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太康县2 0 2 3年春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C)
历史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
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A.炎黄始祖,开疆扩土 B.夏商文明,起源中原
C.雕刻艺术,源远流长 D.农耕文化,璀璨丰富
2.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和豪强及其子弟进行巡视监察。这些措施
A.巩固了民族团结 B.强化了思想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恢复了汉初经济
3.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罗马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和荣耀的象征。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丰富了文化生活 B.消除了中外隔阂 D.推动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一
4.这部著作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其文字精美,人物刻画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这部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5.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当时可谓权贵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于是许多出身低徽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为消除材料所述的弊端,隋炀帝
A.推行分封制 B.实施郡县制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6.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一幅描绘都城东京
的市井风俗画。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A.坊市界限分明 B.海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
7.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刺加、占城等十余国使者归国;返回时随郑和船队来访的有阿丹国、祖法尔、木骨都束等国使者。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A.消除了中西方的矛盾 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8.“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该观点肯定了《红楼梦》具有
A.教化百姓功能 B.史料研究价值 C.浪漫主义风格 D.文学鉴赏价值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子l80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A.中国开启了外交的近代化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先进人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10.5月18日,开封各界群众在师范学校操场举行国民大会,学生、农民和工人代表在会上相继演讲,慷慨陈词。他们坚决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保我主权,号召各界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投入战斗。与这…历史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A.公车上书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段话表明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n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2.陈毅同志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一论断表达了民众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支持 D.反帝救国的主张
13.从1950年冬开始,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投身到农村的这场伟大斗争中。为更好地开展这场“伟大斗争”,中央人民政府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B。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力大
C.取决于改革开放的影响 D.有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5.公元前457年后,第三和第四等级公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资格。于是,雅典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做是为了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B.扩大雅典妇女权利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n缓和城邦阶级矛盾
16.罗杰·培根曾在牛津大学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他认为权威是束缚人们认识的枷锁,真
正的科学是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据此可知,中世纪大学
A.服务于城市工商业经济 B.传播了科学和创新思想
C.冲破了教会的精神控制 D.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
17.“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唯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学者马克垚的这一观点是在赞誉法国大革命的
A.阶级性 B.局限性 C.彻底性 D.妥协性
18.“《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C.是在革命实践中系统的总结 D.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9. 1933年,美国成立公共工程管理局,拨款33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其直接目的是
A.刺激消费 B.“以工代赈” C.整顿金融 D.根除危机
20.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方忘记载,宋代进士有姓名可考者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一一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1分)并概括印刷术普遍
应用产生的影响。(2分)
(2)综上所述,说说印刷术给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哪些宝贵的财富。(2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l)据材料,分析指出与第三、四阶段的“西学东渐”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3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还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九五”科技攻关,获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取得巨大飞跃的原因。(2分)
(3)通过以上总结,关于科技与国家发展,你能得到一条什么启示?(2分)
24.(6分)下面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一名伦敦记者的采访片段,请你阅读并体会被采访者的感受。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到处都楚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在这场战役中,法国战死31.5万人,德国战死28万人,可以辨认的尸体不超过16万……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
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一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特点和性质。(2分)
(3)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两次世界大战中汲取哪些教训?(1分)
2023年春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C)
历史参考答案
21.(1)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1分)作用:促进了科技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复必: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推动了人才的培养;等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2)大量书籍的印刷出版,为我们保留和传承了思想文化.丰富r中华文化;印刷术的技艺还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12.(1)第三阶段:洋务运动。(1分)第四阶段:戊戌变法。(l分)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引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政治改革: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2分)
(3)变化:①从排斥到接受并宣传西学;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原因:①列强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②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运动;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④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⑤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2分)
23.(1)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科教兴兴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影响;等等。(答出符合
题意的一点即可,2分)
(3)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等等。(2分,其他答案
符合题意亦可)
24.多角度观察工业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生产的实现,
工厂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先完成工业革
命的英国,一跃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奠定了其霸主地位,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工业
革命拉大了贫富差距一一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阶级贫困的面貌没有改变,因而工人运
动蓬勃兴起。同时,工业革命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评分标准:
25.(1)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异常残酷;等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原因:一战中参战国家众多,真正达到全球规模;大量新式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入到战场;等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2)特点:由地区局部战争逐步扩大到全球规模。(1分)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1分)
(3)各国应该秉承“求同存异”,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应构建人民命运共
同体;等等。(答出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1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