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巴中市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
1.(2024·巴中)“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我国桑蚕文化源远流长。与蚕相比,下列结构属于桑叶细胞中特有的是( )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动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与蚕相比,桑叶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2024·巴中)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A.适量灌溉 B.高效立体种植
C.增加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A、 适量灌溉,能够提供适宜的水分,有利于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不符合题意。
B、高效立体种植,能够充分利用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作物就减产,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2024·巴中)2024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关注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维护消费者权益。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切去水果腐烂部分后仍能食用
B.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以吃,吃了没病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无害
D.听花酒可以抗癌、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不可信
【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水果腐烂部分,其内的细菌、真菌已大量繁殖,不能食用,A错误。
B、槽头肉是指猪头下端至猪脖子的-块肉,里面有大量细菌、真菌,不能食用,B错误。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有害,C 错误。
D、保健品不能治病,只能预防疾病,保健品没有药品的疗效,保健品不可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如果水果是由于保存时间较长,部分果肉出现腐败、发臭等变质现象,那么即使削掉坏的部分,其中的细菌、霉菌也可能已经侵染了没坏的部分而肉眼无法识别。此时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以免水果中的细菌、霉菌进入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槽头肉是劣质肉类,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建议食用这样的食品。
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包括过敏、消化系统问题、内分泌系统失调等。长期食用还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听花酒虽然是一款品质卓越的养生酒产品,但其宣传的养生功效却存在诸多疑点。这些功能往往与人体复杂的机制相关,单纯依靠饮用一种酒类产品来实现调节和改善是不现实的。
4.(2024·巴中)在我国民间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说法,指在灾害之后往往会有大面积的传染病发生。下面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可保护易感人群
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的表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A正确;
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B正确;
C、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正确;
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的表现,减少过敏反应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非特异性免疫是一生下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主要通过接种疫苗获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过敏是指人体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变应原(俗称过敏原),减少过敏应该远离过敏原。
5.(2024·巴中)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
A.口腔→食道→咽→大肠→胃→小肠→肛门
B.口腔→咽→小肠→胃→食道→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 小强吃进去的枇杷核进入的是人体消化道,所以,枇杷核会随着食物在消化道中“旅行”,经过的场所是口腔→咽一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肝脏、胰腺、唾液腺位于消化道以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6.(2024·巴中)下表是李某身体不适后去医院做的血常规化验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28岁 科别:内科 标本种类:全血 检验目的:血常规 血型:B型 送检医生:张X
No.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1 12 13 19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GB) 血小板计数(PLT) 28.92 3.35 95.0 240 ↑
↓ ↓ 3.59.5 4.0-4.5 110-140 125-350
A.他可能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
B.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他若身体受伤,少量出血时能正常凝血、止血
D.他需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答案】B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白细胞28.92,高于正常值,表明此人有炎症存在,不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符合题意;
C、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240,在正常值内;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所以此人一旦出血则血小板会止血,不符合题意;
D、此人的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有贫血的倾向,因此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7.(2024·巴中)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些生活方式中:①不抽烟②适量运动③经常检查身体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⑤多吃高脂肪食物,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①不抽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②适量运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能增强心脏功能。
③经常检查身体,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容易使人体重增加,甚至导致肥胖,能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⑤多吃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总之,以上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A。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8.(2024·巴中)“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喝啤酒撸烤串成为一种“新时尚”。但若经常喝啤酒撸烤串易导致尿酸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
B.尿酸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C.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会引起尿量改变
D.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尿酸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不符合题意;
B、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影响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因此,会引起尿量改变,不符合题意;
D、尿酸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尿酸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 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9.(2024·巴中)根据右图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体,则1、2、3分别表示蛋白质、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则1、2、3分别表示柱头、花丝、子房
C.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分别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花的结构;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可见,DNA包含基因,基因和DNA不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可见,若M表示雌蕊,则1、2、3可分别表示柱头、花柱、子房,不符合题意;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可见,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可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符合题意;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可分别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但是海洋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 M包含1、2、3,而且1、2、3是并列关系。
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10.(2024·巴中)《中国诗词大会》带我们重温优美的古诗词,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情景与蕴含的生物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昆虫的繁殖现象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水泛绿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藻类;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A.此句出自袁枚的《苔》,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虽然小,但也有开花的意愿。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会开花、结果,A错误。
