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3 年质量监测初三历史学科答题卡 第 1 页(共 2 页)
考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请在此虚线框内粘贴条形码
班级 ______________
要方向正确、平整、粘牢
考场 __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二、材料分析(共 36 分)
26.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 空间(共 14 分)
2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〇二三年铁锋区初三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
1-5 BCBBA 6-11 BDBBA 11—15 ACDAB
16-20 AABBD 21—25 CBABD
26(12 分)
(1)张骞;欧洲(大秦);
(2)鉴真 ; 大化改新;
(3)规模之大 设备之先进等等(或引用原文);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亚非海上交通线) ;
玉米(或者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
(4)驿站; 元;
(5)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6)加强各地联系 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社会的繁荣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
(1)英国; 英法联军;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资本输出); 《辛丑条约》;
(2)郑成功; 日本;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联合国家宣言》; 杜鲁门主义出台;
(4)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落后就要挨打 强大才有自尊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8(12分)
(1) 英国;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分权制衡;
(2) 火车-汽车-飞机;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北约 C多极化趋势;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现了中国智慧 大国担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9(14分)
(1) 中国共产党诞生;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开国大典;
(2) A中共七大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1953; 工业化;
(4) 原子弹; 东方红一号; 三;
(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言之有理;
注:历史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国名写错字别字不给分。(
一
、慧眼识真
(
本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
小
题
2
分,共
50
分
)
)
(
2023.3
)二〇二三年铁锋区初三质量监测
历 史 试 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 100 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教师填写)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1.同学要去考察我国境内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推荐最
佳选择是去 ( )
A.浙江余姚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云南元谋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下图①对应朝代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
夏朝 ① 西周
约公元前2070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771 年
A.郡县制确立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司母戊鼎的制作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3.据《华阳志 蜀志》记载,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也”。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三峡
4.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 中描绘一场动乱造成的惨状,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请问这场动乱是 (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5. 《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汉初统治者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加强皇权 D.实行推恩令
6. 岳飞抗金事迹一直被民众传颂,视他为民族英雄,他大败金军主力的战役 ( ) A.台州九捷 B.郾城大捷 C.雅克萨之战 D.黄海海战
7.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最后完成在 (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8.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作者是北宋的著名史学家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苏轼 D.王安石
历史试卷第 1页 (共 6 页 )
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
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评论的是隋朝大运河和哪位皇帝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10 明朝的一部科技著作中,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 舟车制造等生产技术。该著作是 (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辛亥革命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掀起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开办京师大学堂
C.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创办《青年杂志》
13.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史实,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是 ( )
A.电影《鸦片战争》 B.纪录片《北洋水师》
C.《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D.《五四运动图志》
1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 的起点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5.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
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 )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16.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其中
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
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而牺牲的英雄是 ( )
A.黄继光 B.董存瑞 C.邱少云 D.赵登禹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新时期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19.2012 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它是 ( ) A.山东舰 B.辽宁舰 C.福建舰 D.致远舰
20.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科技
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8 世纪 60 年代,瓦特发明蒸汽机车,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19 世纪 90 年代,福特制作出内燃机作驱动的汽车,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20 世纪中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英国诞生,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D.21 世纪初,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历史试卷第 2页 (共 6 页 )
(
得
分
评卷人
) (
二
、史林释义
(
本题
3
小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
请
仔
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21.佛经中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皆大欢喜”“大千世界”“在劫
难逃”等,佛教诞生于 ( )
A.古埃及 B.巴比伦王国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22.迈克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
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儒略历 B.阿拉伯数字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23.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
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
A.文艺复兴的发生 B.基督教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的兴起
24.16-18 世纪,在美洲大陆上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阿姆
斯特丹的地名,这些地名出现的原因是 ( )
A.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扩大 D.大批美洲国家独立
25.1991 年底,促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事件是 (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成立欧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26.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 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 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2010 年 5 月 8 日,一艘按 1:1 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 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 6 月 12 日 日本国家使馆日 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郑和 7 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 200 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 60 余艘。其中最 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 皆置驿站,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 地理志》 材料五: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 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 ( 1 分) 当时沿着这条通道,从中国出发,最远能到达哪里? (1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 ( 1 分) 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 ( 1 分)
历史试卷第 3页 (共 6 页 )
(3) 根据材料三写出为什么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1 分) 郑和的远航开 创了哪条海上交通线? ( 1 分) 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作物有什么? (答出一种即可) ( 1 分)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什么场所? (1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个朝 代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1 分)
(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 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 海家是哪一位? ( 1 分)
(6)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发达的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建立,可以带来什么影响? (1分)
27.材料一:从 1840 年开始,在炮 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 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 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 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 日轴心国的 重要保证。
——摘编自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 在 1840 年将炮口对向中国的是哪一西方列强? (1 分) 火烧圆明园的是哪些侵略者 ( 1 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新增了什么方式榨取中国? ( 1 分) 哪一条约的签订驱 使近代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 1 分)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62 年收复台湾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 1 分) 之 后台湾又被哪一国家占领半个世纪?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1 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哪一文件的签署为 标志? ( 1 分)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 1 分)
(4) 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 际舞台从那一次国际会议开始的? ( 1 分) 这之后周恩来提出的什么原则受到国际社会认 可,逐渐推行开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1 分)
(5) 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分)
历史试卷第 4页 (共 6 页 )
(
得分
评卷人
)
28.材料一: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 …。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 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 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三:20 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或趋势 史 实
“ A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两极格局 1949 年,美、英、法等 12 国成立“ B ”;1955 年,苏联同 7 个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C 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 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 日本、 中国 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 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分) “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 民”在反抗英当局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哪一国家? ( 1 分) 1787 年宪法依据什么原则 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汽车、火车、飞机出现的顺序 (1分) 从材料二中 找出“立体交通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1分)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 A、B、C 处填写完整 (3 分) 引发当今世界局部 冲突的重要根源是什么? (2 分)
(4) 材料四中,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 谈谈你的认识? (2分)
三、探究空间 (本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29.为庆祝中共二十大召开,某校组织“温历史 探复兴”主题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历史试卷第 5页 (共 6 页 )
(
①
) (
②
) (
④
)
探究一【浏览图片——探索实践救国】(4 分)
(
③
)
1921 年 1927 年 1935 年 1949 年 中共一大 八一枪声 生死攸关 当家做主
(1) 年代尺上图片①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图片②反映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图片③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写出这一会议名称。图片④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绘制表格——思想引领道路】(3分)
时间 会议名称 思想内容
1945 年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 把 B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C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 A、B、C 处填写完整
探究三【阅读材料——力量铸就辉煌】(6 分)
(
材料一
1953
年
《
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
“
工业化
---
这是我国人民百
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
本
保证,
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
)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重要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3)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年开始执行,到 1957 年,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迈进。
(4) 1964 年 10 月 16 日,西北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宣告了我国第一颗 弹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我国是 个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华人民共 和 国 成 立 一 百 年 时 , 建 成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美 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强 国 , 实 现 。(1 分)
探究四【感悟历史——碰撞激励成长】(1分)
(5) 通过以上探究,在复兴大业的路上你该怎么做呢?
(
(3)
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什么?
(1
分
)
为实现中华民
族
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什么道路?
(1
分
)
)
历史试卷第 6页 (共 6 页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