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度(下)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卷(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0分)
1.下图是为新中国诞生而创作的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解放前,西藏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3.“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
A.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4.(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1953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近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保护农民利益
C.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
D.开展农业“大跃进”运动,加速农业发展
5.“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B.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
C.青藏铁路的修建 D.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6.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雷锋、焦裕禄等。同一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莫言 D.杨利伟
8.“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它犹如一部微观史,雕刻着时光的印记,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根据下列名字判断年龄最小的是( )
A.赵抗美 B.王建国 C.吴跃进 D.李开放
9.如图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一生产队打花鼓庆丰收的场面,农民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这得益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B.分田包干到户的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10.时代为那些善于捕捉时机的人提供了绝佳的舞台,“鸡鸣早看天”,良机不可失,更容不得丝毫的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这一次,广东起了个大早。“广东起了个大早”是指率先( )
A.解放思想 B.拨乱反正 C.推行改革 D.设立特区
11.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时强调, 是党和人民事业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三个代表”思想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下列属于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是( )
①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③加入世贸组织 ④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到2019年,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1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全区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0万公里;航空已经建成机场5座,开通了国际国内96条航线。西藏能够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是( )
A.一国两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经济特区 D.民族区域自治
14.一位亲历香港回归祖国的外交人员曾说,香港是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个样板,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一站。香港搞好了,对澳门的回归祖国,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他意在强调( )
A.香港回归祖国的示范性 B.“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C.香港问题的复杂性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15.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过境”窜美。自2016年蔡英文就任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放任、支持、推动各种“台独”分裂言行。其实“台独”死路一条,统一是唯一选择。你知道“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6.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使人民海军迈进了“三航母”的新时代。这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17.1964年7月,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到70年代初期,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些判断( )
A.开始超越意识形态认识世界 B.有利于拓展中国外交空间
C.阐明了全方位多边外交政策 D.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
18.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伊朗沙特两国代表在北京发表“中伊沙三方联合声明”,断交7年的伊朗沙特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并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这表明( )
A.亚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B.中国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
19.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实现了神州十五号、神州十四号两个乘组六名航天员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追根溯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那时发射的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东方红二号 C.长征一号 D.长征二号
20.“口号、流行语、热搜词”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山下乡” ②“直播带货” ③“土地承包”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二、综合题(30分)
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沟桥和守卫卢沟桥的第29军士兵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之歌》
材料二 1953年4月在中央的指令下,铁道部成立了武汉大桥工程局,直接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此外,在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领导下,全国各地知名桥梁专家组成“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中央还出面聘请了苏联专家,来华给予技术援助。武汉电业局、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均多方面支援工程建设。1957年10月,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一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愿望。——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
(1)根据材料一,简述《卢沟桥之歌》诞生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所述事件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武汉长江大桥成功修建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卢沟桥、武汉长江大桥其中一座桥梁,说明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
22.(8分)第二个时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新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的原因?
材料二: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以《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八大指出当时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三:
(3)据上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在解决农村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族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了无情的批叛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举例说明。
23.(5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目录节选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1949-1956)……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全面社会改革三、独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五、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956-1978)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1978-1992)一、解放思想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七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2017-2021)
(1)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在经济、政治、民族管理和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2000年我国留学教育情况表
时期 留学教育情况
1949—1966年 目的地限定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国家工业建设密切相关;都是国家有计划派出的公费留学生。
1978年—80年代初 目的地涉及美国、欧洲等;以学习自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为主;公费留学生层层选拔,留学群体呈现出精英化的特点。
80年代初—2000年 目的地遍及世界各国;自主选择各类专业;公费自费都有;留学群体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
——摘编自张雪蓉《浅析建国60年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材料二 1993年以来党和国家形成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工作方针。国家还通过科研制度创新、工作分配改革、荣誉表彰激励等方式吸引留学人员回国。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内机会越来越多,“海归潮”涌现。据统计,1978—2008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为370万人次,中共十八大以来约有280万人学成归国。
——摘编自张雪蓉《浅析建国60年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49到2000年间我国留学教育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2)依据材料二,分析“海归潮”出现的原因。
(3)请你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25.(7分)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改革开放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 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主张。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角色的转换。
(3)根据材料三以上思维导图中的史实,撰写小论文阐述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题目自拟,逻辑自给。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1)抗日战争时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国家的支持;苏联的援助;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
(3)选择卢沟桥;说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2.【答案】(1)和平解放西藏;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胜利。
(2)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变化:逐年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应注意:要按客观经济办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要坚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等。
(4)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3.【答案】(1)经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外交: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78年面对文革后留下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左的错误,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
面对港澳台问题,邓小平运动马克思主义真理,从维护祖国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4.【答案】(1)趋势:留学群体公费留学到公费自费都有;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留学目的地从苏联为主到涉及欧美再到遍布全世界;学习内容从与工业相关到自主选择各类专业。
(2)原因:国家政策的鼓励;国家发展形势好,就业机会多、环境好。
(3)示例一:祖国母亲欢迎你回家!
示例二:学贯中西之才,圆梦中华沃土!
25.【答案】(1)主张: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2)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竞争者到引领者。(中国由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到对外直接投资)。
(3)【示例】 观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没有思想解放,改革不会有大突破。十年动乱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迫切问题,但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社会普遍不满。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总之,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人民的思想,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2022--2023度(下)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卷(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