B.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昆虫--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B正确。
C.此句出自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描述了春天西湖水变绿的景象。春天温度升高,光照充足,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C正确。
D.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
【分析】(1)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2)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3)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11.(2024·巴中)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几点可支持这一观点的有(①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③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⑤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经处理过的细菌生产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对人类有益。
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进行生物防治,无污染,成本低,效果好,对人类有益。
③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对人类有益。
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氨基酸,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对人类有益。
⑤利用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棉花减产,是对人类有害的。
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对人类是有益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2.(2024·巴中)科学家将萤火虫细胞内的发光基因转到细菌中,再让培养后的细菌感染烟草植株,通过这些方式将发光基因移植到烟草细胞里,这些烟草就成长为了一株株人造发光植物。该实例使用的技术属于( )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 D.生物防治
【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培育出的能发光的烟草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13.(2024·巴中)小明打球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与骨折后骨的修复有关的结构是( )
A.骨髓 B.骨密质 C.骨膜 D.软骨层
【答案】C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其中骨膜是紧密贴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所以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是骨膜内的成骨细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长骨的结构与功能:
14.(2024·巴中)某同学将家里常食用的油菜、萝卜、菠菜归为一类,把蕨菜、海带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根、茎、叶 B.有无种子
C.有无输导组织 D.有无果皮
【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油菜、萝卜、菠菜都具有根、茎、叶分化。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也具有根、茎、叶分化,不符合题意;
B、油菜、萝卜、菠菜都属于被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蕨菜属于蕨类植物,香菇属于真菌,海带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通过孢子繁殖,所以他分类的依据是有无种子,符合题意;
C、油菜、萝卜、菠菜、蕨菜都具有输导组织,不符合题意;
D、蕨菜、海带没有果实,更不会有果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15.(2024·巴中)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该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B.若想将图一视野中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C.若想将图一中的细胞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选择图二中的镜头①③组合
D.制作该装片时,为了维持洋葱细胞原有的形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不符合题意 ;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一中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③,因为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相反,符合题意;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裝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6.(2024·巴中)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保护区有“活的自然博物馆”之称
B.一个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A正确。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每种生物包括同种的很多生物个体,因此不能说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错误。
C.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2024·巴中)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下列有关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A.细菌产生耐药性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C.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适者生存
D.耐药性细菌对药物进行了选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耐药性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不符合题意;
B.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和不耐药的变异类型,并不是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不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细菌本身有的有抗药性,有的没有抗药性,使用抗生素时,没有抗药性的细菌被杀死,有抗药性的细菌活下来,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经过长期选择,使得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后适者生存的结果,符合题意;
D.细菌向耐药性增强的方向进化是由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决定的,并非是细菌对药物的选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8.(2024·巴中)如图是动物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发育时期的动物名称。下列说法你不能认同的是( )
A.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A→C
B.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B蛹期
C.若用此图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
D.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A→B→C,则为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A→C,A正确。
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二者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B蛹期,B正确。
C.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因此青蛙的受精卵不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C错误。
D.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因此,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A→B→C,则为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
(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9.(2024·巴中)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使用“公筷公勺”属于传染病防止措施的哪一种方法(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提高免疫力 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共同进餐时勺子、筷子容易沾染病菌、病毒带给易感人群,属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见,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0.(2024·巴中)小番茄又称樱桃番茄,它外表玲珑小巧,果皮有红色和黄色。小番茄果皮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将纯种红番茄(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到纯种黄番茄(基因型为aa)的柱头上,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颜色、果皮的基因和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红色 aa Aa B.黄色 aa Aa
C.红色 Aa Aa D.红黄相间 Aa Aa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将纯种红番茄(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到纯种黄番茄(基因型为aa)的柱头上,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属于亲代的性状和基因,因此,其果皮颜色是黄色、基因组成是aa。
胚的基因组成是Aa,如下图所示:
