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

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可用于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是
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Na2CO3溶液 D.BaCl2溶液
2.小明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的塑料片与烧杯粘在一起了 他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3.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Fe2+、、Cl- B. Na+、K+、、
C.Ba2+、K+、、Cl- D.、K+、OH-、
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测定溶液的pH
C.称量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既可从盐田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B.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为5.6,可知所降雨水为酸雨
C.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D.厨房中利用洗涤剂洗碗主要是利用了溶解油污的原理
6.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
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
7.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有2种溶质
B.b-c段产生的沉定只有氢氧化镁
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7.1%
D.m=35.85
8.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离不开反应条件的支持,以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自同学们的作业中,其中反应条件错误的是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加熟石灰研磨可以区分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D.酸、碱中一定都含有氢、氧元素
10.合理施用磷肥可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NH4Cl B.Ca3(PO4)2 C.K2SO4 D.KNO3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发生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同一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D.由于分子构成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具有不同的性质
1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CuSO4和NaOH B.NaOH和HCl
C.AgNO3 和HCl D.Ca(OH)2 和Na2CO3
二、填空题
13.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李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
他将包有过氧化氢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即燃烧起来,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脱脂棉发生了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______写化学式,反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将反应后的化合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发现酚酞溶液变红了,请根据以上信息析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将海水里溴化钠中的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写出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要在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可用______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液体乙可能是___________。
(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
(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向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40g10%的稀盐酸,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填化学式)
(3)小红同学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如图,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小明同学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粒,产生气泡
三、简答题
16.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江同学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小东同学走进实验室时,看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这样会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质。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时候俯视读数,则她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实验题
17.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A”、“B”或“C”)。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__7(填“>”、“<”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8.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 HC1 质量分数: 36% 密度: 1.18gmL 体积: 500mL
(1)该瓶盐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2)欲配制 148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需这种浓盐酸______g。
(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______,所以浓盐酸必须______保存;
19.碱面(Na2C03)中常含一定量的杂质,某厂生产的碱面包装袋上标有“Na2C03含量≥96%”字样。为了判断该碱面中Na2C03含量是否达到要求,小明称取5.5克该碱面样品,投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得反应时间(t)和产生气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碱面样品被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克;被反应掉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大约是___秒钟;
(2)假定杂质都是NaCl,通过计算回答“Na2CO3含量≥96%”是否真实可信。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A 7.D 8.A 9.D 10.B 11.A 12.B
13. 放出 pH试纸
14. 滴加了酚酞的稀盐酸 水##H2O 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5.(1)NaOH+HCl=NaCl+H2O
(2)NaCl、HCl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BD
16. 无色溶液变红色 NaOH、Na2CO3 2NaOH+CO2=Na2CO3+H2O 偏大
17.(1) 酒精灯 长颈漏斗
(2)
A
(3) c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d处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 <
18.(1)590
(2)20.1
(3) 挥发性 密封
19.(1)2.2,30;(2)碱面中含Na2CO3%=5.3/5.5=96.4%>96%,包装袋上标有的含量真实可信

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