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历史模拟预测(五)历史试题(答案)
2023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历史模拟预测(五)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东汉末年,有“中古第一豪族”盛名的琅琊王氏族人遵循的家训是: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这也成为此后世族大族主要的社会价值标准,两汉时期不断被提倡的忠君思想,逐渐被孝亲观念超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
A.政治动荡,改朝换代成政治生活主线 B.世家大族不重视文化教育
C.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日益衰落 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春秋》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知识分子)商、农、工,《史记》里则是农、工、商、陶,成书于汉武帝后200余年的《前汉书》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儒士)农、工、商。这一变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结果 B.反映出儒学地位的提升
C.源自叙史者的学术思想差异 D.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3.如图是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由此可知
①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②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③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 ④少数民族内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如图为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图中唐玄奘的徒弟“猴行者”带着东坡巾,是一个儒生打扮。同时代的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唐僧的大徒弟“猴行者”也是个忠诚的“白衣秀士”。但明代成书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却变成了蔑视皇权,大闹天宫的妖王。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B.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C.世俗文化趋势加强 D.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5.如表是关于1844—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的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A.上海的贸易区位优势得到凸显 B.广州传统外贸中心地位不复存在
C.西方资本主义并未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现象发生改变
6.20世纪初,邹容在其论著中说:“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树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该论说
A.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B.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
C.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D.传播了君主立宪思想
7.抗战十四年,农民同胞成为抗日的最重要力量,驻华美国记者则将农民称为“中国抗战的脊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保存富农经济”
C.“地主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
8.某学者认为:“台湾社会是一个‘分裂社会’,内部存在很多结构性分歧,任何激进立场只会强化它的分裂倾向,而‘一国两制’承认台湾的现实,主张通过谈判沟通来强化两岸关系,这是唯一可能被台湾接受的两岸关系方案。”该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
A.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B.解决了台湾内部分歧
C.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可 D.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9.居住文化是人类丰富多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罗马高层住宅(复原图) 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梅乌斯的奴隶里姆斯商约。——《拉丁铭文集》收录的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
上面材料能够体现出( )A.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 B.建筑的形制逐渐走向成熟
C.住宅的设计体现园林风格 D.房屋的功能传递宗教色彩
10.伏尔泰说:所谓专制或专横的政府,是指君主可以随意夺走一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如果说曾有一个国家,在那里人的生命、财产和荣誉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便是中国。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先秦法家思想长期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B.传统封建社会存在制约绝对权力因素
C.封建社会重视保护人民私人财产安全
D.传统民本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的渊源
11.1930年前后,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那些胡说必须降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
A.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 B.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
C.推动苏联工业建设道路的开展 D.导致经济政策转向了自由生产
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哥拉内战期间,美苏分别给予安哥拉国内正处在战争状态下的两大政治派别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在这一次争夺中,苏联战胜了美国。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解放运动遭受重创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 D.美苏对中间地带的激烈争夺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中共二大时期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1928年,中共六大党章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
材料二 1945年,中共七大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总结了党成立二十四年来的斗争经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中共八大修改的党章中,党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92年,中共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历史。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要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共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历史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对殖民地发出了允许自治的信号;“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对殖民地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主张尊重土著政权机构,重视发挥土著的作用。在美国看来,摧毁欧洲的殖民主义制度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前提。苏联也主张所有的殖民地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的运动。殖民地人民经过战火的洗礼,政治觉悟和民族觉悟日渐提高,成长为一支庞大的反殖大军。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在借鉴一战后国际联盟处理殖民地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联合国在全球不道余力地推进非殖民化的进程,截至21世纪初,全球政治独立的非殖民化目标已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文《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机制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能够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邱志伟《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根据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情况的相关信息,谈谈你对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原来的忠君观念不再稳固,而世容大族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加强家庭族内部的思想教育,因此忠君思想被大家族的孝亲观念所超越,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家族重视教育、地位日益稳固,排除BC;孝亲观念也是儒学的内容,因此不能得出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排除D。
2.B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春秋》、《史记》《前汉书》中对职业等级的记载变化,反映了汉代儒士地位的提高,B正确;重农抑商思想与儒学地位变化无直接关系,A错误;汉代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故C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
3.A
【详解】根据“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可得出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从而体现出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故①②A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而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是在唐朝,且材料也无法得出。故③④错误,排除BCD。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力量扩大,“反封建、反专制”等新思想开始在小说等领域反映出来,因此材料中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与社会矛盾及宗教观念无关,排除BD项;世俗文化趋势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C项。故选A项。
5.A
【详解】从五个通商口岸的货值统计表来看,广州的货值在下降,而上海的货值在上升,说明随着五口通商的开启,广州的贸易区位优势在下降,而上海的贸易优势在上升,A正确;广州的货值依然是五口中最高的,说明其依然是外贸中心,B排除;货值总额在上升,说明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被打开,排除C;题干中的货值未注明是进口还是出口,因此无法得出贸易逆差和顺差情况,排除D。
6.A