因此,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颜色、果皮的基因和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aa、A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1.(2024·巴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圈;森林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森林生态系统: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故答案为:生物圈;森林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2024·巴中)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作用;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中。
【答案】蒸腾;输导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有利于成活;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导管可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输导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23.(2024·巴中)人有时会情绪激动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大脑皮层兴奋,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量增加所致。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人体 的调节,也受到人体 的影响。
【答案】神经系统/神经;激素/体液/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素
【知识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 人有时会情绪激动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内分泌系统或激素的影响。
故答案为:神经;激素
【分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24.(2024·巴中)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完成此过程的“有机物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器”是细胞中的 。
【答案】二氧化碳;叶绿体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能量转换器。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叶绿体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5.(2024·巴中)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 (填结构名称);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 (填结构名称)。
【答案】视网膜;耳蜗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 这样就产生了听觉,由此说明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因此,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视网膜;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耳蜗。
故答案为:视网膜;耳蜗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形成过程: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大脑的听觉中枢。
26.(2024·巴中)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锆、钴等。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四川某高校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X只 0
B 0.015mg/mL 1mL 20只 10%
C 0.025mg/mL 1mL 20只 20%
D 0.035mg/mL 1mL 20只 30%
E 0.045mg/mL 1mL 20只 40%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上表所示。
(1)【实验分析】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你认为A组的小鼠数量X应该放 只。
(3)实验中设置A组的原因是 。
(4)【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镉含量越 ,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5)【进一步思考】
生活中的部分废充电电池、废纽扣电池(如废镍镉电池等)也含有镉。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根据实验启示,你认为这类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 (说出一点做法即可)。
【答案】(1)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2)20
(3)设置对照组(或起对照作用)
(4)高(或多)
(5)回收利用(或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等)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2)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灌胃液体的镉浓度,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A组的小鼠数量应与其他组相同,都为20只。
(3)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本实验中,A组的小鼠灌胃的是生理盐水,没有任何镉,起对照作用。
(4)根据本实验的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镉溶液浓度的提高,小鼠的死亡率也随之升高。这就说明镉对生物体的危害与镉的浓度有关,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就越大。
(5)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镉、铅、汞等,这些重金属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废电池,如回收利用或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7.(2024·巴中)一对单眼皮夫妇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询问家族遗传病史后,绘制了某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如图甲(图中5、6号为该对夫妇),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胎儿进行了该遗传病筛查,检测结果及参考标准如图乙。请回答:
(1)第一代4号患病,而其后代6号正常,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图乙检测结果可知胎儿 (选填“患”或“不患”)该遗传病,因此可推断该遗传病是由 (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5号的基因组成为 。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答案】(1)变异
(2)患;隐性;Bb
(3)3/8(37.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第一代4号患病,而其后代6号正常,这种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图乙可知,胎儿的检测结果是最上方出现黑线,和右图参考标准中的患病一致,因此胎儿患病。5号和6号正常,子代中出现患病,故导致患病的基因是存在于父母(5号和6号)体内而没有得到表现的基因,因此,导致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5号和6号正常,子代中出现患病,则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基因型为Bb。
(3)5号和6号的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性别遗传图为: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75%×50%=37.5%。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2024·巴中)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部分,a、b、c表示生物种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因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生物体 (填生理过程)、化石燃料的燃烧回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不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如果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二中 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图一中蛇与猫头鹰存在 的关系。
(3)图一食物网若需要补充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填“甲”、“乙”或“丙”)。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 。
【答案】(1)呼吸作用;b
(2)捕食和竞争
(3)甲;食虫鸟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吸进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生物体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回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图二中的食物链为:乙→c→a→b,重金等有毒物质不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如果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一中b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图一中猫头鹰以蛇为食,它们是捕食关系,蛇与猫头鹰都以鼠为食,它们是竞争关系。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二中甲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属于分解。图一食物网若需要补充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甲分解者。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食物链为:乙→c→a→b,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乙→食草昆虫→a食虫鸟→b猫头鹰,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食虫鸟。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四川省巴中市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
1.(2024·巴中)“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我国桑蚕文化源远流长。与蚕相比,下列结构属于桑叶细胞中特有的是( )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024·巴中)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的如下措施,哪些措施没有实际效果?( )
