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2023年中考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3.七(1)班同学们在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中,收集
2023年山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靶向联考试卷(一)
到下列资料。据此,你认为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历史
序号
现象或规律
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

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了民族间的杂居错处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
A.为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中历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B.使君主专制统治受到了冲击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C.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D.奠定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
4.从“(贞观初年,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
(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这一变化是因为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A.唐太宗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B.武则天推行减轻人民负担
C.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D.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
5.历史学家吴晗说:在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
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
1.“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
行,得跪着说话了。材料中朝臣从“坐”到“站”再到“跪”
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笔下的原始居民是
A.推动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条约签订后,当时的日本外相说:“在获得这个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从未谈到过
2.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两部著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数万元的大数字,国库收入仅达8000万日元。”这一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的共同点是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岁月沧桑,八十载,追风逐浪。掬泪祭,爱国英烈,义举悲壮。学子激扬焚佞府,群
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忆昔日,江山妄,长城愤,谁可挡?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韩非子》
《神曲》
B.冲击了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
A.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B.都代表新兴地主利益
C.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都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D.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文科综合
第1页(共16页)
文科综合第2页(共16页)2023 年山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靶向联考试卷(一)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A C A B C D B D C C B C D C
二、简答题(共 10 分)
16.(1)意义:图一:凿空西域,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1分)
图二: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医药、书法、建筑等传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1分) 交通工具:船只。(1 分)
(2)范围:图三: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
图四:实现了环球航行。(1 分)
看法: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
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 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1 分)
(3)重要举措: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或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4
年,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企业活力和积极性(或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扩大对
外开放);1992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1 分,共
3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 20 分)
17.(1)内涵: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工业国家。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得
以巩固。(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1 分)
问题:城市人口飞速增长,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富有阶层
盲目开发,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1 分,共
2分)
(2)木材需求量过大,加速了森林的减少;皮革业的发展,使野牛濒临灭绝;粗放式
经营土地,导致了土壤板结;城市垃圾、污水及工业“三废”,加剧了环境污染;自身
生态脆弱,易招沙尘暴袭击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2 分,共 4 分)
(3)问题:粮食安全问题。(1 分)
原因: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使得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量大。(2 分)
18.(1)第一处: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除了资本主
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 分)
第二处:二战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
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影响举足轻重;提出杜鲁门主义,推行遏制共产
主义的“冷战”政策;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北约的成立,加强了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 1 分)
(2)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全方位学习、借鉴欧美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
生活习俗等。(2分)
企业科研人员增加,能借助企业的盈利动机,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也能及时、准
确地搜集市场信息。(言之有理即可,共 1 分)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改善民生。(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1分,共 3分)
(4)国家统一、制度改革、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坚持道路自信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四、探究题(共 15 分)
19.(1)图一: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从史前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
也表明那时的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陶寺观象台表明,那时的人们已经通过观
测天象来确定节气。(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图二: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规模宏伟,是希腊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对
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其建筑风格、理念体现了雅典高度发达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是雅典文明的杰出代表。(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2)背景:第一组: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
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
这些凭证就是票证。(1 分)
第二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网络科技的进步催生了网络
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时代到来了。(1 分)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综合国力增强、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等。(答出任意一
点可得 2 分)
(3) 热血铸辉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热血铸辉煌》。
祖国的辉煌,是一代代热血英雄铸就的。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是抗日的主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军民有力
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
利的信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着世界第一强国及所谓“联合国军”的战争威胁,志愿军战
士毫不畏惧,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捍卫了新中国
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建国以来,各条建设战线英雄辈出。他们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阵地。一座座
油田,一座座桥梁,一条条公路、铁路……在他们手中建立起来,为祖国建设抒写了一
首首赞美的诗篇。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身边会涌现出更多的英雄,为社会主义建设
添砖加瓦,铸就更大的辉煌。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所提
供史料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与扩展可得 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减分。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2023年中考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