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未质量调研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闭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不可查阅参考资料。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1.“隋炀帝…名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其交广、荆、
益、岳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开凿
涿郡(北京】
隋创火运河
的运剑爱开圈球


:江都
淮水
长江
资这余扰(杭州)
A.促进南北交流、
B.加强民族交融
、C加重人民负担
D.加速隋朝灭亡
2.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展示如下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清明上河图》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岳飞塑像
忽必烈像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繁菜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

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东罗马金币
B西夏符牌
C.急递铺令牌
D.锦衣卫印
4《韩非子·有度》戟:“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谍)称:“郑(国)
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
A.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B.传说中的黄帝发明战车
C.鬼谷子代表道家学派
D.战国时期已使用指南针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5.1553年,殖民者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获准在澳门半
岛暂时居住。由此开始,澳门逐渐离开了祖国的怀抱,直至1999年,中国才恢复对澳门行使
主权。这里的“殖民者”来自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6.某巨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并对各种药
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7.某同学在探究明朝历史时,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从所收集的作品看,他探究的主题是
《明宪宗元宵节行乐图》(局部)
《流民图》(局部)
李自成像
A.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B.明朝百姓的生活
C.明朝英雄人物故事
D.明朝灭亡的原因
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
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9.历史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历史的理解。下表中历史史事最合适的主题是
西汉
形成了丝绸之路
唐朝
日本派出遣唐使到中国
宋朝
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明朝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A.中外交流
B.民族交融
C.社会经济
D.封建盛世
10.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西洋的犀角、乳酪、芦荟、长颈鹿、狮子等物产进入中国进行贸易交流,
中国的青花瓷器、丝绸、麝香深受海外各国人民喜爱。与此现象有密切联系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杯酒释兵权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1,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而结成的商帮,其中最
为有名是
A.宁商、绍商
B.晋商,微商
C.苏商、鲁商
D.广商、川商
12.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市镇经济繁荣
B.文化专制松弛
C.外来文化影响
D.印刷技术进步
13.“舟相塞港,街道肩摩”,“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这些诗句描绘的是
A.交通的发达
B.农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达
D.手工业的进步
七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