A.适量灌溉 B.高效立体种植
C.增加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3.(2024·巴中)2024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关注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维护消费者权益。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切去水果腐烂部分后仍能食用
B.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以吃,吃了没病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无害
D.听花酒可以抗癌、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不可信
4.(2024·巴中)在我国民间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说法,指在灾害之后往往会有大面积的传染病发生。下面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可保护易感人群
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的表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5.(2024·巴中)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
A.口腔→食道→咽→大肠→胃→小肠→肛门
B.口腔→咽→小肠→胃→食道→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2024·巴中)下表是李某身体不适后去医院做的血常规化验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28岁 科别:内科 标本种类:全血 检验目的:血常规 血型:B型 送检医生:张X
No.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1 12 13 19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GB) 血小板计数(PLT) 28.92 3.35 95.0 240 ↑
↓ ↓ 3.59.5 4.0-4.5 110-140 125-350
A.他可能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
B.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他若身体受伤,少量出血时能正常凝血、止血
D.他需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7.(2024·巴中)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些生活方式中:①不抽烟②适量运动③经常检查身体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⑤多吃高脂肪食物,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8.(2024·巴中)“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喝啤酒撸烤串成为一种“新时尚”。但若经常喝啤酒撸烤串易导致尿酸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
B.尿酸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C.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会引起尿量改变
D.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9.(2024·巴中)根据右图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体,则1、2、3分别表示蛋白质、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则1、2、3分别表示柱头、花丝、子房
C.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分别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10.(2024·巴中)《中国诗词大会》带我们重温优美的古诗词,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情景与蕴含的生物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昆虫的繁殖现象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水泛绿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11.(2024·巴中)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几点可支持这一观点的有(①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③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⑤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12.(2024·巴中)科学家将萤火虫细胞内的发光基因转到细菌中,再让培养后的细菌感染烟草植株,通过这些方式将发光基因移植到烟草细胞里,这些烟草就成长为了一株株人造发光植物。该实例使用的技术属于( )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 D.生物防治
13.(2024·巴中)小明打球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与骨折后骨的修复有关的结构是( )
A.骨髓 B.骨密质 C.骨膜 D.软骨层
14.(2024·巴中)某同学将家里常食用的油菜、萝卜、菠菜归为一类,把蕨菜、海带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根、茎、叶 B.有无种子
C.有无输导组织 D.有无果皮
15.(2024·巴中)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该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B.若想将图一视野中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C.若想将图一中的细胞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选择图二中的镜头①③组合
D.制作该装片时,为了维持洋葱细胞原有的形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16.(2024·巴中)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保护区有“活的自然博物馆”之称
B.一个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7.(2024·巴中)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下列有关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A.细菌产生耐药性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C.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适者生存
D.耐药性细菌对药物进行了选择
18.(2024·巴中)如图是动物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发育时期的动物名称。下列说法你不能认同的是( )
A.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A→C
B.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B蛹期
C.若用此图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
D.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A→B→C,则为完全变态发育
19.(2024·巴中)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使用“公筷公勺”属于传染病防止措施的哪一种方法(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提高免疫力 D.保护易感人群
20.(2024·巴中)小番茄又称樱桃番茄,它外表玲珑小巧,果皮有红色和黄色。小番茄果皮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将纯种红番茄(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到纯种黄番茄(基因型为aa)的柱头上,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颜色、果皮的基因和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红色 aa Aa B.黄色 aa Aa
C.红色 Aa Aa D.红黄相间 Aa Aa
21.(2024·巴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生态系统。
22.(2024·巴中)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作用;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中。
23.(2024·巴中)人有时会情绪激动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大脑皮层兴奋,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量增加所致。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人体 的调节,也受到人体 的影响。
24.(2024·巴中)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完成此过程的“有机物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器”是细胞中的 。
25.(2024·巴中)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 (填结构名称);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 (填结构名称)。
26.(2024·巴中)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锆、钴等。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四川某高校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X只 0
B 0.015mg/mL 1mL 20只 10%
C 0.025mg/mL 1mL 20只 20%
D 0.035mg/mL 1mL 20只 30%
E 0.045mg/mL 1mL 20只 40%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上表所示。
(1)【实验分析】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你认为A组的小鼠数量X应该放 只。
(3)实验中设置A组的原因是 。
(4)【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镉含量越 ,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5)【进一步思考】
生活中的部分废充电电池、废纽扣电池(如废镍镉电池等)也含有镉。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根据实验启示,你认为这类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 (说出一点做法即可)。
27.(2024·巴中)一对单眼皮夫妇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询问家族遗传病史后,绘制了某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如图甲(图中5、6号为该对夫妇),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胎儿进行了该遗传病筛查,检测结果及参考标准如图乙。请回答:
(1)第一代4号患病,而其后代6号正常,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图乙检测结果可知胎儿 (选填“患”或“不患”)该遗传病,因此可推断该遗传病是由 (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5号的基因组成为 。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28.(2024·巴中)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部分,a、b、c表示生物种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因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生物体 (填生理过程)、化石燃料的燃烧回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不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如果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二中 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图一中蛇与猫头鹰存在 的关系。
(3)图一食物网若需要补充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填“甲”、“乙”或“丙”)。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动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与蚕相比,桑叶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A、 适量灌溉,能够提供适宜的水分,有利于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不符合题意。
B、高效立体种植,能够充分利用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作物就减产,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水果腐烂部分,其内的细菌、真菌已大量繁殖,不能食用,A错误。
B、槽头肉是指猪头下端至猪脖子的-块肉,里面有大量细菌、真菌,不能食用,B错误。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有害,C 错误。
D、保健品不能治病,只能预防疾病,保健品没有药品的疗效,保健品不可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如果水果是由于保存时间较长,部分果肉出现腐败、发臭等变质现象,那么即使削掉坏的部分,其中的细菌、霉菌也可能已经侵染了没坏的部分而肉眼无法识别。此时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以免水果中的细菌、霉菌进入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槽头肉是劣质肉类,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建议食用这样的食品。
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包括过敏、消化系统问题、内分泌系统失调等。长期食用还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听花酒虽然是一款品质卓越的养生酒产品,但其宣传的养生功效却存在诸多疑点。这些功能往往与人体复杂的机制相关,单纯依靠饮用一种酒类产品来实现调节和改善是不现实的。
4.【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A正确;
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B正确;
C、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正确;
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的表现,减少过敏反应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非特异性免疫是一生下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主要通过接种疫苗获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过敏是指人体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变应原(俗称过敏原),减少过敏应该远离过敏原。
5.【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 小强吃进去的枇杷核进入的是人体消化道,所以,枇杷核会随着食物在消化道中“旅行”,经过的场所是口腔→咽一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肝脏、胰腺、唾液腺位于消化道以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6.【答案】B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白细胞28.92,高于正常值,表明此人有炎症存在,不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符合题意;
C、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240,在正常值内;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所以此人一旦出血则血小板会止血,不符合题意;
D、此人的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有贫血的倾向,因此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7.【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①不抽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②适量运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能增强心脏功能。
③经常检查身体,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容易使人体重增加,甚至导致肥胖,能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⑤多吃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总之,以上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A。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8.【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尿酸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不符合题意;
B、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影响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因此,会引起尿量改变,不符合题意;
D、尿酸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尿酸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 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9.【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花的结构;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可见,DNA包含基因,基因和DNA不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可见,若M表示雌蕊,则1、2、3可分别表示柱头、花柱、子房,不符合题意;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可见,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可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符合题意;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可分别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但是海洋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 M包含1、2、3,而且1、2、3是并列关系。
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藻类;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A.此句出自袁枚的《苔》,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虽然小,但也有开花的意愿。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会开花、结果,A错误。
B.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昆虫--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B正确。
C.此句出自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描述了春天西湖水变绿的景象。春天温度升高,光照充足,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C正确。
D.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
【分析】(1)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2)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3)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11.【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经处理过的细菌生产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对人类有益。
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进行生物防治,无污染,成本低,效果好,对人类有益。
③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对人类有益。
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氨基酸,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对人类有益。
⑤利用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棉花减产,是对人类有害的。
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对人类是有益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2.【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培育出的能发光的烟草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13.【答案】C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其中骨膜是紧密贴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所以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是骨膜内的成骨细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长骨的结构与功能:
14.【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油菜、萝卜、菠菜都具有根、茎、叶分化。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也具有根、茎、叶分化,不符合题意;
