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文化+课时练习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8课三国至隋唐文化课时作业-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东晋士族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出:“(描绘人物)若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世说新语》中也有大量南朝名士关于品评人物形体之美的记载,如“妙有姿容,好神情”等。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盛行笔墨情趣的艺术风气 B.士人文化引领社会时尚
C.追求以形传神的创作理念 D.民族融合促进艺术发展
2.如表是部分唐诗摘录,由此可知( )
诗人 诗句 出处
王建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
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绣》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农家》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3.唐传奇《崔炜传》中曾记载,晚唐德宗年间,主人公崔炜在一番曲折的经历后获得了一颗珠宝,于是他回到广州找一个年迈的胡商售卖。胡商见到后大惊失色,说,此珠是大食国的国宝阳遂珠。一千年前,汉初的南越国国王赵佗派一个“异人”到大食国偷取而来。后随南越国王埋入地下。······胡商还说,自己受国王所托,从大食国乘船远渡来,就是来寻此珠宝,愿意以十万缗钱交换此珠。对这一情节,四位学生都认为有史实错误,下面四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甲,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并未开通,大食国商人无法乘船来到中国
B.学生乙,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到8世纪,汉初时还不存在
C.学生丙,唐朝时广州并不是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中不可能有胡商活动
D.学生丁,文学是虚构的,与时代背景毫无关联,文中的史实也没有意义
4.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告诫子弟:“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由此可知当时( )
A.社会普遍重视学术文化学习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流动
C.儒家文化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D.文化素养影响家族地位
5.图1、图2作为史料,最能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 )
A.佛教的本土化趋势 B.统治阶级好大喜功
C.思想领域的活跃性 D.百姓摇役负担沉重
6.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反映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对外交流的繁荣 D.通商口岸的开放
7.《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责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地方势力强大,标志唐朝由盛转衰 B.文官武将的争权,导致唐朝统治出现危机
C.藩镇独立性强,威胁中央集权 D.军事重镇的设立,解决了边疆危机
8.有学者指出唐朝时期的地理学著作在地区沿革方面的叙述相对较少,存在资料残缺、混乱的现象,且“多失于不载书传出处”,而唐诗中保留了大量的唐代历史地名,涉及民族、山川、城邑、关隘等地理名称,使得不少长期众说纷纭的唐代地名问题迎刃而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一手史料 B.唐诗全面展现了唐代的社会风貌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文学诗歌在历史考证中必不可少
9.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近乎佯狂的玄学家,大都兼长《老》《庄》,鄙视名教,自此“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以支道林、于法兰、竺法雅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僧,在用《老》《庄》学说来比附教义、解释佛经的同时,还参与谈玄。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传统儒学的包容性 B.胡汉交流的频繁性
C.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D.外来宗教的本土化
10.下图所示是2022年9月入选江苏人气宝藏的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荣启期是春秋时的隐士)。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测是,南朝时期( )
A.道教最受尊崇 B.士族崇尚自然 C.儒学走向衰落 D.佛教传播广泛
11.清代有书法家指出唐朝书法“尚法”,意为注重理法,追求平正、秩序与理性美。现代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用“尚法”二字概括唐朝书法不够全面,有失偏颇,唐朝书法还兼具“意”“神”“情”等审美精神。能够支持或佐证现代学者观点的是( )
A. B.
C. D.
12.唐代的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鼓励三教展开自由辩论,文人可自由出人儒释道。这体现出,唐代( )
A.中外双方交流密切 B.崇文方针实施
C.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D.思想文化开放
13.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针对当地“越人信祥而易杀,傲化而価仁”的情况,他“去鬼息杀,而务趣于仁爱”,因此举顺应了百姓的心理和习俗喜好,社会教化明显改善。柳宗元的这一做法( )
A.说明佛教有取代儒道之势 B.反映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动摇
C.杜绝了岭南鬼神崇拜的风气 D.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14.如图为隋代敦煌壁画《天宫伎乐飞天》,其中的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伎乐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亚欧民族的迁徙历程 B.三教合一的时代特征
C.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D.佛教本土化程度加深
15.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中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以农为本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中期,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以谋求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定,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由此打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中外商人将大量的文绣缯帛、罗纨锦绮运往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的罗马共和国,形成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胡一楠《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前期,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的内容丰富多样。以乐舞为例,唐朝在乐器、乐舞作品、乐舞制度、乐谱等多个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和交融,丰富着双方体育文化的内涵。考古学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了壁画、舞俑等,他们上身着胡服,下身穿初唐时期的裙子,脚上穿着云头鞋,披着薄纱,从身着打扮和形态来判断,他们应该都是中原人士,所展示的正是唐代乐舞舞蹈,由此可以看出中原的乐舞传到了西域。唐朝传向印度的《秦王破阵乐》对印度有着深厚的影响,而在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的《天竺乐》则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
——摘编自季春美、叶飞凤《唐朝丝绸之路上的体育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能够继续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
《张骞出使西域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时外交往的史实
朝代 史实
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唐朝 日本、朝鲜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宋朝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明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明朝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幅壁画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外政策变化趋势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世说新语》中也有大量南朝名士关于品评人物形体之美的记载”可知,魏晋时期注重形体之美,追求以形传神,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笔墨情趣,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些诗歌的内容都与生活劳动有关,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对诗歌的影响,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这些诗歌的内容和阶层流动无关,排除C项;诗歌的描述没有体现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唐传奇中关于崔炜的故事及所学知识可知,大食国为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建立于7世纪初,汉初时间为公元前3世纪,所以汉朝初年,阿拉伯帝国还不存在,B项正确;汉朝时期就已经开通丝绸之路,排除A项;唐朝时期广州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排除C项;文学作品作为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出身卑贱的人熟悉《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可为人师,大族子弟不通晓典籍,会沦落为耕田养马人,反映出当时文化素养影响家族地位,