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上学期湖南省安化县南金乡中学等校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成果检测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 )
A.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B.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英国工业革命后开启了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D.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
2.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
A. B. C. D.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维护清朝统治
D.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4.不同史籍对同文馆的记述有所不同。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据下表能够被共同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同文馆( )
记述 出处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 文、法……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 年入学仅10……学生不仅学外……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A.1862年成立时招不到学生入学
B.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C.文化学习开始全面与世界接轨
D.开设了外语学习课程
5.《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6.下图为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这些报纸宣传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主张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撰写的《变法通议》发表在( )
A.《时务报》 B.《湘学报》 C.《国闻报》 D.《智新报》
7.1900年7月前,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民称之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却赞赏团民“赴死军前”“曾不返顾”。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这反映( )
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D.近代的报刊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
8.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9.由下边表格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控制东北地区 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C.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 D.军阀割据混战加速了袁世凯政府倒台
10.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11.下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毛泽东革命活动大事年表(1923-1927年),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23年6月 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 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刊物《政治周报》
1926年1月 参加中国国民党二大,在武汉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年9月 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
③青年毛泽东积极投身中国革命
④反映了国共两党错综复杂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使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飞夺泸定桥 C.强渡大渡河 D.巧渡金沙江
13.《谢晋元与八百壮士》中“我政府为维护世界和平,达成抗战神圣之目的,复兴中华民族,为千秋万世基业计,虽牺牲千万人之生命,亦无所悔恨!似此四百余之我等孤军,实沧海之一粟……租界的庇护以保生命,我等绝未作此想。”谢晋元与“八百壮士不肯撤入租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复兴中华 B.国民政府想得到外国人的同情和支持
C.显示了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抗日 D.西方列强不允许国民政府军进入租界
14.下表是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类别 粮食 大车| 小车 木船 车夫
数量 |7.12亿斤 53万辆 2.9万辆 1250艘 153.3万人
A.解放区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C.国民党军队作战意志薄弱
D.解放区土改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15.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
二、材料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之,经过鸦片战争,英、美、法这三个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强国迫使中国开始套上了不平等条约的枷锁。他们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为的是要奴役这个古老的国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各种恶劣制度在这些条约中初步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和这些条约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者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在战前,封建统治者为保卫自己而在对外贸易上设立的种种防范全部崩溃。从此,中国社会不可能不发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系列的变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大肆侵略中国。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对内横征暴敛、增加赋税,使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1851-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发生了一场反抗清朝封建腐朽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定都后,对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在对外关系上,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1856年前后,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不久以后,领导集团内部就发生了内讧严重削弱了革命的力量,从此由前期的战略进攻,转变为后期的战略防御。1860年后,英、法侵略军开始公开支持清政府镇压农民运动,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摘编自《中华书局八上历史教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7分)
(2)从材料二中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梁峰《从现代化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 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1925年孙中山先生国事遗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运动期间发挥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现在革命尚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后来同志为革命成功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在北平学生英勇斗争的影响下,抗日救亡的烈火在全国各地熊熊燃烧起来。 青年学生冲破国民党政府高压政策,响亮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这个运动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摘编自《一二·九运动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学生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并说出青年学生在推动抗战胜利进程中的作用。(6分)
(3)上述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你有何启示 (3分)
19.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之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
材料四:抗日战争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哪一事件有关?(2分)
(2)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却采取了什么政策?我国是在哪年收回了“那无尽的宝藏”? (3分)
(3)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请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
(5)根据材料四,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15 DBCDD ACBCC DDADD
16.(1)清政府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条约—《南京条约》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③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失败原因:领导集团内讧、中外反动势力合力绞杀
17.(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 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政治军事人才。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将领;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作出了突出贡献;
(3)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北伐战争
18.(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原因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主的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等。
(2)背景:华北危机,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作用: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青年学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时刻报效祖国等。
19.(1)九一八事变;
(2)不抵抗政策;1945年;
(3)张学良和杨虎城;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援助;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英勇抗战 尤其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等等;
(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