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复习题(含解析)2024-2025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检验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情况
A.A B.B C.C D.D
2.化学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无处不用化学。下列是第二实验中学的甄诚同学总结的四点化学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表面喷涂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
B.水沸腾与电解水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或烘焙蛋糕
D.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
3.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 H2 中混有的少量 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除去 NaCl 中混有少量 Na2SO4:加入过量的 Ba(NO3)2 溶液,过滤
C.除去 CaCl2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的 CaCO3 固体,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H+四种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B.浓盐酸易挥发,在瓶口形成白烟,故应密封保存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Au也能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
D.不需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KOH、Na2SO4、CuSO4、HCl四种溶液
5.如图进行下列实验(U型管内为植物油,初始液面相平,装置气密性良好,滴加的液体适量且等体积,试管中固体等质量且表面积相同)。则U型管内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药品①和③ 药品②和④ 最终现象
A 8%的稀盐酸和碳酸钠颗粒 8%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颗粒 左高右低
B 食盐水和铁丝 蒸馏水和铁丝 左低右高
C 5%的过氧化氢溶液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 左高右低
D 足量的稀盐酸和镁片 足量的稀盐酸和锌片 左低右高
A.A B.B C.C D.D
6.小红观察在不同物质中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并记录如下:
物质 白醋 蒸馏水 食盐溶液 肥皂水 纯碱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红色 蓝紫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3.2,则在苹果汁中紫甘蓝汁液最有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A.蓝紫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7.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较简便的方法( )
A.取样,向样品中加稀盐酸 B.取样,高温煅烧
C.取样,将样品溶于水,再加酚猷试液 D.取样,将样品溶于水,再通CO2
8.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法
A 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CuO(C)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
C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铁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适量稀硫酸可以除去铁锈
B.用适量稀NaOH溶液可以除去铁锈
C.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
D.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可防止其生锈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在0.5~1.5
C.波义耳受到紫罗兰花遇酸变色的启发,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D.用明矾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NO3、HCl、Na2SO4、BaCl2
B.NaNO3、KCl、CuSO4、Ba(OH)2
C.HCl、Ca(OH)2、NaOH、HNO3
D.Ba(NO3)2、H2SO4、NaOH、MgSO4
二、填空题
12.用下图实验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
(1)实验1,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 ;
(2)纯碱是 ;
(3)工业上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4)熟石灰是 ;
(5)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的化学方程式
(6)铁锈主要为 ;
(7)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14.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 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的pH 7(填“<”“=”或“>”),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化合物。
(2)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 。
15.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表是几种家庭中常用的清洁剂,请分析它们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84消毒液 洁厕灵 管道通 彩漂液
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NaClO) 氯化氢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属于 (填“酸”、“碱”或“盐”)。
(2)“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3)取部分“彩漂液”于试管中静置,发现“彩漂液”中时不时会有气泡冒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某人在使用“管道通”时,不慎将“管道通”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16.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1)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在汽油中加入少量乙醇,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请解释为什么正常雨水的pH并不等于7,而是小于7?
17.有一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如下;
(1)取样品少量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溶液。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什么物质 ,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18.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填一种),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产物俗称“铜绿"”),根据铜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推测,铜生锈除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还有 (填化学式)也参与了此过程。
Ⅱ.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250mL的烧瓶内注入25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分别剪取相同长度、宽度和厚度的镁、铝、锌、铁、铜金属片,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见图1),点击采集,得到如图2所示的变化曲线。
(3)曲线b对应的金属是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液显浅绿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一种阳离子 (用符号填空);
(4)曲线c在18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曲线a对应的金属是铜
B.曲线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
C.如延长反应时间,可得到d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D.曲线e在300s后迅速上升,是因为盐酸浓度变大
E.曲线e在0~100s段几乎没有上升,可能是该金属打磨不彻底
III.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的环境中,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
(6)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氩气的作用是 ;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物质X和另一种合金,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7)下列关于Mg2Cu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 。
A.属于金属材料 B.不具有导电性 C.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
三、科学探究题
19.2003年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喷管口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某品牌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利用CO2吹出干粉进行灭火;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Na2CO3受热不分解。
Ⅰ.活动一:定性研究
(1)同学们想知道这种干粉溶解所形成溶液的酸碱性,于是取少量白色固体加适量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请再写出一种检测方法 (操作、现象、结论)。
