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名校2022-2023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月考八)历史试题(含解析)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B C D A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B C D A
【解析】
1.材料阐述了《易传》中的“三才”理论,提出孔子最初作《易》是顺应“性命之理”,即
要关注人的道德素养,为此要具备天地人三者的特性,彰显了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
A 项;无法从材料信息判断《易传》是否背离原著作者本意,排除 B 项;C 项中“各学派”
太过绝对,并且不符合史实,不选;D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材料以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板”为切入点,对其规格、功用进行了介绍,由此可以看
出皇帝对于祭祀的重视,进而体现神权对于王权的强化作用,故选 C 项;材料只反映祭祀
过程中对于“金板”的使用,无法判断礼乐制度是否被恢复和贵族日常生活的奢靡程度,
故可以排除 A 和 D 项;中国古代的金属冶炼业在西汉之前已经出现,B 项有误。
3.北宋初年对外交往频繁,通过材料中样物的清单,可以推断很多品种的中药传入日本,从
而起到弘扬了中华文化的效果,故 D 项正确;“陆上丝绸之路被彻底阻断”的表述不符合
北宋的实际情况,B 项不选;A、C 两项由材料无法判断,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4.张居正改革的群体成员包括了同乡、家人、姻亲、朋友、师生等,具有明显的任人唯亲色
彩,影响了改革的具体效果的实施,因此其失败也是必然的,故 B 项正确;张居正改革是
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A 项
不选;C、D 两项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5.材料记述了清朝初年巴县(今重庆)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为了保证地方治安稳定,对每
户进行重新摸排,“十户立一牌,十牌立一甲长”,地方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故选 C 项;
A 项的表述与材料中“不必拘定里甲”相矛盾,不选;B、D 两项属于无关选项。
6.根据材料中“稍重洋货进口之税则”“丝茶二项,宜稍轻出口税”可以判断,薛福成的主
张在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近代化,D 项正确;A、B 两
历史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薛福成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代表,C 项有误。
7.《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材料中关于“国民会议”的主张,表明中
共针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之下专制黑暗的政治生态积极探索新的救国救民之路,A 项正确;
1923 年,国共还没达成第一次合作,故 B 项错误;C、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根据材料,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允许共产党参加,体现了国民党方面与共产党合作
的诚意,共产党在会议上提出拥护国民政府,体现了共产党为抗战的大局意识,因此 A 选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国民参政会对抗战的作用,故 B 选项错误;C 选项不符合史实,
国共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D 选项表述错误,政治方针不是完全一致。
9.根据材料“只要有市场、有原料……可以开私营大厂……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
义”,说明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后进一步探索如何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故 B 选项正确;
A 选项不符合材料,这个政策是正确的,符合现实需要的,不是“左”倾;材料中的“新
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无关,且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反思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故 C 选项
错误;D 选项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10.根据材料,“五讲四美”属于精神文明建设,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故①正确;材料中说“五讲
四美”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学生是社会道德教育
的主体,故③错误;④表述不正确,应该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不是“根植于”。故选
A 项。
11.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数学、文学和历史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阿拉伯帝国繁荣的经济是文化成就的基础,故可推断 D 选项正确;A 选项史实错
误,阿拉伯帝国时期不属于希腊化时代;B 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文化与
文艺复兴的关系;材料中《积分与方程计算》没有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故 C 选项错误。
12.根据材料,该学者认为欧洲殖民扩张引发对金鸡纳的争夺,从而破坏了南美地区的生态
环境,这种分析是立足于生态环境的角度,故 B 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辩证的角度,
故 A 错误;材料没体现学者对金鸡纳医学价值的态度,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
物种交换,故 D 选项错误。
13.根据材料,恩格斯认为早期工人斗争方式存在弊端,没有实现目标,因此需要新的反抗
方式,说明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故 C 选项正确;A 选项表述有误,恩格斯
没有否定早期工人运动的价值,只是指出了捣毁机器这种斗争方式有问题;B 选项材料没
体现,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观点;材料中无法看出工业革命对马克
思主义产生的推动作用,故 D 选项错误。
历史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14.根据材料,美国想以“更多旗帜”计划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但是西欧国家态度冷淡,
体现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故 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符合史实,60 年代的美国在冷战
中处于优势;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国内的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故 B 选项错误;欧共体
于 1967 年成立,故 C 选项错误。
15.根据材料,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偏高,这使得企业需要支付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投资者转
而投资其他国家和地区,成本高、资金减少会使德国产品其市场竞争力受到削弱,故 A
选项正确;这一现象不能体现德国在欧盟中处于不利地位,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故 B 错误;C 选项表述不明确,排除;德国当时已经是福利型国家了,不存在继续转型
的说法,且材料的主旨也不是福利国家的建立,故 D 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16.(25 分)
(1)(9 分)表现:赋税征收不均;官吏暴敛;财政收入朝廷集中化。(3 分)
危害:导致地方财政紧张;降低了地方行政效能;激化社会矛盾,不断引发农民起义;
加深了统治危机。(一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2)(6 分)缘由:历史留给南京国民政府的田赋遗产是一个乱摊子(或答“历史上田赋截
留问题严重”);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战方针导致军费开支庞大,时局动荡;各地军阀处于半
独立状态,田赋整理难以落地;触犯了豪绅地主的既得利益,引起其抵制;日本发动全面
侵华战争,田赋整理被打断。(一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3)(8 分)积极效应: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
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每点 2 分)
