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分层培优练)(原卷版 解析版)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分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一个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D.与密码子对应,tRNA一共有三个碱基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反密码子存在于( )
A.DNA上 B.tRNA上 C.rRNA上 D.mRNA上
3.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其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该药物抑制的过程是( )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
5.研究发现,人体细胞中的tRNA、rRNA很稳定,而mRNA更新频率很高,一般在合成后的3-6分钟内就会被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mRNA的种类远多于tRNA、rRNA的种类
B.mRNA之所以存在时间短,是因为它的单链结构不稳定
C.翻译过程需要tRNA、rRNA、mRNA共同参与
D.推测细菌细胞中mRNA的平均更新速率比人体细胞的更快
6.某些生物的细胞内一条mRNA链上存在RNA聚合酶及多个核糖体,其中,与RNA聚合酶最接近的核糖体为前导核糖体,RNA聚合酶催化产物的速度与前导核糖体的翻译速度始终保持一致,这种同步完成转录和翻译的现象称为转录翻译偶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录翻译偶联现象普遍发生在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B.转录时,RNA聚合酶在模板DNA上的移动方向是3'端→5'端
C.核糖体会首先结合在mRNA链的3'端,随后启动翻译过程
D.最接近RNA聚合酶的前导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最长
7.抗生素P是一种对大肠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其对不分裂的大肠杆菌没有影响,但会使分裂的大肠杆菌吸水涨破,则抗生素P抑菌的机制最可能是( )
A.抑制大肠杆菌合成细胞壁 B.抑制核糖体发挥正常功能
C.阻碍大肠杆菌的DNA复制 D.降低RNA聚合酶的活性
8.下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核糖体甲和乙合成的蛋白质相同
B.相对于①,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C.不同种类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
D.分析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应查阅的密码子是UUA
二、非选择题
9.生物遗传信息指导和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多种性状。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过程,①~⑤为分子。据图回答:
(1)图中以物质①为模板合成物质②的过程所需要的酶是 。该过程主要在 中进行,形成的RNA (“需要”或“不需要)”加工成为图中的②。
(2)以物质②为模板合成物质⑤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 ,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 (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3)图中④上携带的氨基酸为 (已知有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CGA、谷氨酸GAA、丙氨酸GCU、亮氨酸CUU)。
(4)图中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填字母)。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大肠细菌 D.T2噬菌体
1.如图,细菌中一个正在转录的RNA在3’端可自发形成一种茎环结构,导致RNA聚合酶出现停顿并进一步终止转录。茎环结构的后面是一串连续的碱基U,容易与模板链分离,有利于转录产物的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B.转录终止的原因是遇到了茎环结构后面的终止密码子
C.图中转录结束后,mRNA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转录产物易与模板分离的原因可能是连续的碱基U与DNA模板链之间形成的氢键较少
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某个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和核糖体中的rRNA均由细胞核中DNA转录而来
B.mRNA的5'端添加 m7G序列可防止mRNA被过快降解
C.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该过程中tRNA读取了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
3.如图为某种单股RNA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序号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图中相关酶的合成应在RNA聚合酶合成之后
C.若+RNA中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尿嘧啶的数量分别为a、b,则完成一次①②共需要消耗m-a-b个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D.①②③④⑤所需的能量均由宿主细胞线粒体提供
4.细菌X是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致病菌,其基因产物可分解抗生素Y。人工合成的某多核苷酸碱基序列和细菌X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录所得的mRNA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现将该多核苷酸与抗生素Y同时使用,可杀死细菌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mRNA与多核苷酸结合后,形成局部的RNA双链结构
B.使用人工合成的多核苷酸后,导致细菌X无法分解抗生素Y
C.多核苷酸阻止了tRNA与细菌mRNA上的密码子相结合
D.多核苷酸与细菌mRNA结合后,抑制了抗性基因的翻译
5.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以催化两条链之间氢键的形成
B.转录时,RNA聚合酶使DNA双链由3′→5′解旋
C.翻译时,当核糖体遇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肽链合成停止
D.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指导合成
1.2024年10月7日,两位科学家因在微RNA(miRNA)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mRNA的翻译水平,其调控机制如图1。P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如图2,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6.6kb,根据相应的位点和特点将其划分a~g共7个区间,转录直接生成的m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circRNA (填“有”或“没有”)与P基因的mRNA相同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图2分析,①P基因转录的初始mRNA的长度;②P基因转录的成熟的mRNA的长度;③基因的长度,则三者长度的关系是 (用序号和“>”表示)。