(2)同学们对碳酸氢钠固体溶解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使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不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 热量,影响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程度还与 因素有关(答1点即可)。
Ⅱ.活动二:定量测定
小亮同学在进行劳动实践的时候发现家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是NaHCO3,设计了如图3装置,测定4.0g发酵粉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3)C处应依次连接装置 。(在E~H中选择)
(4)第一小组测出D装置增重0.22g,此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5)第二小组测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比第一小组的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反应前未先通入足量空气 B.反应后未通入足量空气 C.未注入足量的稀盐酸
Ⅲ.活动三: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区别
同学们用1.06gNa2CO3和0.84gNaHCO3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6)图4中烧杯A、B的现象是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
(7)图﹣5两只相同的试管中各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盐酸足量,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
C.若盐酸量不足,则最终乙中气球比甲大 D.最终甲乙试管中两溶液中溶质一样
四、计算题
20.为测定某除锈废液(溶质主要成分为HCl、FeCl3、其他杂质忽略)中HCl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取200g废液3向废液中依次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过滤,将每次过滤得到的沉淀单独称重(即每加入一次氢氧化钠溶液,只称量这次产生的沉淀的质量),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0 100 100
每次得到沉淀的质量(不包括之前沉淀的质量) 10.7 21.4 10.7
(1)第③次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2)所用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废液样品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氮气与木炭粉不反应,氧气与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操作能除去氧气,但会引进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项错误;
B、加入足量稀盐酸,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最终得不到碳酸钠溶液,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项错误;
C、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但氢氧化钙有剩余,该操作能除去盐酸,但会引进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选项错误;
D、软水中滴加肥皂水,现象是泡沫多、浮渣少;硬水中滴加肥皂水,现象是泡沫少、浮渣多。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情况,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选项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汽车表面喷涂油漆,可隔绝空气,防止钢铁锈蚀,该选项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沸腾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可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则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且小苏打可用于烘培蛋糕,该选项正确;
D、改变温度可将不饱和溶液改为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若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该选项正确。
故选B。
3.B
【详解】A、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SO4能与过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铁粉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pH=12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会与H+结合为H2O,H+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使瓶口出现白雾,白烟是固体小颗粒,错误;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但Au的化学性质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易被腐蚀,错误;
D、CuSO4溶液为蓝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的是KOH溶液,能使Cu(OH)2沉淀溶解的是HCl溶液,不能使Cu(OH)2沉淀溶解的是Na2SO4溶液,不需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四种溶液,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生成,故左侧气压大于右侧,因此左低右高,选项错误;
B、在食盐水中铁丝生锈的速率快,但相同的体积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的体积相同,相等质量的铁最终会消耗氧气质量相等,最终气压变化相同,所以初始现象是左高右低,最终现象是左右相平,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但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初始现象是左高右低,最终现象是左右相平,选项错误;
D、根据;,可得等质量的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则足量酸与等质量的金属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则气压大于右侧,现象是左低右高,选项正确;
答案为:D。
6.C
【详解】白醋能使紫甘蓝汁液变为为红色;白醋呈酸性,故酸性溶液能使紫甘蓝汁液显示红色;苹果汁的近似pH为3.2,故苹果汁呈酸性;则苹果汁中紫甘蓝汁液显示红色。故选C。
7.A
【详解】A、取样,向样品中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样品有未分解的石灰石,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符合题意;
B、取样,高温煅烧,如果有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象比较难观察,高温操作比较困难,不符合题意;
C、取样,将样品溶于水,再加酚猷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无法证明样品含有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D、取样,将样品溶于水,再通CO2,如果溶液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无法证明样品含有碳酸钙,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所以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被除去。A不正确;
B、碳能在氧气流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能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B正确;
C、铁和氧化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不到铁。C不正确;
D、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了硫酸钠,引进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9.B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稀硫酸除铁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稀NaOH除铁锈,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铁生锈是和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的结果,所以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和水的条件下易生锈,所以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生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详解】A、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B、健康人体内胃液中含有盐酸,pH范围在0.9~1.5,错误;
C、波义耳受到紫罗兰花遇酸变色的启发,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而不是明矾,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Na2SO4、BaCl2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Ca(OH)2、NaOH溶液与HCl、HNO3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能出现两次白色沉淀,该溶液为Ba(NO3)2溶液;与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H2SO4、MgSO4;与Ba(NO3)2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至H2SO4、Mg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2.(1) A瓶比B瓶变瘪的程度大 2NaOH+CO2=Na2CO3+H2O
(2)NaOH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使溶液碱性消失
【详解】(1)实验1,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压强减小,变化大,B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变化小,则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瓶比B瓶变瘪的程度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3.