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学术文化学习,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科举取士的制度尚未产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并非儒家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佛教传入,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与中国的儒学和道教相融合,本土化趋势明显,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统治阶级好大喜功,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思想领域的活跃性,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百姓摇役负担沉重,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其它国家的蔬菜传入中国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发达,对外开放,外来蔬菜的大量传入说明当时对外交流的繁荣,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对外交流的繁荣,而唐朝农业生产发达的标志是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与应用,排除A项;西域都护设置于西汉时期,排除B项;通商口岸通常指的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的商埠,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材料反映了唐朝地方藩镇割据现象,他威胁到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官武将争权夺利的信息,排除B项;军事重镇的设立,节度使拥兵自重,加剧了边疆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通过材料“存在资料残缺、混乱的现象”可知,唐朝某些史料不全,通过材料“而唐诗中保留了大量的唐代历史地名,涉及民族、山川、城邑、关隘等地理名称,使得不少长期众说纷纭的唐代地名问题迎刃而解”可知,史料不全的问题可以通过诗歌予以弥补、印证,因此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符合题意,C项正确;研究唐史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相关的文物,排除A项;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可知,唐诗只是在一定层度上展现了唐朝的社会风貌,排除B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材料反映玄学家推崇道家思想,排斥传统儒学,而佛教人士借用道家思想解释佛教经义,思想活跃局面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多元性,C项正确;思想儒学的包容性表现为儒学开放兼容其它思想学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族和少数名族之间的交流,排除B项;外来宗教的本土化在保持其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接受本土文化的改造,从而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入地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竹林七贤”为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因不满暴政,一行人相约结伴于山阳作“竹林之游”,寄情山水,画面人物潇洒放任,不拘礼法, 体现了南朝时期士族知识分子崇尚自然、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B项正确;“最受尊崇”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图画不能反映儒学走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佛教传播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现代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用‘尚法’二字概括唐朝书法不够全面,有失偏颇,唐朝书法还兼具‘意’‘神’‘情’等审美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草书书法家张旭的作品,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兼具“意”“神”“情”等审美精神,C项正确;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并非唐朝,排除A项;苏轼《寒食帖》是行书作品,且苏轼是北宋书法家,排除B项;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材料表明,唐代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对不同思想采取兼容态度,文化氛围宽松,体现出唐代思想文化的开放,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儒学不曾丧失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据材料“越人信祥而易杀,傲化而偭仁”可知,柳州一带越地的人,迷信鬼神而且轻易杀生,傲慢地对待教化而不讲仁义;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柳宗元“去鬼息杀,而务趣于仁爱”,顺应了百姓的心理和习俗喜好,社会教化明显改善,儒学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教取代儒道之势,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针对“越人的习俗采取的措施及作用”,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化,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并结合所学可知,飞天的形象贯穿了整个敦煌石窟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这一艺术形象的研究,可以再现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并与汉地文化相融合的整个过程,C项正确;伎乐飞天形象的变化与亚欧民族的迁徙历程无关,排除A项;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并非是佛教本土化程度加深,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可知,体现了贾思勰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的思想,即体现了其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没有体现以农为本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商并重的思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6.(1)条件:西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打击了匈奴势力,维护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国力强盛;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府重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及开放性;中外人士的推动。(答出两点即可)
(3)意义:促进了唐朝和西域各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为唐朝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古代体育文化体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条件:依据材料“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知,西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由此打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可知,汉武帝打击了匈奴势力,维护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府重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及开放性、中外人士的推动等方面分析。
(3)意义:依据材料“唐朝在乐器、乐舞作品、乐舞制度、乐谱等多个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和交融,丰富着双方体育文化的内涵”可知,促进了唐朝和西域各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丝绸之路上体育文化交流为唐朝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古代体育文化体系。
17.(1)价值:西汉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可知此壁画并非真实场景,对于研究张骞出使西域史料价值不高;但壁画为唐代艺术家人为突显佛教地位而进行的虚构场景,对研究初唐时期时代风貌(艺术、宗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趋势: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是古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从汉到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统治者大都采取开明对外政策。唐宋政府重视中外交流,支持海外贸易,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扩张,统治者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我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详解】(1)价值:根据材料一“下图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可知此壁画并非真实场景,对于研究张骞出使西域史料价值不高;但壁画为唐代艺术家人为突显佛教地位而进行的虚构场景,对研究初唐时期时代风貌(艺术、宗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趋势:根据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日本、朝鲜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朝。”“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是古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汉到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统治者大都采取开明对外政策。唐宋政府重视中外交流,支持海外贸易,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扩张,统治者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我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