B、油菜、萝卜、菠菜都属于被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蕨菜属于蕨类植物,香菇属于真菌,海带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通过孢子繁殖,所以他分类的依据是有无种子,符合题意;
C、油菜、萝卜、菠菜、蕨菜都具有输导组织,不符合题意;
D、蕨菜、海带没有果实,更不会有果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15.【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不符合题意 ;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一中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③,因为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相反,符合题意;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裝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A正确。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每种生物包括同种的很多生物个体,因此不能说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错误。
C.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耐药性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不符合题意;
B.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和不耐药的变异类型,并不是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不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细菌本身有的有抗药性,有的没有抗药性,使用抗生素时,没有抗药性的细菌被杀死,有抗药性的细菌活下来,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经过长期选择,使得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后适者生存的结果,符合题意;
D.细菌向耐药性增强的方向进化是由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决定的,并非是细菌对药物的选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8.【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A→C,A正确。
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二者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B蛹期,B正确。
C.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因此青蛙的受精卵不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C错误。
D.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因此,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A→B→C,则为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
(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9.【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共同进餐时勺子、筷子容易沾染病菌、病毒带给易感人群,属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见,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0.【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将纯种红番茄(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到纯种黄番茄(基因型为aa)的柱头上,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属于亲代的性状和基因,因此,其果皮颜色是黄色、基因组成是aa。
胚的基因组成是Aa,如下图所示:
因此,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颜色、果皮的基因和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aa、A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1.【答案】生物圈;森林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森林生态系统: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较稳定,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被誉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最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故答案为:生物圈;森林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答案】蒸腾;输导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有利于成活;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导管可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输导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23.【答案】神经系统/神经;激素/体液/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素
【知识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 人有时会情绪激动往往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内分泌系统或激素的影响。
故答案为:神经;激素
【分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24.【答案】二氧化碳;叶绿体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能量转换器。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叶绿体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5.【答案】视网膜;耳蜗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 这样就产生了听觉,由此说明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因此,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视网膜;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耳蜗。
故答案为:视网膜;耳蜗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形成过程: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大脑的听觉中枢。
26.【答案】(1)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2)20
(3)设置对照组(或起对照作用)
(4)高(或多)
(5)回收利用(或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等)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2)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灌胃液体的镉浓度,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A组的小鼠数量应与其他组相同,都为20只。
(3)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本实验中,A组的小鼠灌胃的是生理盐水,没有任何镉,起对照作用。
(4)根据本实验的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镉溶液浓度的提高,小鼠的死亡率也随之升高。这就说明镉对生物体的危害与镉的浓度有关,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就越大。
(5)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镉、铅、汞等,这些重金属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废电池,如回收利用或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7.【答案】(1)变异
(2)患;隐性;Bb
(3)3/8(37.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第一代4号患病,而其后代6号正常,这种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图乙可知,胎儿的检测结果是最上方出现黑线,和右图参考标准中的患病一致,因此胎儿患病。5号和6号正常,子代中出现患病,故导致患病的基因是存在于父母(5号和6号)体内而没有得到表现的基因,因此,导致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5号和6号正常,子代中出现患病,则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基因型为Bb。
(3)5号和6号的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性别遗传图为: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75%×50%=37.5%。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答案】(1)呼吸作用;b
(2)捕食和竞争
(3)甲;食虫鸟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吸进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生物体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回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图二中的食物链为:乙→c→a→b,重金等有毒物质不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如果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一中b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图一中猫头鹰以蛇为食,它们是捕食关系,蛇与猫头鹰都以鼠为食,它们是竞争关系。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二中甲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属于分解。图一食物网若需要补充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甲分解者。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食物链为:乙→c→a→b,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乙→食草昆虫→a食虫鸟→b猫头鹰,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食虫鸟。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