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可能用到的元素原子量:H:1 C:12 N:14 0:16 Na:23 C1:35.5
一、选择题(共18题,每题3分,满分5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描述主要是物理变化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 成语“百炼成钢”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Fe(OH) 胶体 B. 碘酒 C. 84 消毒液 D. 苛性钠
3. 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4.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为6~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C. “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能吸引磁铁
D. “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的相互转化无新原子生成,是物理变化
5.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量相等的 与 ,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 的物质的量相等
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C.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与 溶液
D. 金属钠投入到 Cu溶液中,有红色物质生成
6.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 和水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中 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B. 氧化性:
C. 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该反应中 被氧化为
7.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澄清石灰水中:
B.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C. 在水溶液中加入 晶体后
D. 加入锌粒后能放出H 的溶液中: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醋酸处理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 向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 将氯气溶于水:
D. 向 溶液中通入
9. 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如图中a、b、c、d、e、f为含 Cl元素的物质。 (已知a和e的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溶液的酸性比 d强
B. b、c均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f和a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反应生成b
D. a的浓溶液与 e反应生成3mol b,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将饱和FeCl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即氢氧化铁胶体
②Na O与Na O 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③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过滤方法
④电离是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过程
⑤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2. 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
B. 氯水放置数天后 pH变大,漂白性增强
C. 久置氯水中无 HClO,液氯无酸性
D. 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均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13.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80mL10mol/L 浓盐酸与过量 加热反应,生成的 分子数为
B. 标准状况下,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C. 常温常压下, 3和 O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D. 1molFe与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14. 下列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部分反应中的 已略去)( )
选项 W x Y Z
A O C co CO
B CO NaOH Na CO 、 NaHCO
C O Na Na O Na O
D HCl Na CO CO NaHCO
A. A B. B C. C D. D
15.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核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现有CO、CO 、NO,三种气体, 它们都含有1mol0, 则三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1
B. 等质量的CO和N 原子数之比为1:1
C. 同温同压下; N 和CO 的密度之比为7:11
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
16. 某兴趣小组为制备氯气并验证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装置C中有色布条Ⅰ褪色Ⅱ不褪色
B. 将装置A中 换成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 装置B有除去HCl及作安全瓶的作用
D. F中的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气的尾气
17. 已知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18. 下列情境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经过“先减弱后增强”变化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
A. 向饱和硫化氢溶液中持续通入 能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B. 向硫酸铜溶液中持续加入氢氧化钡固体
C. 向 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 向醋酸溶液中持续通入氨气
二、填空题(共46分)
19. (12分)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现有下列物质: ①酒精、②NaHSO 溶液、⑧H SO 、④NH 、⑤固体、⑥铁、⑦小苏打、⑧淀粉溶液。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 (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②⑧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3)③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
(4)向 Ba(OH) 溶液中滴加溶液, 使恰好沉淀完全,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恰好沉淀完全后,若继续滴加 溶液,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
20. (10分) 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填空:
(1) 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 来灭火。
②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成分为盐酸),该反应的离子万程式为 。
(2)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氧化产物是 。
(3) 人体内铁元素是以 和的形式存在。 易被人体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Fe 转化成Fe ,有利于人体吸收,说明维生素C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其氧化性比 更强,制备反应为:
请用双线桥表明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 衣服上不小心沾到了蓝色墨水,可以先涂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可除去蓝墨水中的鞣酸亚铁,再用乙二酸的稀溶液擦洗,可以迅速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配平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 + = + +
21.(14分)为测定产品中 的质量分数(杂质为 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方案I:样品经加热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并计算 的质量分数。
(1)下列可用来直接加热样品的仪器是 (写仪器名称)。
方案Ⅱ: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 质量进行计算。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C中碱石灰增重。则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方案Ⅲ: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利用其质量差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连接好的实验装置如图: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 ;
②取一定量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③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止水夹,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称量干燥管A质量;
⑤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⑥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A质量。
(3)操作①为 。
(4)操作③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5)装置中有两支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图中A和B),若只保留干燥管A将会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22.(10分) 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L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某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同浓度的消毒液。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使用的图乙中所示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②欲配制此溶液,该同学需要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③若实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 .
A.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 称量所用的砝码生锈得到6c
3NaClO+2Fe(OH)+4NaOH=2Na,FeO,+3NaCl+5H,O
失去6e
分)
(⑤)偏小
2分)
没有干燥管B,外界空气中水蒸气和CO,气体被吸收,导致干燥管A质量增加的多,
就会推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多,碳酸钠质量少,导致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结果
偏小(2分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22.(10分)
(14.0
2分)
(2)①cde(2分对两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
胶头滴管(1分)玻璃棒
(1分)
②1492分)】
③AD(2分对一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供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