(4)(2 分)启示:税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民生民情;在合理设置税制的同时,
处理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与时俱进,抓好政策落实等。(每点 1 分,任答出两点
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17.(18 分)
(1)(8 分)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拥有广阔领地的“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提高
了英国的综合国力;庞大的海外投资收益与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黄金储备;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密切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每点 2 分)
(2)(7 分)影响:放弃固定汇率制,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有助于解除美元兑换
黄金的义务(有助于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继续维护美元霸权;为自由选择
货币汇率政策创造了空间,增强了美国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的权力;促进美国
历史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扩大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货币多元化体系
的形成,为牙买加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一点 2 分,三点 6 分,四点 7 分)
(3)(3 分)认识: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工程,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贸易的健康
发展;各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创建新的多边货币金融机制;重视发展中国家
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构建更为稳定、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一点 1 分,共 3 分)
18.(12 分)【示例】
观点:青年以追求卓越为己任助推国家进步。(3 分)
论证:近代青年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以报国。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入侵,
落后的中国无力招架,逐步沦为列强经济的附庸。詹天佑在青少年时期赴美学习先进铁路
建设技术。学成归国后,带领中国人自主修建了京张铁路,独创了人字形铁路设计,推动
了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争取自主的铁路利权。(2 分)侯德榜在青少年时期赴
美学习化学。回国后加入永利制碱公司并探索发明出侯氏制碱法,将我国制碱行业带向世
界领先水平。(2 分)
近代青年努力探索先进道路以救国。清朝末年,清末新政无力挽救内忧外患,青年邹
容高举革命大旗,号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民主共和与民族独立,促进了革命思想的宣
传,并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2 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虽形式上实现了民主共和,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仍未能使中国实现民主与独
立。毛泽东等青年,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革命走上新
民主主义道路并获得最终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自由的夙愿。(2 分)
结论:青年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应不断学习先进知识、追求卓越品
质以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取得成功。(1 分)
历史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4 页)重庆市渝中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月考八)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易传 说卦传》记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传》关于天地人的“三才”理论
A.彰显了朴素人文主义色彩B.背离了原著作者的著书本意
C.吸收了各学派的思想精华D.奠定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
2.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葬。其出土的“金板”(见图1),是汉墓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据学者研究,“金板”是天子在祭祀过程中书刻“祷辞”的载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1海昏侯墓出土的“金板”
A.西汉恢复礼乐制度的传统 B.金属冶炼业兴起于西汉时期
C.重视神权有助于强化皇权 D.贵族日常生活奢靡之风渐盛
3.宋仁宗年间,福州商人周文裔到日本博易,在献给右大臣藤原实资的样物中,有“麝香2剂,丁香50两,沉香50两,熏陆香20两,诃黎勒10两,光明朱砂5两”。材料表明
A.宋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陆上丝绸之路被彻底阻断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 D.中华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4. 下表是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简表》(部分)
A.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B.失败有其必然性
C.注重提升官员的素质 D.受到顽固派阻挠
5.据《巴县档案》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编联保甲以靖地方事,照得弭盗安良须清牌甲,城乡市 镇挨户联牌,不必拘定里甲,只就方隅次第十户立一牌,十牌立一甲长,互相联络,轮流稽查”。材料说明
A.里甲制度得以延续 B.边疆危机影响政局稳定
C.地方创新管理制度 D.改土归流政策成效显著
6.1892年,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提出:“宜乘各国换约之时,渐改值百抽五之例,稍重洋货进口之税则, 而于洋酒、洋烟之税,更加重焉。丝茶二项,宜稍轻出口税,以减成本而广销流。”这一主张
A.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 B.彻底扭转中外贸易逆差
C.丰富了维新派的经济思想 D.有助于晚清经济近代化
7. 1923年2月,《向导》周报刊文提出,要由“现存各团体”选举代表组成“国民会议”和各级人民代表会 议,代替国会和各级议会行使职权。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B.开始践行国民党政治纲领
C.促成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D.揭露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
8.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一届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参政员提出《拥护蒋委员长和 国民政府,加强民族团结,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案》,提案第一条即为“蒋委员长为领导抗战建国的 民族领袖,国民政府为领导抗战建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我全国军民一致信任和拥护。”这能够说明
A.国共双方为团结抗战加强合作 B.国民参政会保障了抗战的胜利
C.国共两党采用党内合作的方式 D.国共两党的政治方针完全一致
9.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只要 有市场、有原料……可以开私营大厂……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这表明
A. “左”倾思想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B.党努力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C.苏联模式仍是中国借鉴的主要对象D.三大改造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10.图2是20世纪80年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宣传画。该活动得到了群众 的广泛响应,“五讲四美”也成了当时人们所传诵的经典口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精神文明建设需与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②该活动表达了广大群众对“美”的追求
