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检测题(答案)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检测题(答案)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如图是一种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含有氢氧根离子,水溶液呈碱性
C.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B.过氧乙酸( )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C.84消毒液可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
D.硫酸铝可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B.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可用超临界CO2作青蒿素萃取剂
C.用石灰水或MgSO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D.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甲基苯甲醛()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
C.将1一丙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赤热的铜,发生反应生成丙醛
D.1mol任何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最多可以得到2molAg
5.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到淀粉全合成,是一项世界领先的科技突破。下列对合成过程中中间产物DHA()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是的同系物
B.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可以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D.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氢的同分异构体
6.苹果酸因其首先从苹果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它具有促进脑组织能量代谢,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苹果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二酸的同系物
B.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C. + H218O CH3CO18OH +
D.相同质量的苹果酸分别与足量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时,放出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少量某硫酸盐样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样品为硫酸铵
B 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酒精,充分振荡形成无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一条光亮通路 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C 向1-溴丙烷中加入KOH溶液,加热并充分振荡,然后取少量液体滴入AgNO3溶液,出现棕黑色沉淀 1-溴丙烷中混有杂质
D 将镀层破损的镀锌铁皮浸泡在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加入K3[Fe (CN)6]溶液,无明显现象 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
A.A B.B C.C D.D
8.2021年东京奥运会圆满落幕,我国奥运健儿取得骄人成绩。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国际奥委会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已知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该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mol Na单质 D.该物质含4种官能团
9.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国产CPU芯片主要成分为Si
B.“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
D.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脱氧核糖核酸属于超分子
10.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硅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陶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制造历史,其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级脂肪酸都能溶于水,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B.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乙酸酐作用生成醋酸纤维
C.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
D.植物油催化加氢得到硬化油,是物理变化的过程
12.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化合物甲,在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乙、丙两种物质,且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乙经一系列氧化最终可转化为丙的同类物质,则甲的结构可能有
A.4种 B.6种 C.8种 D.16种
1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CH3CH2BrCH2=CH2CH2BrCH2Br乙二醇
B.CH3CH2BrCH2BrCH2Br乙二醇
C.CH3CH2BrCH3CH2OHCH2BrCH2OH乙二醇
D.CH3CH2BrCH3CH2OHCH2=CH2CH2BrCH2Br乙二醇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某品牌月饼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表。
产品名称 ××月饼
配料 面粉、鸡蛋、蔗糖、植物油、苯甲酸钠……
保质期 60天
生产日期 见封口
根据配料选择填空:
(1)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_。
(4)用于增加甜味的是______________。
(5)苯甲酸钠用作______________(填“防腐剂”或“着色剂”) 。
三、实验题
15.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12 0.8098 1.275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圆底烧瓶 B 量筒 C 锥形瓶 D 漏斗
(2)溴代烷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 减少Br2的生成
C 减少HBr的挥发 D 使水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NaI B NaOH C NaHSO3 D 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馏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6.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苯胺的相关实验。
已知:①和相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
②用硝基苯制取苯胺的反应原理:2+3Sn+12HCl→2+3SnCl4+4H2O
③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密度/()
苯胺 -6.3 184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1.02
硝基苯 5.7 210.9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1.23
乙醚 -116.2 34.6 微溶于水 0.7134
Ⅰ.比较苯胺与氨气的性质
(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苯胺代替浓氨水重复上述实验,却观察不到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制备苯胺。往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下同)的冷凝管口分批加入20 mL浓盐酸(过量),置于热水浴中回流20 min,使硝基苯充分还原;冷却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入一定量50%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2)冷凝管的出水口是___________(填“a”或“b”);
(3)滴加NaOH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苯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提取苯胺