【详解】(1)俗称烧碱的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2)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为。
(3)工业上制烧碱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
(5)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化学式为。
(7)用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 盐 酸碱指示剂
【详解】(1)食醋显酸性,pH <7,纯碱的学名是碳酸钠,属于盐。 (2)遇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能出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作酸碱指示剂。
15.(1)C
(2)H+和OH-结合成H2O
(3)
(4)NaClO+2HCl=NaCl+H2O+Cl2↑
(5)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详解】(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C;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管道通”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钠,所以“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3)“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Cl2↑。
(5)某人在使用“管道通”时,不慎将“管道通”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6.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下雨时二氧化碳会与雨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因此雨水的pH小于7
【详解】(1)乙醇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下雨时二氧化碳会与雨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弱酸性,因此雨水的pH值小于7。
17. 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 :氢氧化钠 取样品少量加入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
【分析】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①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钙;②取上述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又氯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故粉末中一定不含氯化钙。因此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取样品少量加入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
18.(1) 保持清洁干燥(洗净擦干、涂油) +3/+3价
(2)CO2
(3) Fe2+
(4)镁和盐酸反应放热,18s左右反应结束,温度下降,压强下降
(5)ABE
(6) 作保护气(防止 属氧化或隔绝空气) MgH2
(7)B
【详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锅生锈,可以保持铁锅表面干燥,涂油等;
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x=+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由Cu、C、H、O四种元素组成,生成物中含Cu、H、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碳元素,故CO2也参与了反应;
(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液显浅绿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为:Fe2+;
(4)四种金属中,镁最活泼,反应速率最快,故曲线c表示镁,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8s左右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下降;
(5)A、曲线a压强几乎不变,说明a与稀盐酸不反应,则对应的金属是铜,符合题意;
B、曲线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d应是锌,便于收集气体,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符合题意;
C、d表示锌,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放出热量,如延长反应时间,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减小,曲线会略微下降,得到d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不符合题意;
D、曲线e在300s后迅速上升,是因为一开始是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无气体生成,300s后,氧化铝完全反应后,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盐酸浓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E、曲线e在0~100s段几乎没有上升,可能是该金属打磨不彻底,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ABE;
(6)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防止金属被氧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g、Cu、H的个数分别是4、2、6,生成物中含Mg、Cu、H的个数分别是1、2、0,故生成物中含3个Mg、6个H,故X的化学式为:MgH2;
(7)A、Mg2Cu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Mg2Cu属于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符合题意;
C、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Mg2Cu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适量水溶解,测定溶液pH,pH大于7,溶液显碱性
(2) 吸收 碳酸氢钠质量
(3)F、E
(4)10.5%
(5)BC
(6) 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B中无明显现象
(7)ABC
【详解】(1)检测方法:取少量白色固体加适量水溶解,测定溶液pH,pH大于7,溶液显碱性;
(2)由图可知,溶解过程中温度降低,说明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影响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程度还与碳酸氢钠质量有关,故填:吸收;碳酸氢钠质量;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C处应依次连接装置F(吸收氯化氢气体)、E(吸收水蒸气),故填:F、E;
(4)第一小组测出D装置增重0.22g,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0.22g。
设此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此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10.5%;
(5)第二小组测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比第一小组的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反应后未通入足量空气(导致二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使得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最终导致测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小)、未注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氢钠不能完全反应,使得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最终导致测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小),故选BC;
(6)由[查阅资料]可知,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B中无明显现象;
(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乙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是因为碳酸氢钠更容易和稀盐酸反应,故A正确;
B、若盐酸足量,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是因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相同,故B正确;
C、若盐酸量不足,则最终乙中气球比甲大,是因为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比碳酸钠大,故C正确;
D、最终甲乙试管中两溶液中溶质可能一样(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完全反应时),也可能不一样(稀盐酸不足时),故D错误。
故选ABC。
20.(1)NaCl、NaOH
(2)设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则
解得x=24g
则所用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
(3)100g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完全反应时生成21.4g氢氧化铁沉淀,则生成10.7g氢氧化铁沉淀时消耗50g氢氧化钠溶液,则HCl消耗了50g氢氧化钠溶液,设HCl的质量为y,则
解得y=10.95g
则废液样品中HCl的质量分数是
答:废液样品中HCl的质量分数是5.5%。
【详解】(1)向HCl、FeCl3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HCl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氢氧化钠时有沉淀产生,说明此时HCl已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已开始反应,第2次时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沉淀21.4g,第3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沉淀10.7g<21.4g,说明此时氯化铁已完全反应,且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见答案。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