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时训练(含解析)---2022-202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在未有铁路之前,京绥铁路沿线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是供本地食用,很少外运。铁路通车以后,沿线所产谷物有4/5由京绥铁路转运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销售。这反映出当时铁路的修建(  )
A. 加速了农业生产区域化 B. 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 C. 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变动 D. 便利了列强掠夺原料
2.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威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 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 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 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 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3. 到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收费公路的投资额约为1000万英镑。随着伦敦金融市场的介入,铁路投资加速。1870年铁路资本存量为2.32亿英镑,远超运河和公路。这说明英国铁路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B. 社会政治转型的加快 C. 现代融资渠道的扩大 D. 国内市场的完全形成
4. 1993年至1997年,上海先后架起杨浦、徐浦两座大桥和延安路越江隧道复线,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另外,还建成了城市内环路高架系统和外环线工程,以及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1997年10月15日,浦东机场举行隆重开工仪式。下列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B. 上海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
C. 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 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的现象
5. 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下列交通发展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
②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④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行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①③
6. 如表为2002年10月我国民航重组后三大航空股份制企业集团基本格局。这种重组(  )
集团 资产/亿元 飞机数/架 员工/万人 航线/条 主要成员
国航 560.5 118 2.3 339 原国航、西南航空、中航
南航 501 180 2.5 606 原南航、北航、新疆航空、中原航空、贵州航空、厦航、福建航空、邮政、川航
东航 473 118 3.4 437 原东航、西北航空、云南航空、通用航空、长城航空、武汉航空
A.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 增强了民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C. 拉开了民航企业向市场化转型大幕 D. 实现了国内民航企业的国有化
7. 又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A. 采摘的机械化 B. 冷链物流的发展 C. 家用冷冻设备 D. 添加食品添加剂
8. 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材料反映了(  )
A. 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 交通发展引发社会生活变化 D. 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发展
9. 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1954年定期航线达到8条、经营的航线距离近13000公里。在此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各国代表团以及有些国家的社会及政治活动家,都利用了该公司的航空运输工具。该民航公司(  )
①体现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
②建立了较完备的全国航空网络布局
③带来了对外建交的新高潮
④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 二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B. 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C. 利润丰厚与企业盲目扩展 D. 人口逐步向城市郊区聚集
11. 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 B. 独立工业体系已建立
C. 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 D.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12. 近代上海“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  )
A. 外洋钟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工具 B. 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 新式交通工具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 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
13.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皆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这客观反映出(  )
A. 城乡思想观念截然对立 B. 交通发展促进社会习俗变革
C. 居民生活实现近代化 D. 交通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 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 B. 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
C. 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D. 郊区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15. 下表是根据《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制的公共交通数据表。
交通工具 运营线路 运营车辆 运营线路长度 全年客运总量
公共电汽车 881条 24131辆 19299千米 33.3亿人次
轨道交通 22条 5210辆 609千米 37.8亿人次
据此表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市交通工具种类少,无法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B.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通行提供了方便
C. 公共电汽车是目前北京市民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
D. 轨道交通因为其价格低廉而吸引了更多的市民乘坐
16. 如图显示了2010—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通航机场数量情况。这一变化趋势(  )
A. 推动了国际间航空货运的发展 B. 说明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
C. 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 D. 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7. 相对于常温物流,很多产品采用下图所示的物流方式,这 ( )
A. 可以减少产品的损失 B. 对物流自动化要求更高
C. 对运输距离的限制较大 D. 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18. 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商朝的驿使 48天可走600千米,清朝的天马递送公文一昼夜可行400千米,火车的速度一开始只有24千米每小时。如今,高铁、飞机的速度已分别超过350千米每小时和900千米每小时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选择性必修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在水路交通方面的贡献。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变化对社会变迁、社会生活的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此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摘编自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 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生活的表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请求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提出了“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在当时全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当时施工条件非常落后,西南地区10多万军民投入建设,“筑路开始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靠人力,挖土用锹镐,抽水主要靠龙骨车,照明用电石(乙炔)灯”。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条铁路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