i.取出图1所示装置中的三颈烧瓶,改装为图2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A产生水蒸气,烧瓶C中收集到苯胺与水的混合物;分离混合物得到粗苯胺和水溶液。
ii.往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用乙醚萃取,得到乙醚萃取液。
ⅲ.合并粗苯胺和乙醚萃取液,用NaOH固体干燥,蒸馏后得到苯胺2.79 g。
(4)图2中B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____;操作i中,为了分离混合物,取出烧瓶C前,应先打开止水夹d,再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中苯胺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欲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苯胺中的少量硝基苯杂质,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
17.下图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4 78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H2SO4 338 1.84
(1)写出试管a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管要插在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饱和Na2CO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始用小火加热试管a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6)若120 g乙酸和184 g乙醇反应生成106 g 乙酸乙酯,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四、计算题
18.有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物90g,溶于足量的水中,在稀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后,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再加入足量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测得生成Cu2O沉淀为75.6g,求原混合物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
19.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乙醇和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分别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g,碱石灰增重13.2g。求乙醇和氧气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0.5mol乙醇与9.2g金属钠充分反应,则标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
(3)现有A、B、C三种烃均可由石油加工得到,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在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填对应字母,下同);
②在120℃、1.01×105 Pa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态烃是_______;(写分子式)
③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链状有机化合物X,只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且羟基数目等于羧基数目。称取2.70 gX,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标况下672 mL氢气;等质量X与氧气充分燃烧后,产生3.96 g CO2和1.62 g H2O。请确定X摩尔质量及分子式______,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要求写出简要推理过程)
21.物质M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已知C在D中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中各元素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Mg2+,Fe3+,Al3+,CO,SO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E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写出G溶液充分蒸发灼烧后的产物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根据右图,写出25℃时由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A、B、C、D、E、F、G、H八种白色固体,它们是:KHSO4 、C6 H12O6 (葡萄糖)、HOOCCOOH、MgCO3 、Na2CO3 、MgSO4 、Al(OH)3 、Ba(NO3 )2 ,对这些物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各取部分固体分别加入水,除C、F外均能溶解得到澄清溶液;②C(固)+D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C(固)+H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③E溶液+H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G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B溶液→白色沉淀;④B溶液+H溶液→放出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这八种固体分别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_。要进一步证实某固体为葡萄糖,应用___________作试剂,根据_______________现象来确证。
23.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线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E和乙醛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备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体D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盐P和Q,在P中Na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检验L溶液中的阳离子常选用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
(7)A中包含X、Y、Z元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8)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C 7.B 8.D 9.B 10.C 11.B 12.C 13.A
14.(1)面粉
(2)鸡蛋
(3)植物油
(4)蔗糖
(5)防腐剂
15. D 小于 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烷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下层 ABC C 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16.(1) 苯胺沸点较高,不易挥发
(2)a
(3)+OH-→+H2O(或)
(4) 三颈烧瓶 防止B中液体倒吸
(5)60%
(6)加入稀盐酸,分液除去硝基苯,再加入NaOH溶液,分液除去水层后,加入NaOH固体干燥,过滤
17.(1)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 H2O
(2)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引起的倒吸
(3)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4)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
(5)②④⑤
(6)60.2%
18.95%
19.(1) 0.2mol 0.55mol
(2)4.48L
(3) C CH4、C2H4 CH2=CH2+H2CH3CH3
20. 90 g/mol、C3H6O3 、HO-CH2CH2-COOH
21.(1)2Cl-+2H2O2OH-+H2↑+Cl2↑
(2)Na>O>H
(3)H2SiO3
(4)溶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增加;然后又由多到少,最后消失
(5)c(H+):c(Al3+):c(NH):c(SO)=1:1:2:3
(6)CH3CH2OH +CuO CH3CHO+Cu+H2O
(7)6CO2(g)+6H2O(l) C6H12O6(aq)+2H2O(g) △H=(-a-b)kJ·mol-1
22. C6H12O6 Na2CO3 MgCO3 HOOCCOOH Ba(NO3 )2 Al(OH)3 MgSO4 KHSO4 银氨溶液 银镜反应
23. 第3周期ⅦA族 C O 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氧化反应 MnO2 + 4H+ + 2Cl-Mn2+ + Cl2↑+ 2H2O 纯碱(或苏打) KSCN 溶液变血红色 Cu2(OH)2CO3 金刚石 石墨(足球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