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二完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二完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亳州市二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观点
2.衣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但与其他原核生物相比,其代谢过程中不能合成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衣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衣原体与噬菌体都属于最简单的生命系统层次
B.据题干信息推测它可能是一种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微生物
C.衣原体和病毒均需要借助其他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自身蛋白质
D.可以使用普通培养基培养衣原体
3.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关于下列四图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中的化合物属于氨基酸,但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B.图2小麦种子在燃烧后的丁为无机盐
C.若图3是豌豆遗传物质的初步水解产物,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D.若图4是蔗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4.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它能使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失去活性。细胞分泌蓖麻毒素过程中内质网通过囊泡运输给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以囊泡形式运输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成熟蓖麻毒素,再分泌至细胞外。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蓖麻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蓖麻毒素的加工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的参与
C.蓖麻毒素使核糖体失去活性会阻碍细胞合成蛋白质
D.加工成熟的蓖麻毒素无需借助囊泡即可分泌到细胞外
5.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某些物质,字母表示膜两侧。依据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表示蛋白质,膜中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膜具有流动性
B.2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屏障作用
C.3可作为受体,说明A侧代表细胞膜的外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6.某小组同学为比较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在常温下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1 2 3 4
2%的H2O2溶液 2mL 2mL 2mL 2mL
实验处理 不处理 FeCl3溶液 新鲜猪肝匀浆 a现象
现象 气泡很少 气泡较多 大量气泡 b
A.2、3组对照可验证酶的高效性,属于相互对照方法
B.若a处为煮沸后冷却的猪肝匀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反应速率,检测指标为产生气泡的快慢
D.与2组相比,3组产生气泡速度快的原因是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为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
7.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鲜荔枝在无氧气、保持干燥和低温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B.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C.过期酸奶出现“涨袋”现象,可能是由于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气体导致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会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8.某实验人员利用苦荬菜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到了5条色素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分离色素时应以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
B.紫黄质和新黄质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几乎相同
C.叶绿体中的α—叶黄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缺Mg会导致紫黄质和新黄质色素带变窄变浅
9.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中氢元素的转移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属于光合作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生物膜上
B.过程③和④属于细胞呼吸,发生在线粒体的生物膜上
C.图中的[H]与NADPH是同一种物质——氧化型辅酶
D.过程①②③④过程都伴随着能量转化过程
10.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平均分成6组,设置不同的温度,每组黑暗处理6h,然后给予适宜白光照射6h,在黑暗处理后和光照后分别截取同等面积的叶圆片,烘干称重,获得如表所示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15 20 25 30 35 40
黑暗处理后叶圆片干重(mg/dm2) 4.25 4.00 3.50 2.75 2.00 1.50
光照后叶圆片干重(mg/dm2) 6.00 6.50 6.75 6.50 5.50 4.50
A.若将实验中白光突然改为强度相同的红光,则短时间内,植株叶绿体中C5含量上升
B.该实验结果缺乏黑暗处理前的叶圆片的干重数据,故无法计算呼吸速率的数据
C.若每天光照、黑暗各12小时,则表中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则表中25℃为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
11.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自由基积累的结果。图为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食抗氧化类的食物可延缓细胞衰老
B.自由基不会引起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自由基可能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改变
D.生活中应减少辐射及有害物质的摄入
12.下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星射线对染色体附着的连续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中心体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图1发生在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C.图2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在星射线牵引下移动
D.图1~3过程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
13.小宇发现华佗牡丹园里的牡丹花有的已经盛放,有的却含苞待放。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牡丹花的花期 小宇猜测是光照条件不同造成的。上述思维活动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B.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D.提出问题,分析现象
14.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2∶1,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分别为(  )
A.11∶1、35∶1 B.11∶1、11∶1
C.35∶1、35∶1 D.9∶1、 25∶1
15.茉莉花的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白花窄叶和纯合紫花宽叶杂交的后代再与“M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的比例依次是 3∶3∶1∶1。“M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全部选对者3分,选对但不全者1分,错选者0分)
16.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用于治疗肠道消化不良的吞服型多酶片,可咀嚼后服用
B.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C.鸡蛋、肉类煮熟后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
D.发面时加入酵母菌后,应该用冷水和面,并将面团置于冰箱冷藏
17.地方农谚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对促进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霜打的青菜格外甜”,即“霜打”后青菜细胞中多糖水解,自由水减少适应低温环境
B.“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即适当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积累有机物
C.“豆锄三遍,荚生连串”,即疏松土壤利于根的有氧呼吸,促进无机盐吸收,使作物增产
D.“田里无粪难增产”,即施用有机肥可为作物提供无机盐等,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18.IAPs是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它们与caspase结合抑制了cas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当细胞受到凋亡信号刺激时,Smac蛋白与IAPs结合,使IAPs失去与caspase结合的活性进而使细胞发生凋亡。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当其大量增殖后可能会发展成癌症,影响人类健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具有连续增殖能力的细胞,其IAPs活性相对较低
C.Smac蛋白与IAPs结合后可能改变IAPs的空间结构
D.促进癌细胞合成Smac蛋白可能会成为治疗癌症的
19.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叙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实验 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C 用水绵和好氧性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D 用离体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实验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A.A B.B C.C D.D
20.某种植物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紫花植株(植株甲)进行实验。下列不能判定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实验是( )
A.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未出现性状分离
B.用植株甲给另一紫花植株授粉,子代均为紫花
C.用植株甲给白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白花与紫花的比例为1:1
D.用植株甲给另一紫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Ⅰ.用0.5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2分)状态,细胞处于该状态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B图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标号)。
(3)B图中①处的液体是__________,②处的液体是__________。
Ⅱ.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4)图2细胞中出该细胞对应图1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填字母),图2细胞中进入该细胞对应图1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填字母),氧气进入图1细胞的运输过程是__________(填字母)。
(5)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图1中的__________物质有关(填字母)。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图4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_________→乙:漂洗→丙:染色→丁:制片。
(2)染色体因容易被__________性(“酸”或“碱”)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先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__________形,排列紧密。观察时__________(能/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3)图2细胞④时期由于_______________(2分),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4)显微镜观察分生区多个视野,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__(时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图4细胞可以对应图3中分裂期的_________(2分)(用字母表示)阶段。
23(每空2分共16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某新品种水稻增加了某些与CO2固定有关的酶,图1是在某一温度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新品种水稻和原种水稻CO2的吸收速率。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测得不同温度下新品种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已知光合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0℃。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根部会腐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新品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2判断,图1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应为________℃。光照强度为100Lux时,水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若将实验温度调整为25℃,重复图1实验,原种水稻的A点会向________移动。
(3)据图推测,新品种水稻与比原种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__环境中。科研人员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新品种水稻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过程名称)来提高光合速率。
24.(16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________ ,翅脉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________。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其理论比例为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A
6.D 7.B 8.B 9.D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ACD 17.ABCD 18.ACD 19.AB 20.ABC
21.(1) 质壁分离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2) ⑦ ⑥ ⑤
(3) 细胞液 外界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
(4) e a b
(5)A
22.(1)解离
(2) 碱 正方 不能
(3)着丝粒(着丝点)分裂
(4) 间期 e ab
(1) 水稻的根长期泡在水中,因缺少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根部腐烂 新品种水稻固定CO2的酶含量较高,固定CO2速率较快
(2) 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左下
(3) 强光照和高温 色素带的宽度 暗反应
24. 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BbEe Bbee 4种 1:1:1:1 BBEe或BbEe bbEe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