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合经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合经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头“变”石雕 B. 高粱“变”美酒 C. 羊毛“变”毛衣 D. 冰川“变”河流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用活性炭包除去冰箱异味
C. 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3. 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下列提议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 有效控制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 将塑料袋集中焚烧,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C. 爱护水资源,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再排放
D.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
4.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B. 革新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C. 让不使用的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 建筑工地裸露的沙土用防尘罩覆盖
5. “中国元素”遍布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世界杯使用的足球里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四方光电。生产传感器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个硅原子的质量为
C. 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 D.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6.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感冒,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没食子酸属于有机物
C. 没食子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D. 没食子酸由个原子构成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过滤
C. 测量溶液的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 生活中有人通过放孔明灯如图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但纸质着火点约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B. 孔明灯升空是因为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会变小
C. 放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场地
D. 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9.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 反应Ⅰ中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D. 想要得到更多,应减少反应Ⅱ的发生
10. 为探究物质溶解性,室温下,小明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了如下表实验,结合表格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操作 现象
加入,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再加入,搅拌 固体有剩余
再将烧杯中物质加热至
A. 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 操作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操作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 和溶液升温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1.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醋酸,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醋酸是由三个元素组成
B. 催化剂可以提高生成醋酸的产量
C. 转化Ⅰ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转化Ⅱ中,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其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操作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
粉 粉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溶液 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 ______ 填数字。
个铝原子 ______ 。
个氧分子 ______ 。
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他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 。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尽管世事变迁,今天还能透过苏州“柴园”“仓米巷”“油车场”“盐仓巷”“酱油弄”“醋库巷”等街巷的名字,遥想当年繁华的市井生活。
“柴”:苏州市家用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天然气等阶段。
燃料 主要成分 热量
木材 碳、氢、氧等元素
煤 碳、氢、硫、氮等元素
天然气 甲烷
根据上表可得天然气代替其它燃料的原因是 ______ 写出一点。
“米”:大米是我们的主要粮食,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 。
“油”: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______ 有关。
“盐”: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碘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______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酱”:“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制成的。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醋”:食醋可以除水垢主要成分,原理是醋酸可以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转化为易溶水的醋酸钙而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茶”:彻一壶碧螺春,色泽碧绿,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仪器的名称 ______ 。
写出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实验室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填字母组合。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应选择 ______ 填“酸性”或“碱性”溶液吸收尾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是和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
【交流与讨论】
小明认为猜想四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______ 。
【实验与结论】
小勇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二正确,请你评价小勇的结论 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小丽为验证猜想三成立,她选择稀硫酸作为反应试剂,则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7. 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黄铜材料中含锌 ______ 。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石头“变”石雕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高粱“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羊毛“变”毛毯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川“变”河流只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
【解析】解: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包除去冰箱异味,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根据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包除去冰箱异味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三大化石燃料等相关知识,题目不难。
3.【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有效控制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A正确。
B、将塑料袋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爱护水资源,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再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故C正确。
D、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集中焚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白色污染、空气污染的措施、明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符合主题,不合题意;
B、革新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可以节约用水,符合主题,不合题意;
C、让不使用的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造成电能的浪费,增加化石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
D、建筑工地裸露的沙土用防尘罩覆盖可以减少粉尘污染,符合主题,不合题意;
故选:。
根据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
5.【答案】
【解析】解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故A正确;
B.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不是实际质量,故B错误;
C.的化合价为,氧元素化合价为价,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故C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硅元素占第二位,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以上分析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而不是“”,故A不正确;
B、没食子酸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没食子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为原子个数比,故C不正确;
D、没食子酸是由分子构成,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而不是“”,进行分析。
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没食子酸是由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
【解析】解:、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故选项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错误。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故选:。
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灯罩具有可燃性,但是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
B.点燃孔明灯后,灯罩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升空,故B正确;
C.孔明灯燃烧时温度可达,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就会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引发火灾,所以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易爆场地,故C正确。
D.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B.根据孔明灯的工作原理来分析;
C.根据消防安全来分析;
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答案】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A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故B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在反应Ⅱ中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氢元素,想要得到更多,应减少反应Ⅱ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0.【答案】
【解析】解:、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A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在该温度下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即操作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操作中溶剂的质量为,溶质的质量为,操作中溶剂的质量为,溶质的质量大于,因此操作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C正确;
D、时,和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都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两者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
【解析】解:、由醋酸化学式的意义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转化Ⅰ中甲为、乙为,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丙中含有氢元素,则转化Ⅱ中,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粉能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答案】 过滤
【解析】解: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故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个铝原子表示为;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个氧气分子表示为;
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表示为;
操作Ⅰ能将碳酸氢钠固体与氯化铵溶液分离,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由主要化工流程图,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其化学式为;
反应是氯化钠、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
;
过滤;
;
。
根据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根据操作Ⅰ能将碳酸氢钠固体与氯化铵溶液分离,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氯化钠、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14.【答案】天然气的燃烧热值较高 糖类 溶剂的种类 微量 不断地运动
【解析】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天然气的燃烧热值较高,则可以用于代替其他燃料;故答案为:天然气的燃烧热值较高;
大米富含的营养素为糖类;故答案为:糖类;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则说明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故答案为:溶剂的种类;
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较少,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故答案为:微量;
人体能吸收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中为价;故答案为:;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含有茶香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则人在远处即可闻到香味;故答案为:不断地运动。
本题考查能源的种类及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素及常见的能源即可解答。
15.【答案】铁架台 碱性
【解析】解: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
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氧气,试管口处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到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为发生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盛有浓硫酸的装置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应选择碱性溶液吸收尾气;故答案为:碱性。
熟记仪器的名称;
根据气体的发生装置确定反应的原理;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来分析;
根据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和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答案】、 盐酸与碳酸钠会继续发生反应,两者不能共存合理即可 错误
【解析】解:判断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若其中某中溶液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有碳酸钠或氯化氢中的一种,结合其他猜想,猜想三应为:和。
因为碳酸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所以猜想四错误。
盐酸、氯化钠均与硝酸银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故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物质都能产生相同现象,小勇的结论不正确。
猜想三成立,则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钠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盐酸与碳酸钠会继续发生反应,两者不能共存合理即可;
错误;
。
根据判断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进行分析;
根据盐酸、氯化钠均与硝酸银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根据稀硫酸和碳酸钠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7.【答案】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至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
根据图示可知,至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