③学生是社会道德教育的主体④该活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表总结了阿拉伯帝国时期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据此可推知
A.希腊化时代新的文化中心的形成 B.文艺复兴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C.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D.阿拉伯帝国时期经济繁荣
12.据学者研究,17世纪以来,原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欧洲人发现后,引发了欧洲各国对金鸡 纳的竞相争夺,造成南美地区金鸡纳树皮的日益稀缺以及森林的严重破坏。这一观点
A.辩证地分析了全球联系加强的影响B.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
C.忽视了金鸡纳的重要医学价值D.看到了物种交换带来的局限性
1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中分析了早期工人运动捣毁机器的斗争方式,认为卢德分子捣 毁机器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为“机器还是被采用了”。因此,他要求“工人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反抗形 式”。这反映出
A.恩格斯否定了早期工人运动的价值B.资产阶级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
C.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导D.工业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更多旗帜”计划,这是美国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局势而采取的外交政策, 想以此来获得国际社会对美国越南政策的支持。但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对该计划态度冷淡。据此 可知
A.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B.美国反战运动普遍爆发
C.欧共体促使欧洲走向联合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已显现
15.据欧洲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工业和服务行业,欧盟国家每小时的平均劳动成本为22.7 欧元,而德国为26. 54欧元,其中75.4%是工资,22.6%是社会保险支出。这促使投资者将资本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现象
A.会影响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B.使德国在欧盟中处于不利地位
C.体现了经济全球化阻碍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德国积极向福利型国家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赋税征收弊端重重。宋初乃至整个宋代,农民起义之所以局部经常发生,并提出“均贫富”口号,既与赋税征收不均有关,又同官吏暴敛分不开。……守内虚外作为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反映到赋 税上,就是财政收入的朝廷集中化。这导致地方官府特别是州、县两级官府缺乏可供其支配的合法的赋税 收入。为满足自身财政支出需要,各地官府不得不非法征敛。……宋朝在实际考核官员时往往更加注重上 供钱物等经济指标,从而使征收赋税成为其主要职责,导致“今居职者非其人,专以办财赋为职业,故郡县之职业不修,独掊敛苛暴之令行,而民受其弊”。
——摘编自米玲等《宋代赋税征收弊端成因探析》
材料二 田赋历来为中央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北洋政府时期地方各省田赋截留日益严重。对此,继 起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承认现实的政策。 1927年中央财政会议通过《国地收支标准案》,明令田赋划归 地方。 1928年至1933年,财政部两度出台办法,限制田赋附加。但是,各地军阀对中央法令置若罔闻, 动辄加派溢征田赋;各县豪绅地主也“每以不完田赋为私人应享之权力”,抵制田赋整理。 ……总体而言, 十年内战期间,田赋及其附加减轻有限,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牛淑萍《1927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述评》
材料三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中国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终结……随着国 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熊皛白等《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赋税征收弊端重重的表现,并简析其危害。(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以失败告终的缘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取消农业税有哪些积极效应。(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农业税的演变给我国税制改革带来的启示。(2分)
1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镑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令人惊叹的强大国力的反映。 I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不仅如此,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14年,海外投资占世界境外投资总资产的40% 50% 。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大英帝国还为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标准。 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实行金本位制,但到1908年,除中国、普鲁士和少数中美洲国 家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英镑本位制。
——摘编自向松祚《新资本论》
材料二1969年6月,一份题为“国际货币事务的基本选择”的报告正式提交尼克松总统,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克报告”。其主要内容是:(1)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并以此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2)在无法实现汇率重新安排的情况下,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该报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准和采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电有关国家领导人,声称“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同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7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国际金融体系构建的认识。(3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望武汉疫情防控的决战时刻,……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学着前辈的样子,无畏、细致,保持镇定与专业,穿上防护服,成为患者最信赖的人,很多人在火线递交了入党志愿书。……正如钟南山说的:“在这次新冠肺炎防疫的过程中,无论在医疗还是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占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不论是在疫情早期社区层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舱医院,及时将患者和健康人分开、救助重症病人,还是早期快速诊断、预测病情、救治手段、疫苗研发等方面,他们都是主力军。”
——《战“疫”青年,在“暴风眼”逆风成长》(《中国青年报》2021.7. 1T08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青年的责任”拟定一个观点,并选用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 证。(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重庆市渝中区名校2022-2023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月考八)历史试题(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