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月考质量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时间轴中②的位置对应的事件是( )
A.隋朝的建立 B.隋朝的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 D.隋朝的灭亡
2.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图是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它们分别用于( )
A.耕作,灌溉 B.耕作,纺织 C.运输,冶铁 D.运输,灌溉
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A.唐太宗统治后期 B.唐玄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前期
4、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下列表述中最能全面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 隋朝开通大运河 B 统治者十分残暴
C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大统一 D 繁荣而短暂
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7.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最终金榜题名,从而改变命运。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科举制度
8.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行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塘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谬是唐朝镇海节度使,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是唐朝威武节度使。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
A.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C.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杜甫《春望》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
11.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
A 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B 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C 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 善于用人重视发展生产
12.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器珍品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唐三彩
13.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
A秦始皇 B孔子 C 文成公主 D 隋炀帝
14.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这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唐朝哪两位书法家书体的合称( )
A 闫立本.柳公权 B 颜真卿.柳公权 C 颜真卿.吴道子 D颜真卿.柳宗元
16.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
A.洛阳.涿郡B.余杭.长安 C.洛阳.长安 D.余杭.涿郡
17.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的僧人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③西行求取佛法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8.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历史事件是( )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19.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
A.李渊 B.赵匡胤 C.朱元璋 D.皇太极
20. “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天竺)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的你精准评价( )
A.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 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 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 中阿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2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下面示意图中的空缺部分“▲”处应该填写( )
A.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 B.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并三年一换
C.设立多重机构取代相权 D.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2.宋太祖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认为即使这些文臣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叛乱,祸害深重。于是他大力提倡文治,选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庞大的官僚机构,这就是所谓"兴文教,抑武事"。这段材料体现了宋朝( )
A.大力强化中央集权 B.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藩镇割据很严重 D.鼓励海外贸易
23“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武则天
24.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面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言说:“臣之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A.王安石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 B.王安石变法失败,未使北宋摆脱统治危机
C.王安石变法危害了百姓利益 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25.唐代在许多方面都很有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下面图片反映出( )
A.积极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B.手工业繁荣发展渗透异域风情
C.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D.科举制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请回答:(1)材料一名言是谁说的 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4)
(2)材料一中的统治者为避免“覆舟”经济上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2)
(3)材料二中的“开元”与哪位皇帝有关 历史上把这位皇帝前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4)

(4)材料二中“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说明了什么 (2)
27、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皇帝时?(4)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4)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2)
(4)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4)

28、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伟大工程】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6分)
【技术创新】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4分)

【民族交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4)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吐蕃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6分)

【中外交流】
(5)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主要事迹。(4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DD 6---10ADADB 11---15DBCAB 16----20DBBBC 21---25BBADA
二、材料解析题
26、(1)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
  (2)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3)唐玄宗。开元盛世。
  (4)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
27、(1)科举制度隋炀帝
(2)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意思接近即可)
(3)打破了出身与门第的制约,有利于社会进步(意思接近即)
(4)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4)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8.1 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开凿大运河。。。不同意。。。。隋的暴政
3 曲辕犁 。。。筒车
4文成公主。。。藏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山东省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