【详解】由题干材料“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知,邹容呼吁“革命”,认为只有革命才是近代中国起死回生,挽救民族危机、实现自由与独立的方法,因此呼吁同胞进行民主革命,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20世纪初”,所以没有直接引发辛亥革命,排除B项;根据“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知,该言论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并不是为了清末新政的开展,排除C项;题干材料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而不是为了传播君主立宪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C
【详解】根据所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团结抗战,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故C项正确;ABD项都与抗战时期的政策无关,排除。
8.A
【详解】由材料信息“‘一国两制’承认台湾的现实,主张通过谈判沟通来强化两岸关系,这是唯一可能被台湾接受的两岸关系方案。”可知,一国两制可能被台湾所接受,这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故选A项;B、C两项合材料意思不符,故排除;“一国两制”现今还未被台湾政府所接受,也就无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故排除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寓墙上的广告规定了出租的区域和商约的部分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但未体现建筑的形制逐渐走向成熟,排除B项;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古希腊、古罗马民居的核心。后来,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复合式公寓,但未体现园林风格,排除C项;材料强调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但未体现宗教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伏尔泰认为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和荣誉受到法律的保护,说明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存在制约绝对权力的因素,故B项正确;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所以不是先秦法家思想长期保障社会秩序稳定,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不重视保护人民的私人财产安全,故C项错误;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11.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0年前后,苏联经济落后,同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包围。斯大林认为,要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战胜社会主义的敌人,必须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排除B项;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排除C项;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经济政策转向了自由生产”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分别给予安哥拉国内正处在战争状态下的两大政治派别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冷战”期间美苏对亚非拉中间地带的争夺,故D项正确;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排除A项;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并没有处于守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问题,排除C项。
13.(1)内容:制定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强调(突出)共产国际的领导;规定党员资格条件。
原因: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党的思想尚不成熟);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共对国情认识的加深;共产国际的影响(列宁党建思想的影响)。
(2)意义:加强了党的建设;指导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党章修改要不断适应国情变化和时代要求;党章修改要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中共二大时期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可归纳出制定最低纲领;根据材料“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可归纳出强调(突出)共产国际的领导;根据材料“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可归纳出规定党员资格条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党的思想不成熟、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对国情的认识及共产国际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意义:根据材料“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历史”和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党的建设;指导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党章修改要不断适应国情变化和时代要求;党章修改要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
14.(1)原因: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战后世界人民对殖民主义的憎恨;英法殖民政策的调整;美苏的支持;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提供借鉴。
(2)意义: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殖热情;推动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升了联合国的地位;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解放作出了伟大贡献。
【详解】(1)原因:根据二战的影响可得出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及战后世界人民对殖民主义的憎恨;根据材料“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对殖民地发出了允许自治的信号;‘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对殖民地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主张尊重土著政权机构,重视发挥土著的作用”及所学可得出英法殖民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在美国看来,摧毁欧洲的殖民主义制度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前提。苏联也主张所有的殖民地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的运动”可得出美苏的支持;根据材料“殖民地人民经过战火的洗礼,政治觉悟和民族觉悟日渐提高,成长为一支庞大的反殖大军”可得出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根据材料“在借鉴一战后国际联盟处理殖民地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及所学可得出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提供借鉴等。
(2)意义:从对殖民地人民反殖、对联合国地位提升及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结合所学可知,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殖热情;推动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升了联合国的地位;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解放作出了伟大贡献。
15.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新型国家建设,我国逐步建立新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下,我国在1958年正式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之后,为治理城市粮食等资源紧张问题和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国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分治的户籍制度管理格局。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增多,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松动户籍制度严格管控人口流动的坚冰,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推动城市化进程。
综观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它扬弃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户籍制度,适应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在需求,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详解】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8年以前,这一时期户籍制度还未形成:第二个阶段是1958—1977年,这一时期户籍制度形成,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第三阶段是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户籍制度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据此说明你对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认识,注意要明确、具体。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所写的认识进行论述,注意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紧扣观点。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新型国家建设,我国逐步建立新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下,我国在1958年正式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之后,为治理城市粮食等资源紧张问题和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国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分治的户籍制度管理格局。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增多,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松动户籍制度严格管控人口流动的坚冰,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推动城市化进程。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总结,以呼应所写的认识。例如:综观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它扬弃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户籍制度,适应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在需求,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