(3)P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或发生碱基改变都可导致P蛋白无法合成,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对其解释: 。
(4)某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药物,该药物能 (填“增加”或“降低”)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从而减少细胞凋亡。请以培养幼龄小鼠体细胞为实验手段(该药物的用量、测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的方法,都不做具体要求),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该新型药物具有上述药效,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2 / 6
2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分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一个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D.与密码子对应,tRNA一共有三个碱基
【答案】D
【分析】1、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其可以在mRNA上移动,A正确;
B、tRNA具有专一性,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B正确;
C、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C正确;
D、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其中tRNA一端上有三个特殊的碱基,能与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为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D。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反密码子存在于( )
A.DNA上 B.tRNA上 C.rRNA上 D.mRNA上
【答案】B
【分析】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详解】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存在tRNA,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3.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其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逆转录。
【详解】图示过程中②表示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过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该药物抑制的过程是( )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
【答案】C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详解】基因表达中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故抑制的过程是翻译,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研究发现,人体细胞中的tRNA、rRNA很稳定,而mRNA更新频率很高,一般在合成后的3-6分钟内就会被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mRNA的种类远多于tRNA、rRNA的种类
B.mRNA之所以存在时间短,是因为它的单链结构不稳定
C.翻译过程需要tRNA、rRNA、mRNA共同参与
D.推测细菌细胞中mRNA的平均更新速率比人体细胞的更快
【答案】D
【分析】信使RNA(m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转运RNA(t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RNA病毒的RNA是其遗传物质;有些RNA具有催化作用。RNA彻底降解可以得到核糖、磷酸、A、U、G、C 4种含氮碱基。
【详解】A、由于信使RNA(m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是基因转录的产物,人体内的基因种类很多,因此人体内的mRNA的种类远多于tRNA、rRNA的种类,A正确;
B、mRNA之所以存在时间短,是因为它的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水解等,B正确;
C、发生在核糖体,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而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运载工具,因此翻译过程需要tRNA、rRNA、mRNA共同参与,C正确;
D、细菌细胞结构简单,新陈代谢等发生的较少,因此推测细菌细胞中mRNA的平均更新速率比人体细胞的更慢,D错误。
故选D。
6.某些生物的细胞内一条mRNA链上存在RNA聚合酶及多个核糖体,其中,与RNA聚合酶最接近的核糖体为前导核糖体,RNA聚合酶催化产物的速度与前导核糖体的翻译速度始终保持一致,这种同步完成转录和翻译的现象称为转录翻译偶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录翻译偶联现象普遍发生在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B.转录时,RNA聚合酶在模板DNA上的移动方向是3'端→5'端
C.核糖体会首先结合在mRNA链的3'端,随后启动翻译过程
D.最接近RNA聚合酶的前导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最长
【答案】B
【分析】转录是指RNA 聚合酶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转录翻译偶联现象出现,说明转录和翻译的场所相同,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原核生物、叶绿体、线粒体中基因表达过程中,A错误;
B、转录时,RNA聚合酶在模板DNA上的移动方向是3'→5',RNA形成的方向是5'→3',B正确;
C、核糖体会首先结合在mRNA的5'端,随后核糖体沿mRNA移动,启动翻译过程,C错误;
D、由于翻译的模板链是相同的,先后结合到mRNA上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一样长,D错误。
故选B。
7.抗生素P是一种对大肠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其对不分裂的大肠杆菌没有影响,但会使分裂的大肠杆菌吸水涨破,则抗生素P抑菌的机制最可能是( )
A.抑制大肠杆菌合成细胞壁
B.抑制核糖体发挥正常功能
C.阻碍大肠杆菌的DNA复制
D.降低RNA聚合酶的活性
【答案】A
【分析】 吸水涨破 是指细胞在吸水过程中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无法承受内部压力而破裂的现象,主要涉及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异和渗透压的变化。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抗生素P对不分裂的大肠杆菌没有影响,但会使分裂的大肠杆菌吸水涨破,则抗生素P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大肠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大肠杆菌不能形成细胞壁,从而使其吸水涨破,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下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核糖体甲和乙合成的蛋白质相同
B.相对于①,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C.不同种类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
