌落的特征
(2) 选择和鉴别 ZW5 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
(3) 1.43×108 少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18.(1) 附着在蓝莓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2)缺氧、呈酸性
(3) 糖源 碳源和能源
(4) 酸性 灰绿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