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检测题B卷(答案)

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检测题B卷(答案)

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检测题B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5七上·仁怀期末)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萎蔫的空心菜浸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
B.新鲜的黄瓜放入浓盐水中会变得软缩
C.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叶脉会变红
D.将小麦种子放在黑暗环境中萌发形成的幼苗叶为绿色
2.(2025七上·顺义期末)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较多的是(  )
A.氮、铁、钙 B.铜、钙、铁 C.氮、磷、钾 D.硼、钾、钼
3.(2025七上·武侯期末)同学们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条件的实验时,将两根相同的萝卜条A和B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水质量减少 B.萝卜条A失水
C.萝卜条B变硬 D.萝卜条B质量增加
4.(2024六下·肥城月考)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树不怕空心,树怕剥皮”——树皮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庄稼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C.“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让营养物质更多运向根,让根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D.“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光照长,瓜和豆光合作用旺盛
5.(2024七上·环江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是(  )
A.水分充足时植株硬挺,叶片舒展B.旱情严重常常造成农作物减产
C.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D.潮湿的种子易萌发,干种子不易萌发
6.(2025七上·仁怀期末)胶农在割胶时,在橡胶树皮上切口,“乳汁”就可以流出,这些“乳汁”就是人们常用的天然橡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乳汁”属于有机物 B.“乳汁”来自韧皮部中的筛管
C.切口至少应深到木质部的导管 D.“乳汁”自上而下运输
7.(2025七上·通州期末)农谚“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是指果农们在特定情况下对梨树枝干进行环割处理后(如下图),其产量可明显增加。下列对其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树皮中分布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暂时阻断环割部位上方有机物向下运输
C.促进环割部位上方有机物向果实中积累D.环割处理影响梨树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果将树皮剥去,树就会死亡,这主要是破坏了树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9.取一段健壮的月季花枝条,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变红的部位是(  )
A.叶片B.花C.茎中的木质部D.A、B、C都对
10.导管的运输特点是(  )
A.由下向上输导有机物 B.由叶向其他器官输导有机物
C.由上向下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由下向上输导水和无机盐
11.(2025七上·遵义期末)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图为叶片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
B.③主要属于营养组织,能产生并贮存有机物
C.②④为叶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起保护作用
D.⑤是气孔,其开闭控制着气体与水的进出
12.(2025七上·泸州期末)甲、乙两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时的两个物像,Ⅰ、Ⅱ、Ⅲ、Ⅳ是该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用到的四种镜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Ⅰ、Ⅲ镜头组合比Ⅰ、Ⅳ镜头组合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少
D.视野甲转换成乙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13.(2024七上·山丹期末)下图表示迎春叶片的横切结构,其中具有保护作用的部位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4.(2024七上·山丹期末)为观察蚕豆叶片的结构,在“练习徒手切片”的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材料用具是(  )
A.刀片 B.牙签 C.解剖针 D.玻璃棒
15.(2024七上·扶绥期末)右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⑥是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②④是表皮,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C.③是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
D.①⑤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作用
16.(2025七上·麻章期末)某学校的校友为了“绿化校园”,向母校赠送了一批树木,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分析,请指出其中不正确的说法(  )
A.剪去部分茂密的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蒸腾作用
B.在移栽时尽量带土,主要是为了保护根系,特别是根毛,减少移栽损伤
C.对移栽后的树木进行“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移栽后对新栽树木进行遮阳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光合作用
17.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流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下列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途径的是(  )
A.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B.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C.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D.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18.叶脉的功能是(  )
A.输导水和无机盐B.气体通道C.输导有机物D.支持和输导
19.(2024七上·盘龙期末)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对蔬菜幼苗进行移栽。移栽蔬菜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  )
A.根部带一小土坨 B.在烈日下移栽
C.及时浇水 D.保持适当间距
20.(2024七上·盘龙期末)生物小组取三枝品种、大小相同的植物枝条,分别插入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水面上滴加等量油滴,依如图所示进行处理,24小时后(  )