材料二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1. 文化传播中的碰撞和冲突。
材料一: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结果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发生大大小小的教案有400起。时人指出,“凡谋与洋人为难者,非进士即举人,非举人即秀才,从未闻无功名之士,能煽动愚民”……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传教士们开始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设立教会大学、创办报刊,成立学会等。教会学校普遍开设儒家文化,有的甚至将儒家经典、《圣经》和西学同等对待,开设拼盘式课程。虽然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严重挫折,但基督教得以迅速重建,教案显著减少,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纳和认同基督教……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甚至批评教会“迷信”。
——据王超云《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等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影响。
铁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材料二: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摘编自甘地《印度自治》(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
(2) 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
材料三: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3)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武王克商后,西周王朝为巩固新政权,委派周召二公又在镐京(宗周)之东营建一座新的都城——洛邑(成周)。关于营建成周的相关史料摘录如下:
材料四:
史料种类 内容
《何尊》(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 武王克商后就有在洛阳建都的计划:“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所说的“中国”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
《汲冢周书 作雒解》 这座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郭)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史记 周本纪》 武王克商后对周公说:“定天保,依天室”(有学者解释“天保”是顺从天意的国都,“天室”是举行重大祭礼、典礼和施政的地方)。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曶鼎》和《小克鼎》等铭文 西周王朝布防“成周八师”,控制着大量被迫迁居洛邑的殷商贵族。成周八师镇抚东夷、淮夷和荆楚之事,史书亦缺乏记载。
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中出土的遗物 有青铜兵器四百多件和马车配件上千件。兵器的种类有戈、矛、剑、戟、钺、镞,分别出在130多座墓中。
——摘编自:张剑吴少珉《试论西周时期洛邑的历史地位》
(4) 依据以上材料,概括西周营建东都成周(洛邑)的主要原因。
边疆 疆域
材料五: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理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磊城(今新疆轮台)。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为了扶持东西交通的发展,西域都护府不仅“稍筑列亭,连城而西”,还对于往来使者、商旅供应食宿,提供安全保护,还陆续清理和增辟新的通道。
从公元前105年开始在西域实施屯田,汉朝政权专门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成卒屯田。到了东汉时期屯田仍在时断时续地进行。自汉朝以后,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两宋时期都把边防屯垦作为一个重要军事策略。
(5) 依据材料五,概述汉朝政权经略西域的意义。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材料二 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
年份 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 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 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5 12.35 7949.97 1.7
2016 13.10 8235.32 3.6
2017 13.65 9257.86 12.4
2018 14.26 9972 7.7
2019 14.96 11504 15.4
2020 16.10 13479 17.2
2021 16.9 15151 12.4
——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三 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
——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不同。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小题1】造船工艺提升;航海技术进步。(只回答指南针不给分)
水路:重新开通大运河并缩短航程;开辟长途海运航线;陆路: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小题2】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各种现代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地球村”交通的进步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交通的进步还促进了旅游业、物流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19.【答案】【小题1】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小题2】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20.【答案】【小题1】特点:由国家力量主导实施;自主建设;时间短,成效显著;广泛的社会动员。
【小题2】原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连贯实施的规划政策,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影响:促进人口流通,刺激经济发展;推动各国合作交融,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答案】【小题1】变化: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由排斥转向宽容。影响: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传教活动的快速发展,教会形象明显改善;传教士通过缓和与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矛盾,进而缓和了民教冲突);传教士所有活动的目的仍然是用基督教征服中国,其宗教迷信和文化侵略的一面不可能改变。
【小题2】评价:观点:否定了铁路的进步作用。该观点认为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将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播了疾病,导致了饥荒。但是这一观点是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上,强调铁路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认识到铁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印度的近代化的积极作用,具有片面性。
【小题3】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动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小题4】原因:丰镐位置偏远,不利于统治广阔的疆域;洛邑处于中部地区,便于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弥补丰镐作为都城的不足;防止商朝残余势力的反抗;洛邑经济相对发达,便于接受各诸侯国的贡赋,保证分封制的实施。
【小题5】意义: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东西方商贸往来;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2.【答案】(1)原因: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大幅增长;②高速公路投资快速增长,资金来源多样化;③亚洲金融危机刺激了我国加快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④“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刺激;⑤各级政府部门重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任答3点)
(2)不同:①美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燃油税为主体的公路信托基金;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②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快。③美国高速公路规划重视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中国由国家主导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地方政府也有规划自主权。(任从两方面对比回答)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时训练(含解析)---2022-202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