D.分析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应查阅的密码子是UUA
【答案】D
【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据图分析,①表示mRNA,②表示tRNA。
【详解】A、翻译的模板是mRNA,以相同的模板翻译得到的多肽氨基酸顺序相同,故通常状况下,核糖体甲和乙合成的蛋白质相同,A正确;
B、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由图可知核糖体乙合成的肽链较长,故相对于①,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B正确;
C、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所以②tRNA种类不同时,其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C正确;
D、②表示tRNA,该物质上有反密码子,没有密码子,故分析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应查阅的密码子是与其反密码子相互补的AAU,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生物遗传信息指导和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多种性状。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过程,①~⑤为分子。据图回答:
(1)图中以物质①为模板合成物质②的过程所需要的酶是 。该过程主要在 中进行,形成的RNA (“需要”或“不需要)”加工成为图中的②。
(2)以物质②为模板合成物质⑤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 ,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 (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3)图中④上携带的氨基酸为 (已知有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CGA、谷氨酸GAA、丙氨酸GCU、亮氨酸CUU)。
(4)图中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填字母)。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大肠细菌 D.T2噬菌体
【答案】(1) RNA聚合酶 细胞核 需要
(2) 翻译 氨基酸 从左往右
(3)亮氨酸
(4)CD
【分析】分析题图,图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①表示DNA分子,②表示mRNA分子,③④表示tRNA分子,⑤表示多肽。
【详解】(1)图中以物质①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该过程为转录,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形成的RNA需要加工成为图中的②。
(2)以物质②mRNA为模板合成物质⑤多肽的过程称翻译,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氨基酸。由图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到右。
(3)由图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图中④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是GAA,则密码子是CUU,因此携带的氨基酸为亮氨酸。
(4)AB、图中所示过程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能发生图中所示过程的转录和翻译,AB不符合题意;
CD、大肠细菌为原核生物,T2噬菌体侵染的宿主为大肠杆菌,在该细胞内完成转录和翻译,但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发生图中所示过程的转录和翻译,CD符合题意。
故选CD。
1.如图,细菌中一个正在转录的RNA在3’端可自发形成一种茎环结构,导致RNA聚合酶出现停顿并进一步终止转录。茎环结构的后面是一串连续的碱基U,容易与模板链分离,有利于转录产物的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B.转录终止的原因是遇到了茎环结构后面的终止密码子
C.图中转录结束后,mRNA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转录产物易与模板分离的原因可能是连续的碱基U与DNA模板链之间形成的氢键较少
【答案】D
【分析】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RNA的3′端可自发形成一种茎环结构,说明mRNA左端为5′端,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即从左至右,A错误;
B、茎环结构的后面是一串连续的碱基U,连续的碱基U与DNA模板链连续的碱基A之间形成碱基对,A-U之间只有2个氢键,氢键较少,容易与模板链分离,且终止密码子为翻译终点,C错误;
C、细菌无核膜,没有核孔,mR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相比于G-C之间有3个氢键,A-U之间只有2个氢键,氢键较少,容易与模板链分离,D正确。
故选D。
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某个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和核糖体中的rRNA均由细胞核中DNA转录而来
B.mRNA的5'端添加 m7G序列可防止mRNA被过快降解
C.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该过程中tRNA读取了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
【答案】D
【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分子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详解】A、mRNA和核糖体中的rRNA均由细胞核中DNA指导合成,通过转录过程形成,A正确;
B、在转录结束后,前体mRNA的5'端需要添加一个m7G,酶无法识别,它能够保护mRNA不受核酸酶的降解,B正确;
C、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相互识别,保证了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即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正确;
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部分碱基序列信息,如tRNA不读取终止密码子以及终止密码子后面的碱基序列信息,D错误。
故选D。
3.如图为某种单股RNA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序号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图中相关酶的合成应在RNA聚合酶合成之后
C.若+RNA中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尿嘧啶的数量分别为a、b,则完成一次①②共需要消耗m-a-b个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D.①②③④⑤所需的能量均由宿主细胞线粒体提供
【答案】C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所以培养病毒要用活细胞);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DNA或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有两种分类①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结构较稳定;②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 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详解】A、由图可知,最后组装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故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由图可知,RNA聚合酶的合成需要相关酶的作用,故相关酶的合成应该在RNA聚合酶合成之前,B错误;