A.液面下降的高度是丙>乙>甲
B.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C.实验可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D.量筒中滴加油滴能防止水分的自然蒸发
21.(2024七上·沐川期末)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空气湿度越小,蒸腾作用越强
C.雨后或傍晚移栽植物,适当剪枝并遮盖,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沐川通灵桥两旁有许多百年榕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22.(2024七上·丹江口期末)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23.(2024七上·黄石期末)“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段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B.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山上植物多时需要修水库,储存水资源
D.植物的根部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能排出水分
24.(2024七上·扶绥期末)植物体内的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25.(2024七上·乐亭期末)图中,甲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图,乙图为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时,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B.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通过甲图4中的导管运输至果实储存
C.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了2以外,还有保卫细胞
D.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也影响无机盐的吸收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2025七上·武侯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从同一植物上取了五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量相等的嫩枝,并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次进行了处理:A组叶未作处理、B组在叶上表面涂凡士林、C组在叶下表面涂凡士林、D组在叶上、下表面涂凡士林、E组剪掉叶并在切口处涂凡士林。凡士林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堵住气孔。图甲为实验枝条处理示意图,图乙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图丙为叶片上、下表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量筒中装入90mL清水,并滴入等量的植物油,其后每隔24h记录一次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若要探究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取图甲中   和   作为对照实验。
(2)据图乙分析,曲线Ⅱ和Ⅲ分别代表的是图甲中装置   和   的实验结果,由此说明叶片上、下表面散失的水分是不同的。观察图丙叶片上、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分析叶片上、下表面散失水分不同的原因是:   。
(3)生物兴趣小组若还想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应选取图甲中   和   作为对照实验。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生物圈的作用是   。
三、综合应用题
27.(2024七上·博罗期末)“二十四节气”’是先辈农贤在漫长的农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植物又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需
要   和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三种无机盐分别是    、    、    。
(2)惊蛰时节,雷鸣惊醒了沉睡的动物,雨水增多,植物生长加快。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此阶段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的瓜和点的豆属于   (填“组织”或“器官”)。
(4)“麦到芒种谷到秋“”芒种期间正是北方收麦之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储存的有机物是在小麦植株细胞的   中进行   作用合成的。
(5)“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吃到一口心心念念的蔬菜,北方的人们会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但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原因是   。
28.(2024七上·汝州月考)观察下列木本植物茎的图按要求答题:
(1)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向内分裂形成   ,向外形成   。
(2)导管和筛管属于   组织,导管位于[ ]   ,从下向上运输的物质是   ,筛管位于[ ]   ,从上向下运输物质   。
29.(2024七上·康平期末)如图中的图二是杨树茎的结构示意图,请识图、分析回答:
(1)如图一所示,将一根杨树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看到叶脉发红时,将枝条的茎进行横切和纵切,能看到被染红的是图二中的⑤   ,此结构中的   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输导   和   的功能。
(2)图二中的④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使杨树的茎逐年加粗。
(3)如图三所示,将杨树的枝条环割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之后,在环割处的上方会形成节瘤。说明在图二所示结构中②   中的   具有输导   的功能。
30.(2024七上·平南期中)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叶片的基本结构,图中①和⑤构成了   。
(2)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细胞组成的。
(3)叶肉一般分为②和④,其中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结构是   。
(4)图中③是   ,里面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B
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B
16.【答案】D17.【答案】D18.【答案】D19.【答案】B20.【答案】A21.【答案】A
22.【答案】B23.【答案】B24.【答案】D25.【答案】C
26.【答案】(1)A;E
(2)C;B;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的气孔多,水分通过下表皮水分散失的比上表皮多
(3)A;D
(4)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7.【答案】(1)水;氮;磷;钾
(2)水
(3)器官
(4)叶绿体;光合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28.【答案】(1)3形成层 ;木质部;韧皮部
(2)输导;2木质部;水和无机盐;4韧皮部; 有机物
29.【答案】(1)木质部;导管;水;无机盐
(2)形成层
(3)韧皮部;筛管;有机物
30.【答案】(1)表皮
(2)⑥气孔;保卫
(3)叶绿体
(4)叶脉;导管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