C、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需要先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RNA,再以这条-RNA为模板合成+RNA,+RNA与-RNA是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需要消耗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等于+RNA中鸟嘌呤的数目,以这条-RNA为模板合成+RNA需要消耗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等于-RNA中鸟嘌呤的数目,也就是+RNA中胞嘧啶的数目,因此整个过程中需要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为+RNA中鸟嘌呤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数目之和,即m-a-b,C正确;
D、能量应由宿主细胞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D错误。
故选C。
4.细菌X是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致病菌,其基因产物可分解抗生素Y。人工合成的某多核苷酸碱基序列和细菌X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录所得的mRNA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现将该多核苷酸与抗生素Y同时使用,可杀死细菌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mRNA与多核苷酸结合后,形成局部的RNA双链结构
B.使用人工合成的多核苷酸后,导致细菌X无法分解抗生素Y
C.多核苷酸阻止了tRNA与细菌mRNA上的密码子相结合
D.多核苷酸与细菌mRNA结合后,抑制了抗性基因的翻译
【答案】A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多核苷酸中含碱基T,属于单链DNA。当细菌mRNA与多核苷酸结合后,通过氢键形成局部的DNA—RNA杂合链结构,A错误;
B、使用人工合成的多核苷酸后与细菌的mRNA结合,抑制了抗性基因的翻译,抑制了其基因产物的产生,导致细菌X无法分解抗生素Y,B正确;
C、多核苷酸与细菌mRNA结合,阻止了tRNA与细菌mRNA上的密码子相结合,C正确;
D、多核苷酸与细菌的mRNA结合后,抑制了抗性基因的翻译,抑制了其基因产物的产生,D正确。
故选A。
5.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以催化两条链之间氢键的形成
B.转录时,RNA聚合酶使DNA双链由3′→5′解旋
C.翻译时,当核糖体遇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肽链合成停止
D.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指导合成
【答案】C
【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子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两条链上互补碱基间的氢键是DNA复制时自发形成的,A错误;
B、转录时,RNA聚合酶使DNA一条链沿3′→5′解旋,另一条链沿5′→3′解旋,B错误;
C、翻译时,当核糖体遇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蛋白质合成停止,C正确;
D、有些生物如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其表达过程中用到的蛋白质可能由RNA指导合成,D错误。
故选C。
1.2024年10月7日,两位科学家因在微RNA(miRNA)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mRNA的翻译水平,其调控机制如图1。P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如图2,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6.6kb,根据相应的位点和特点将其划分a~g共7个区间,转录直接生成的m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circRNA (填“有”或“没有”)与P基因的mRNA相同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图2分析,①P基因转录的初始mRNA的长度;②P基因转录的成熟的mRNA的长度;③基因的长度,则三者长度的关系是 (用序号和“>”表示)。
(3)P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或发生碱基改变都可导致P蛋白无法合成,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对其解释: 。
(4)某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药物,该药物能 (填“增加”或“降低”)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从而减少细胞凋亡。请以培养幼龄小鼠体细胞为实验手段(该药物的用量、测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的方法,都不做具体要求),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该新型药物具有上述药效,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答案】(1)有
(2)③>①>②
(3)P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或发生碱基改变可导致RNA聚合酶无法识别和结合启动子,使P基因转录沉默(无法转录),从而导致P蛋白无法合成
(4) 增加 实验思路:将幼龄小鼠体细胞随机均等分为A、B两组,A组添加一定量的新型药物,B组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miRNA能与mRNA结合,使其降解,降低mRNA的翻译水平。当miRNA与circRNA结合时,就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
【详解】(1)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根据图示,其部分序列可与miRNA结合,而miRNA与P基因mRNA部分结合,因此circRNA有与P基因的mRNA相同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图示,转录起点在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的前面,转录终点在终止密码子对应位点后面,结合题意“转录直接生成的m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因此可知P基因转录的初始mRNA的长度大于P基因转录的成熟的mRNA的长度,而P基因的长度大于①P基因转录的初始mRNA的长度和②P基因转录的成熟的mRNA的长度;因此三者长度的关系是③>①>②。
(3)P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或发生碱基改变可导致RNA聚合酶无法识别和结合启动子,使P基因转录沉默(无法转录),从而导致P蛋白无法合成。
(4)根据图示,circRNA 可靶向结合 miRNA,促进P基因mRNA翻译出P蛋白,抑制细胞凋亡,故可通过增加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实验目的是验证增加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的新型药物的药效,因此实验思路为将幼龄小鼠体细胞随机均等分为A、B两组,A组添加一定量的新型药物,B组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
2 / 1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